壳寡糖产业化可行性报告_第1页
壳寡糖产业化可行性报告_第2页
壳寡糖产业化可行性报告_第3页
壳寡糖产业化可行性报告_第4页
壳寡糖产业化可行性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国家国家 九五九五 攻关科技成果 攻关科技成果 96 C03 01 01 壳寡糖壳寡糖产业产业化可行性化可行性报报告告 中国科学院大中国科学院大连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物理研究所 天然天然产产物与糖工程物与糖工程课题组课题组 2001 年 7 月 壳寡糖壳寡糖产业产业化可行性化可行性报报告告 2 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及进展 该课题是国家科技部 九五 攻关项目 于 2000 年 8 月通过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项工艺是首次利用酶工程 生化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和纳米滤膜浓缩和纯化技术制备低聚氨基 葡萄糖 经查新 国内外未见报道 首次开发出低聚氨基葡萄糖保健食品和生物农药 同时研制 开发的奥利奇善胶囊获得卫生部保健食品证书 中科 6 号 好普 生物农药获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新农药登记证书 并率先实现了低聚氨基葡萄糖生物农药的产业化及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的应 用 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意见详见成果鉴定证书 一 一 项项目的意目的意义义和必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我国保护知识产权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以及加入 WTO 日趋临近 研制创新药物是十 分迫切的任务 需要下大力气研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药物 开发治疗重大疾病 的药物 关键在于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或优秀的先导化合物 然后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 选择适宜的加工技术和产业化工程 进而开发出创新药物 我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天然药 物宝库 从生物资源中寻找新型先导化合物和创制新药 利用生物加工技术开发和利用我国的 生物资源 从而促进生物来源药物生产的高技术化 继基因工程 蛋白质工程之后 糖工程已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生物技术新领域 近年来的研究 表明 无论是在基本的生命过程中 如受精 发生 发育 分化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恒态维持方 面 还是在疾病的发生 发展中 如炎症及自身免疫疾病 老化 癌细胞异常增生及转移 病原菌 感染等过程中 都涉及寡糖链的参与 以寡糖片段干扰疾病的发生 发展以及致病菌的侵染 将 是从病理上的根治与预防 因此 通过多糖降解 化学合成 转化及分子修饰等手段寻找具有生 理活性的天然寡糖药物已成为国际上寡糖药物开发的热点 利用该技术开发寡糖类新型药物对 人类健康意义重大 地球上两大生物群体 即细胞壁中具有甲壳质的生物和具有纤维素的生物 具有甲壳质的生 物进化为菌类 节足动物 具有纤维素的生物则进化为植物和脊椎动物 两大生物群体彼此互相 攻击 防卫 又相互利用 依存 以维持自己的生命 形成食物链 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发现了甲壳 质 但它的优异功能只是在近 40 年 特别是近十年才被人们逐步认识 已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 甲壳质化学 几丁质又名甲壳质 存在于昆虫 甲壳类动物外骨骼和真菌细胞壁及一些绿藻中 它是由 N 乙酰氨基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几丁质在自然界中每年生成量约有 100 亿吨 其中 10 来源 于海洋 产量仅次于与之结构相似的纤维素 是自然界第二大类的有机物质 几丁质和壳聚糖的 3 研究利用已引起国外许多国家政府 企业及学者的重视 除了糖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与矿物质外 甲壳质被誉为人体所必需的第六生命要素 甲 壳素经过胃酸 人体溶菌酶 Lyozyme 甲壳酶 chitinase 脱乙酰酶 deacylase 壳聚糖酶 chitosanase 等作用 经转化 降解成低分子物质 才能被人体吸收 其主要的活性分子 壳寡 糖和几丁寡糖在抑制癌细胞 抑制癌细胞转移 抑制癌毒素的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壳寡 糖又是一种先导化合物 对其进行的化学修饰又可形成多种药物活性的新药如低分子肝素等 此外壳寡糖具有抗炎止痛 促进伤口愈合功能 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功效 寡糖抗癌 抗炎药物 已成为国际上研究开发的热点 也将带来一场商业竞争大战 中国进入 WTO 后 该类药物也将 会在几年时间内大量涌入我国 在农业生产中 对多种蔬菜 水果的病害 特别是病毒病防效显著 已获得大量的田间应用 实验结果 同时壳寡糖还具有促生长 增产及保鲜功能 寡糖生物农药的开发应用中国目前暂处 领先位置 在畜牧养殖业上应用壳寡糖 可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是新型的 一类寡糖工程产品 国际上已开始应用于饲料及饵料添加剂中 目前国外的寡糖饲料添加剂刚 刚进入中国 壳寡糖及几丁寡糖的制备及其糖生物学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家上甲壳素研究开发的热点 中国具有丰富的壳寡糖生产的原料自然资源 是甲壳质类产品的大国 目前每年生产量约 为 2000 3000 吨 而该类产品多是将虾蟹壳经强酸 强碱处理除蛋白 脱钙后及脱乙酰化处理 后得到 形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而我国目前甲壳素的深加工产品很少 多数是以原料的形式 出口 经过国外深加工后返销中国 因此急需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甲壳素深加工技术 加速壳寡糖开发应用研究 对人类健康 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 二 国内外研究进进展及展及趋势趋势 近 10 年来生物技术制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医药生物技术产品产业化进程突飞猛进 采用生物转化等手段加工天然药物 从天然生物资源中发现先导化合物和新药物是总趋势 也 是我国中药现代化 规模化 标准化的迫切任务 寡糖药物是糖工程发展的重点之一 1990 年 11 月第一次在人体中确证了寡糖 SLex 的生 理功能 这一发现引发了一场制备抗炎药物的大竞赛 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寡糖药物有靶 向肺炎 腹泻致病菌的 NE1530 和 NE1340 靶向幽门螺旋杆菌的 NE0080 抗 HIV I 病毒的寡 糖衍生物以及抗寡糖肿瘤疫苗 最近通过大量筛选 在上千种化学合成和天然来源的化合物中 筛选到几种 SLex 糖链类似物 发现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甘草素 可用于封闭血管内皮细胞表面 4 E selectin 从而达到抗炎及抗癌细胞转移的目的 甘草素来源于中药甘草 尽管中国人早就知 道甘草有抗炎效果 但并不清楚其治疗机理 这一发现充分证明 寡糖药物的研究开发有助于 阐明中药治病的某些机制 为中药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 寡糖药物的开发在西方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 目前大多数寡糖药物正处于临床前或临床 试验阶段 日本则于 1991 年实施了一项投资数百亿日元 为期 15 年的 糖工程前沿计划 开 展糖生物学基础与应用研究 欧盟 94 年启动 欧洲糖研究开发网络 目的是协调欧洲各国的糖 研究与开发 以强化欧洲在糖的基础研究及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方面与美国和日本竞争的能 力 这些研究计划的显著特点表现为在内容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 方法学研究和有重要 意义的目标物合成的研究同时进行 在甲壳素研究方面日本出上亿日圆巨资由 13 所大学联合研究开发 现已开发多种壳聚糖 产品 部分已进入中国市场 对寡糖的制备及其新药的研究开发一直在进行之中 欧美近年也 加快了甲壳素的研究开发进度 甲壳素国际学术会议频繁举行 最新研究表明甲壳素 壳聚糖的寡糖具有抗肿瘤和抑制肿瘤转移的生理功能以及增强机体 免疫力的作用 机理主要是提高巨噬细胞活性 能将 ALK 细胞功能提高 3 倍 提高 NK 细胞的 活性 4 5 倍 并可附着在血管细胞表面 达到抑制癌细胞转移 聚合度为 4 7 的几丁寡糖对 BALB c 白鼠的腹膜渗出液的细胞具有强烈反应 几丁六糖和壳六糖对 Sarcima 180 MM 46 Meth A 等瘤细胞的生长有完全的抑制效果 当 Lewis 肺癌静脉注入到小白鼠体中 几丁六 糖具有抑制癌细胞转移效果 六糖使携带肿瘤的小白鼠对绿脓杆菌 白假丝酵母等感染有防治 作用 几丁六糖达到 100mg kg 体重时无毒性 无变异性和无热原性 并且增加活体巨噬细胞释 放白细胞素 因此对细胞分裂具有调节作用 而对于其进一步的作用机理目前国内外尚不清楚 壳寡糖制备技术国际上研究进展 化学法 1957 年 Horowitz 等用浓盐酸部分水解壳聚糖 用 Dowex 50 阳离子交换柱色谱精制得到 单糖到五糖 但是单糖含量很高 寡糖低 并且需要大量的离子交换树脂 水解过程中 壳聚糖 比几丁质易溶于稀酸 使壳聚糖的酸水解较为困难 要强化水解条件 最近有报道用离子交换色 谱 盐酸浓度梯度洗脱寡糖 还有用双氧水或过硼酸钠降解壳聚糖制备壳寡糖 但是制备较繁琐 得到主要是四糖以下的产品 专一性酶降解法 壳聚糖酶广泛分布于细菌和真菌中 其主要作用于 1 4 葡萄糖胺糖苷键 从 Bacillus sp No 7 M 来的壳聚糖酶只切断 GLCN GLCN 而从 Bacillus pumilus BN 262 来的壳聚糖酶切断 5 GLCNAC GLCN 及 GLCN GLCN 从 Streptomyces griseus HUT 6037 来的壳聚糖酶切断 GLCN GLCNAC 和 GLCN GLCN 壳聚糖酶降解部分脱乙酰度的壳聚糖都得到杂寡糖 Bacillus R 4 生产的壳聚糖酶降解脱乙酰度为 80 及 100 的壳聚糖 发现对脱乙酰度为 100 的壳聚糖 6 小时可生成二到六糖 48 小时得到主要是二到四糖 并且得到较高的收率 Izumi 等用 Bacillus sp No 7 M 生产的壳聚糖酶 降解部分乙酰化的壳聚糖 后用离子交换树脂 分离 获得二到五糖 其中三 四糖含量非常高 收率高达为 60 如用精制的壳聚糖酶可以得 到少量的六 七糖 Sei ichi Aiba 利用溶菌酶降解部分乙酰化的壳聚糖 得到主要是四糖以下的产物 聚合度高 的寡糖难以获得 非专一性酶降解法 从纤维素与壳聚糖的结构相似得到启示 研究发现纤维素酶可以降解壳聚糖 迄今为止 已 发现有 37 种各类水解酶如蛋白酶 脂肪酶 糖苷酶等对壳聚糖都有降解效果 从作用效果及酶 的来源分析 如此广泛的酶似乎不存在共同的催化基团 其具体的降解机制尚未能得到解释 从 降解情况可以得到酶降解过程中的几个共同特点 水解初期 溶液粘度迅速下降 说明酶以内切 方式作用 反应不遵循米氏方程 无论提高酶浓度还是底物浓度都可能提高反应速度 由于非专 一性酶降解速度快 这也是生产寡糖的一条途径 几丁质与壳聚糖的寡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将在食品 化妆品 抗癌药物 生物农药 诊断 试剂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酶法制备寡糖优于化学法 因为化学反应条件十分苛刻 不易控制 且后处理繁琐 酶法降解的几种方法各有所长 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将会实现大规模 生产几丁质和壳聚糖的寡糖的目的 我国在此方面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在科技部 九五 攻关及 863 等项目的支持下 在国 际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次报道并采用酶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制备壳寡糖 研制开 发成功第一个壳寡糖生物农药 同时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抗癌活性的壳寡糖保健食品 奥利 奇善胶囊 三 市 三 市场场需求需求 医药生物技术产品发展迅速 据统计 1998 年美国已有 58 种产品被 FDA 批准上市 1997 年全球生物技术医药产品销售额只有 100 亿美元左右 预计到了 2000 年 生物技术医药产品销 售额可达到 250 500 亿美元 且呈明显增长趋势 美国 Plan A 咨询公司 1992 年提交了 Strategies in Carbohydrate Drugs 1992 2000 的谘询报 告 指出在癌症 自身免疫疾病 感染和心血管病的治疗诊断中糖药物将会占有很大比例 预计 6 到 2000 年仅在美国就会有 37 亿美元的寡糖药物市场 寡糖药物展现了无限商机 我国如能及 时组织有关研究单位开展系统的寡糖药物的研究开发 力争在这一领域与国际发展同步 必将 会使我们在治疗癌症 自身免疫疾病 感染和心血管病等影响人类健康重大疾病的寡糖药物研 究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形成巨大的市场 我国是人口大国 也是医药消费的大市场 经济的发展 人口趋向老龄化 都将促进用药 的增长 预计在未来的 15 年内 我国的医药市场仍将保持平均年增幅约 11 12 的趋势 仅 2000 年的医药市场就将达到 2250 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目前 我国抗感染药产量占全部医药品 总产量的 15 左右 其中抗生素占抗感染药的 60 左右 在中国肝细胞癌 HCC 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第二大肿瘤 年发病人口 14 万 恶性程度高 发展快 堪称 癌中之王 而欧美国家由于原发性 HCC 发病稀少而极少研究之 再者 由于 HCC 的发生与 B 型及 C 型肝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我国存在大量 HCC 高危人群 急待发展针 对 HCC 的预防措施 而且 HCC 经无论何种治疗后复发率都甚高 即使最理想的手术切除后的 小肝癌的复发率也有 40 50 大肝癌则高达 80 复发与转移成为 HCC 患者预后不良的主 要原因 因此 利用糖生物学及糖工程研究的新进展 研制开发针对肝癌的新型壳寡糖抗癌新药 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及巨大的市场前景 四 前期相关研究工作基 四 前期相关研究工作基础础 在科技部 九五 攻关项目 壳聚糖生物降解制备低聚氨基葡萄糖 及中科院重点项目的支持 下 进行并完成以下工作 主要工作摘要 本项目以甲壳素为原料 研究酶法降解制备壳寡糖的方法 通过对专一性和非专 一性降解酶的筛选 确定以壳聚糖酶或 6036 酶为降解酶 探索了以球孢白僵菌发酵酶液代替 6036 酶的可行性 提出专一性及非专一性两种酶解工艺路线 考察了底物浓度 酶量 温度 pH 溶解介质等因素对降解反应的影响 探讨了提高和控制壳寡糖聚合度的策略 提出了反应分离耦 合制备壳寡糖的新构思 并首次将纳米滤膜应用于壳寡糖样品浓缩和初纯化 见鉴定材料中所附 国际联机检索结果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11 批次的中试 确认了生产制备工艺 对所生产的壳寡 糖进行生物活性试验及抑瘤试验 证明壳寡糖确实具备抑制肿瘤 提高植物抗病防病和调节植 物生长发育的功能 1 完成球孢白僵菌高产壳聚糖酶菌株的诱变及筛选 获得了 2 株具有高产壳聚糖酶 的突变株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与报道酶活性相比 酶活性高约 50 倍 2 对球孢白僵菌壳聚糖酶进行了分离 纯化及降解活性研究 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 7 所产生的壳聚糖酶具有内切酶活性 通过控制酶反应的速率 得到壳寡糖 3 通过对脂肪酶 纤维素酶 菠萝蛋白酶 溶菌酶 6036 酶和壳聚糖酶六种酶对 降解壳聚糖的活性比较 筛选获得除壳聚糖酶外的一种天然复合酶 6036 酶 作为降解壳聚糖的工具酶 3 通过对 6036 酶的壳聚糖降解活性研究 确定底物浓度 酶量 温度 不同 PH 值 壳聚糖溶解 介质 固定化及脱乙度等影响壳聚糖酶降解的影响因素 4 完成酶法生产壳寡糖的 11 批中试 确定中试规模的较佳工艺条件 并获得具有较高的生 物活性的壳寡糖 5 体外抑瘤实验 壳寡糖体外及体内抑瘤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壳寡糖 S 180 腹水瘤的体外 抑瘤率为 97 4 10mg ml 6 壳寡糖对高淋巴道转移癌细胞系 Hca F 具有较强的体外杀灭能力 100ug ml 壳寡糖的抑瘤能力强于 10ug ml 顺铂 50 ug ml 壳寡糖的抑瘤能力稍弱于 10ug ml 顺铂 7 对人肝癌 宫颈癌 Hela 红白血病 K562 淋巴白血病 Raji 四种 人肿瘤和小鼠肝癌腹水 Hepa 细胞的抑瘤比较表明以肝癌为最高 79 100ug ml 而阳性药物顺铂为 75 10ug ml 进一步对人肝癌细胞抑制 活性的实验表明 壳寡糖有明显抑制作用 氧化型和氧化型壳寡糖溶液与对照组相比 均对肝癌 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呈量效关系 尤其以氧化型壳寡糖作用更明显 而几丁五糖与几丁六糖 标准品抑癌作用不明显 细胞形态学观察还表明 随给药剂量增加 细胞坏死程度加重 推测壳 寡糖抗癌作用机理有关 8 动物整体实验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壳寡糖 30 天后 与对照组比较 中剂量组 6 7mL kg bw 的荷腹水 瘤小鼠存活时间延长 34 p 0 01 重复实验延长 37 p 0 01 荷实体瘤小鼠瘤重降低 63 p 0 01 重复实验降低 30 p 0 05 高剂量组 20 0mL kg bw 的荷腹水瘤小鼠存活时 间延长 35 p 0 001 重复实验延长 36 p 0 01 荷实体瘤小鼠瘤重降低 76 p 0 001 重复实验降低 67 p 0 001 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碳廓清指数 NK 细胞活性均 无显著差异 p 0 05 实验结果表明口服中剂量或高剂量壳寡糖对肿瘤都有抑制作用 在服用 期间不会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损伤 该项目技术成果受国家生物工程中心委托 于 2000 年 8 月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局组织专家 鉴定 专家一致认为该项工艺是首次利用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和纳米滤膜浓缩和纯化技术制备低 聚氨基葡萄糖 经查新 国内外未见报道 具有创新性 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首次开发出低聚氨 8 基葡萄糖保健食品和生物农药 并率先实现了低聚氨基葡萄糖生物农药的产业化及在植物病害 防治方面的应用 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详见附件 壳寡糖保健食品 壳寡糖保健食品 奥利奇善奥利奇善 胶囊 性能特点及技胶囊 性能特点及技术术指指标标 性能特点 具明显抑制肿瘤 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技术指标 壳寡糖有效含量 80mg 粒 聚合度 3 16 技技术专术专利及利及产产品开品开发发 利用该技术成功地研制开发 奥利奇善 胶囊抗癌保健食品及中科 6 号寡糖生物农药 获 得大量活性报告 形成专利技术 2 项 壳寡糖生物农药 中科 6 号 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并一次试车成功 已获得 165 吨 2 中科 6 号产品 保健食品 奥利奇善 胶囊已进行了功能性 微生物 毒性 理化及稳定性实验 2000 年 10 月上报卫生部报批保健食品 2001 年 3 月 8 日 奥利奇善 胶囊通过并获得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 品证书 正在进行壳寡糖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实验室及项目负责人简介实验室及项目负责人简介 天然天然产产物与糖工程物与糖工程课题组简课题组简介介 天然产物与糖工程课题组成立于 1996 年 有一支主要有年轻的博士后 博士及 硕士组成的课题队伍 专业涉及生物化工 微生物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药学 医学 植物化学及植物保护等学科 有一些在国内外糖生物学等领域有名望的教授 为战略顾问及客座研究员指导研究开发工作 如张树政院士 朱正美教授 王克夷研 究员等 课题负责课题负责人人简简介介 杜昱光 男 副研究员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终身会员 中国微生态学会青年委员 会常委 辽宁甲壳质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产物与 糖工程研究组负责人 9 85年 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微生物课题组 从事微生 物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90年6 月获微生物生态学理学硕士学位 1994年 8月 调至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1998年赴美国短访及加拿大应邀参加第九届国际小麦遗传 学大会 2000年10月 2001年3月应香港侵会大学的邀请 作为高访在中药研究所 合作研究 已完成国家科技部 九五 攻关项目 院择优支持项目及地方科研项目三 项 先后在 Carbohydrate Research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海洋药物杂志 中国 微生态学杂志 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报告近30篇 申请发明专利八项 正在申请 发明专利两项 培养及联合培养研究生11名 合作博士后3名 98年获化物所优秀博 士后合作导师 1999年 2000年有两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鉴定 获 2000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及大北农科技进步奖 2个寡糖工程产品已通过 鉴定 获得农业部新农药证书 并实现寡糖生物农药的产业化 同时一种寡糖保健食 品获得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证书 主要研究方向 糖生物学与寡糖工程 天 然产物研究 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科院 国家烟草专卖局及农业部等 有关糖生物学及寡糖工程方面的科研课题项目10余项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年产年产3030吨壳寡糖生产投资及成本核算吨壳寡糖生产投资及成本核算 一 生一 生产设备产设备投投资资 1 反应分离设备投资 350万 包括7吨反应罐 各种储罐 耦合膜系统 纳米滤膜系 统 反渗透膜组件等 2 干燥包装设备等 30万 喷雾干燥机 3 用电 200KW 主要喷雾干燥用电量大130KW 4 水处理 10吨 天 5 生产用地 500m2 层高8米 不包含仓库和实验室 6 生产周期 10月 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二 成本核算二 成本核算 原料成本 540万 36吨 酶成本 387万 258公斤 其他原料 100万 设备折旧 80万 年 按五年折旧 10 三 原料三 原料药药壳寡糖生壳寡糖生产产效益分析效益分析 年产量 30吨壳寡糖粉剂 年产值 30 x80万 2400万 年利税 1000万 联系人 杜昱光 白雪芳 联系地址 大连市中山路 457 号 联系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产物与糖工程课题组 1805 组 电话 86 411 858 Fax 86 411 Email duyg Oligo chitosan Capsules Oligo chitosan capsules are characterized as thealth protictive food made from chitooligo saccharides and active components released from broken spores of ganoderma lucidum This oligo chitosan has been evaluated by a food and drug control center authorized by the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 based on Standard of Qual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n Heath protective Food for Their Biological Functions The function of the oligosaccharide product on regulating human immunological system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after a series of qualification tests Thirty days after test animals were given with the capsules 0 200 g kg bw results from animal tests clearly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animal lymphocytes swellings of foot bone the number of HC50 swallowing capacity from macrophage swallowing index from macrophage have been increased by 72 p 0 05 41 p 0 05 135 p 0 01 26 p 0 05 and 39 p 0 05 respectively Toxicological tests on the capsules has been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a state issued Safety Evaluation Procedure and Method on Toxicology for Food GB 15193 94 The oral dosage for acute toxicity LD50 from both sexes is over 10 00 g kg bw indicating no toxicity based on state standard Toxicological tests on genetics included Ames tests micronucleus test on bone marrow from mice chromosome aberration tests from mouse sperms and chromosome aberration tests from mouse testis All test gave negative results Conventional chromosome aberration tests on rats generated no positive effect Test rats have been checked for clinical tests blood test blood biochemistry organ weight and pathological histology tes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on all tests between test animals and control animals The major ingredient in oligo chitosan capsules is chitooligo saccharides and components released from broken sports of ganoderma lucidum Chitooligo saccharides are oligo saccharides composed with 2 10 amino glucose linked by 1 4 glycosides The polymers usually are generated from chitin from shells of crabs and shrimp after deacetylation and degradation Oligo chitosan has uniqu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activation of immunological reaction increase of capability of macrophage by 3 5 folds reduction of fat intake by blocking cholesterol recycling and speeding up cholesterol excreting reduction of blood fat by increasing amount of healthy lipoprotein stabilization of pH in human body to increase excretion of insulin from pancreas resulting in reduction of blood 11 sugar when hungry protection of he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