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学设计_第1页
《窦娥冤》教学设计_第2页
《窦娥冤》教学设计_第3页
《窦娥冤》教学设计_第4页
《窦娥冤》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窦娥冤窦娥冤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浸提那语文为大家发布的是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 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作家作品 2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3 结合 单元知识和训练 掌握研究性阅读 的特点 学会研究性阅读的方法 4 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 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 和反抗精神 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 理解想像 夸张 的艺术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通过窦娥这一冤案 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 统治者的残暴 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 1 品味戏曲的语言 介绍元杂剧的体制 2 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教学难点 第 2 页 共 15 页 1 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 认识元代社会黑 暗和统治者的残暴 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 解 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鲁迅说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祝福 展示了一位勤劳 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 灭的过程 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列之于世界大 悲剧之中亦无愧色 的古典悲剧 窦娥冤 则展示了 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 那窦娥究竟犯了 何法要被毁灭呢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关汉卿的 名剧 窦娥冤 二 作家及元杂剧 1 介绍关汉卿 元朝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段辉煌的时期 杂 剧成为当时一种流行的文学样式 涌现出了大批戏曲 名家 关汉卿就是当时最杰出的戏曲家 第 3 页 共 15 页 关汉卿 号己斋叟 金末元初大都人 元代杂剧 的代表作家 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 作家 他与郑光祖 白朴 马致远齐名 被称为 元 曲四大家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 不仅写作剧本 有时还登台演 唱 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 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 60 多部 但大都散失 现仅存 15 部 窦娥冤 救风尘 望江亭 拜月亭 单刀会 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 窦娥冤 是我国十 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6 年 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 化名人之列 2 介绍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金末元初 产生于中国北方 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 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 元杂剧有其自 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 形成了歌唱 说白 舞蹈等 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 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 合的 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 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 一折相当 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 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 第 4 页 共 15 页 的自然段落 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 发展 高 潮和结局 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 楔子一般放 在第一折之前 介绍剧情 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 也 有的放在两折之间 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但也有少 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 如 西厢记 是五本 二十一折的连本戏 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 四句或 八句对语 用以概括全剧内容 叫做 题目正名 如 窦娥冤 结尾的 题目 是 秉鉴持衡廉访法 正名 是 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音乐上 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 成套曲 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 不能用套曲 宫调 即调式 相当于现代音乐的 C 调 D 调等 曲牌 是曲 调的名称 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剧本中每套 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 如 窦娥冤 第 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 表示这一折自以下各曲均属 杂剧角色分为末 旦 净三大类 每类又可分为 外末 副末 冲末 大末 小末 正旦 外旦 贴旦 老旦 花旦 副净 二净等 其中正末为男主角 正 旦为女主角 此外 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 角 如驾 孤 卜儿 孛老 洁郎等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 唱 白 科 三部分组 第 5 页 共 15 页 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 以外 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 其他角色有 白无唱 正末主唱的称 末本 正旦主唱的称 旦 本 也有变例 如 西厢记 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 张生 红娘轮唱的情况 剧本中的唱词 即曲词 是 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 句法 平仄 韵脚填写的 也 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 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 每折 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 不能换韵 白 即宾白 是剧 中人的说白 因 唱为主 白为宾 故曰宾白 有 散白 韵白 又分对白 独白 旁白 带白等 剧本 还规定了主要动作 表情和舞台效果 叫作 科范 简称 科 如 再跪科 鼓三通 锣三下科 三 指导阅读 1 阅读 自读提示 中与本折有关的情节 2 阅读课文 3 理清本文戏剧情节 第一部分 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揭露世道不公 第二部分 快行动些 不明不暗 负屈衔冤 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部分 兀那婆子靠后 结束 写窦娥发下 三大誓愿 第 6 页 共 15 页 四 赏析第一部分 1 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 2 端正好 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 3 游魂先赴森罗殿 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怎 样理解 4 滚绣球 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 这句话是哪一句 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 5 引用 盗跖 颜渊 的典故有何作用 6 滚绣球 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 是哪一句 7 概括地说 滚绣球 一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 五 赏析第二部分 1 朗读第二部分 2 窦娥为什么叫走前街而不走后街 这表现了她 怎样的性格 3 作者为什么要表现窦娥善良的性格 4 作者再次利用婆媳对白 叙说窦娥的冤屈 在 情节上起何作用 5 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 是出于怎 样的思想感情 6 窦娥说自己 没时没运 不明不暗 负屈衔冤 第 7 页 共 15 页 这话怎样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阅读分析第 2 层内容 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 2 体会第 3 层中作者采用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及 在当时的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1 学生背诵 滚绣球 2 复述剧本的三个组成部分 赏析第三部分 1 无头愿 是什么意思 2 苌弘化碧 望帝啼鹃 是怎么回事 这两个 典故在文中起何作用 3 监斩官说 这等三伏天道 你便有冲天的怨 气 也召不得一片雪来 这一说在文中起何作用 4 邹衍 六月飞霜 的典故起何作用 5 窦娥为什么要发下 亢旱三年 的毒誓 6 东海孝妇 的典故起何作用 7 三桩誓愿的实现采用了什么手法 说说这种手 法的艺术效果 研究阅读 第 8 页 共 15 页 1 提问 从 左侧右偏 前合后偃 两句可见 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 可她为什么还要提出 坚决走后街 舍近而求远呢 明确 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 怕婆婆看见自 己受刑而伤心 这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 2 然而 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了 请看她与婆 婆的一段对白 并试作分析 3 提问 通过人物对白 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 术和戏剧效果 明确 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 他可以 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 充分为剧情 和人物性格服务 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 出自这个 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 表现得是那么 自然 生动 在戏剧冲突的程度上 由急转缓 由怯转伤 抒 情气氛加浓 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 可见窦娥对婆婆 的孝顺 但像这样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 竟然惨遭 如此的冤屈 被诬陷为杀人凶手 足见当时的统治是 何等的腐败 社会是何等的黑暗 这不仅使人物形象 更加丰满 还为悲剧的产生蓄足了势 起到了深刻批 判封建社会的作用 第 9 页 共 15 页 4 阅读 快活三 鲍老儿 5 提问 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 的希望和要求 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 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 她劝 婆婆不要过分悲伤 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 美好的心 灵 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 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 会产生愤恨之情 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已阅读第 3 层 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 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 明确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 她希望刑场上的 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个誓愿是 亢旱三年 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 而且希 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6 她的三桩誓愿与第 1 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 系呢 是否矛盾呢 明确 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 显然是矛盾的 可见 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 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 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 阶级的局限 一方面 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上 批判封建统治阶级 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 另一 方面 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 只能 第 10 页 共 15 页 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 归纳主题 窦娥冤 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作者通过 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 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统治 阶级的昏庸残暴 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 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 她的悲剧性格 具有深刻的社 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四 窦娥的人物形象 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 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他善良勤劳 孝顺贤惠 同时又 刚毅顽强 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 她生于严酷的腐 败的封建统治之下 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第三课时 一 深入体会窦娥之 冤 1 女生齐读 端正好 男生思考 此曲中哪些 字词说明窦娥是冤枉的 而且冤得很深 生答 讨论 明确 没来由 不提防 可见 窦娥是冤枉的 是蒙冤 动地惊天 表明她冤屈之 深 窦娥临刑前不禁要将天地生埋怨 2 在把握剧情的基础上揣摩试读 滚绣球 共 同思考 窦娥为何埋怨天地 第 11 页 共 15 页 女生读 男生点评 男生读 老师点评 感情是 信赖 怀疑 控诉 悲愤 联系剧情讨论 明确 窦娥和婆婆在生活上相依 为命 年仅二十的她只想安安分分地守自己的寡 苦 度青春 但做个顺民而不得 真冤啊 冤之极 怨天 地 明为怨天地 实为诉说自己蒙受了冤屈 3 面对邪恶势力 窦娥敢于反抗 可为什么屈 招 又怎甘心忍受这冤屈 这样做的代价可是生命啊 明确 屈招是怕婆婆受刑 真善良啊 善良的性格还体现在什么样的情节安排上 明确 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伤心 善良还体现在临刑前对婆婆的叮嘱上 一生读 叨叨令 后道白最后三行 一生读 快活三 鲍老 儿 感受其善良 这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又富于牺牲精神的有价值的 女子啊 鲁迅四次强调刘和珍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 衬出 反动政府的凶残 窦娥越善良越显有价值 显冤屈之深 善而蒙冤又忍冤 令人悲痛 人们不由不为三岁丧 七岁离父做童养媳 二 十岁即守寡三年 遵守礼法 苦度青春的弱女子一洒 第 12 页 共 15 页 同情之泪 4 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 于是她发下三桩 誓愿 分角色朗读 一男生扮监斩官 一女生扮对白中 窦娥 一女生读三桩誓愿 其他同学思考 三桩誓愿 是如何从时间 空间 地点及监斩官态度来写的 点评朗读 讨论 逐一填表 内容 雪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时间 瞬间 一段时间 三年 时间越来越长 地点 法场 荒野 山阳 范围越来越广 监斩官态度 答应 不信 怒喝 态度越来越强烈 窦娥发三桩誓愿 是在鸣冤 让世人知道她被迫 蒙冤 忍冤 并且表达出了她的愤怒之情 窦娥还希望感动天地 惩治邪恶 被毁灭的过程 就是抗争的过程 5 窦娥许下的三桩誓愿应验了吗 不 只应验了 两桩 可现实生活中这反常的情况是不可能实现的 反常是能说明她冤 可这不是封建迷信吗 你如何看 待这个问题呢 可否联系已学过的文章来讨论 讨论 明确 是迷信 从艺术上看 大胆想象 夸张 属浪漫主义手法 生活中不可能的让它在艺术 第 13 页 共 15 页 舞台上实现 孔雀东南飞 中 化鸟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 化蝶 都让苦难中的人们悲苦的心理得到一丝 慰藉 屠刀砍了窦娥 但砍不倒天理 邪恶毁灭了窦娥 但战胜不了正义 6 窦娥勤劳 善良 孝顺 安分 刚烈 这样 一个有价值的女性被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请男生齐读 一煞 讨论 明确 1 官吏桃杌太守 2 流氓无赖张驴儿 在元代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 官吏昏庸无能 是非不分 流氓横行霸道 谋财害命 黑暗的社会滋 生了他们 并纵容他们 他们相互勾结 构成了虐民 的罗网 这张网下 人的生命没有什么保障 哪怕她 是有价值的 因此 窦娥的冤狱不是个人的悲剧 而 是时代的悲剧 悲剧的时代产生时代的悲剧 二 探究活动 关于本文三个问题的探讨 1 讨论 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 这些 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参考 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 张驴儿 自己误把父亲毒死 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窦娥本想 第 14 页 共 15 页 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 却反而被判以死罪 窦 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 却怕连累婆婆 自己心甘情 愿担当死罪 矛盾冲突的第 点 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 恶 欺善的现实 第 点 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 官吏 的昏聩 贪赃枉法 第 点 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 良 2 讨论 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 冤案还会不 会发生 参考 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 婆婆也会被屈打 成招 到那时 杀头的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