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高二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高二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高二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高二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高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课标必修新课标必修 1 1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课标要求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1 知识要求 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冯云山在紫荆 山区传教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天京事变 重建领导核心 后期防御战 天京陷落 2 能力要求 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 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 通过对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的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 以培养其系统 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同时培养学 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 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发展 失败 使学生感知 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 指导学生阅读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原道救世歌 天朝田亩制度 等的 节选资料 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 3 通过填写北伐 东征和西征简表 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4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 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 以 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5 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 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 的途径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 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 农民不堪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 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 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中国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即在反封建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重任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 天朝田亩制度 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 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 使这场运动成为中国农民战争 的最高峰 但它只是一种空想 根本无法实现 通过对 资政新篇 的分析 使学生感受其 时代精神 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的情感体验 3 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表现了太平军将士反抗清朝统治的英雄气概 对学生进行中华民 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 进行正确的价值观 道德观 英雄观的教育 4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 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 认识太平天国 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 农民是中国 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2 本节内容讲授 1 课时 重点重点 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金田起义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 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难点难点 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 对 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 对太平天国领导 集团的内部斗争的认识 课型 教学方法课型 教学方法 新授课 谈话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具设计教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提问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导入 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 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社会矛盾激化 农民阶级不堪忍受 终于揭竿而起 掀起了轰轰烈 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播放电视连续剧 天平天国 主题歌 调动学生情绪 教师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侵略 反封建运动 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 大影响 今天我们就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情况 讲授新课 一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板书 一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板书 1 1 原因 原因 板书 教师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学生 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 全部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 使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 更加激化 教师 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 道路 1851 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教师分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 要矛头 反封建 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引申出太平天国反 侵略性质 总之 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 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因此 我们可以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2 2 酝酿 酝酿 1 1 洪秀全创拜上帝教 洪秀全创拜上帝教 思想发动思想发动 板书 投影 洪秀全塑像 教师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 几次参加科举 都名落孙山 屡试不第后 受宣传基督教的小 册子 劝世良言 的影响 于 1843 年创立了拜上帝教 为了宣传拜上帝教 洪秀全把西方 基督教教义 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 写出 原道救世歌 原 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等文章 思想来源 西方基督教教义 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 板书 著作 原 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原道救世歌 教义 a 皇上帝 唯一真神论 b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c 打倒 阎罗妖 投影 教材第 45 页 学思之窗 节选材料 3 教师 请同学们结合这材料思考 这反映了洪秀全怎样的思想 学生 思考并回答 教师 很显然 这则材料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所要求的摆脱封建压迫 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 号召人们为实现平等自由而斗争 教师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 指出洪秀全对基督教进行了改造和利用 以适应农 民战争需要 主张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但又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说法 认为地上也有天国 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内容 它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 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 教师进一步指出拜上帝教起了动 员广大群众加入反清行列的作用 但它并不是科学的理论 2 2 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形成 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形成 组织准备组织准备 板书 教师 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 族弟洪仁玕等几人 在洪秀全从事宗 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 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 发展焦土 开展反封建 斗争 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 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 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 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杨秀清 冯云山 萧朝贵 韦昌辉 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 核心 他们决心借助 上帝 的权威 推翻清朝的统治 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太平 天国前期的斗争 3 3 兴起和发展 兴起和发展 投影 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金田起义金田起义 运动爆发运动爆发 18511851 年年 板书 教师 1851 年初 各地拜上帝会会员 2 万人携带各种武器齐集桂平县金田村 洪秀全宣布起 义 建号 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太平军 这表达了起义农民要实现 天下一家 共享太平 的愿望 从此 气势磅礴 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 金田起义后 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 转战至武宣东乡 在此 洪秀全称 天王 之后 太平军北上 9 月攻克永安 2 2 永安建制 永安建制 初建政权初建政权 板书 教师 洪秀全在永安整顿建制 分封王爵 初步建立政权 投影 永安封王表 此时 清军 3 万余人包围了永安 由于城中粮盐弹药缺乏 使太平军陷入困境 第二年春 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 出广西入湖南 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 役中牺牲 两位将领的早逝 对太平天国是重大的损失 之后太平军继续北上 1853 年初 太平军攻克武昌 不久 在洪秀全 杨秀清指挥下 太平军从武昌出发 沿江东下 连战连 捷 1853 年占领南京 定都天京定都天京 同清对峙同清对峙 板书 教师 太平军占领南京后 改名为天京 定为都城 正式建立政权 太平军从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 历时两年三个月 天京这个政权巍然 屹立于南方 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 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 的统治 教师提问 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各种回答 教师总结 主要是因为洪秀全等制订的斗争目标比较明确 太平军纪律严明 人民群众热烈 拥护和支持太平军 清军腐败无能 教师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 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 为了巩固 政权 推翻清朝统治 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 东征和西征 军事上达到全盛 4 4 北伐 西征和东征 北伐 西征和东征 军事上全盛军事上全盛 板书 投影 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4 北伐 板书 教师 要推翻清朝统治 太平军必须北伐 1853 年 在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 太平天国派 林凤祥 李开芳率兵北上 结合地图 北伐将士从扬州出发 经安徽 河南等地进入直隶 攻到天津郊区 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 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 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 奋战 终未取得成功 最后失败 教师要求学生看书回答北伐的意义 教师指出 北伐的同时 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 太平天国还进行了西征 北伐和西征是并 举的 西征 板书 教师 要巩固天京大本营 控制长江中游 必须西征 1853 年 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 连续夺取安徽 湖北的重镇 进入湖南 与汉族地主武装 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失利 1855 年 杨秀清派石达开指挥西征军 在鄱阳湖打败湘军 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 西征军取得了很 大胜利 后进入江西 占领许多州县 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 西征的胜利使千里长江变成 了天国的一条内河 北伐 西征之后 太平天国又进行了东征 东征 板书 教师 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 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1856 年 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东征 夺 取扬州 攻破江北大营 又与石达开会师 一举摧毁江南大营 解除了天京之围 至此 太 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革命声威震撼全国 投影 北伐 东征和西征简表 教师要求学生完成 措施目的时间将领意义 北伐 西征 东征 教师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除了在军事上采取一系列行动外 在运动的前期和后期还 分别颁布了指导性的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 与 资政新篇 二 二 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与与 资政新篇资政新篇 板书 教师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文件 这就是 天朝田亩制度 投影 天朝田亩制度 书影 1 1 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建国纲领建国纲领 板书 教师 天朝田亩制度 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 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 题 同时还包括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 它是太平天国 的革命纲领 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 所以称为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 既以 土地问题为核心 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 投影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 也就是天下的土 地归天下的人耕种 这里 有关 天下田 当时的占有形式是谁的 学生思考并试图做答 教师 启发 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其核心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也就是说天下田大 多是地主阶级的 而现在把天下田 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 分给天下所有的人 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 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摆脱封建剥削 获得 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 中国历史上 农民在历次斗争中也都提出过类似要 求 如 均贫富 均田免粮 等 但像 天朝田亩制度 这样 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 的如此明确 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它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 的高度 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天朝田亩制度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这是分配土地的一个原则 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就是 无 处不均匀 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 5 投影 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 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 从这段资料中 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 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教师 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 一是依据人口 不论男女 以户为单位 人多 就多分 人少就少分 二是依据年龄 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 十五岁以下就减半 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 还平均分配产品 投影 天下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 主 按照 天下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 的原则规定 农民每年收获所得 除生活必须 外 其余一律上交国库 如有婚丧等事 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 通过这些详 尽而细致的规定 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公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 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 社会 投影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也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 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请同学们从 天朝田亩 制度 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 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 组织学生讨 论 发言 教师总结 天朝田亩制度 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 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 但它是把消灭剥削 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 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 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 同时 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 无法满足 人人饱暖 的 要求 从分配的方法来看 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 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 但同 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 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 这样的规定自相 矛盾 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 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其结果不会带来 人人饱暖 只会造成普遍贫困 再从客观环境来看 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 现这一方案 所以 天朝田亩制度 只是一种空想 根本无法实施 那么 应如何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呢 教师指出可从革命性 空想性 落后性三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 除了 运动前期太平天国颁布的 天朝田亩制度 外 太平天国的指导性文件还有后期颁布的 资 政新篇 2 2 资政新篇资政新篇 治国方案治国方案 板书 投影 资政新篇 书影 教师 1859 年冬 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 提出了改革内政的治 国方案 资政新篇 它都有哪些内容呢 请同学们看书回答 同学们从政治 经济 文教等方面回答 教师分析 资政新篇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在 向西方学习 上 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主张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的方案 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 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 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斗争联系起来 只字不提农民最关 心的土地问题 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 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 任何积极作用 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 强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 建筑 而且 太平天国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 资政新篇 没能实行 教师布置课下作业 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的异同点 教师 1856 年 当太平军东征胜利 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 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 利 矛盾却日渐尖锐化 导致天京变乱发生 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三 太平天国的失败三 太平天国的失败 板书 1 1 天京变乱 天京变乱 教师 定都天京后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腐朽思想开始滋生 在天京 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 建筑王宫 投影 天王府 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 从 天王府 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 从 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 画面 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 天王身居宫中 生活奢靡 东王外出 仪仗达千人之多 各 6 王还通过家族 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 分别控制军队 争权夺势 终于在 1856 年秋演 化为一场大变乱 教师讲解经过 投影 教师分析影响 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经过这场变乱 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出现国中无人 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敌人得到了喘息 之机 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 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2 2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 板书 重建领导核心 英王 忠王 干王 后期防御战 教师提问 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 挽狂澜于既倒 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 进行了哪 些军事斗争 学生看书回答 投影 再破江北大营 三河镇大捷 再破江南大营 受挫上海 安庆失守 天京沦陷 教师简要讲解 1858 年 陈玉成 李秀成击溃了江北大营 随后 太平军又获三河镇大捷 1860 年 太平军依洪仁玕计策率兵奔袭杭州 这一计策实际上就是古代 围魏救赵 的战术 清军调江南大营将士驰援杭州 李秀成回师 与陈玉成会师 江南大营被击溃 打破了清军 对天京的包围 同时为太平军进取江浙奠定了基础 破江南大营后 李秀成乘胜东征苏南 连战连捷 一直打到上海近郊 在进攻上海的战役里 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 配合清 军袭击太平军 太平军英勇苦战 不敌联军 退回苏州 正当太平军同中外反动势力在江浙 激战时 湘军再次包围安庆 陈玉成从浙江回师安徽以解安庆之围 但激战几月未能成功 安庆终于陷落 天京失去屏障 陈玉成退守庐州 1862 年因歹徒出卖 陈玉成被俘 面对审 问 陈玉成大义凛然 厉声斥道 大丈夫死则死耳 何铙舌也 英勇就义 牺牲时年仅 26 岁 他的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个重大损失 清军占领安庆后 全面进攻太平军 进而 围攻天京 太平军展了天京保卫战 3 3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板书 1862 年初春 清军分三路进攻太平军 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主力进攻天京 李鸿章率淮 军和英国人戈登的 常胜军 进攻苏州 常州 左宗棠率湘军一部进攻浙江 曾国藩坐镇安 庆统筹策应 天京告急 李秀成回师 救援天京 在城外 太平军与湘军恶战 到 1864 年 天京外围已无回旋余地 城内将士食野草充饥 而围城湘军又增至 5 万余人 太平天国危在 旦夕 6 日 洪秀全病逝 但太平军将士仍固守天京 同心同德 决心与天国共存亡 湘军 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不久 天京城破 太平军将士又与湘军展开巷战 宁肯战死 决不投降 7 月 天京陷落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 但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 其顽强斗争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教训四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教训 板书 教师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史学界有人认为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 有人认为带有 资产阶级性质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学生进行讨论 7 教师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我们现在不做统一的界定 但有一点大家是能够达成 共识的 即这场运动是农民战争 是以农民为主体的 由农民来领导的战争 作为中国历史 上规模最大 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 14 年 席卷十多个省份 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尽管如此 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 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 斗争对象 内因 外因 主观 客观等角度分析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 主观 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教师 那么这场运动的意义又有哪些呢 总结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一些领导 人主张学习西方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上 组织上较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筹 是中 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 相互影响 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 义者 教师 请同学们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学生发言 教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教师小结 鸦片战争后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激化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这次农民战争呈现 出新的特点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