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1 一 选择题 每题 3 分 1 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 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 然 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 从放手时开始计时 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 则该单摆振 动的初相为 A B 2 C 0 D 2 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 它们的振幅相同 周期相同 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x1 Acos t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 第二个 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 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B 2 1 cos 2 tAx 2 1 cos 2 tAx C D 2 3 cos 2 tAx cos 2 tAx 3 一个弹簧振子和一个单摆 只考虑小幅度摆动 在地面上的固有振动周期分别为 T1和 T2 将它们拿到月球上去 相应的周期分别为和 则有 1 T 2 T A 且 B 且 11 TT 22 TT 11 TT 22 TT C 且 D 且 11 TT 22 TT 11 TT 22 TT 4 一弹簧振子 重物的质量为 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该振子作振幅为 A 的简谐振 动 当重物通过平衡位置且向规定的正方向运动时 开始计时 则其振动方程为 A B 2 1 cos tmkAx 2 1 cos tmkAx C D 2 1 cos tkmAx 2 1 cos tkmAx E tm kAxcos 5 一物体作简谐振动 振动方程为 在 t T 4 T 为周期 时 4 1 cos tAx 刻 物体的加速度为 A B 2 2 2 1 A 2 2 2 1 A C D 2 3 2 1 A 2 3 2 1 A 6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振动方程为 当时间 t T 2 T 为周期 时 cos tAx 质点的速度为 A B sinA sinA C D cosA cosA 7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周期为 T 当它由平衡位置向 x 轴正方向运动时 从二分之一 最大位移处到最大位移处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A T 12 B T 8 C T 6 D T 4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2 8 两个同周期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x1的相位比 x2的相位 A 落后 2 B 超前 C 落后 D 超前 9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已知振动频率为 f 则振动动能的变化频率是 A 4f B 2 f C f D E f 4 2 f 10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 当位移为振幅的一半时 其动能为总能量的 A 1 4 B 1 2 C 2 1 D 3 4 E 2 3 11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 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 1 4 时 其动 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A 7 16 B 9 16 C 11 16 D 13 16 E 15 16 12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已知振动周期为 T 则其振动动能变化的周期是 A T 4 B C T 2 T D 2 T E 4T 13 当质点以频率 作简谐振动时 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A 4 B 2 C D 2 1 14 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 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 则合成的余 弦振动的初相为 A B 2 3 C D 0 2 1 15 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式中 A B C 为正值常量 cos CxBtAy 则 A 波速为 C B 周期为 1 B C 波长为 2 C D 角频率为 2 B 16 下列函数 f x t 可表示弹性介质中的一维波动 式中 A a 和 b 是正的常量 其中 哪个函数表示沿 x 轴负向传播的行波 A B cos btaxAtxf cos btaxAtxf C D btaxAtxfcoscos btaxAtxfsinsin 17 频率为 100 Hz 传播速度为 300 m s 的平面简谐波 波线上距离小于波长的两点 振动的相位差为 则此两点相距 3 1 x tO x1 x2 x t O A 2 A x1 x2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3 A 2 86 m B 2 19 m C 0 5 m D 0 25 m 18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a b 为正值常量 则 cos bxatAy A 波的频率为 a B 波的传播速度为 b a C 波长为 b D 波的周期为 2 a 19 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SI t 0 时的波形曲线 3cos 1 0 xty 如图所示 则 A O 点的振幅为 0 1 m B 波长为 3 m C a b 两点间相位差为 2 1 D 波速为 9 m s 20 机械波的表达式为 y 0 03cos6 t 0 01x SI 则 A 其振幅为 3 m B 其周期为 s 3 1 C 其波速为 10 m s D 波沿 x 轴正向传播 21 图为沿 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 t 0 时刻的波 形 若波的表达式以余弦函数表示 则 O 点处质点振动的初相为 A 0 B 2 1 C D 2 3 22 一横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若 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 示 则在 t T 4 时刻 x 轴上的 1 2 3 三点的振动位移分别是 A A 0 A B A 0 A C 0 A 0 D 0 A 0 23 一平面简谐波表达式为 SI 2 sin05 0 xty 则该波的频率 Hz 波速 u m s 及波线上各点振动的振幅 A m 依次为 A 0 05 B 1 0 05 2 1 2 1 2 1 C 0 05 D 2 2 0 05 2 1 2 1 24 在下面几种说法中 正确的说法是 A 波源不动时 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 B 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 C 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滞后 按差值不大于 计 D 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超前 按差值不大于 计 x m O 0 1 0 1 u a b y m x y O u x y u A A 123O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4 25 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 沿传播方向相距为 为波长 的两点的振动速度必 2 1 定 A 大小相同 而方向相反 B 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C 大小不同 方向相同 D 大小不同 而方向相反 26 一平面简谐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已知 x x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若波速为 u 则此波的表达式为 cos 0 tAy A cos 00 uxxtAy B cos 00 uxxtAy C cos 00 uxxtAy D cos 00 uxxtAy 27 一平面简谐波 其振幅为 A 频率为 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设 t t0时刻波形 如图所示 则 x 0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A 2 1 2cos 0 ttAy B 2 1 2cos 0 ttAy C 2 1 2cos 0 ttAy D 2cos 0 ttAy 28 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在 t 1 时刻 x1 3 4 2cos xtAy 与 x2 4 二点处质元速度之比是 A 1 B C 1 D 3 3 1 29 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是 I1 I2 4 则两列波的振幅之 比是 A A1 A2 16 B A1 A2 4 C A1 A2 2 D A1 A2 1 4 30 如图所示 两列波长为 的相干波在 P 点相遇 波在 S1点振动的初相是 1 S1 到 P 点的距离是 r1 波在 S2点的初相是 2 S2到 P 点的距离是 r2 以 k 代表零或正 负整 数 则 P 点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A krr 12 B k2 12 C krr2 2 1212 D krr2 2 2112 31 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 其表达式为 和 2cos 1 xtAy 2cos 2 xtAy 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 波节的位置坐标为 x y t t0 u O S1 S2 r1 r2 P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5 A B kx kx 2 1 C D 12 2 1 kx4 12 kx 其中的 k 0 1 2 3 32 有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相干波 其表达式为 和 2cos 1 xtAy 2cos 2 xtAy 叠加后形成驻波 其波腹位置的坐标为 A x k B 12 2 1 kx C D kx 2 1 4 12 kx 其中的 k 0 1 2 3 33 某时刻驻波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则 a b 两点振动 的相位差是 A 0 B 2 1 C D 5 4 34 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 其表达式为 和 2cos 1 xtAy 2cos 2 xtAy 在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 各处简谐振动的振幅是 A A B 2A C D 2cos 2 xA 2cos 2 xA 35 在波长为 的驻波中 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A 4 B 2 C 3 4 D 36 在波长为 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为 A B 3 4 C 2 D 4 37 在真空中沿着 x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 其电场强度波的表达式是 则磁场强度波的表达式是 2cos 0 xtEEz A 2cos 000 xtEHy B 2cos 000 xtEHz C 2cos 000 xtEHy D 2cos 000 xtEHy 38 在真空中沿着 z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 其磁场强度波的表达式为 则电场强度波的表达式为 cos 0 cztHHx x y O1 2 A ab A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6 A cos 000 cztHEy B cos 000 cztHEx C cos 000 cztHEy D cos 000 cztHEy 39 电磁波的电场强度 磁场强度 和传播速度 的关系是 E H u A 三者互相垂直 而和位相相差 E H 2 1 B 三者互相垂直 而且 构成右旋直角坐标系 E H u C 三者中和是同方向的 但都与 垂直 E H u D 三者中和可以是任意方向的 但都必须与 垂直 E H u 40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 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 E H A 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 B 朝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传播 C 互相垂直 且都垂直于传播方向 D 有相位差 2 1 二 填空题 每题 4 分 41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 振幅为 A 周期为 T 其运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 若 t 0 时 1 振子在负的最大位移处 则初相为 2 振子在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 则初相为 3 振子在位移为 A 2 处 且向负方向运动 则初相为 42 三个简谐振动方程分别为 和 2 1 cos 1 tAx 6 7 cos 2 tAx 画出它们的旋转矢量图 并在同一坐标上画出它们的振动曲线 6 11 cos 3 tAx 43 一物体作余弦振动 振幅为 15 10 2 m 角频率为 6 s 1 初相为 0 5 则 振动方程为 x SI 44 一质点沿 x 轴作简谐振动 振动范围的中心点为 x 轴的原点 已知周期为 T 振 幅为 A 1 若 t 0 时质点过 x 0 处且朝 x 轴正方向运动 则振动方程为 x 2 若 t 0 时质点处于处且向 x 轴负方向运动 则振动方程为Ax 2 1 x 45 一弹簧振子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重物的质量为 m 则此系统的固有振动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7 周期为 46 在两个相同的弹簧下各悬一物体 两物体的质量比为 4 1 则二者作简谐振 动的周期之比为 47 一简谐振动的表达式为 已知 t 0 时的初位移为 0 04 m 初 3cos tAx 速度为 0 09 m s 则振幅 A 初相 48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速度最大值 vm 5 cm s 振幅 A 2 cm 若令速度具有 正最大值的那一时刻为 t 0 则振动表达式为 49 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则两个简谐振动 的频率之比 1 2 加速度最 大值之比 a1m a2m 初始速率之比 v10 v20 50 有简谐振动方程为 x 1 10 2cos t SI 初相分别 为 1 2 2 3 2 的三个振动 试在同一个坐标 上画出上述三个振动曲线 51 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则由图可确定在 t 2s 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速度为 52 已知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两 简谐振动的最大速率之比为 53 一水平弹簧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当振子处 在位移为零 速度为 A 加速度为零和弹性力为零 的状态时 应对应于曲线上的 点 当振子处在位移的绝 对值为 A 速度为零 加速度为 A 和弹性力 为 kA 的状态时 应对应于曲线上的 点 x cm t s O x cm t s O 1 2 3 4 6 6 x t O A A a b c d e f x1 t o x 1 x2 A A 4 3 2 1 1 t s o x cm x1 x2 1 2 2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8 54 一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示 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则此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为 A 55 已知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x1的相位比 x2 的相位超前 56 两个简谐振动方程分别为 tAx cos 1 3 1 cos 2 tAx 在同一坐标上画出两者的 x t 曲线 x t O 57 已知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确定振子 1 在 s 时速度为零 2 在 s 时动能最大 3 在 s 时加速度取正的最大值 58 已知三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则振动方程 分别为 x1 x2 x3 59 图中用旋转矢量法表示了一个简谐振动 旋转矢量的长度为 0 04 m 旋转角速度 4 rad s 此简谐振动以余弦函数表 x cm t s 10 5 10 14710 13 O x cm t s O12 x cm t s O x1 x2x3 10 0 10 123 O x x1 t x2 x t 0 O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9 示的振动方程为 x SI 60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的角频率为 振幅为 A 当 t 0 时质点位于处 且Ax 2 1 向 x 正方向运动 试画出此振动的旋转矢量图 61 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合振动的振幅 为 合振动的振动方程 为 62 一平面简谐波 波速为 6 0 m s 振动周期为 0 1 s 则波 长为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 有两质点 其间距离小于 波长 的振动相位差为 5 6 则此两质点相距 63 一个余弦横波以速度 u 沿 x 轴正向传播 t 时刻波形 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别指出图中 A B C 各质点在 该时刻的运动方向 A B C 64 一横波的表达式是 其 30 01 0 2sin2xty 中 x 和 y 的单位是厘米 t 的单位是秒 此波的波长是 cm 波速是 m s 65 已知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式中 A B C 为正值常量 cos CxBtAy 此波的波长是 波速是 在波传播方向上相距为 d 的两 点的振动相位差是 66 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是 0 25 m 传播速度是 340 m s 当它进入另一介质时 波长变成了 0 37 m 它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为 67 已知波源的振动周期为 4 00 10 2 s 波的传播速度为 300 m s 波沿 x 轴正 方向传播 则位于 x1 10 0 m 和 x2 16 0 m 的两质点振动相位差为 68 一平面简谐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波速 u 100 m s t 0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可知波长 振幅 A 频率 69 频率为 500 Hz 的波 其波速为 350 m s 相位差为 2 3 的两点间距离为 70 一平面简谐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已知 x 0 处的振动方程为 波速为 u 坐标为 x1和 x2的两点的振动初相位分别记为 1和 2 则相 cos 0 ty x t O x1 t x2 t A1 A2 A1 A2 T x y u O A B C x m O 0 20 61 0 0 2 0 2 y m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10 位差 1 2 71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波长 1 m 振幅 A 0 1 m 周期 T 0 5 s 选波的传播方 向为 x 轴正方向 并以振动初相为零的点为 x 轴原点 则波动表达式为 y SI 72 一横波的表达式是 SI 则振幅是 波 4 0100 2sin02 0 ty 长是 频率是 波的传播速度是 77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a b 均为正值常量 则波沿 x cos bxatA 轴传播的速度为 74 一简谐波的频率为 5 104 Hz 波速为 1 5 103 m s 在传播路径上相距 5 10 3 m 的两点之间的振动相位差为 75 一简谐波沿方向传播 它在 B 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BP 另一简谐波沿方向传播 它在 C 点引起的振动tAy 2cos 11 CP 方程为 P 点与 B 点相距 0 40 m 与 C 点相距 2cos 22 tAy 0 5 m 如图 波速均为 u 0 20 m s 则两波 在 P 点的相位差为 76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式中 A D E 为正值常量 cos ExDtAy 则在传播方向上相距为 a 的两点的相位差为 77 在简谐波的一条射线上 相距 0 2 m 两点的振动相位差为 6 又知振动周 期为 0 4 s 则波长为 波速为 78 一声纳装置向海水中发出超声波 其波的表达式为 SI 2201014 3 cos 102 1 53 xty 则此波的频率 波长 海水中 声速 u 79 已知 14 时的空气中声速为 340 m s 人可以听到频率为 20 Hz 至 20000 Hz 范围 内的声波 可以引起听觉的声波在空气中波长的范围约为 80 一平面简谐波 机械波 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波动表达式为 SI 则 x 3 m 处媒质质点的振动加速度 a 的表达式为 2 1 cos 2 0 xty P C B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11 81 在同一媒质中两列频率相同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 I1 I2 16 则这两列 波的振幅之比是 A1 A2 82 两相干波源 S1和 S2的振动方程分别是和 cos 1 tAy cos 2 tAy S1距 P 点 3 个波长 S2距 P 点 4 5 个波长 设波传播过程中振幅不变 则两波同 时传到 P 点时的合振幅是 83 两相干波源 S1和 S2的振动方程分别是 和 S1距 P 点 3 个波长 S2距 P 点 21 4 个波长 两波tAy cos 1 2 1 cos 2 tAy 在 P 点引起的两个振动的相位差 是 84 两个相干点波源 S1和 S2 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是 和 2 1 cos 1 tAy 波从 S1传到 P 点经过的路程等于 2 个波长 波从 S2传到 P 点的路 2 1 cos 2 tAy 程等于 7 2 个波长 设两波波速相同 在传播过程中振幅不衰减 则两 波传到 P 点的振动的合振幅为 85 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 SI 形成该驻波的两个反向传 90cos cos 1 0txy 播的行波的波长为 频率为 86 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 SI 形成该驻波的两txy1500cos15cos100 2 2 个反向传播的行波的波速为 87 在弦线上有一驻波 其表达式为 两个相邻波 2cos 2cos 2txAy 节之间的距离是 88 频率为 5 107 Hz 的电磁波在真空中波长为 m 在折射 率为 n 1 5 的媒质中波长为 m 89 在电磁波传播的空间 或各向同性介质 中 任一点的和的方向及波E H 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是 90 在真空中沿着 x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 其电场强度波的表达式为 SI 则磁场强度波的表达式是 2cos600cxtEy 真空介电常量 0 8 85 10 12 F m 真空磁导率 0 4 10 7 H m 91 在真空中沿着 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 其电场强度的波的表达式为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12 SI 则磁场强度波的表达式是 2cos800cxtEy 真空介电常量 0 8 85 10 12 F m 真空磁导率 0 4 10 7 H m 92 在真空中沿着 z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的磁场强度波的表达式为 SI 则它的电场强度波的表达式为 cos 00 2 cztHx 真空介电常量 0 8 85 10 12 F m 真空磁导率 0 4 10 7 H m 93 在真空中沿着负 z 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的磁场强度为 SI 则它的电场强度为 Ey 2cos50 1 ztHx 真空介电常量 0 8 85 10 12 F m 真空磁导率 0 4 10 7 H m 94 真空中一简谐平面电磁波的电场强度振幅为 Em 1 20 10 2 V m 该电磁波 的强度为 真空介电常量 0 8 85 10 12 F m 真空磁导率 0 4 10 7 H m 95 在真空中沿着 z 轴的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 O 点处电场强度为 则 O 点处磁场强度为 6 2cos 900 tEx 真空介电常量 0 8 85 10 12 F m 真空磁导率 0 4 10 7 H m 96 在地球上测得来自太阳的辐射的强度1 4 kW m2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 S 为 1 50 1011 m 由此估算 太阳每秒钟辐射的总能量为 97 在真空中沿着 z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 O 点处电场 强度为 SI 则 O 点处磁场强度 3 1 2cos 300 tEx 为 在图上表示出电场强 度 磁场强度和传播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98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 s 写三位有效数字 99 电磁波在媒质中传播速度的大小是由媒质的 决定的 100 电磁波的矢量与矢量的方向互相 相位 E H 三 计算题 每题 10 分 101 一质点按如下规律沿 x 轴作简谐振动 SI 3 2 8cos 1 0 tx 求此振动的周期 振幅 初相 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最大值 102 一质量为 0 20 kg 的质点作简谐振动 其振动方程为 SI 2 1 5cos 6 0 tx 求 1 质点的初速度 z y x O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13 2 质点在正向最大位移一半处所受的力 103 有一轻弹簧 当下端挂一个质量 m1 10 g 的物体而平衡时 伸长量为 4 9 cm 用这个弹簧和质量 m2 16 g 的物体组成一弹簧振子 取平衡位置为原点 向上为 x 轴 的正方向 将 m2从平衡位置向下拉 2 cm 后 给予向上的初速度 v0 5 cm s 并开始计时 试求 m2的振动周期和振动的数值表达式 104 有一单摆 摆长为 l 100 cm 开始观察时 t 0 摆球正好过 x0 6 cm 处 并以 v0 20 cm s 的速度沿 x 轴正向运动 若单摆运动近似看成简谐振动 试求 1 振动频率 2 振幅和初相 105 质量 m 10 g 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 按的规 3 1 8cos 5 0 tx 律作自由振动 式中 t 以秒作单位 x 以厘米为单位 求 1 振动的角频率 周期 振幅和初相 2 振动的速度 加速度的数值表达式 3 振动的能量 E 4 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 106 一质量 m 0 25 kg 的物体 在弹簧的力作用下沿 x 轴运动 平衡位置在原点 弹 簧的劲度系数 k 25 N m 1 1 求振动的周期 T 和角频率 2 如果振幅 A 15 cm t 0 时物体位于 x 7 5 cm 处 且物体沿 x 轴反向运动 求 初速 v0及初相 3 写出振动的数值表达式 107 一质量为 10 g 的物体作简谐振动 其振幅为 2 cm 频率为 4 Hz t 0 时位移为 2 cm 初速度为零 求 1 振动表达式 2 t 1 4 s 时物体所受的作用力 108 两个物体作同方向 同频率 同振幅的简谐振动 在振动过程中 每当第一个 物体经过位移为的位置向平衡位置运动时 第二个物体也经过此位置 但向远离平2 A 衡位置的方向运动 试利用旋转矢量法求它们的相位差 109 一物体质量为 0 25 kg 在弹性力作用下作简谐振动 弹簧的劲度系数 k 25 N m 1 如果起始振动时具有势能 0 06 J 和动能 0 02 J 求 1 振幅 2 动能恰等于势能时的位移 3 经过平衡位置时物体的速度 110 在一竖直轻弹簧下端悬挂质量 m 5 g 的小球 弹簧伸长 l 1 cm 而平衡 经推 动后 该小球在竖直方向作振幅为 A 4 cm 的振动 求 1 小球的振动周期 2 振动能量 111 一物体质量 m 2 kg 受到的作用力为 F 8x SI 若该 x F m OA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14 物体偏离坐标原点 O 的最大位移为 A 0 10 m 则物体动能的最大值为多少 112 一横波沿绳子传播 其波的表达式为 SI 2100cos 05 0 xty 1 求此波的振幅 波速 频率和波长 2 求绳子上各质点的最大振动速度和最大振动加速度 3 求 x1 0 2 m 处和 x2 0 7 m 处二质点振动的相位差 113 一振幅为 10 cm 波长为 200 cm 的简谐横波 沿着一条很长的水平的绷紧弦从左 向右行进 波速为 100 cm s 取弦上一点为坐标原点 x 轴指向右方 在 t 0 时原点处质 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位移负方向运动 求以 SI 单位表示的波动表达式 用余弦函数 及弦 上任一点的最大振动速度 114 一振幅为 10 cm 波长为 200 cm 的一维余弦波 沿 x 轴正向传播 波速为 100 cm s 在 t 0 时原点处质点在平衡位置向正位移方向运动 求 1 原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在 x 150 c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115 一简谐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波速为 1 m s 在 x 轴上某质点的振动频率为 1 Hz 振幅为 0 01 m t 0 时该质点恰好在正向最大位移处 若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 x 轴 的原点 求此一维简谐波的表达式 116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SI 37 0 125cos 25 0 xty 1 分别求 x1 10 m x2 25 m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求 x1 x2两点间的振动相位差 3 求 x1点在 t 4 s 时的振动位移 117 一横波方程为 式中 A 0 01 m 0 2 m u 25 2 cosxutAy m s 求 t 0 1 s 时在 x 2 m 处质点振动的位移 速度 加速度 118 如图 一平面简谐波沿 Ox 轴传播 波动表达式为 SI 求 2cos xtAy 1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该质点的速度表达式与加速度表达式 119 一平面简谐波 频率为 300 Hz 波速为 340 m s 在截面面积为 3 00 10 2 m2 的管内空气中传播 若在 10 s 内通过截面的能量为 2 70 10 2 J 求 1 通过截面的平均能流 2 波的平均能流密度 3 波的平均能量密度 120 一驻波中相邻两波节的距离为 d 5 00 cm 质元的振动频率为 1 00 103 Hz 求形成该驻波的两个相干行波的传播速度 u 和波长 大学物理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参考答案振动与波参考答案 x O P L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15 一 选择题 1 5 CBDBB 6 10 BCBBD 11 15 EBBBC 16 20 ACDCB 21 25 DBCCA 26 30 ABACD 31 35 DCCDB 36 40 CCCBC 二 填空题 41 1 2 3 42 略 2 3 43 44 1 2 2 15 10cos 6 2 t 2 cos 2 At T 2 cos 3 At T 45 46 47 2 m k 1 2m05 0 205 0 or 0 9 36 48 49 51 52 2 5 2 10cos 22 xt 1 21 41 20sm 3 1 1 53 54 55 56 略 eafb cm10srad 6 3 3 4 57 1 2 3 2 1 0 2 12 nn 2 1 0 nn 2 1 0 2 14 nn 58 59 60 t cos1 0 2 cos 1 0 t cos 1 0 t 2 4cos 04 0 t 略 61 62 21 AA 2 2 cos 12 t T AAxm6 0m25 0 63 向下 向上 64 65 66 cm3030c 2 cB cdsm 503 67 68 69 70 m8 0m2 0Hz125m233 0 uxx 12 71 72 73 74 24cos 1 0 xt cm2cm5 2Hz10051 2500ba 75 76 77 3 0aEm4 2sm 0 6 78 79 Hz 4 100 5 m 2 1086 2 sm 1043 1 3 m 2 107 1 17 80 81 82 83 84 85 2 3 cos 2 0 2 xt 400A2m2 86 87 88 89 Hz45sm 1002 m6m4HES 90 91 2cos 59 1 c x tHz 2cos 12 2 c x tHz 92 93 94 cos 754 c z tEy 2cos 565 z t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16 27 1091 1 wm 95 96 97 6 2cos 39 2 tHyJ 26 100 4 3 2cos 796 0 tHy 98 99 100 垂直 相同 相同 8 1000 3 三 计算题 101 解 周期 s 25 0 2 T 振幅 A 0 1 m 初相 2 3 vmax A 0 8 m s 2 5 m s amax 2A 6 4 m s2 63 m s2 102 解 1 SI 2 5sin 0 3 d d t t x v t0 0 v0 3 0 m s 2 xmmaF 2 时 F 1 5 N Ax 2 1 103 解 设弹簧的原长为 l 悬挂 m1后伸长 l 则 k l m1g k m1g l 2 N m 取下 m1上 m2后 rad s 2 11 2 mk 0 56 s 2 T t 0 时 cosm102 2 0 Ax sinm s105 2 0 A v 解得 m 22 0 2 0 1005 2 m vxA 180 12 6 3 36 rad tg 00 1 x v 也可取 2 92 rad 振动表达式为 x 2 05 10 2cos 11 2t 2 92 SI 或 x 2 05 10 2cos 11 2t 3 36 SI 104 解 1 rad s Hz 13 3 lg 5 0 2 大学物理 振动与波 17 2 t 0 时 x0 6 cm Acos v0 20 cm s A sin 由上二式解得 A 8 8 cm 180 46 8 226 8 3 96 rad 或 2 33 rad 105 解 1 A 0 5 cm 8 s 1 T 2 1 4 s 3 2 SI 3 1 8sin 104 2 t x v SI 3 1 8cos 1032 22 txa 3 7 90 10 5 J 222 2 1 2 1 AmkAEEE PK 4 平均动能 T K tmTE 0 2 d 2 1 1 v T ttmT 0 222 d 3 1 8 sin 104 2 1 1 3 95 10 5 J E 2 1 同理 3 95 10 5 J EEP 2 1 106 解 1 s 1 s10 mk 63 0 2 T 2 A 15 cm 在 t 0 时 x0 7 5 cm v 0 0 3 1 3 SI 3 1 10cos 1015 2 tx 107 解 1 t 0 时 x0 2 cm A 故初相 2 s 1 SI 8cos 102 2 tx 2 t 1 4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我是小学生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心理健康一年级上册鲁画版
- 科研课题申报书幼儿园
- 初中课题申报书阅读教学
- 家委会的建设课题申报书
- 华东师大版体育与健康 七年级上册 负重力量练习 说课稿
- 2024年高中政治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 小学语文课题个人申报书
- 物业项目招投标全过程管理规范
- 金属交易合同书与金属交易所规货合同5篇
-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设计示例
- 生物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件
- 调查研究方法与调研报告写作讲义课件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
- 干燥综合症的中医治疗冯兴华公开课课件
- 关于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函(模板)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
- 大金D型水冷螺杆机说明书
- JJG 700 -2016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ASCO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操作手册
- 组合式塔吊基础施工专项方案(117页)
-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