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新课本还有待完善_第1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新课本还有待完善_第2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新课本还有待完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新课本还有待完善高中历史新课本还有待完善 人教版高中 世界近代现代史 上册 新课本已经面世 并于 年下半年开始在 学校使用 与旧课本相比 它具有观点新 材料新 体系完整 能力要求高等特点 这为 高中历史教学充分发挥学科功能 培养跨世纪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 从教学的角度 看 新课本中有些问题还值得商榷 有些地方还有待完善 本文拟结合新课本上册第一 第二章的实际 就此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 可读性不太强 新课本简化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强化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原因和意义 影响的 分析 增强了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全面评价 增加了图画 材料和思考题 旨在提高能力上 的目标要求 其用意是很好的 但是 我们看到 新课本对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的发展过 程叙述过于简化 有些过程的叙述就相当于纲要提示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本的可 读性 给教学中实现教学目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是 从低级到高级 从简单到复杂 从感性到理性 从形象到抽象 离开了对历史发展过程生动形象的叙述 历史结论 历史规律便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历史本身是有血有肉 有声有色 丰富 多彩的 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叙述过于简单 历史背景 意义和影响便显得枯燥乏味 这种 情况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两种后果 一是课本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 历史的兴趣 二是违背从感性到理性 从形象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给学生理解历史理论 掌握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带来了困难 新课本编写者出于初中与高中历史课本有不同知识 能力分工的考虑 有意淡化高中历史课本中的历史发展过程 强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但却忽视了全国初中历史教学水平与要求参差不齐 中考不考历史以及初中世界历史中的 基础知识未必能全面 系统落实的现实 也忽视了高中生理解理论 形成概念 掌握规律 必须以相当的感性材料 形象的历史发展过程为基础的心理特征与认识规律 其结果未必 会是乐观的 其实 即便是在大学的历史专业里 历史课本的编写也好 历史教师的课堂 讲授也好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 为了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 都是十分注重感性材料的引用 注意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的 大学课本尚且注重可读性 高中课本则更应如此 二 能力要求偏高 与旧课本相比 新课本能力要求高是个明显的特点 在能力上高要求 这对于学科功能的 发挥 对于培养 世纪所需要的高智能的人才 无疑是有益的 但是 就青少年的学习 生涯来说 他们要经历小学 中学 大学三个主要阶段 有的还要读研究生 因此 能力 培养要分阶段 由低到高 循序渐进地进行 对高中生的能力要求 应当讲究适度 历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它所涉及的理论之高深 知识之广博 逻辑之严密 是其他任何一门社会科学所无法比拟的 历史科学要人们去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而要真正做到 究 与 通 没有广博的知识 没有深透的理论 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 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社会上有二十几岁的科学家 文学家 艺术家 但却很少有二十几岁 的史学家 根源就在这里 高中学生仅仅是一些十六七岁左右 的青少年 他们已经具有一 定的知识 但知识还不宽广 不扎实 他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这种思维能力还 较弱 他们接触过一些理论 但只是一些简单的理论 他们有一定的社会阅历 但阅历还 比较浮浅 严格说来 在历史老人面前 高中生还只不过是个充满好奇而带稚气的孩子 根据高中生的以上特征 根据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和高中历史的课时安排 要在高中历史教 学中真正实现新课本中所提出的各种能力目标 这既为难了学生 也为难了教师 谁不希 望祖国的青少年早日成才呢 但心急不能喝热汤 欲速则不达 能力要求偏高 会使学生 感到可望而不可及 久而久之 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只求高深 不求扎实 囫囵吞 枣 拔苗助长 这是教学之大忌 三 人物形象不太鲜明 人类历史是由人类共同创造的 但重要的历史人物往往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杰出历 史人物的思想 行为对青少年的成长又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 在教学中 通过对 重要的 杰出的历史人物活动的讲述 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这是历史教 学的重要环节 但是 新课本中 一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非常有利的历史人 物 如克伦威尔 华盛顿和拿破仑等 内容显得比较单薄 因而 人物形象也就比较苍白 由于材料较少 因此 在教学中 无论是采用以人带事的方法 或是采用以事带人的方法 教学活动都不便展开 致使人物个性 人物思想 人物形象都不太鲜明 人物评价也难以 全面 在重要的 杰出的历史人物中 他们的经历 思想 行为往往有许多动人之处 课 本应予以叙述 有些堪称千古绝唱的情节 课本应当浓笔重墨地描述 因为 青少年从历 史人物活动中受到的启发教育 比单纯的理论教育要生动得多 深刻得多 四 重要概念的表述欠周全 历史概念是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本质的反映 因此 课本中重要概念的表述是否完整 准 确 这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本质 形成规律性的历史知识非常重要 但新课本在这方 面却有些不尽人意 比如 在第一章第三节中 对文艺复兴运动性质的表述是 这是 至 世纪反映欧洲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 文化运动 这种表述既累 赘 又欠准确 没有体现时代特征和运动的本质 如改为 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 反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 则更为简洁和恰当 又如对文艺复兴意义的表述 新课本 是 当时 人文主义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 科学事业的发展中 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如改为 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欧洲天主教宗教神学的统治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开阔了 人们的眼界 唤发了人们的自信 推动着人们去探索 去创造 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发 展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这样既准确 又具体明了 再如宗教改革的性质 新课本的 表述是 宗教改革是 世纪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 这种表述突出了 宗教改革的社会性 但却忽视了它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如改为 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 倡导的 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 则两方面都能兼顾 五 重要的问题缺乏充足的说明材料 在历史教学中 对于一些重要的问题 如果缺乏材料 或是材料不充分 分析便深不下去 结论也很难形成 新课本有些地方也有这种情况 比如 在第二章第四节中 对于波及欧 洲 影响世界的启蒙运动 新课本却没有专门的材料 独立的段落说明它产生的背景 从 而使启蒙运动的出现显得很突然 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也就不明确 又如 在第二章第一 节中 课本用了较多的篇幅叙述英国内阁制的形成过程 但有助于形成内阁制概念的材料 却不多 而内阁制定义则没有 致使学生掌握这段历史较为费力 再如 在第二章第二节 中 对奥地利改革收效不大的原因 新课本讲是 由于它限制了封建地主的某些特权 遭 到激烈阻挠 收效不大 这种解释很难使人信服 因为当时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改革 都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主的特权 为何其他国家的改革没有遭到封建地主的激烈阻挠 偏偏在奥地利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在这里 如果充实一些材料 说明奥地利在改革时 由 于中央权力较弱 对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打击不力 加上改革没有处理好民族矛盾 没有采 取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的政策等原因 学生理解起来就更为方便 六 时空概念前后矛盾 人类历史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总是体现在一定的时间和空 间里 并以一定的人物活动为内容 如果离开了具体 准确的历史人物 时间和地点 就 没有历史事实 也就谈不上历史科学 然而 在构成历史事实的时间概念上 新课本有些 地方有前后矛盾之嫌 比如 在第二章第二节中 课本叙述了 世纪英法争夺殖民霸权 后 接着讲到英国在美洲从法国手中夺取到一些殖民地 课本大字讲法国丧失了加拿大以 及路易斯安那 而课本 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 插图则表明 法国此时丧失的 是新法兰西而非路易斯安那 而且 在课本第三章第四节 美国的领土扩张 插图中 也 表明路易斯安那是 年从法国购得 新法兰西是 年归美国 在这里 路易 斯安那 新法兰西何时归美国 大字与插图 插图说明与插图说明之间说法不一 又如 在第二章第五节 法国的初步改造 这一子目中 引用了国民公会第三个土地法令的部分 材料 在材料的括号里 标明该法令是 年 月 日颁发的 但在 吉伦特派当 权 这一子目中 明确讲到国民公会是在 年 月瓦尔密大捷之后开幕的 在这里 国民公会开幕的时间和国民公会土地法令颁布的时间不合逻辑 课本中时空概念上的前后 矛盾 对教学中讲清基础知识 形成历史概念是很不利的 七 插 图欠说明 新课本增加了许多插图 这是有助于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有助于时空概念的形成 有助 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的 但有些插图因缺乏必要的说明 因而 其作用便难以发挥 比如 在第二章第一节 议会审判查理一世 插图中 因没有说明 故从图中难以确定哪个是查 理一世 克伦威尔解散议会 插图也因没有说明 看了半天 哪个是克伦威尔仍不清楚 凭着感觉去猜 也有可能猜到 但这种做法毕竟是不严谨 不科学的 万一猜错 岂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