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_第1页
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_第2页
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_第3页
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_第4页
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实施“十一五”扶贫规划以来,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州扶贫部门和县级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坚持以贫困户为对象,以贫困村为重点,扎实抓好扶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易地搬迁、信贷扶贫、社会外资扶贫等工作,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扶贫开发在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持续稳步发展。一、 “十一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明显实施“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县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6 年) 及*县“十一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始终坚持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对象,以缓解贫困、缩小差距、促进和谐为目标,坚持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同时推进,瞄准贫困群体和贫困死角,变“输血”为“造血” ,以项目工作为抓手,整合资金,加大投入,认真组织实施各类扶贫开发项目,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十一五”期间,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开发项目资金万元,2 / 17其中:无偿资金万元,有偿扶贫资金 10469 万元,群众自筹(含以劳折资)万元。全县“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的各项指标已如期实现,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解决温饱的进程加快,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一)扶贫项目的争取实现了新突破五年来,共争取实施了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整村推进村 249 个,其中省级整村推进项目 171 个,州级整村推进项目 78 个;争取实施了移民搬迁 371 户 1549 人,建成集中安置点 13 个;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 1016 亩,建成基本农田地 13800 亩;实施了普龙扶贫综合开发项目,完成了土坯房改造 47 户,同时实施了村庄道路硬化、通电、通水、文化活动场所、村容村貌整治等配套建设;实施了2016 年“”级地震救灾项目,重建民房 10 户,改造民房171 户;争取实施了 2016 年“”自然灾害救灾项目,恢复了水毁的鄂嘉村委会大红沟、麻旺村委会麻旺山大沟、密架村委会电站大沟和普龙大沟,保障了灾民的生产用水;完成扶贫安居工程 300 户;累计发放到户小额贷款 8669 万元,扶持 24440 户贫困农户;发放扶贫项目贴息贷款 1800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4 个;完成了产业扶贫项目 6 个,扶持发展黑山羊养殖 190 户 1900 只,托佩克祖代种母猪养殖 600 头,新植茶园 700 亩,老茶园低产改造 300 亩,老茶园台刈技术改造 100 亩,新植桑园亩,种植核桃 170003 / 17亩,种植冬桃 2630 亩;组织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21099 人次,转移劳动力 8834 人;开展了大规模的部门挂钩和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工作,全县共有 4 个省级、15 个州级单位及 84 个县级单位挂钩联系 84 个村(居)委会;有2161 名党员干部与 1873 户贫困户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挂钩单位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万元,其中:协调资金万元,单位投入资金万元,党员干部捐款(捐物)万元,引进资金万元,州县安排挂钩扶贫资金万元,有力地支持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户寻找脱贫致富门路,改善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二)贫困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五年来,累计建成小水池(窖)306 件,小坝塘74 座,拦河闸 24 座,大小沟渠 186 条 203 公里,建成抽水站 5 座,增加蓄水量 527 万立方米,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13800 亩;建成人畜饮水工程 206 件 320 公里,解决了 207个村民小组 6205 户 26375 人 22428 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新挖和续建复修村组公路 184 条公里,为 183 个村民小组解决了交通问题,受益人口近万人;建沼气池 590 口,推广新物质燃气炉 264 台,新架和改进高低压输电线路 14 条公里,使 14 个村民小组 1685 名群众告别了松明火。经过4 / 17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贫困地区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等落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三)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农户有了稳定的收入项目五年来,累计扶持种植茶叶 1100 亩,蚕桑 4738亩,种植核桃 31000 亩,小桐子 1100 亩,冬桃 3900 亩;建成塑料大棚 36 个 4600 平方米,发展冬早蔬菜 1080 亩;扶持发展黑山羊养殖 487 户 21414 只,扶持种母猪养殖 828户 2506 头。通过扶持,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加强了示范、推广力度。项目村经济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初步形成了依托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优势互补的特色家庭支柱产业,形成了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农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四)贫困地区的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五年来,共建成村庄道路 286 条公里,完成安居工程 918 户 20 万平方米,房屋加固亮化 1973 户万平方米;建成文化活动室 41 个 3160 平方米,建成公厕 33 个777 平方米,户厕 673 个 6515 平方米。通过村社道路、文化室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改厕改厩等项目实施,项目实施村基本消灭了毛草房和杈杈房,住户条件明显改善,贫5 / 17困村脏、乱、差面貌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五)贫困人口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贫困人口逐步减少五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紧紧抓住我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历史机遇,建基础、培产业、提素质,通过不懈努力,全县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目标。据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16 年底,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3083 元,比 2016 年底的 1735 元增长了 1348 元,增长了%,年均递增%。按 2016 年国家温饱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 1196 元界定,5 年时间累计解决了万人的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年均解决贫困人口温饱 3600 人。二、2016 年扶贫开发工作持续稳步发展2016 年,是实施“十一五”扶贫规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县扶贫办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制度建设和作风转变,牢固树立大扶贫的理念,积极探索扶贫机制,创新扶贫思路,转变扶贫新方式,坚持以争取项目为第一要务,努力提升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2016 年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万元,其中,扶贫项目资金 1147 万元,扶贫到户贷款 3100 万元,整合资金万6 / 17元,社会帮扶资金万元,群众自筹以劳折资万元,扶贫项目资金投入较上年大幅增加,超额完成了县委、政府下达的扶贫扶贫开发任务目标。(一)实施好扶贫整村推进认真抓好 2016 年 66 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的完善扫尾,按照省、州要求圆满完成了 66 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州、县级验收。2016 年实际争取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41 个,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 615 万元,整合资金万元,群众自筹(以劳折资)万元,项目计划在2016 年 3 月全面完成。(二)实施中低产农田改造 400 亩计划在 2016 年扶贫整村推荐项目中实施中低产田改造 400 亩,配套三面光沟 32 条 32364 米,拦河闸 2 座,小水窖 50 个,已完成建设 310 亩,其余在 2016 年 3 月全面完成,项目实施,使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村的基本农田得到改善,为群众增收打好基础。(三)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完成了 2016 年易地扶贫搬迁 94 户 401 人的项目扫尾。组织实施了 2016 年易地扶贫搬迁 143 户 547 人的项目实施,建设鄂嘉镇大队场、安龙堡乡凹子村 2 个安置点,完成项目总投资 752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125 万元,地方政府债券 75 万元,群众自筹(以劳折资)552 万元。7 / 172016 年建设安龙乡堡乡陶家、鄂嘉镇大长田 2 个安置点,搬迁 44 户 201 人,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100万元,整合资金 93 万元,群众自筹(以劳折资)万元,项目正在实施中。认真抓好县城水源地搬迁项目,已完成项目勘察、调研,拟定项目初步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抽调了工作人员,目前正抓紧各项前期工作。(四)抓好信贷扶贫认真做好 2016 年 1350 万元扶贫到户贷款的回收,保证贷款按时收回,按时发放。2016 年全县计划发放扶贫到户贷款 2100 万元,实际发放到户贷款 3100 万元。贷款覆盖全县 8 个乡(镇)84 个村(居)委会,重点扶持贫困农户 3223 户。(五)搞好产业扶贫认真抓好 2016 年中华冬桃种植和托佩克种母猪繁育推广 2 个业扶贫项目的扫尾,项目总投资 318 万元,其中,财政产业扶贫资金 120 万元,群众投工投劳(以劳折资)188 万元,企业投入 70 万元,发展冬桃 1200 亩,繁育托佩克种母猪 600 头,扶持农户 600 户。2016 年共争取实施产业扶贫项目 2 个,发展中华冬桃 1400 亩,发展优质蚕桑 2500 亩,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财政产业扶贫资金120 万元,群众投工投劳(以劳折资)万元,企业投入万元,8 / 17项目实施进展顺利,2016 年 3 月可全面完成。(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实施完成了 2016 年度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2700 人,项目资金 96 万元。争取实施 2016 年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转移项目资金 99 万元,计划培训 2550 人,转移2550 人,现任务已经完成过半。(七)深入开展社会帮扶认真抓好 2016 年 16 个州级单位挂钩联系贫困村项目的扫尾。争取实施 2016 年州级单位挂钩联系贫困村项目 16 个,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16 万元,群众以劳折资万元。面对我县严重干旱的灾害,4 家省级部门15 家州级单位 3 位州级领导和 84 个县级单位,心系群众疾苦,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扶贫联系点深入开展抗旱和帮助春耕生产,为扶贫联系点的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牵线搭桥,引进项目、资金和物资援助,使灾区群众得到各方面的援助和帮助,社会帮扶在扶贫开发中发挥巨大作用,全县 2161 名党员干部与 1873 户贫困户结成了“一帮一”帮扶对子,全年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万元。(八)实施好扶贫安居工程认真组织实施了 2016 年 100 户扶贫安居工程建设,投入财政资金 60 万元,建设安居房 25000 平方米,9 / 17465 人受益。2016 年争取财政扶贫资金 200 万元,建设安居房 200 户,50000 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200 万元,群众投工投劳(以劳折资)万元,937 人受益,项目正在实施中,项目可在 2016 年 2 月完成。(九)抓好项目资金管理结合我县实际,修订完善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出台了*县扶贫项目廉政承诺制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制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员制 , *县加强扶贫项目管理九项制度等规章制度,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县扶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 *县扶贫到户贷款目标管理责任书 ,加大对扶贫项目资金的责任管理,通过建立健全扶贫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监管、报帐、做帐体系,完善项目资金管理档案,积极推行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制,对扶贫项目资金使用进行绩效考评,加强了对扶贫项目资金的监管,规范了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与此同时,认真抓好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促进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由于工作成效突出,2016 年县扶贫办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全州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 2001 年-2016 年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一名干部受到州委、州政府的表彰。三、认真编制“十二五”规划10 / 17当前,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同全省一样,已经进入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入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并重、由以改善基本生活条件为主转入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并重、由政府主导为主转入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并重的新阶段。在加强“三农”工作新举措的推动、经济社会宏观环境新变化的带动和长期积累的内在力量的驱动下,我县扶贫开发环境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为认真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县扶贫办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摸清我县贫困村组和贫困群众的底数,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办多次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十二五”规划的相关问题,同时广泛征求和吸纳各乡镇和各部门的意见、建议,我县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已编制完成。(一) “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实现一个目标,突出两种对象,瞄准三大区域,采取四种方式,坚持五个结合,抓好十三大重点项目。*县农村扶贫开发“十二五”规划计划总投资 51966 万元,其中:省级以上扶贫资金 13958 万元,州级扶贫资金 1653万元,整合资金 6311 万元,到户小额贷款 10000 万元,扶贫贴息贷款 5000 万元,社会帮扶资金 1255 万元,社会外资 300 万元,群众以劳折资 13489 万元。11 / 171实现一个目标:通过“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实施,到“十二五”期末,力争解决万个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同时紧紧围绕“通路、通电、护林、兴文、办医、办学、安居、调结构”九项重点建设,努力实现扶贫开发“988”基本目标,即:项目村农户实现“9 有” 、实施项目自然村“8 有” 、实施项目行政村实现“8 有” 。2突出两种对象:即突出解决最贫困村和最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于最困难的地区和最贫困的群体。3瞄准三大区域:瞄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冷凉地区、低热河谷地区,把扶贫资金向这些地区倾斜,把主导产业向这些地区覆盖,把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向这些地区倾斜,大力实施连片开发,实现整体推进。4采取四种方式:即对丧失基本生存条件,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采取易地搬迁扶贫的方式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对有一定的生存条件,但基础设施薄弱的地方,采取整村推进的方式来改善基础条件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对已基本越过温饱线但温饱不稳定的人口,采取到户小额贷款扶持的方式来巩固提高;对零星分散的插花户,采取实施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的方式来解决温饱。5坚持五个结合:即坚持扶贫开发与楚南红河12 / 17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保民生、增收入、促发展”相结合;坚持瞄准贫困对象与突出改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冷凉地区、地热河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产业开发相结合;坚持内部项目资金整合与外部项目资金整合相结合。6抓好十三大重点项目:即整县推进、整乡推进、整村推进、易地搬迁扶贫、财政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村级互助资金扶持、危房土坯房改造、中低产田地改造、到户小额贷款项目、贴息扶贫贷款、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社会扶贫和外资扶贫等十三大重点项目。(二)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1.“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 “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是扶贫开发的新模式,是解决特殊、深度、连片贫困区域贫困问题,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十二五”期间,争取在 2 至 3 个乡镇范围内集中连片实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计划项目总投资 2000 万元。其中省州财政资金 1200 万元,群众以劳折资 800 万元。2.整乡推进项目。规划在 2016 年争取实施安龙堡乡整乡推进项目。计划项目总投资 1400 万元。其中省州13 / 17财政资金 800 万元,群众以劳折资 600 万元。通过“整乡推进”扶贫开发,使安龙堡乡 8 个村委会的 92 个自然村2230 户 8653 人得到全面扶持,3.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五年内规划实施整村推进项目 310 个,其中省级整村推进 210 个,州级整村推进100 个。计划总投资 6975 万元,其中争取省、州财政扶贫资金 1500 万元,群众以劳折资 2325 万元。4.易地搬迁扶贫项目。五年内规划易地搬迁4918 人。计划项目总投资 18671 万元。其中省级以上扶贫资金 4918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 78 万元,整合资金 6311 万元,群众以劳折资 7364 万元。5.危房、土坯房改造项目。 “十二五”期间,规划危房、土坯房改造项目 1000 户。计划项目总投资 30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 1000 万元,群众自筹、以劳折资2000 万元。6.财政产业扶贫项目。五年内规划实施财政产业扶贫项目个,计划项目总投资 700 万元,其中财政产业扶贫资金 500 万元,群众自筹(含以劳折资)200 万元。7.科技扶贫项目。 “十二五”期间,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将我县列为科技扶贫示范县,五年内规划实施财政产业扶贫项目个,计划项目总投资 700 万元,其中财政产业扶贫资金 500 万元,群众自筹(含以劳折资)200 万14 / 17元。8.到户小额贷款项目。五年内计划发放到户小额贷款 1 亿元,扶持农户 1 万户。9.贴息贷款项目。五年内争取扶贫项目贴息贷款 5000 万元。每年争取 1000 万元,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1-2 个。10.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项目。五年内计划争取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 440 万元,开展引导性培训 1 万人,技能培训万人。11.村级互助资金扶持项目。五年内规划村级互助资金 500 万元,实施村级互助 50 个村民小组。力争每年争取村级互助资金 100 万元,扶持村民小组 10 个,每个村民小组 10 万元。12.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五年内规划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 1500 亩,计划项目总投资 210 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 150 万元,群众自筹、以劳折资 60 万元。13.社会扶贫和外资扶贫项目。五年内计划争取社会扶贫和外资扶贫项目资金 1930 万元,其中:争取省级财政扶贫资金 300 万元,州级财政扶贫资金 75 万元,社会帮扶资金 1255 万元,引进外资 300 万元。四、扎实做好 2016 年的各项工作2016 年是实施“十二五”扶贫规划的第一年,15 / 17也是扶贫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按照中央和省、州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州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贫困地区为主战场,以贫困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进一步加大对低热河谷地区、高寒冷凉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最贫困人口的温饱,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自身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效能政府建设要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效能政府建设,把活动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开展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加强效能政府建设,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思路,完善扶贫工作机制,转变扶贫方式,全面提升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二)认真组织实施“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和 2016-2020 年农村扶贫发展纲要要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贫困底数的基础上,按照“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和 2016-2020 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要求,制定措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制度,瞄准贫困目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为加快贫困16 / 17地区发展提供有力的项目资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