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蜡烛蜡烛 教案教案 一 导入 蜡烛 曾是人们常用的照明工具 在黑暗中 一 点昏黄的光往往勾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勾出无限 遐想 于是 无论中外 都有许多诗文以蜡烛为题 现在 蜡烛已失去它本身的实用价值 但我们仍常用 它来寄托某种情感 喜庆 或是忧伤 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西蒙诺夫的 蜡烛 更是抒写了一种人类最美 好的情感 纯洁而又令人震撼 二 检查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 词语积累 烧灼 烧 烫 使受伤珍藏 认为有价值而妥善 地收藏 穿越 通过 穿过 目睹 亲眼看到 拂晓 天快亮的时候 瓦砾 破碎的砖头瓦片 地窖 保藏 薯类 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 匍匐 爬行 精疲力 竭 形容非常疲劳 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竭 尽 名 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 符合 耸立 高高地直立 柔和 温和而不强烈 闪烁 动摇不定 忽明忽暗 肃立 恭敬庄严地站着 颤巍巍 抖动摇 第 2 页 共 13 页 晃 肃穆 严肃安静 永垂不朽 永远流传 不磨灭 垂 流传 朽 腐烂 3 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 苏联俄罗斯作家 1934 年开始写作 1938 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39 年任军事记者 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曾任 文学报 主编 新世界 杂志编委 文学俄罗斯 报编委 苏联 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 主要作品有剧本 我城一少年 俄罗斯人 俄罗斯问题 诗集 友与敌 长篇小说 日日夜夜 三部曲 生者 与死者 等 1949 年访问中国 并于次年出版了描 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 战斗的中国 一书 三 探究质疑 1 整体把握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写苏联红军要偷袭桥头堡时 有一位 战士牺牲了 第二部分 写老妇人育乞西亲眼目睹这位战士牺 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 详写老妇人育乞西置生死于度外 安 葬红军烈士 还在坟堆上点上藏了 45 年的结婚喜烛 第 3 页 共 13 页 第四部分 写苏联红军寻找战士尸体时 却发现 坟堆 老妇人和烛光 2 本文为什么要以蜡烛为题 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烛光寄托着南斯 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 谊的象征 3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 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1944 年 9 月 19 日早晨 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 的一块方场 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 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 方场上了 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 再埋葬这位 战士 分析第一部分 故事的开端 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 以老妇人的住 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4 文章中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响起来 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第二层被炮火轰毁了 她就搬到楼下去住 第 4 页 共 13 页 住在楼下的人早已搬得一个不剩了 后来楼下也毁了 老妇人才搬到地窖里去住 她从地窖里爬出来 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 里去 她认定 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 然而她 刚爬出一半 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 老妇人被这 一震 耳朵也聋了 脑袋碰在墙上 失去了知觉 德国人又开炮了 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 了 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 柱子似的 碎片把那些剩 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德国人还在轰击 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 人的近旁 德国人还在开炮 可是跟先前一样 那些炮弹 落得离老人很远 天气很冷 四下里很静 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 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 可是炮弹仍旧落在 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 但是有好几次 炮弹落得相当近 蜡烛被爆炸 的风吹灭了 有一次 竟给震倒了 突出老妇人在炮火中种种行为的感人力量 同时 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 似乎也喻指 法西斯的炮火在反法西斯各国同盟的友谊的巨大力量 第 5 页 共 13 页 面前也望而却步了 6 第 17 段 中关于 她 的动作描写的词语有 哪些 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穿 翻 看见 理 弯 坐 反映的感情 对年轻战士的哀怜 叹息 7 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 动机 痛恨法西斯 热爱自己的祖国 8 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 很好 两次 休息 站起来的时候 行动很困难 颤巍巍 等词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 假如笼统 地说 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 那就不 够感人 作者是这样写的 路并不远 一共不到十 步 可是她太衰老了 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 最 后 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 她已经精疲力竭了 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 也许有一小时 这样描述 情景历历在目 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 真是 感人肺腑 9 写老妇人安葬烈士的礼仪也很具体 例如掩 埋之前 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 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 第 6 页 共 13 页 十字 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 一个一个动作都 作了描写 也是很感人的 10 阅读第 28 段 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 围巾底下 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坏里的东西 这是一支大蜡烛 是 45 年前她结婚的喜烛 她一直 不舍得用 珍藏到今天 摸出 能不能用 拿出 或者 取出 来代替 为什么 不能换 摸出 与后边的 揣在怀里 相 呼应 说明老妇人把这支大蜡烛藏得很深 只能用手 去摸索着拿出来 说明她非常珍惜这支蜡烛 为什么要交代这支蜡烛的来历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来历 才能说明这支蜡 烛对老妇人来说是多么珍贵 也才肯附托出老妇人的 这种行为是多么伟大 令人敬佩 四 小结课文 五 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 2 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本文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战地通讯 在炮火烧灼了 第 7 页 共 13 页 的战场上 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焦了的树木中间 一 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 45 年的两支结婚花烛 点 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 文章赞美了反法西斯同 盟各国战斗的友谊 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 的深厚感情 二 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 这一部分的开头照应了第一部分连长的决定 攻下桥再埋葬契柯拉耶夫 可是他们找不到那位 烈士的尸身 后来士兵们发现了那个坟堆 还有燃着 的蜡烛 他们知道烈土是被葬在这里了 然而这些战 土怎么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妇人为这位烈士安葬的 2 老妇人又送了另一支蜡烛 并且为它点燃 临走时 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 虽然没有 说一句话 可此时无声胜有声 老妇人明白这些异国 战土是为了解放南斯拉夫而战斗在此 牺牲在此的 她心中怀着对他们的崇敬与仰慕之情 由此 我们更 加憎恨法西斯侵略者的卑劣行径 心中也加深了对 和平 二字的理解 3 蜡烛是本文中人物情感的寄托线索 请 从 课文再找出有关烛光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 文章在 第 28 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 是 45 年前她结婚的喜烛 第 8 页 共 13 页 她一直舍不得用 珍藏到今天 这个交代说明了这 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它虽然渺小 但却是老 妇人的宝物 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 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文章后面多 次对烛光进行描写 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 她的结婚 的花烛 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 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 而且具有一定的象 征意义 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 象征着老人 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 谊 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4 这里有 3 处提到了老妇人的 黑色大围巾 这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黑色给人一种沉重肃穆之感 老妇人不只用 自己的行动 也在用自己的衣着表现对红军士兵的哀 悼 这围巾也渲染了一种沉郁悲凉的气氛 衬托了人 们悲哀的心情 5 整个场面庄严肃穆 老妇人从始至终不说一 句话 这样设计的用意何在 这里既有缅怀死难战友的怀念又有对老妇人 高尚心灵的烘托 此时无声胜有声 6 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个场面的氛围 第 9 页 共 13 页 肃穆 7 老妇人为什么要 十分庄严的对他们深深 鞠躬 既是表示感谢又是表达敬意 8 老妇人为什么 没有再回过头来 看一下 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过于悲伤 不忍心再去看 9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 表达了红军 什么样的心情 目送 写出这些战士对老妇人的敬意 10 将 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 她的结婚的花烛 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 年的坟头 改成 在方场上 老妇人的蜡烛还是 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有何不好 改后不能体现蜡烛的珍贵 11 她站起来的时候 行动很困难 离她最近 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 这一细节描写有 什么作用 一方面表示老妇人是在身体极其虚弱的情况 下安葬红军战士的 从而表现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 苏联红军战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另一方面 也歌颂了红军战士对这位南斯拉夫母亲的体贴关切 12 谈谈结尾句的含义 第 10 页 共 13 页 结尾两句话讴歌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 烈士最崇高 最热烈 最诚挚的感情 这份感情不分 国界 情同母子 这份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 础上 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13 读了课文后 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 一曲颂歌 赞美反法西斯 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 军的深厚感情 14 这篇文章的感人之处在什么地方 首先当然是题材感人 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 得感人 写作方法也是重要的 探究这篇战地通讯的 写法 可以悟到 作者在落笔之前 对事件之所以感 人的种种因素是作了分析的 在叙述过程中 在感人 的因素上就着力描写 再则 突出蜡烛 更是作品成 功的关键 事件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 分析起来有四点 一 是环境危险 炮火连天 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 掩埋 烈士非常吃力 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土 四是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 作者在叙述过程中 凡是写到这四点的 都着力描写 造成了感人的效果 三 总结 第 11 页 共 13 页 1 写作特色 选材恰当 真实感人 烛光 象征生命 象征情谊 老妇人的黑色围巾 老妇人的动作 跪 爬 烧焦的树木 闪烁的蜡烛等内容进行了反 复交代和描写 4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加以描写 对 炮火 的多次描写 突出了当时环 境的危险 更突出了老妇人不顾生死 临危不惧的高 尚品格 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对 蜡烛 的多次描写 说明蜡烛有着特殊的 意义 烛光 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 寄托着南 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的哀思 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 见证 对 黑围巾 的多次描写 表现了沉痛哀悼的 庄重情感 渲染了肃穆气氛 突出了老妇人与牺牲的 苏联红军战士之间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 爱 三次 爬 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 三次 跪 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 三 语段品读 体会精神 1 学生品读课文语段 畅谈感受 第 12 页 共 13 页 例 课文倒数第二小节 感受 勾画了战后的环境 烛光的背景 控诉着 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再次点出烛光非 同寻常的意义 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 高无上的感情 这种感情 不分国界 情胜母子 它 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基础上 是人类最美好的 感情 2 内心体验 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丰富的内心世界都 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 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请展开想像 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 a 老妇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