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洛阳牡丹记》教案设计_第1页
高一语文教案《洛阳牡丹记》教案设计_第2页
高一语文教案《洛阳牡丹记》教案设计_第3页
高一语文教案《洛阳牡丹记》教案设计_第4页
高一语文教案《洛阳牡丹记》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22 页 高一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 洛阳牡丹记洛阳牡丹记 教案设计教案设计 一 教学内容 洛阳牡丹记 二 本周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 洛阳牡丹记 达到三个目标 1 了解作者欧阳修 了解积累素有 国花 之 誉的牡丹及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 2 品读文章简明流畅的说明性文字 鉴赏文本 涉笔成趣 折射现实的独具一格的大家手笔 3 引导学生梳理文本中文言词语的知识 三 知识归纳总结 1 作者介绍 欧阳修 字永叔 号醉翁 六一居士 谥号 文 忠 著有 欧阳文忠公集 吉州永丰人 欧阳修 自称庐陵人 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仁宗天圣八年进 士 为谏官 正直敢言 要求改革政治 受到政敌打 击 多次被贬降 以后累官至翰林学士 枢密副使 参知政事 晚年反对王安石的新法 趋向保守 欧阳修是史学家 与宋祁共同重编 唐书 为 区别于后晋刘昫监修的 唐书 后称 新唐书 第 2 页 共 22 页 又独自编写了 五代史记 为区别于宋初薛居正监 修的 五代史 后称 新五代史 他又是目录学 家 金石学家 考古学家 他的 六一诗话 开创了 我国古代诗歌评论的 诗话 形式 他也懂园艺和工 艺美术 著有 洛阳牡丹记 砚谱 他还精于 书法 绘画的鉴赏 他提倡文学革新运动 主张文章要切合实用 重 视内容 反对浮靡 大力奖励后进 居于北宋诗文革 新运动的领袖地位 对诗文革新贡献巨大 嘉佑二年 二月 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 他极力 提倡平实的文风 并以主考官的身份把那些写作浮文 的考生一律 刷 掉 就是这一次 苏东坡 苏辙和 曾巩及其弟曾牟 曾布同中进士 他还扶持了王安石 苏舜钦 尹洙等一批新文学的中坚力量 一时间 品 德高尚 才华出众的文学俊杰风起云涌 这是继唐代 李白 杜甫之后中国文学艺术的又一巅峰 唐宋八 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曾巩 苏洵 苏轼 苏辙 是中国古代八位最杰出的散文大师 其 中有六位出现在这一时期 2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 他的散文成就很高 有丰富的政治内容 风格平 易流畅 委曲婉转 长于以情动人 尤其是一些文艺 第 3 页 共 22 页 性散文 写得风神绵邈 跌宕生姿 抒情气息十分浓 厚 散文风格 明白流畅 委曲婉转 诗风平易疏朗 有一些反映人民疾苦之作 成就 逊于文 词大致沿袭五代词风 属婉丽一派 意义不大 写景之作 富有情韵和美感 著有 欧阳文忠公集 六一词 3 洛阳牡丹记 介绍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牡丹专书 为宋代欧阳修所撰 共计有三篇 花品序 花释名 风俗记 三篇 书中列举牡丹品种 24 种 是历史上第一部具 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 有人说 牡丹花神是欧阳修 他遍历洛阳城中 十九个花园 寻觅牡丹佳品 写出第一部栽培牡丹的 书 洛阳牡丹记 牡丹原产我国西北部 秦岭和 陕北山地多野生 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 南北朝时已 成为观赏植物 唐时盛栽于长安 白居易诗曰 花开 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刘禹锡诗曰 惟有 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宋时称洛阳牡丹为 天下第一 故牡丹又名洛阳花 欧阳修在文章中把牡 丹作为一种植物的特性与它作为一种审美对象的特性 融合在一幅人文风景图中 文章的内容与形式自然而 第 4 页 共 22 页 然地达到统一 四 课文分析 牡丹出丹州 延州 东出青州 南亦出越州 而 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洛阳所谓丹州花 延州红 青州红者 皆彼土之尤杰者 然来洛阳 才得备众花 之一种 列第不出三已下 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而越 之花以远罕识 不见齿 然虽越人 亦不敢自誉 以 与洛花争高下 是洛阳者 是天下之第一也 语法现象 被动句 不见齿 已 同以 翻译 牡丹产于丹州 延州 往东则有青州 南面的越 州也产牡丹 而洛阳的牡丹 现在是天下第一 洛阳 所说的丹州花 延州红 青州红等等 都是那些地方 培植最好的品种 可是到了洛阳 这些花才不过充得 上众多牡丹中的一种 排列次序 不会超出三等以下 的范围 哪一种也不能与洛阳牡丹分庭抗礼 而越州 牡丹因产地远 很少见 当然更不为人所重视 而即 便是越州人也不敢自夸 拿来和洛阳牡丹一争高下 这样洛阳牡丹就稳稳地享有了天下第一的美誉 洛阳亦有黄芍药 绯桃 瑞莲 千叶李 红郁李 之类 皆不减它出者 而洛阳人不甚惜 谓之果子花 曰某花某花 至牡丹则不名 直曰花 其意谓天下真 第 5 页 共 22 页 花独牡丹 其名之著 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其爱重 之如此 注释 减 不及 翻译 洛阳的花也有黄芍药 绯桃 瑞莲 千叶李 红 郁李之类 都不比其他地方出产的差 但洛阳人并不 特别看重 称为果子花 或叫什么花什么花 而到牡 丹则不称名称 就直接叫 花 这意思就是说天下 真正的花就洛阳牡丹一种 它的名声无人不知 不借 称说牡丹的名称就知道说的是它 洛阳人对洛阳牡丹 的爱就重到了这种程度 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 古善地 昔周公以尺寸 考日出没 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 此盖天地之中 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 故独与它方异 予甚以为 不然 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 四方入贡道里均 乃九 州之中 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 未必中也 又况天地 之和气 宜遍被四方上下 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翻译 说的人大都认为洛阳处于三河之间 自古就是善 地 古时候周公凭借精密计量考察太阳的出没 在这 里测知寒暑变化与风雨调顺与不调顺的规律 因而这 里是天地的中央 草木开花得到天地中正平和之气最 第 6 页 共 22 页 多 所以洛阳牡丹独与其他地方不同 我对这种说法 很不以为然 洛阳在周朝所拥有的地域里 四方诸侯 来纳贡 道里远近差不太多 是九州的中央 可是在 广大无比的天地之间 洛阳未必处在正中 又何况天 地平和之气 应当是遍布四方上下的 不应是局限在 某一地区之中而偏私于谁的 夫中与和者 有常之气 其推于物也 亦宜为有 常之形 物之常者 不甚美亦不甚恶 及元气之病也 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 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 皆得于 气之偏也 花之钟其美 与夫癭木拥肿之钟其恶 丑 好虽异 而得一气之偏病则均 注释 癭 瘤子 翻译 所谓中正平和 是一种普遍 一般之气 它推及 到各类事物 这些事物也应是普遍 一般的形态 事 物的一般形态 是不甚美也不甚恶 到了事物内在之 气出了问题 美与恶两种因素的正常转换被阻隔 就 导致事物呈现极美与极恶的不同形态 这都是缘于内 在之气偏离平和 花卉集中地表现美 瘤子肿块集中 地表现恶 在丑与好方面虽然很不相同 但都缘于内 在之气偏离常态 这点却是一样的 牡丹之名 或以氏 或以州 或以地 或以色 第 7 页 共 22 页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姚黄 牛黄 左花 魏花 以 姓著 青州 丹州 延州红 以州著 细叶 粗叶寿 安 潜溪绯 以地著 一擫红 鹤翎红 朱砂红 玉 板白 多叶紫 甘草黄 以色著 献来红 添色红 九蕊真珠 鹿胎花 倒晕檀心 莲花萼 一百五 叶 底紫 皆志其异者 注释 擫 名 命名 翻译 牡丹花的命名 或用姓氏 或用州县 或用地区 或用颜色 或显示其作为标志的某种特色 姚黄 牛 黄 左花 魏花 是以培植者的姓氏命名 青州 丹 州 延州红 是以所产州县命名 细叶 粗叶寿安 潜溪绯 是以产地命名 一擫红 鹤翎红 朱砂红 玉板白 多叶紫 甘草黄 是以颜色命名 献来红 添色红 九蕊真珠 鹿胎花 倒晕檀心 莲花萼 一 百五 叶底紫 都是标志其某种特色 姚黄者 千叶黄花 出于民姚氏家 此花之出 于今未十年 姚氏居白司马坡 其地属河阳 然花不 传河阳 传洛阳 亦不甚多 一岁不过数朵 翻译 叫做 姚黄 的 特点是千叶黄花 出于民间姚 氏之家 这种牡丹问世 到今天不到十年 姚氏住在 第 8 页 共 22 页 白司马坡 那地方属河阳地区 但这种花不在河阳流 传 却在洛阳流传 洛阳流传的也不多 一年不过几 朵而已 魏家花者 千叶肉红花 出于魏相仁溥家 始樵 者于寿安山中见之 斫以卖魏氏 魏氏池馆甚大 传 者云 此花初出时 人有欲阅者 人税十数钱 乃得 登舟渡池至花所 魏氏日收十数缗 其后破亡 鬻其 园 今普明寺后林池 乃其地 寺僧耕之以植桑麦 花传民家甚多 人有数其叶者 云至七百叶 钱思公 尝曰 人谓牡丹花王 今姚黄真可为 王 而魏 花乃 后 也 注释 缗一千个钱称一缗 鬻卖 翻译 魏家的花 是千叶肉红花 出于当过宰相的魏仁 溥家 起初是樵夫在寿安山中发现这种牡丹花 后砍 下来卖给魏家 魏家池塘馆阁甚大 据说这种牡丹初 面世时 有想去看一眼的 每人得交十数钱 才让登 舟渡池到养花的地方去看 魏家每天可收到上万钱 后来魏家破亡 卖掉了那个园子 现在普明寺后的林 木池塘就是魏家养花的地方 寺僧在那里耕作 来植 桑种麦 这种牡丹流传到老百姓家的很多 有数过花 瓣的 说一朵多到七百叶 钱思公曾说 人们说牡 第 9 页 共 22 页 丹是花中之王 现在千叶姚黄真可以算作 王 了 而魏花是 后 牡丹初不载文字 唯以药载 本草 然于花中 不为高第 与荆棘无异 土人皆取以为薪 自唐则天 以后 洛阳牡丹始盛 然未闻有以名著者 如沈 宋 元 白之流 皆善咏花草 计有若今之异者 彼必形 于篇咏 而寂无传焉 唯刘梦得有 咏鱼朝恩宅牡丹 诗 但云 一丛千万朵 而已 亦不云其美且异也 谢灵运言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 今越花不及洛阳甚远 是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 注释 白居易有 惜牡丹 诗说 明朝风起应 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 时节动京城 元稹诗说 可怜颜色经年别 收取 朱阑一片红 唐朝人并不是忽略牡丹 南宋洪迈在 容斋随笔 已经指出欧阳修的片面之处 翻译 牡丹花最早不见于文字记载 只作为药记载在 神农本草经 上 但在花里面没有很高地位 与荆 棘没大差别 当地人砍来当柴火用 自唐代武则天以 后 洛阳牡丹开始兴盛 但还没有凭特殊名目著称的 唐代如沈佺期 宋之问 元稹 白居易等人都善于吟 咏花草 推想如有像今天这种独具特色的牡丹 那么 第 10 页 共 22 页 他们一定会在诗作中予以表现 可是他们并没有这类 诗作流传 只是刘梦得有 咏鱼朝恩宅牡丹诗 一诗 但也只写 一丛千万朵 而已 也没有写出什么美而 且特异的地方 谢灵运说永嘉竹林中 水流边牡丹很 多 但现在看到南方的牡丹比洛阳的差得很远 这足 以说明洛阳牡丹自古以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兴盛过 洛阳之俗 大抵好花 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 虽负担者亦然 花开时 士庶竞为游遨 往往于古寺 废宅有池台处为市 井张幄帟 笙歌之声相闻 最盛 于月陂堤 张家园 棠棣坊 长寿寺 东街与郭令宅 至花落乃罢 翻译 洛阳百姓的习俗 是大多喜欢花 一到春天 城 里不分贵贱都要插花 即便是挑担子卖苦力的也不例 外 花开的时候 士大夫和一般百姓都争着游春赏花 往往在有亭台池塘的古庙或废宅处 形成临时街市 搭上帐幕 笙歌之声远近相闻 最热闹的要数月陂堤 张家园 棠棣坊 长寿寺 东街与郭令宅等几处 要 到花落 街市才会撤掉 洛阳至东京六驿 旧不进花 自今徐州李相迪为 留守时始进御 岁遣衙校一员 乘驿马 一日一夕至 京师 所进不过姚黄 魏花三数朵 以菜叶实竹笼子 第 11 页 共 22 页 藉覆之 使马上不动摇 以蜡封花蒂 乃数日不落 翻译 洛阳到东京有六个驿站 原先洛阳并不向京城进 献牡丹花 自徐州李相迪任 留守 时 才开始向东 京进献牡丹 每年派衙校一员 乘驿马 一天一夜赶 到东京 所进献的不过是姚黄 魏花三数朵 用菜叶 把竹笼子里面垫好 盖好 使花在驿马上不动摇 用 蜡把花蒂封好 就可让花几日不落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 而少大树者 盖其不接则不 佳 春初时 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城中 谓之 山篦子 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 至秋乃接 接花工尤 著者 谓之门园子 豪家无不邀之 姚黄一接头直钱 五千 秋时立契买之 至春见花乃归其直 洛人甚惜 此花 不欲传 有权贵求其接头者 或以汤中蘸杀与 之 魏花初出时接头亦钱五千 今尚直一千 注释 畦塍塍 田间土埂 直同值 翻译 一般洛阳人家家有牡丹 而很少有大树的 原因 是牡丹要嫁接才好 不嫁接品种会退化 初春时 洛 阳人到寿安山中砍小枝子到城里卖 称小枝子为山篦 子 人们在家里把园中土地整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栽 下去 到秋天才嫁接 精通嫁接的工人 被称作 门 第 12 页 共 22 页 园子 有钱人家都要邀请这样的人 姚黄一个接头 值到五千钱 秋天时立下契约买定 嫁接好 到春天 见到开花才付给工钱 洛阳人特爱惜这种花 不愿意 公开其中的技术秘密 有位权贵想买姚黄接头 有人 于是用开水把接头烫死卖给那位权贵 魏花起初一个 接头也要值到五千钱 现在也还值一千钱 解读下面的诗 回答 1 5 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 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鸟生乡思 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 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 仁宗景祐元年 欧阳修因 以书诋谏官高若讷 被贬为峡州夷岭县令 于次年春作此诗 冻雷 初春的雷声 曾是 句 唐宋时洛阳牡丹最盛 欧阳修做 洛阳留守推官时著有 洛阳牡丹记 1 诗的首句 春风疑不到天涯 是从唐人 中化出 答案 是从 春风不度玉门关 化出 第 13 页 共 22 页 2 下句 二月山城未见花 由泛指转为具体描 述 是所谓诗人怨刺 暗寓 答案 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3 全诗以 野芳虽晚不须嗟 收束 反映了作 者在困境中不失 的政治家襟怀 答案 乐观阔朗 4 颔联抓住早春两景作 描写 答案 细节 5 上句在 残雪压枝 的冷色画面上突出地勾 描了暖色的 橘 果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句用什么修辞手法写活了地下竹笋正要破土而出的 情态 答案 在艰苦环境中看到亮色 冻雷惊笋欲抽 芽 为拟人的修辞方法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干涸 数缗 安土重迁 蛊惑人心 B 粗犷 阴霾 屏气凝神 焚膏继晷 C 悭吝 诡谲 数见不鲜 刚愎自用 D 畦塍 嗔 怒 审时度势 莘莘学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忌讳 砥砺 蜚然成章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B 刍议 磅礴 自鸣得意 愚者千虑 必有一得 第 14 页 共 22 页 C 烦燥 驿马 焚膏继晷 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D 徇私 编纂 笙歌达旦 盛名之下 其实难负 3 解释划横线词的意思 其次关木索 被箠楚受辱 将军身被坚执锐 五人者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宜遍被四方上下 洛阳牡丹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烛之武退秦师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触龙说赵太后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徐公何能及君也 失此利也 虽悔之 亦无及也 及扑入手 已股落腹裂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 怀王悔 追张仪 不及 屈原列传 烧尽北船 延及岸上营落 此其近者祸及身 远者及其子孙 触龙说赵太 后 今越花不及洛阳甚远 4 完成知识填空 牡丹之最 第 15 页 共 22 页 最早记载牡丹的著作是 神农本草经 最早栽种牡丹的皇家园林是洛阳 西苑 最早的牡丹专著是欧阳修的 最早以牡丹 甲天下 的古都是 最早的牡丹传说是 武则天贬牡丹 花瓣最多的牡丹是 魏紫 花径最小的牡丹是 野生黄牡丹 最绿的牡丹是 豆绿 最黑的牡丹是 冠世墨玉 最红的牡丹是 火炼金丹 最白的牡丹是 夜光白 最蓝的牡丹是 蓝田玉 最黄的牡丹是 野黄牡丹 最奇特的牡丹是 娇容三变 与牡丹最相似的花卉是 最佳的间色牡丹是 二乔 现存最古老的牡丹品种是 枯枝牡丹 最大的观赏牡丹胜地是 阅读下文 回答 1 3 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 所仰慕 所赞誉 是由于它的 第 16 页 共 22 页 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 美得雍容华贵 美得绚丽娇艳 美得惊世骇俗 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 所公认 了的 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 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 千里万里爬山 涉水 天南海北不约而同 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 涛 涛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 欧阳修曾有诗云 洛阳地脉花最重 牡丹尤为天 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 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 贬去洛阳的 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 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 渐盛于唐 极盛于宋 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 街巷园林千株万 株牡丹竞放 花团锦簇香云缭绕 好一座五彩缤纷 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 没有 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况且洛阳牡丹还有 那么点来历 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 是否因此 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 这一年的春 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 四月的洛阳城冷风嗖嗖 第 17 页 共 22 页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 看 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 柳枝滴 翠 桃花梨花姹紫嫣红 海棠更已落英缤纷 可洛 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 看花人说 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 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劲 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 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 后的侥幸 姗姗步入王城公园 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 热闹 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 你甚至怀着自 私的企图 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 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 却仅有零零落落的 几处浅红 几点粉白 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 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 个个形同仙 桃 却是朱唇紧闭 洁齿轻咬 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 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 绝无开花的意思 偌大的一个 牡丹王国 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 它却木然 呆立 无动于衷 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 你不 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 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 颂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 于是 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 这 个春实在太冷 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 当年武 第 18 页 共 22 页 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 百花 慑于皇威纷纷开放 惟独牡丹不从 宁可发配洛阳 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 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 间 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 情 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 牡丹开花 时犹如解冻的大江 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 排山 倒海惊天动地 那般恣意那般宏伟 那般壮丽那般浩 荡 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 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 轰烈烈地迸发出来 它不开则已 一开则倾其所有挥 洒净尽 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 国色天香 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 瓣 而此刻你须在想象中创造姚黄魏紫豆绿墨撒金白 雪塔铜雀春锦帐芙蓉烟绒紫首案红火炼金丹 想象 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 想象微 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 想象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 屋 想象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 花开花落二十日 满城人人皆若狂 之盛况 想象给予你失望的纪念 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 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 完美 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 你探访了窥视了 牡丹的个性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 因为它总被人 第 19 页 共 22 页 作为富贵膜拜 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 你相 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 一阵清风徐来 娇艳鲜嫩 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 铺散一地绚丽的花 瓣 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 如同一只被奉上祭 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 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 牡丹 没有花谢花败之时 要么烁于枝头 要么归于泥土 它跨越萎顿和衰老 由青春而死亡 由美丽而消遁 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 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 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 奇迹不会发生 任凭游 人扫兴和诅咒 牡丹依然安之若素 它不苟且不俯就 不妥协不媚俗 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 它有 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它为什么不拒 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 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 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 如果它再被贬 谪十次 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