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骨_第1页
人体解剖学—骨_第2页
人体解剖学—骨_第3页
人体解剖学—骨_第4页
人体解剖学—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解剖学,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一、人体的组成和分布 (一) 细胞+细胞间质=组织 不同组织结合=器官 一些器官组成系统 各系统互相联系组成人体(二)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二、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一)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上肢自然下垂, 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与下(尾侧) 近颅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腹侧)与后(背侧) 近腹者为前(腹侧),近背面者 为后(背侧)。 3.内侧与外侧 近正中面者为内侧,远离正中面者为外 侧。 4.内与外 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 5.浅与深 近皮肤者为浅,离皮肤远而近人体内部中 心 者为深。,6.近侧与远侧 在四肢,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离肢体根部远者为远侧。(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 上下方向 (2)矢状轴 前后方向 (3)冠(额)状轴 左右方向 2.面 (1)矢状面 按矢状轴方向, 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 若将人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的断面,称正中矢状面。 (2)冠(额)状面 按冠状轴方向,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的断面。 (3)水平面(横切面) 与上述两个平面相垂直,将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的断面。,身体直立面朝前,两眼平视并足尖;上肢垂于体两侧,牢记掌心要向前;不论正立或倒置,仰躺俯卧均不管;描述以此为标准,认识统一不混乱;,假想人体三条轴,贯穿前后矢状轴;左右方向冠状轴,平行身高垂直轴;内收外展矢状轴,屈伸运动冠状轴;旋转围绕垂直轴,环转冠矢两轴参;人体解剖三断面,矢状纵切左右面。冠状分为前后面,横断上下水平面。,第二篇 运动系统【概述】1.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在运动系统中骨骼肌是主动部分,骨和关节是被动部分。2.全身各骨借关节相连形成骨骼。3.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则是动力器官。4.运动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支持、保护和运动作用。一 骨 学,组成,上肢带骨(肩带):2 锁骨 clavicula 肩胛骨 scapula 自由上肢骨:30 肱骨 humerus - 上臂 手骨:27 尺骨 ulna - 前臂(内侧) 腕骨 8 桡骨 radius -前臂(外侧) 掌骨 5 指骨 14,骨的数目,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听小骨,藏在中耳鼓室里。,骨是一种器官,主要由骨组织等构成,并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具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修复、再生和改建的能力。一、骨的分类 成人骨206块,按部位分为中轴骨(颅骨、躯干骨)和 附肢骨(上、下肢骨);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长骨 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分一体两端,如肱骨、 股骨等。 体:又称骨干,内有髓腔,容纳骨髓,体表有滋养孔; 两端:骺,表面有光滑的关节面; 干骺端:为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幼年时为骺软骨(使 骨不断加长),成人遗留为一骺线(骺软骨骨化)。,长骨,.短骨 呈立方体,多成群分布,如腕骨、跗骨。 .扁骨 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和盆腔的壁,如顶、胸骨等。 .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如椎骨,有的内有腔洞称含气 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二、骨的构造(由各骨 骨膜 骨髓构成).骨质 由骨组织构成,分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配布于骨的表面,质地致密,由紧密排列成层的骨板构成。抗压、抗扭曲能力强。如长骨的骨干、颅盖骨的内板与外板。骨松质:配布于骨的内部,由骨小梁按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排列而成,呈海绵状。能承受较大的重量。,.骨膜 新鲜骨的表面除关节面的部分外都覆有骨膜。骨膜对骨的营养、生长(使骨长粗)、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分内、外两层。 外层:致密; 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具有造骨和破骨的功能。 骨内膜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的膜,具有造骨和破骨的功能。,骨内膜,骨髓,骨 膜,骨膜,.骨髓 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分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胎儿和幼儿骨内都是红骨髓,成人仅含于骨松质腔隙内。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两端骨松质内终身存在。黄骨髓:为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5岁以后存在于长骨髓腔内。失血过多、重度贫血时黄骨髓转化为红骨髓。,骨髓,三、骨的理化性质 骨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有机质: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弹性和韧性。无机质: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幼儿:1:1 成人:3:7 老年:无机质比例大 二 中轴骨骼 一、躯干骨 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 12 对肋。参与脊柱、骨性胸廓和骨盆的构成。,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一)椎骨1.椎骨的一般形态 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与椎弓围成椎孔(24个)椎管(容纳脊髓);椎弓根椎弓紧连椎体的缩窄的部分;椎间孔由相邻椎弓根上、下切迹围成,有脊神经 和血管通过; 椎弓发出7个突起棘突1个、横突1对、上关节突1对 下关节突1对。,椎体,椎弓根,横突,椎孔,上关节突,椎弓板,棘突,2.各部椎骨的典型特征 (1)颈椎 共7块。横突有孔,棘突分叉。 第1颈椎又名寰椎、 第2颈椎又名枢椎、 第7颈椎又名隆椎。,C4,C7,C1,C2,横突孔,齿突,前弓,后弓,齿突凹,关节面水平,椎体勾,助记歌,颈椎横突都有孔寰枢形状最难忘二至六棘都分叉三至七缘呈钩状颈六横突结节大颈七横突特别长,(2)胸椎 共12块。椎体两侧上、下肋凹,横突有肋凹(1、9、10、11、12不典型),棘突伸向后下,呈叠瓦状排列。,肋凹,关节面冠状位,助记歌,胸椎棘突都较长彼此叠掩覆瓦状椎体后处有肋凹九至十二不一样九十椎无下肋凹胸末两椎横突光,(3)腰椎 共 5块。椎体粗壮,棘突水平伸向后方,呈板状。,关节面矢状位,助记歌,腰椎形状都一样锥孔宽大椎体壮小关节面矢状位板状棘突不下垂,(4)骶骨 1块。三角形,岬(上缘中份向前的隆凸)、骶前孔、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 骶角(骶管麻醉以此作定位标志)、耳状面。(5)尾骨 退化。,骶角,骶管裂孔,耳状面,骶前孔,骶后孔,骶岬,助记歌,五块骶椎铸骶骨上宽下窄向后凹盆面光滑背面糙背面骶嵴龙五条前后各有四对孔各孔都与骶管通末端形成骶裂孔,(二)胸骨 分柄、体、剑突三部分。 胸骨柄上缘有颈静脉切迹、锁切迹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两侧平对 第 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 对第4胸椎下缘。胸骨体接2-7肋软骨,柄体剑突,胸骨角,助记歌,胸骨好像一把剑位于胸前正中前上部叫做胸骨柄七个切迹在周边柄体接头胸骨角第二肋的标志点体连肋软二至七剑突圆钝在下端,(三)肋 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分真肋、假肋和浮肋三类。肋骨属扁骨,包括肋头(与胸椎肋凹相关节)、肋颈、肋结节(与相应胸椎横突肋凹相关节)、肋角、肋体、肋沟(内面近下缘处,有肋间神经、血管经过)。真肋17对; 假肋810对;浮肋1112对;肋弓第810对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的结构。,肋头,肋颈,肋结节,肋体,肋角,肋沟,肋弓,肋骨共有十二对形状长短不统一八至十二叫假肋真肋只有上七位两对浮肋最短小位居十一和十二典型肋骨是弓形肋头连接椎后份头下叫做肋骨颈肋结节与横突吻肋体内下有肋沟神经血管沟中行,(四)重要的骨性标志 第7颈椎及胸腰椎棘突、岬、骶角、骶管裂孔、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弓。 二、颅骨 23块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分脑颅骨(8块)和面 颅骨(15块),面颅骨,脑颅骨,(一)脑颅骨 成对的(2对)有颞骨和顶骨,不成对的(4块)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脑颅颞顶成双对,额枕。蝶筛八家还),筛骨,蝶骨,额骨,顶骨,颞骨,蝶骨,枕骨,1.额骨 位于颅的前上份。,额骨,额鳞,眶部,鼻部,2.颞骨 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壁,分为: 鳞部 鼓部 岩部,鳞部,乳突,鼓部,岩部,颧突,下颌窝,3.筛骨 位于两眶之间,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筛板构成鼻腔的顶,垂直板构成鼻中隔上部。,筛板,筛骨迷路,垂直板,鸡冠,中鼻甲,4.蝶骨 位于颅底中央,分体、大翼、小翼和翼突。,大翼,小翼,体,翼突,5.顶骨6.枕骨,(二)面颅骨 成对的(共12块)有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泪骨及下鼻甲,不成对的(共3块)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面颅上颌下鼻甲,鼻泪颧腭六成双、舌犁下颌三为单,锤砧蹬骨听小三。,鼻骨,泪骨,下颌骨,上颌骨,颧骨,犁骨,腭骨,下鼻甲,腭骨,犁骨,舌骨,大角,小角,体,下颌骨 分1体2支。下颌体:呈弓形,上缘为牙槽弓。下颌支:包括冠突、髁突、下颌头(参与构成颞下颌关节)、下颌颈、下颌切迹、下颌角。,下颌体,下颌底,颏孔,牙槽弓,冠突,下颌头,下颌颈,下颌孔,下颌角,下颌支,髁突,舌骨:在下颌骨后下方犁骨:组成鼻中隔后下份上颌体:构成颜面的中央部颚骨:构成鼻腔外侧壁的后份鼻骨:构成鼻背的基础泪骨:位于框内侧壁的前份下鼻甲:附于上颌体和颚骨垂直板的鼻面上颧骨:位于眶的外下方,形成面颊的骨性突起,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三)颅的整体观1.顶面观(外面) 冠状缝:额骨与两顶骨 矢状缝:两顶骨构成人字缝:两顶骨与枕骨,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1.顶面观(内面),上矢状窦沟,颗粒小凹,2.后面观 枕外隆凸 上项线 下项线,枕外隆凸,3.颅底内面观(1)颅前窝: 鸡冠,筛孔(2)颅中窝: 蝶骨体,垂体窝,视神经管,颈动脉沟,眶上裂,颈动脉管内口,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3)颅后窝: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枕内隆凸,上矢状窦沟,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鸡冠,筛板,筛孔,垂体窝,视神经管,鞍背,眶上裂,破裂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枕骨大孔,舌下神经管内口,横窦沟,乙状窦沟,颈静脉孔,内耳门,圆孔,上矢状窦沟,颅底内面坑凹多分为前中后颅窝额骨构成前窝壁蝶骨小翼是底座筛骨参与鼻纵隔筛板里面有筛窦重要结构在中窝中间狭窄两边阔蝶骨位于正中央顶颞边角巧拼凑蝶骨正中垂体窝视神经管前外过垂体窝周称蝶鞍颈动脉管在左右,大小翼间通眼眶动眼神经缝中走颞骨岩部有压痕三叉神经足迹留枕骨铸成颅后窝颞骨岩部填鸿沟枕骨大孔在正中大孔两侧有洞口洞中舌下神经走内耳门通颞岩后,后窝有对小脑窝周边环形横窦沟前段改名乙状窦颈静脉孔是终末横窦后方交汇处上矢状窦之源头,4. 颅底外面观枕骨髁,舌下神经管外口,茎乳孔,颈动脉管外口,牙槽弓,骨腭,犁骨,翼突,卵圆孔,棘孔,枕骨大孔,枕髁,舌下神经管外口,颈静脉孔,颈动脉管外口,茎突,茎乳孔,乳突,外耳门,下颌窝,关节结节,破裂孔,5.颅侧面观 (1)乳突 (2)颧弓 (3)颞窝 (4)颞下窝,颧弓,乳突,外耳门,颞窝颞下窝,翼点在颅的侧面颞窝内,由额、顶、颞、蝶骨汇合处, 常构成“H”形的缝,称翼点。此处骨质最为薄弱,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翼点,6.颅前面观(1)眶 为四面锥体形,底朝前外,尖向后内,分上、下、 内侧、外侧四壁。,眶上孔或切迹,眶下孔,视神经管,泪腺窝,泪囊窝,眶下裂,眶上裂,眶下沟,(2)骨性鼻腔 位于面颅中央,由骨性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半。骨性鼻中隔由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构成。顶借筛孔通颅前窝;底前端有切牙管通口腔;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上、中、下鼻道,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称蝶筛隐窝;前方开口梨状孔;后方开口鼻后孔,通咽腔。,犁骨,筛骨垂 直板,筛板,骨腭,筛窦上颌窦,额窦,蝶窦,名称 位 置 开 口 额窦 眉弓深面 中鼻道前部 前群 中鼻道 筛窦 筛骨迷路 中群 中鼻道 后群 上鼻道 蝶窦 蝶骨体 蝶筛隐窝 上颌窦 上颌骨体 中鼻道,(3)鼻旁窦 鼻旁窦的位置与开口,筛窦上颌窦,额窦,蝶窦,(4)骨性口腔上颌骨、颚骨、下颌骨围成顶:骨颚前壁及外侧壁由上下颌骨牙槽部及牙围成,向后通咽,底缺空,由软组织封闭,(四)新生儿颅的特征特征 脑颅远大于面颅,面颅/全颅为1/8;颅囟(前囟、后囟、蝶囟、乳突囟)。,前囟,后囟,蝶囟 乳突囟,第三节 附肢骨骼一、上肢骨(一)上肢带骨1.锁骨 分胸骨端、肩峰端与锁骨体(呈“”形弯曲)。,肩峰端 胸骨端,2.肩胛骨 呈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介于27肋之间,分二面、三缘、三个角。(二)自由上肢骨1.肱骨 为上臂骨,分一体两端。,肩峰,上角,下角,喙突,肩胛切迹,冈上窝,冈下窝,肩胛冈,肩胛下窝,关节盂,大结节,小结节,肱骨头,解剖颈 外科颈,桡神经沟,肱骨小头,内上髁,尺神经沟,肱骨滑车,鹰嘴窝,外上髁,桡神经沟,冠状窝,肩胛骨呈三角形盖在胸廓后上份介于二至七肋间三缘二角两个面脊柱缘薄上缘短腋缘厚实下角尖肩胛骨从背面看喙突如指伸向前肩胛切迹像山谷肩峰高耸似山巅,肩胛冈与肩峰连横贯肩胛骨背面冈上冈下是凹陷同名肌的起始点肩峰笼罩关节盂盂端梨形关节面盂上结节小骨突盂下结节粗糙面,肱骨头是半球形头下称为解剖颈颈前外侧不平整大小结节两条岭解剖颈下约一寸易于骨折外科颈骨体后面螺旋沟桡神经在沟中行,下端膨大向前翘滑车接尺小头桡小头外侧外上髁滑车内侧神经沟沟上突起内上髁滑车上方前后窝冠状窝线位于前鹰嘴窝深位于后,2.桡骨 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一体两端。3.尺骨 位于前臂内侧部,分一体两端。,滑车切迹,鹰嘴,桡骨粗隆,桡骨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桡切迹,尺骨头,尺骨掌心向上前臂伸内尺外桡相平行尺骨近端较粗大滑车切迹月牙形上端钩状叫鹰嘴冠突桡骨切迹平桡切迹下是粗隆骨体上段三棱形远端叫做尺骨头茎突长约半公分,桡骨桡骨头是圆盘状头下叫做桡骨颈颈下内侧小骨突尺桡粗隆斜对门桡骨体亦呈三棱远端膨大是斜形茎突位于外下份上下尺桡关节浅桡骨上端可旋转前臂功能最重要解剖关系不能变,4.手骨 腕骨( 8块)、掌骨( 5块)、指骨(14块) 腕骨:近侧列(桡侧尺侧):舟、月、三角、豆;远侧列(桡侧尺侧):大、小、头状、钩。,手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头状骨,钩骨,二、下肢骨(一)下肢带骨1.髋骨 由髂骨、坐骨、耻骨组成。(1)髂骨 构成髋骨上部 (2)坐骨 构成髋骨下部 (3)耻骨 构成髋骨前下部 髋臼由髂、坐、耻三骨的体会合成, 月状面、髋臼窝、髋臼切迹。闭孔坐骨与耻骨围成。,髂嵴 髂前上棘,髂结节,坐骨棘,耳状面,髋臼,坐骨结节,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闭孔,耻骨联合面,髂后上棘,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髂前下棘,髂后下棘,坐骨大切迹,髋骨左右各一构成骨盆侧壁耻髂坐三结合表面没有缝隙扇形髂骨在上耻骨坐骨在底前有耻骨联合后有坐骨切迹还有许多突起都要一一牢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