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 2012 20132012 2013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无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无 答案 新人教版答案 新人教版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 9090 分钟分钟 满分 满分 100100 分分 高二文高二文 班班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 总分总分 第第 卷 卷 5050 分 分 一 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涂在 答题卡上 每题 2 分 共 50 分 1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这一主张出自 A 墨家学派 B 儒家学派 C 道家学派 D 法家学派 2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 人生而有各种欲望 性好利 因此人性恶 所以要改造人性 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 人皆可以为尧舜 社会改造 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 A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 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3 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 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 不满 A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B 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雠 C 非其君不事 非其民不使 治则进 乱则退 伯夷也 D 长君之恶 其罪小 逢君之恶 其罪大 4 西汉中期的汉元帝初元二年 六月 关东饥 齐地人相食 秋七月 诏日 岁比灾害 民有菜色 惨怛于心 已诏吏虚仓廪 开府库振救 赐寒者衣 阴阳不和 其咎安在 公卿将何以优之 其悉意陈朕过 靡有所讳 汉元帝下诏罪己的是与以下那种学说有关 A 墨家思想 B 孟子性善论 C 道家思想 D 天人感应学说 5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 存天理 灭人欲 的修养论 格物 格心 的认识论 成贤 成圣 的境界论 齐家平天下 的功名论 其根本出发点是 A 修身养性 提高个人修养 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 规范社会秩序 实现社会和谐 D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6 雍正所作朱批上谕 责备臣下 并不用法律上的说话 总说 你的天良何在 你自己问 心可以无愧的么 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 存天理 灭人欲 B 知行合一 C 格物致知 D 致良知 7 我国某著名教育家 思想家提倡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的教育理念 下列思 2 想中与该理念最相近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格物致知 C 知行合一 D 经世致用 8 张岱年在 中国文化概论 中指出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 具有一 种时代的缺陷 黄宗羲 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只能用扩大相权 限制君权 提倡 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这里的 先天不足 是指 A 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 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 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 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9 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评价唐代时认为 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 后期开启赵宋以 降之新局面 关于政治 社会 经济者如此 关于文学学术者莫不如此 下列各项可以 说明唐代 文化学术亦莫不如此 的有 蔡伦改进造纸术 雕版印刷技术兴起 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楷书形成欧体 颜体和柳体 A B C D 10 神马都是浮云 hold 住 伤不起 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 普遍流 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 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 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 表达方式 这表明 A 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 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 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1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并不是人权与自由 的启蒙意识 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是指 A 明末清初的 工商皆本 意识 B 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 C 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观点 D 义和团运动的 扶清灭洋 主张 12 有学者指出 一部中国近代史 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 而这个转型运动是有其明 显的 阶段性 的 甲午战争 便是一极重要的阶段 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 另一阶段的开始 那便是由 四化 进入 五化 没有 五化 则 四化 往往 是徒劳 这里多出的 一化 是指 A 工业化 B 科技现代化 C 政治民主化 D 国防现代化 13 戊戌政变后 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 说 有人谗尔为康党 即维新 派 李鸿章回答 臣实是康党 六部诚可废 若旧法能富强 中国之强久矣 何待今日 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 臣无可逃 实是康党 依据材料及李鸿章的洋务 活动 李鸿章可以接受的维新派主张应包括 创办近代工业 改革中央机构 建立新式军队 实行民主政治 A B C D 14 1902 年前后 梁启超率先主张 今日欲救中国 无他术焉 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 国家而已 民族主义者 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 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 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 以下说法最符合材料的意思是 A 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开始形成 B 维新派认识到革命共和才是救中国的正确出路 3 C 维新派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不能救中国 D 梁启超开始接受民族主义 排满 的口号 15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 其共同诉求是 1865 年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 为今日御侮之资 自强之本 1894 年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 欲制西人以自强 莫如振兴商务 1903 年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 即以革命明之 旧俗之俱在 即以革命去之 1913 年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 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 万万不会维持 A 实现中国工业 B 实行民主政治 C 推动中国近代化 D 启蒙与救亡并重 16 鲁讯先生曾说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 中国自己是 不肯动弹的 以下 鞭子 与 动弹 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A 鸦片战争 开眼看世界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体西用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高举民主与科学两大旗帜 D 中日甲午战争 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 17 一位学者说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 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 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 自由 平等的现代化观念 与信息 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这则材料实质 A 批判了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 指出了西方启蒙思想宣传上的缺陷 C 抵制了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D 否定了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18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 知识界 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 面 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 新的着重点对中国的 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戊戌变法 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 实行君主立宪制 B 辛亥革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建立中华民国 C 义和团运动 提出 扶清灭洋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 新文化运动 宣传民主与科技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19 梁启超曾称誉美国是 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 他认为 彼美国者 有两重之政府 各省政府之发生 远在联邦政府以前 虽联邦政府亡 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 复为数多 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 而可以自存 此美国政治之特色 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 久之原因也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梁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 B 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 C 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 D 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 20 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 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 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4 A 民族主义思想 B 民权主义思想 C 民生主义思想 D 国民革命思想 21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 美国与中国 中说 毛 泽东 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 为了现 代化 国家重视专甚于红 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 传统制度 是 指 A 高考制度 B 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C 高校学士 硕士 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D 高级职称评定制度 22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 科技成果 曲线图 对此解读正确的 是 A 一五 计划促进了 时期的科技发展 B 籼型杂交水稻是在 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C 文革 使 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 两弹一星 成果是在 时期取得的 23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 尊重生命 中有这么一句经典的名言 热爱生命是幸福 之本 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 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 重即敬畏生命 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 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 存天理 灭人欲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信奉圣经 献身上帝 24 1438 年 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 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 中说 服从已死亡 正义 遭践踏 正当秩序荡然无存 上帝垂示为善 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 造成 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 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 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 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 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25 康德这样定义启蒙 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 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 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 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 而在于不经别人的 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 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 这说明康德认 为启蒙运动就是 A 人身的自由 B 主权在民 C 思想的自由 D 社会契约 第第 卷 非选择试题卷 非选择试题 共共 5050 分 分 二 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 4 小题 共 50 分 26 13 分 急剧地社会变革时代 总会产生许多新的阶层 新的人物 新的思想 5 这些新的事物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 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 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 意味着一个以 劳心 为务 从事精神性创造的 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4 分 材料二 有亡国 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 易姓改号 谓之亡国 仁义充 塞 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 谓之亡天下 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 保国者 其君 其臣 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明 顾炎武 日知录 卷一三 正始 2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顾炎武 亡国 与 亡天下 的差别以及产生这 样的思想的根本原因 4 分 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 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他的学说是 内审中 国之情势 外察世界之潮流 兼收众长 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 第 4 卷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学说有何特点 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中国 共和制的 重要催生人 5 分 27 13 分 孔子和他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 然而在不同的历史 发展阶段 其地位有天壤之别 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 史记 孔子世家 记载 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 诸如 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自腰以下不及 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 等 1 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回答孔子推销自己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他受到 许多同时 代人的嘲笑和讽刺 的原因 3 分 6 材料二 汉武帝把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排斥于官学之外 以优厚待遇延揽儒生数百人 进入政府 他根据董仲舒 公孙弘的建议 在首都长安建立太学 国立大学 教授五 经 从学官弟子里选拔官吏 樊树志 国史概要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汉武帝为突显儒学 官学 的地位做了哪些事 情 并概述他的做法产生了哪些影响 4 分 材料三 孔学则严等差 贵秩序 而措而施之者 归结于君权 于帝王驭民 最为合适 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 儒教之最缺点者 在专为君说法 而不为民 说法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儒学统一时代 1902 年 3 依据材料三 归纳梁启超的根本观点 并列举史实加以支持 3 分 材料四 孔教 本失灵之偶像 过去之化石 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 组织西洋 式之新社会 以求迄今世之生存 则根本问题 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 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 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不可不有彻底之 觉悟 猛勇之决心 否则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 陈独秀 宪法与孔教 1916 年 4 根据材料四 概括陈独秀对 孔教 的基本态度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陈独秀具 有这种态度的时代背景 3 分 28 1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 谈了中国革命在 1935 年遵义会议以前 因为没 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 或者结合得不好 走了很多弯路 吃了很 多的亏 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从 1935 年起 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 较好地结合起来 到 1945 年党的七大召开时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 确思想体系 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 于是 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 名称 他说 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 毛泽东思想 决不是说 毛 泽东思想 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 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 当然 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 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7 陈明新 领袖情毛泽东与周世钊 1 根据材料一 请概况出什么是 毛泽东思想 2 分 2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毛泽东思想形成 成熟的时期及其该时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考试题及答案
- 统计学考试模拟题与答案
- 七步洗手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东莞“三旧”改造项目垃圾处理合同
- 2025年度个人信用消费借款合同
- 2025年度电商直播平台主播形象代言人代理协议
- 2025年度企业团队建设拓展培训综合服务合同
- 2025版外贸实习生实习成果鉴定合同
- 2025版棚改工程房屋买卖及配套设施建设合同
- 2025版内蒙古自治区房屋建筑工程合同范本
- 2024年秋季云南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5年版)解读
- T/CSMT-YB 006-2023精密数字温度计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 组建乐团协议书
- 兼职人员聘用协议书
- GB/T 45595-2025离心式制冷剂压缩机
- 20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
- 酒店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7单元 条形统计图 教案
- 中医适宜技术在妇科的应用
- 乡土中国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