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版_第1页
辽宁省鞍山市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版_第2页
辽宁省鞍山市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版_第3页
辽宁省鞍山市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版_第4页
辽宁省鞍山市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20122012 20132013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1414 级历史科试卷级历史科试卷 理理 本试卷共 50 道选择题 每题 2 分 请将所选答案涂于答题卡相应位置 1 孔子受到国君的召见 不等备好车子 就徒步前往 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 C 无为而治 D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 墨家主张 兼相爱 交相利 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 互利互惠 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 近的是 A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B 明主之国 无书简之文 以法为教 无先王之语 以吏为师 C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D 兵者不祥之器 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 3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 勇于担当 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 兴亡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A B C D 4 某中学历史课上 学生从 穿衣 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 穿衣服应 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 天气冷多穿一点 天气热少穿一点 乙生说 穿衣服要看你的身 份地位 什么身份何种地位 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丙生说 讲究衣服的穿着是 一种浪费 穿着简单 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 丁生说 何必麻烦 由上面规定 大家都穿 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 甲 儒 乙 墨 丙 法 丁 道 B 甲 道 乙 儒 丙 墨 丁 法 C 甲 儒 乙 法 丙 墨 丁 道 D 甲 道 乙 墨 丙一法 丁 儒 5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分别描述为 全面归附自然的 隐士 专制君主的智谋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派 拥有同情心的文化人 请按顺序指出他 们分别代表 A 儒道墨法 B 墨儒道法 C 法儒道墨 D 道法墨儒 6 下列有关 百家争鸣 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儒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各家之长 B 百家争鸣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C 百家争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 战国时期儒家各流派都主张 性本善 7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 墨子主张 兼爱 非攻 孟子主张 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 社会背景是 A 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8 董仲舒在 深察名号 中认为 天生民性 有善质而未能善 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 用心 爱心 专心2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主张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B 感叹人性本恶 呼唤王道 C 建议以礼入法 以礼入俗 D 主张民性本善 君权神授 9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的内容 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 应用的是 A 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 确立 家天下 的皇位世袭制 C 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 奉天承运 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10 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 与孔孟儒学最大的区别是 A 重视总结前代成败存亡的历史经验教训 B 摈弃民贵君轻理论 将儒学法学化和神学化 C 学术文化出现由王府官学到私家文学的转化 D 促使知识分子阶层崛起 11 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 夫天下之事 莫不有理 B 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 C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D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12 西方人讲上帝 中国古人讲 理 学 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A 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 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 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 D 注重精神文明 13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几位思想家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 A 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B 引发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C 结束了 理学 在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D 促使我国儒学重新焕发了生机 14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 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 经世致用 B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C 工商皆本 D 天下为主 君为客 1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当时西欧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欧洲文化发展 B 导致骑士阶层衰落 C 提供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D 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16 有关 司南 当时的著作 韩非子 中就有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端朝夕 就是正四 方 定方位的意思 鬼谷子 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 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 向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 生产 日常生活 地形测量等方面 特别是航海 上 萍洲可谈 中记有 舟师识地理 夜则观星 昼则观日 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 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 1819 年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它附近的普通罗盘 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 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 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 事实上法拉第发 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 从两则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科技是生产力并随社会需要而发展 B 磁性的应用有一定的过程 C 电的鼻祖是我们中国人 D 我国科技发展滞后于西方 17 如果从古籍中查找有关欧洲先进水利技术的资料 应查找 A 九章算术 B 齐民要术 C 四民月令 D 农政全书 18 法国作家维克多 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 像印刷术 大炮 气球和麻醉药这 些发明 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 在欧洲 有一种发明 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 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 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 用心 爱心 专心3 酒精瓶 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 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 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 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 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19 东晋王羲之创作的 兰亭序 字势雄强 如龙跳天门 虎卧凤阁 其书体被认为既工 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雅俗共赏 这种书体是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 D 行书 20 张旭被称作一代草书圣手 他的书法艺术最突出的反映了 A 开拓奔放的时代风貌 B 世运转衰的社会趋势 C 崇尚理学的社会风范 D 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21 下面精美的文字 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四 多少楼台烟雨中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 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A B C D 22 诗言志 歌咏言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 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 积淀 下列诗句中 反映盛唐气象的是 A 大风起兮云飞扬 B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C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尤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D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23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突出特点 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 统治者提倡 C 民间文化的发展 D 画家的性格 24 郑燮的 墨竹图 写修竹数竿 顾盼有情 疏爽飞动 浓淡相映 虚实相照 傲气风骨让人 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 表现自我 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风格是 A 风俗画 B 宫廷画 C 文人画 D 贵族画 25 与智者学派相比 苏格拉底对 人 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主要体现在 A 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B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 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C 知识即美德 道德知识合二为一 D 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26 拉斐尔擅长画圣母 他笔下的圣母充满人情和母爱 这体现了当时 A 蒙昧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禁欲主义 D 浪漫主义 27 下列不符合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A 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 而是自为 B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 而落在个人 C 人是罪恶 卑微 消极的存在 上帝才是完美的 D 大多时候 落在人头上的幸福取决于他们自己 用心 爱心 专心4 28 莎士比亚在 哈姆雷特 一剧中 用抒情诗般的美丽语言讴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 作 在理性上多么高贵 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 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莎翁对人性的赞美说明他 A 赞扬了人的自然属性 B 讴歌了人的理性世界 C 肯定了人的尊贵 D 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 29 马丁 路德说 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 为了 得救 他无须做任何事情 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 马丁 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宣扬 A 上帝的权威 B 因行称义 C 先定论 D 因信称义 30 加尔文认为 一个人之所以发财 不在于他的品德 而是在于上帝的恩赐 这一观点 A 第一次提倡人在内心中发现宗教 B 首次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C 成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的辩论武器 D 主张没收教会财产 31 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 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这里的 旧时代 和 新时代 肯定了伏尔泰和卢梭的主张是 A 抨击天主教会 提出社会契约论 B 反对等级制度 主张天赋人权 C 反对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制度 D 倡导君主立宪 废除私有制 32 卢梭说 没有一个人富得能购买他人 也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 他的言论表明他 A 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 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C 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D 向往小农社会 33 下列最能体现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共同点的是 A 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 B 矛头直接教皇 C 体现人文精神 D 抨击封建制度 34 草是绿色的 但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 草却不是绿色而是青色的 如果在晚霞下看草 就是 红色或者灰色 这一画派属于 A 古典派 B 浪漫派 C 印象派 D 现代派 35 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 让优美灭绝吧 这种艺术风格属于 A 古典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浪漫主义 36 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主要是 A 对现实的不满在文学领域的反映 B 对自由 民主 平等 博爱美好景象的描绘 C 对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赞扬 D 对封建统治阶级黑暗统治的强烈谴责 37 每晚 19 30 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 许多人又习惯看随后的天气预报 了解第二 三 天的天气 这反映了电视 A 传播资讯的功能 B 娱乐功能 C 具有艺术欣赏的便利性 D 购物功能 38 魏源在 海国图志 中明确提出了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C 原封不动的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 D 改良政治 实行君主立宪 39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根本区别在于 A 鼓励开矿建厂 B 改革教育制度 C 改革政治制度 D 抵制西方侵略 用心 爱心 专心5 40 冯桂芬提出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中 其主张与冯桂芬相 似的是 A 龚自珍 B 洪仁玕 C 李鸿章 D 严复 41 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 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 向世界学习 他们 学习西方经历了 一个渐进的过程是 A 技术 思想 制度 B 技术 制度 思想 C 思想 制度 技术 D 制度 思想 技术 42 梁启超在 变法通议 中写道 同治初年 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 日本其兴 中 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 讨论学业 讲究官制 归而行之 中人之游欧洲者 询某厂船炮之利 某厂价值之廉 购而用之 强弱之源 其在此乎 梁启超引用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 比较中日异同 B 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C 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D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43 辛亥革命后 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真理 其社会根源在于 A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 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入 C 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依旧 D 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努力 44 19 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 甲午以后 中国有三党 守旧党 意在保现存之局面 中立党 意在保国以变法 维新党 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守旧党 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 顽固派 抵抗派和洋务派 B 抵抗派 洋务派和维新派 C 洋务派 维新派和革命派 D 顽固派 维新派和革命派 45 康有为撰写 孔子改制考 传播西学 宣传维新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 打倒 孔家店 的大旗 他们的共同点是 A 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 为反封建奠定舆论基础 C 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 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46 陈独秀在 罪案之答辩书 中写道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 只因为拥护那德莫 克拉西 Democracy 和赛因斯 Science 两位先生 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 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孔教 礼法 贞节 旧伦理 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 旧 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 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这段话的基本含义是 A 强调德 赛两先生可以救治近代中国的黑暗 B 直认不讳因拥护德 赛两先生所犯滔天大罪 C 回击封建顽固派的非难和谩骂 拒不认罪 D 猛烈抨击旧文学 47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 主要取决于 A 中国农民人口多 B 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革命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 敌人在农村力量薄弱 48 如果试卷中出现 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 的问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