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原县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_第1页
陕西省三原县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_第2页
陕西省三原县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_第3页
陕西省三原县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_第4页
陕西省三原县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 2012 20132012 2013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 题湘教版题湘教版 说明 1 本试题共两卷 第 卷请涂在答题卡上 第 卷请答在答题纸上 2 本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卷 7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70 分 1 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各地 A 地方时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C 自转线速度不同 D 昼夜长短相同 2 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 鱼肚白 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 A 散射作用 B 反射作用 C 吸收作用 D 辐射作用 3 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最南与最北界线的决定因素是 A 国际会议的规定 B 地球的自转 C 黄赤交角的大小 D 地球的公转 4 在地球内部三大圈层中 从地心到地壳 A 温度越来越高 B 厚度越来越小 C 密度越来越大 D 压力越来越大 5 下图中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 阴影部分为堆 积物 若河流由西向东流 则正确的图示是 6 北京时间 不是 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东八区区时 120 E 的地方时 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7 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在下图中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D 8 关于平流层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故称平流层 B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C 该层中的氧原子可大量吸收紫外线 D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 2011 年入冬以来 我国北方 遭遇多次大雾天气 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 50 米左右 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全省大雾黄 色预警 据此完成 9 10 题 9 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 这其中的道理是 A 昼夜温差减小 水汽易凝结 但风力微弱 水汽不易扩散 2 B 昼夜温差减小 水汽不易凝结 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 昼夜温差较大 水汽不易凝结 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 昼夜温差较大 水汽易凝结 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10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 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 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 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 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11 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持续一个月左右的 梅雨 天气主要是由 造成的 A 冷锋B 暖锋C 台风D 准静止锋 12 有关气旋与反气旋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气旋又叫低气压 在它的影响下常出现晴朗天气 B 反气旋又叫高气压 在北半球由中心向外逆时针方向流动 C 气旋 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D 蒙古高压是一种冷性反气旋 在它的影响下 天气寒冷 13 下面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 四条曲线中表示反气旋过境前后的是 国庆放假 8 天 小明乘火车从西安到北京参加国庆庆典 国庆庆典阅兵仪式于北京时间 10 月 1 日 10 点进行 回答 14 16 题 14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 地球公转的周期 C 一个太阳 D 23 时 56 分 4 秒 15 火车行进时 经过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总体变化是 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先变快后变慢 D 先变慢后变快 16 国庆 60 周年庆典阅兵仪式将于北京时间 10 月 1 日 10 点进行 纽约 西五区 华人应 于当地时间几点收看直播 A 10 月 1 日 21 时 B 10 月 17 时日 C 9 月 30 日 21 时 D 9 月 30 日 17 时 17 下图为 12 月 22 日 A B C D 四城市昼夜长短的示意图 图中斜线表示黑夜 有关四 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的地转偏向力最大 B B 必定位于南极圈 C C 的纬度低于 D D 六个月后 四地的昼夜长短完全相同 3 18 一架飞机于 北京时间 9 月 17 日 18 时 30 分从北京起飞 飞往夏威夷某岛 西十区 飞行时间为 18 小时 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A 9 月 17 日 0 时 30 分 B 9 月 17 日 18 时 30 分 C 9 月 18 日 18 时 30 分 D 9 月 16 日 18 时 30 分 19 位于赤道与 180 经线交点上的某舰艇 向正北方向发射炮弹 炮弹应落在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180 经线以东 西半球 A B C D 福建某学校 25 N 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 如左图 将太阳能热水 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 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 据此回答 20 22 题 20 12 月 22 日正午 为充分利用太阳能 应调节 a 为 A 23 26 B 41 34 C 48 26 D 66 34 21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 20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杭州阳光可能直射 B 地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C 在一年内 a 调整的幅度 最大与最小之差 变小 D 温带范围变小 22 一年中 活动支架影长最短的日期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3 右图为北半球四个地点冬至日的太阳高度 日变化曲线 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 A A B B C C D D 24 某地春分时正午太阳高度为 50 当北京 时间为 12 点时 该地的地方时为上午 10 点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40 N 90 E B 50 N 120 E C 40 N 150 E D 50 N 90 E 25 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 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A B C D 26 下列四幅风带图中 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读环流示意图 完成 27 28 题 27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模式图 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 为 垂直气流 为水平气流 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 甲 乙 丙 丁 B 乙 甲 丙 丁 C 乙 丙 丁 甲 D 乙 甲 丁 丙 28 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模式图 甲乙为近地面 则 处为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西风带 C 赤道低气压带 D 信风带 a 4 读图 回答 29 30 题 29 图中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是 A B C D 30 影响地中海气候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31 每到节日盛典 人们常常利用放气球的形式进 行庆祝 据此完成如果气球在正常的天气下刚刚释 放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是向东北方向 则释放的城 市可能是 A 伦敦 B 开普顿 C 新加坡 D 郑州 降水的多少取决于大气环流条件 而大气环流状况决定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据此 回答 32 33 题 3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从陆地流向海洋的气流容易降水 从高空流向地面的下沉气流容易降水 从地面流向高空的上升气流容易降水 从海洋流向大陆的气流容易降水 A B C D 33 下列地区 降水稀少的是 大陆东岸的海风 大陆西岸信风带 冬季大陆高气压中心地区 夏季海洋低气压边缘地区 A B C D 读下图完成 34 35 题 3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压 点最高 点最低 B 气压 点相等 C 气压 点最高 点最低 D 近地面气压甲地 乙地 35 下列关于甲 乙两地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地空气受热 气流上升 B 乙地气流下沉 多阴雨天气 C 若此图为热岛环流 则甲地为郊区 D 甲乙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第 II 卷 共 30 分 二 综合题 30 分 36 左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光照图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右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 意图 据图完成以下活动 10 分 高空等高面 地面 高空等压面 甲乙 5 此时 A 点地方时为 点 A 点日出方位为 B 点日落时刻是 点 左图为北半球 节气 的太阳光照图 C 与 D 相比 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白昼更 长的是 该日 地球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图中的 位置 填序号 此时 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左图所示季节 西安的气候特点是 37 读 亚洲季风图 回答下列问题 8 分 1 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 亚欧大陆上形成 高 低 气压 2 半年后 A 处刮 季风 风向 性质是 B 处刮 季风 风向 3 季风环流使我国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夏季 气候特征 冬季 气候特征 4 与 C 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 气候 其形成与大气环流 洋流等因素有关 38 分析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示意图 依次回答 12分 B A C 6 1 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 C为 压 D为 压 2 图中的天气系统 C为 D为 填 气旋 或 反气旋 3 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 C处 D处 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