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文字素材4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文字素材4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文字素材4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文字素材4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2 2 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 四个大 概括 大变革 社会新旧形态的更替 大分化 新的阶级力量和经济因素出现 封建经济和地主阶级 大动荡 战乱及战乱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大发展 经济发展 民族融合 统一步伐加快 这一背景下 思想文化也相应大发展 一 关于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发启于春秋末年 兴盛于战国 百家争鸣的出现 是特定历史 条件的产物 1 百家争鸣 的含义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 的局面 所谓 百家 是泛指 意为数量多 主要分为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阴阳家 杂家 名家 纵横家 兵家 农家等十家 所谓 争鸣 指当时代表各阶层 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对宇宙 社会对万事 万物作出解释 于是他们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 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 背景 1 经济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 政治 社会大变革 王室衰微 各国纷争导致统一观念形态的缺失 带来学术思想的 自由发展 3 阶级关系 政治变动 士阶层崛起 诸候们礼贤下士 对争霸人才的需求 在社会上 出现了一批以传播文化 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 被称为 诸子百家 使争鸣的主体 产生 4 文化 私学的兴起 文化下移 使文化典籍广为传播 各种学说广为流传 从而形成 了百家争鸣的氛围 二 各学派的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及影响 一 儒家 1 孟子 1 思想 仁政 学说 政治思想的核心 民贵君轻 的民本思想 性善论 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哲学思想 义利观 重义轻利 要求具备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人格精神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为政以德 仁政 1 主张尊王贱霸 实行王道 2 认为实行仁政 必须重民 君轻民贵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有 四端 四端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 心 正因为人性本善 故要采用 仁政 要用怜爱之心 宽容之心对待别人 性善论的 最高目标 慎独 孟子的重义轻利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 生冲突 重义轻利 孟子提倡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重义轻利 提倡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用心 爱心 专心2 2 地位 儒家奠基人 亚圣 3 著作 孟子 4 思想影响 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 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 位列 四书之一 孟轲被后世尊为 亚圣 地位仅次于孔丘 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2 荀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 著作有 荀子 1 思想 天人关系 提出 天行有常 和 制天命而用之 认识 利用 性恶论 政治思想 礼法并施 以礼为主 2 著作 荀子 3 思想的地位或影响 其思想取百家 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学说对 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 墨家 墨子 墨家创始人 墨子 名翟 墨家学派创始人 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 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1 主张 兼爱 非功 孔子为有差别的 爱 而墨子则是 博爱 2 提出 尚贤 尚同 的主张 主张举用贤才 让他们来治理国家政事 3 认为鬼神存在 上天有意志 即要人们 兼爱 4 提倡 尚力 主张 节用 节葬 即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反对统治 者铺张浪费 问题 从哪里看出他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 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 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 手工业受限制 著作 墨子 墨家思想的地位 一度成为显学 被广泛引征 战国后衰落 三 道家 庄子 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 战国时期 道家代表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 著有 庄子 一书 后人称他为 庄子 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 1 思想主张 1 齐物 即齐一万物 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 没有区别 2 逍遥 的人生哲学 即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 超然的态度 3 认为天与人 不相胜 人必需服从自然规律 2 著作 庄子 3 思想的地位或影响 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有深远影响 与儒学理论互补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 对 后来的玄学 宋明理学都有影响 4 其他成就 在文学 美学艺术上 如寓言 散文上有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浪漫主义风 格 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延伸理解 庄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不仅在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在文学 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 道法自然 的观点 庄子所向往的社会是没有阶级压迫和战争 祸害的大同之世 这在人类思想政治史上是有深远影响的 他追求归本自然 否定天命观 摆脱人间的不平等 无疑为人的自我认识 提供了新启示 庄子的寓言 散文中蕴涵着深 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 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3 四 法家 韩非子 战国后期法家的集大成者 1 思想主张 1 主张法 术 势相结合 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 历史进化观点 主张变法革新 3 以法为本 来治国 2 韩非思想的地位或影响 3 著作 韩非子 战国 秦 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 1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 2 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3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历史学家一般把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特点概括为 外儒内法 辅之以道 五 孙膑与兵家 1 生平及著作 孙膑兵法 一书 2 军事思想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 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形势 重视人的作用 包括对人的政治教育 战法训练等 富国 而 强兵 的国防思想 三 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 思维延伸 百家争鸣的实质是当时多元政治导向的必然结果 从而导致这一历史时期文化发展的多元 化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以 与时俱进的精神 批判地继承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百家争鸣的影响 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 在经济 政治 法律 哲学 军事 文艺 自然科 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儒家思想 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 仁和道德准则 礼 道家学说 构成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无为 法家思想 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四 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 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促进了学术的空前活跃 奠定了中国文化 的基础 对以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起了影响深远的促进作用 此后 2000 年来的思想文化 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 2 在认识学术文化发展规律方面 百家的彼此争鸣 互相吸收 融合 包容 创造精神 和自由意识也给了我们重要启迪 3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的发展 起了巨大 用心 爱心 专心4 的推动作用 学派人物时代主要思想 孔子春秋 提倡 仁 和 礼 为政以德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 思结合等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善论 义利观 儒家 荀子 战国 天命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性恶论 礼法并实 墨家墨子战国 兼爱 非攻 尚力 节用和节葬 老子春秋 道 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事物包含对立的两方面 无为而治 道家 庄子战国 齐物 逍遥 天与人 不相胜 人必须顺从自然 法家韩非战国主张法 术 势相结合 变法革新 兵家孙膑战国重视战争规律 造势 重视人的作用 中国文化的产生条件 地理环境 与外部世界隔绝 是在漫长岁月保持独立发展的重要原因 经济条件 置根于农耕 游牧两中经济生活中 两者冲突 融合 社会结构 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进化 但仍保存浓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