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市逸仙中学2015 - 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检测高二历史 一、单选题:(25题,共50分)1、儒家文化特别重视祖先崇拜。礼记祭法中说:“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由此可知,儒家祖先崇拜体现的理念是: A.突出血缘关系 B.重视个性特征 C.强调建功立业 D.关注地域关系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3、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4、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A. 旨在限制贵族特权 B.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 C. 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6、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D.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7、“皇太后和她的顽固派支持者们在1898年解除了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权力,但是1901年之后却采取行动实施他们的大部分激进的改革计划。”对于慈禧太后的这些措施,评价正确的是客观上: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 B.有利于缓和严重的社会矛盾 C.实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宗旨 D.起到了稳定清朝统治的作用8、下图是1913年共和党、国民党、进步党的党员证,这些图片的价值主要在于共和党民国二年四月 国民党民国二年七月 进步党民国二年五月A证明共和党才是最早的资产阶级政党 B有助于研究中国政治转型期政治状况C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林立纷争的局面 D佐证辛亥革命后共和观念普及与扩展9、抗战爆发后,象征着民族国家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被引入根据地。1946年元旦,延安各界欢庆新年,全城屋顶飘扬着国旗。之后的“二七”纪念日、元宵节,不论是中共控制牢靠的巩固区还是新解放的地区,悬挂国旗俨然是根据地节日庆祝必不可少的元素。这说明: A.抗战结束后,共产党仍服从国民党统治 B国旗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象征C抗战结束后,共产党努力维护国共合作 D根据地人民对内战没有任何准备10、 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人力车厂也随之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这说明: 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B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11、下列材料说明当时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1400年1600年1800年印度74145180欧洲5289146非洲撒哈拉以南6010492拉丁美洲36101912、 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1400-1600年印度人口的增长主要源于英国的殖民扩张B1400-1600年拉美人口的锐减主要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C16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奴隶贸易的盛行D1600-1800年非洲地区人口减少主要源于工业革命开展13、2012年10月,某跨国公司关闭其苏州工厂,将生产线向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导致该厂与我国300多家代加工企业的合同被解除。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B.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投资的方向 C.企业应从代加工向自主创新、自创品牌转变 D.对外开放战略应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15、“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16、“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贵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 1917 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A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 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17、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 A.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 B.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 C.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 D.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18、19世纪中后期英美推行文官制度改革:文官任用采取公开平等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定期考绩,按照勤惰、政绩大小予以升降、奖惩;禁止文官介入党派活动,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种制度改革 A有违民主自由选举的精神 B是全面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结果 C有利于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D大大削弱了执政党的领导能力19、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20、1991年美国三大新闻周刊之一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写道:“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材料的主旨是:A.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B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C.“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D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21、右图是1949年捷克斯洛伐克画家以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中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由此,你得出的正确认识应是A马歇尔计划直接损害捷克斯洛伐克利益 B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旨在复兴西欧经济 C漫画客观全面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 D漫画虽是艺术作品,但仍有一定史料价值 22、“民”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提出了“顺民”(顺应百姓的欲求)、“安民”(百姓安心生产生活)、“养民”的思想主张。王夫之(16191692)说“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这反映了: A.明末清初古代民本思想进一步发展 B.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 C.明清新经济现象奠定新思想的基础 D.明清时期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的影响23、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 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25、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塑造了土改时被枪毙、在阴间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小说正是通过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A.战争与和平 B百年孤独 C悲惨世界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材料解析题。(50分)2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这种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国家模式并非一日建成,对于专制者来说,想要维持集权统治,必须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经济制度模式这四个方面完成制度建设。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集权政体的“大厦”。 搞编自昊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大基本制度”在西汉的表现。(8分) 材料二:任何有现代意识的扩张主义者回顾诸如此类的成长和创造力时,可以想象到,宋代中国若自由发展下去,将可能主导航海世界,从而改写历史。这当然是想入非非了,但也再度提出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阻滞了艾尔文( Elvin,1973)所说的中国的“中古时期经济革命”继续发展?答案容易指向异族侵略者,指蒙古灭宋是阻挠宋人走向近代之路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随即可以知道,原因是不止一个的。 一一摘编自费正清费正清论中国:中国新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时期经济革命”的表现,并分析阻滞它继续发展的原因。(8分) 材料三:中世纪晚期,东方社会并未出现西方的那种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新的文化群体与思想观念缺乏适合于植根的社会土壤,思想启蒙可谓遥遥无期。虽说中世纪晚期的东方国家(注:指中国)也不乏革新主张,但都采取了纵向复古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取向虽然寓含着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不可能达到西方人文主义者的那种“复古求解放”的目标,因而始终不能对旧的文化传统实现近代社会所期盼的实质性自我超越。 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世纪晚期的主要“革新主张”,分析不能实现“实质性超越”的原因。(9分)27、(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夫西人设立新闻纸馆,上以议国家之得失,下以评草野之是非,可以知四方之物价,可以悉外国之情形,原为有益之举。今宜仿而行之,惟不准议朝廷得失。凡外国物价,外国情形,及中国人而被外国人欺凌者,或传教不公道者,皆可写入新闻纸,布告各国,咸使闻知,使归曲于彼;且以见中国百姓痛恨洋人,必将激而生变。庶彼君臣闻之,惕然知惧。必饬令彼国公使领事,自行约束。 李鸿章附呈藩司丁日昌条说(1867年)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后,维新派开始办报,他们在办报实践中提出,报纸必须“宗旨高而定”,“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严复强调办报须“一举足不能无方向,一著论则不能无宗旨”。有维新人士倡言:“无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阅报之多寡,与爱力之多寡有正比例;与阻力之多寡有反比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