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导游词_第1页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导游词_第2页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导游词_第3页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导游词_第4页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导游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导游词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导游词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前身建于 1956 年 初称历 史文物陈列室 在陕西省宝鸡市内古金台观里 下面 xx 为您介绍 欢迎阅读 游客朋友 欢迎您来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宝鸡 呢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 自汉代以来 青铜器在宝鸡 不断出土 数量之巨 之多 铭刻内容之重要 均居 全国之首 因此 宝鸡又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数万件 青铜器都是从这里出土的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中国 最大的并且唯一的青铜器博物馆 地处炎帝故里 青 铜器之乡 佛骨圣地 社火之乡的陕西省宝鸡市 全 院由青铜之乡 周礼之邦 帝国之路 智慧之光等部 分组成 馆藏有何尊 折觥 厉王胡簋 墙盘 秦公 镈 卫鼎等一千多件青铜器 在这里还主陈列有周秦 文明之光 分为西周王朝在宝鸡发祥和秦国从宝鸡崛 起 盛世吉金 中国 21 世纪考古新发现特别展 岐 山董家村西周窖藏专题展等部分 荟萃了宝鸡地区考 古发现的青铜器 玉器 陶器 金器等 600 余件 展示了周族兴起 古公迁岐 武王灭商 分封诸侯 周公礼制 秦君游猎 穆公称霸等一系列重大史实 第 2 页 共 8 页 生动的再现了周秦王朝的各个历史侧面 让我们认识 到青铜文化魂之所在 看到周秦文明对华夏五千年所 做的巨大贡献 堪称为一部不朽的青铜史书 相信在 这里一定能给您别样的体验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筹建于 1990 年 1998 年 9 月 8 日建成对外开放 20XX 年 9 月 28 日新馆落成 并 更改名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位于中华石鼓园内 是 截至 20XX 年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 也是全国唯 一一个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 游客朋友 您现在看到的呢就是青铜器博物院的 主楼了 我们可以看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主楼的设计 在造型上把石鼓与铜镜巧妙结合以石鼓为基座 以铜 镜为顶面 饰以典型的西周凤鸟纹 它的用意就在于 突出周秦之风 金石之韵 在石鼓山巅 这面巨大的 铜镜迎接宝鸡每一天第一缕曙光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主体建筑分为五层 建筑形象 运用了高台门阙 青铜后土的建筑语言 寓意着宝鸡 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尊崇地位 同时 也完美地结合了石鼓文化与青铜文化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仅三楼主展厅面积就达 4000 多平方米 主题陈列为青铜铸文明 分为青铜之乡 周礼之 邦 帝国之路 智慧之光四部分 展出包括 第 3 页 共 8 页 何尊 折觥 墙盘 逨盘 爬龙在内的 1500 余件珍 贵文物 这些文物以宝鸡历史发展为主线 向我们展 示着周秦文明的灿烂成就和青铜器之乡的独特韵味 还有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 设计者天津 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华以宝鸡地区周秦遗 址 墓葬出土的文物为主要依据 结合历史文献 用 鲜明的标题和深入浅出的语言 勾勒出周秦文明发生 发展的轨迹 使我们能以新的视角 新的层面认识历 史 感受历史 思考历史 现在在我们眼前的呢就是中华石鼓园了 它坐落 在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出土地的宝鸡市石 鼓山上 东临茵香河 南靠秦岭主峰鸡峰山 西望市 区 北瞰渭河 是一座融遗址保护 青铜器展览 石 鼓文化展示 园林观光 考古研究和休闲娱乐为一体 的文化生态公园 中华石鼓园还配套建成 20 个景点 有利用自然 崖体做成的周秦文化墙 它向我们展示了周秦民族发 展壮大走向辉煌的历史过程 也有以 仁义礼智信为主 题的五德园景区 向我们阐释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 主要特征和历史渊源 还有横贯石鼓阁东西的汉文字 长廊 全面反映了汉文字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记载 了周秦时期对汉文字发展所做的重大贡献 更有 第 4 页 共 8 页 8000 平方米的祭天敬祖广场以及祭天敬祖台 将向 我们展示祖先祭祀祈祷的神圣场景 这一个个极富独 特魅力的景点使中华石鼓园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圣地 也成为宝鸡新的城市名片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呢就是石鼓阁了 石鼓阁是中 华石鼓园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 它高米 建筑面积 7200 平方米 是仿秦汉建筑风格 采用外五内九的 层级设置 喻示着周秦文明在中华民族史上的尊崇地 位 主要展示石鼓文化和历代优秀书法作品 并供游 人鸟瞰市貌 是宝鸡市的地标性建筑 石鼓阁的建成 也对弘扬石鼓文化 完善宝鸡周秦文化体系 突出城 市文化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游客朋友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第一展厅了 踏入第一个展厅 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按比例定制 的宝鸡地形沙盘 沙盘上标明了宝鸡的三区九县及重 要遗迹遗址 吊顶上还设置有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主 要出土地点分布图及宝鸡青铜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 历史上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不计其数 至少有上万件 这些青铜器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出土的传世品和公安 部门收缴的盗掘品 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考古发掘出 土文物 而青铜器博物院展出的主要是在考古发掘中 出土的文物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 随着国家对文物保 第 5 页 共 8 页 护工作的不断重视 考古事业的发展和考古科技手段 的进步 使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青铜器有了一个良好 的社会保护环境 也使得我们现在可以一睹这些国宝 的风采 窖藏是构成青铜器之乡青铜文化的一大特点 特别值得一提 在众多窖藏中 眉县杨家村青铜器窖 藏更是重中之重 20XX 年冬天 考古工作者在眉县 杨家村 通过抢救清理 共出土鼎 盘 盉 盂 壶 鬲 匜等 27 件大型青铜礼器 这 27 件青铜器上都有 铭文 其中逨盘的铭文长达 372 字 而这个青铜窖藏 所在地杨家村因自 1955 年以来屡出青铜器 也引起 了人们的关注 总体上来看 第一展厅是以杨家村窖藏复原为展 示核心 从而引出杨家村出土文物陈展区 宝鸡其他 重要青铜器文物展区 青铜器之乡主题陈列区以及周 之溯源版块四大展区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第二展厅 这里有展品 688 件 整个展厅面积为 947 平方米 第二展厅主要以对周礼的追溯和阐释为线索 重 点展现厉王胡簋 解读一个民族情结的缘起 通过对 墙盘的重点解读 以及相关文物的配套陈列 追颂西 周文 武 成 康 昭 穆六王的文治武功 以国宝 重器何尊作为本单元的收官之作 重点呈现营建洛邑 第 6 页 共 8 页 宅兹中国的铭文特写 追溯中国二字的由来 通过对 文物信息的阐述 描绘出了一幅兴于周朝礼制下的辉 煌盛世 在这一展厅展出的胡簋属于周厉王 因其是西周 唯一的王器 所以它也被称为王簋 与此同时 它又 是目前出土的历代簋中器形最大的 所以又被称为簋 王 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铭文 完全颠覆了 史记 中 周厉王暴君的形象 国宝重器何尊也在这一展厅展出 它于 1965 年 出土自宝鸡境内 是被国家文物局认定的不得出国展 览的文物之一 何尊为周成王五年名何者所制 是西 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铭的铜器 何尊内胆底部刻有一 篇一百二十二字的铭文 其中宅兹中国更是中国二字 最早的文字记载 在西周时代 簋也是重要的礼器之一 与西周礼 器的核心铜鼎配合使用 簋相当于现代的饭碗 在祭 祀和宴会场合 簋和鼎的多寡与组合形式显示着不同 地位和身份 一般是四簋五鼎 六簋七鼎 八簋九鼎 相配 在展馆 我可以看到周天子宴飨诸侯的盛景也 以实景再现 的形式出现 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周 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礼仪规定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第三展厅了 这里一共 第 7 页 共 8 页 有展品 360 件 整个展厅面积有 947 平方米 第三展 厅以周王室的衰败和东迁为背景 以秦帝国的崛起之 路为线索 展现出曲折流转的历史脉络 以西周的尾 声作为展览的开篇 逐次展现非子养马 襄公立国 文公东猎 武公创县 宣公刻石 穆公称霸以及始皇 加冕的历史节点 在两个族群发展的此消彼长间 展 现了一场宏大的民族历史的兴衰之旅 虽然周衰秦兴的历史借助声 光 电等现代科技 手段得以全方位展示 但精美而神秘的青铜器同样不 可或缺 秦公镈将会是这间展厅的主角 镈是大型单 个打击乐器 与编钟 罄组合使用 形体特大的镈用 以指挥乐队 节奏性强 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常用于 贵族在祭祀或宴飨等礼仪场合 1978 年宝鸡市杨家沟乡太公庙村村民在取土时 意外发现一个窖藏 经专家发掘清理 共出土 8 件青 铜器 其中秦公钟 5 件 秦公镈 3 件 3 件镈造型别 致 形体宏大 铸造精美 外观装饰有透雕的蟠龙和 凤鸟 轻灵有致 纹饰细致活泼 呈现出清新自然的 风格 秦公镈上有铭文 135 字 从铭文得知秦公镈是秦 武公祭祀祖先的礼器 铭文中提到了秦襄公 秦文公 秦静公 秦宪公四 代世系 着重讲了秦襄公被赏宅 第 8 页 共 8 页 受国之事 这是一件划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三展 厅通过重点展示秦公镈 以描述秦王族的兴盛 突出 秦世族的逐渐强大 展现了 秦帝国之路的重要场面 我们现在看见的呢便是第四展厅了 第四展厅面 积 606 平方米 共展出文物 160 件 以单元叙说为逻 辑构成 我们可以看到它从 结合器物图文的静态展 陈 漫画语言呈现的电子互动桌面 视觉冲击力强的 宽幅多媒体系统 生动有趣的作坊体验 从多层面 多角度诠释了青铜器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