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入编大学生物各科试卷_第1页
教师入编大学生物各科试卷_第2页
教师入编大学生物各科试卷_第3页
教师入编大学生物各科试卷_第4页
教师入编大学生物各科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1 页页 共共 10 页页 2007 20082007 2008 学年学年 第第 2 2 学期学期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 课程考试试卷课程考试试卷 B B 卷答案及评分标准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专业专业 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年级年级 3060130601 2 2 考试方式考试方式 闭卷学分学分 3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120 分钟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阅卷人 得分 得分 一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每小题 2 分 共 20 分 1 活性污泥 指一种由活细菌 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体与污水中悬浮有机物 胶状物 和吸附物质在一起构成的絮凝团 在污水处理中具有很强的吸附 分解和利用有机物或毒物 的能力 2 菌落 是在固体培养基上以母细胞为中心的肉眼可见的 有一定形态 构造等特征的子 细胞集团 3 肽聚糖 由 N 乙酰葡萄糖胺和 N 乙酰胞壁酸交替连接成二糖链经短肽相交联而形成的网 络状分子 是真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 构成细菌细胞壁坚硬的骨架部分 4 温和性噬菌体 凡在吸附侵入细胞后 噬菌体的 DNA 只整合在宿主的核染色体组上并 可以长期宿主 DNA 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 一般都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5 连续培养 又称开放培养 在微生物的整个培养期间 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微生物能以恒 定的比生长速率生长并能持续生长下去的一种培养方法 6 基本培养基 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的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 称 MM 7 一步生长曲线 测定噬菌体侵染和成熟病毒体释放的时间间隔 并用以估计每个被侵染 的细胞释放出来的新的噬菌体粒子的数量的生长曲线 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毒性噬 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8 发酵 是指在无氧条件下 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 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 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9 类病毒 是一类能感染某些植物致病的单链闭合环状的 RNA 分子 基因组小 通常含 246 399 个核苷酸 10 抗体 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 由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的 免疫球蛋白 得分 二 是非题是非题 每小题 1 分 共 10 分 对 错 X 1 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和衣原体均为专性活细胞寄生的生物 2 磷壁酸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3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光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 它能直接与病毒的 mRNA 作用使之 降解 从而抑制病毒的增值 4 分子氧对专性厌氧微生物的抑制和制死作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内缺乏过氧化氢酶 5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6 当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和乳糖时 大肠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 7 单纯扩散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 而促进扩散则能进行逆浓度运输 8 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是产氧的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9 在补体结合试验中 有溶血现象出现称补体结合试验阴性 说明样品中无抗原存 在 10 地球上绝大部分 CO2是由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而形成的 得分 三 填空题三 填空题 每小题 0 5 分 共 10 分 1 生物体内葡萄糖被降解成丙酮酸的四种途径是 HMP EMP ED 和 PK 或 HK 2 根据碳源 能源和电子供体的不同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光能无机自养型 光能有 机异养型 化能无机自养型和化能有机异养型 以氧化无机物作为主要能源的营养类型为 化能无机自养型 3 伍斯以 rRNA 为生物分子进化尺 将细胞生物分为 细菌 真核生物 和 古生菌 4 特异性免疫可分为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 B 淋巴细胞主要与 有关 T 淋巴细胞主 要与 有关 5 真菌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有 厚垣孢子 节孢子 分生孢子 和孢囊孢子 6 病毒的主要组成为 核酸 和 蛋白质 得分 四 选择题四 选择题 每小题 1 0 分 共 10 分 C 1 酿酒酵母营养体是 A 单倍体 B 二倍体 C 单倍体和二倍体同在 D 多倍体 B 2 青霉素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肽聚糖合成的 A 细胞膜外的转糖基酶 B 细胞膜外的转肽酶 C 细胞质中的 Park 核苷酸合成 D 细胞膜中肽聚糖单体分子的合成 C 3 T4 噬菌体属于 A 螺旋对称 B 立方体对称 C 复合对称 D 都不是 A 4 在真菌中 菌丝特化产生假根和匍匐菌丝的是 A 根霉 B 曲霉 C 青霉 D 脉孢菌 A 5 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A 火焰灭菌 B 干热灭菌 C 高压蒸汽灭菌 D 间歇灭菌 C 6 BOD5和 COD 都是表示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 其单位是 A g L B g L C mg L D mg mL A 7 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D 8 巴斯德效应是指 A 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 B 酒精对葡萄糖分解的抑制 C 氧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 D 氧气对发酵作用的抑制 D 9 在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模型中 其中真正对乳糖代谢的三个酶基因的表达起正 调控作用的下列哪个物质 A 环腺苷酸 cAMP B lacI 基因产物 C 环腺苷酸受体蛋白 CAP 或 CRP D cAMP CAP 蛋白质复合物 A 10 某小孩患了白喉 立即去医院注射白喉抗毒素 这种免疫称为 第第 2 页页 共共 10 页页 A 人工被动免疫 B 人工自动免疫 C 自然被动免疫 D 自然自动免疫 得分 五 填图绘图题五 填图绘图题 请将下列各图或表解中的序号涵义填入 请将下列各图或表解中的序号涵义填入 相应号码的横线上 相应号码的横线上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 小题 总计小题 总计 4 分分 下图为 T4 噬菌体模式图 请注明各部分结构名称 头部 颈须 尾髓 尾鞘 尾髓 尾板 尾钉 尾丝 得分 六 简答题六 简答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6 6 小题 共小题 共 3636 分分 1 请述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本小题 6 分 答 细菌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 肽聚糖是 N 乙酰氨基葡萄糖 NAG 和带有交替排列 的 D 型或 L 型氨基酸侧链的 N 乙酰胞壁酸 NAM 的多聚体 2 分 主要功能 固定细菌的细胞形态 0 8 分 保护原生质体免受渗透压引起破裂的作用 0 8 分 细胞壁为鞭毛提供支点 协助鞭毛运动 0 5 分 阻挡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进入 0 6 分 细胞正常分裂必须 0 5 分 壁上分布许多抗原决定簇 与细菌的抗原性的 关 同时细菌的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0 8 分 2 试说明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并指明各期的特点 及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来 指导工业发酵生产 本小题 9 分 答 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延滞期 对数期 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生 长时期 延滞期 lag phase 是指把少量微生物接种到新培养液刚开始的一段时间细胞数目 不增加的时期 甚至细胞数目还可能减少 延滞期有如下特点 1 生长的速率常数为零 2 细胞的体积增大 DNA 含量增多为分裂作准备 3 合成代谢旺盛 核糖体 酶类和的 合成加快 易产生诱导酶 4 对不良环境敏感 2 0 分 对数生长期 log Phase 又叫指数期 指在生长曲线中 紧接着延滞期后的一段时期 此时菌体细胞生长的速率常数 R 最大 分裂快 细胞每分裂繁殖一次的增代时间 即代时 generation time 短 细胞进行平衡生长 菌体内酶系活跃 代谢旺盛 菌体数目以几何级 数增加 群体的形态与生理特征最一致 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 2 0 分 稳定生长期 stationary phase 又叫最高生长期或恒定期 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其 特点是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亡细胞数几乎相等 即是正生长与负生长达动态平衡 此时生长 速度逐渐趋向于零 稳定期的微生物 在数量上达到了最高水平 产物的积累也达到了高峰 这时 菌体的总产量与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1 5 分 衰亡期 decline 或 death phase 稳定期后 微生物死亡率逐渐增加 以致死亡数大 大超过新生数 群体中活菌数目急剧下降 出现了 负生长 R 为负值 此阶段叫衰亡期 这时 细胞形态多样 例如产生很多膨大 不规则的退化形态 有的细胞内多液泡 革兰氏 染色反应为阳性的变成阴性 有的微生物因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强发生自溶 autolysis 有 的微生物在这时产生抗生素等次生代谢产物 对于芽孢杆菌 芽孢释放往往也发生在这一时 期 1 5 分 生长曲线的制作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在工业发酵和科学研究中迟缓期会增加生产周期而产 生不利影响 因此需采取必要措施缩短迟缓期 对数期的培养物由于生活力强 因而在生产 上普遍用作 种子 对数期的细胞常常用来进行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生产上如以获 菌体为目的 该期最好 稳定期是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 如某些抗生素的大量形成就在 此时期 因此如果及时采取措施 补充营养物或去除代谢物或改变条件 可以延长稳定期以 获得更多的菌体或代谢产物 2 0 分 3 3 病毒与细胞型生物相比较 其主要区别有哪些 本小题 6 分 答 个体微小 0 50 5 分 分 结构简单 0 50 5 分 分 高度寄生 1 1 分 分 特殊抵抗力 0 50 5 分 分 只有一种核酸 1 1 分 分 只能利用宿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 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 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1 51 5 分 分 在离体条件下 能以无生命的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 并可保持其侵染活力 有些病 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诱发潜付性感染 1 1 分 分 4 某种微生物能在下列培养基上生长 其配方为 葡萄糖 10g KH2PO4 0 5g CaSO4 12H2O 0 1g MgSO4 7H2O 0 2g NaCl 0 2 g 水 1000 mL 琼脂 20 g 1 请指出碳源和氮源 2 如按其成分分类 应属于何种培养基 3 如按其特殊用途分类 应属于何种培养基 4 能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的 应是什么微生 物 本小题 7 分 答 碳源 葡萄糖 氮源 无氮 2 0 分 按其成分分类 应属于合成培养基 1 5 分 按其特殊用途分类 应属于选择培养基 1 5 分 能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的 应是固氮型微生物 2 0 分 5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 pH 值变化的规律如何 如何调整 本小题 5 分 答 1 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 培养基中的糖类 脂肪等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 氧化成有 机酸 使 pH 值下降 1 0 分 蛋白质脱羧成胺类而使 pH 值上升 0 5 分 硫酸铵等无机盐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由于铵 离子被选择吸收 留下硫酸根而使 pH 值下降 0 5 分 硝酸钠等无机盐在微生物代谢过程 中由于硝酸根离子被选择吸收 留下钠离子而使 pH 值上升 0 5 分 在一般培养过程中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pH 值会下降 在碳氮比高的培养基中尤为明显 0 5 分 2 调节措施 第第 3 页页 共共 10 页页 治标 中和反应 过酸时 加 NaOH Na2CO3等中和 过碱时 加 HCl H2SO4等酸中和 1 分 治本 过酸时 加适当氮源 如尿素 氨水 NaNO3等 提高通气量 过碱时 加适当碳源 如葡萄糖 乳酸 油脂等 降低通气量 1 分 6 6 某纯培养细菌 接种时的含菌量为 3 104个 ml 2 小时后进入指数生长 再过 8 小时 发酵液含菌量为 4 1010个 ml 求其代时 本小题 3 分 解 在进入对数期前 我们认为该菌数量与接种时大体一样 则进入对数期初始菌数为 N0 3 104 经过 8 小时后菌数为 Nt 4 1010 0 5 分 Nt N0 2n 两边取对数后则 lg Nt lgN0 n lg2 0 5 分 繁殖代数 n lg Nt lg N0 lg2 3 322 10 0 602 4 0 477 20 35 代 1 分 代时 G 480 20 35 23 6 min 1 分 得分 七 论述或设计题七 论述或设计题 本题 10 分 任选其中一题做任选其中一题做 2 试设计一个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并利用苯酚的细菌纯培养物的实验方案 本答案仅供参考 若言之有理 可酌情给分 答 1 查资料 找出检测苯酚的标准测定方法 2 分 2 采样 在被苯酚污染的土壤中取土 1 分 3 富集培养 将采到的土样进行驯化 不断提高培养基中苯酚的浓度 使苯酚降解菌在数量 上占优势 2 分 4 取适量富集后的菌液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 设对照 对照为 不加任何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 生长后测富集液中苯酚的浓度 观察降解效果 2 分 5 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将富集后的菌液稀释涂布 挑取单菌落 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和能 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 测定降解效果 从中选出高效降解菌 3 分 2003 2004 学年第 2 学期 细胞生物学试题标准答案细胞生物学试题标准答案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一 基本概念 每个概念一 基本概念 每个概念 2 分 共计分 共计 30 分 分 1 G 蛋白蛋白 G protein 由 三个亚基构成的一种具有内在 GTPase 活性的能结 合 GTP 的信号传递蛋白 其活性受 GTP 和 GDP 的调节 在信号的跨膜传递 胞外信号 胞内信号 中具重要功能 2 半自主性细胞器 半自主性细胞器 semi autonomous organelle 含有自身的 DNA 与蛋白质合成的全套 机构 可合成部分蛋白质 但其大部分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 受核基因调控的一类细胞 器 主要指线粒体与叶绿体 3 收缩环 收缩环 胞质分裂环胞质分裂环 contractile ring 有丝分裂的后 末期 在赤道板质膜下形成 的微丝束环 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 收缩环的微丝和质膜相连 环的收缩使质膜 内陷 形成分裂沟 分裂沟逐渐深陷 最后细胞被缢断成两个子细胞 4 动粒 动粒 kinetochore 在有丝分裂染色体着丝粒部位由多种蛋白形成的一种三层式盘状 结构 有动粒微管与之连接 参与了染色体向两极的运动 5 核内有丝分裂 核内有丝分裂 endomitosis 染色体复制多次 核不分裂 导致多倍性 6 剪接体 剪接体 spliceosome 由 5 种核小核糖核蛋白 snRNP 与前体 mRNA 结合后所形成 的大小约 60S 的复合体 对前体 mRNA 具有剪接功能 7 再生 再生 regeneration 生物体对所失去的部分结构进行重新修复和替代的过程 8 自噬溶酶体 自噬溶酶体 autophagic lysosome 吞噬了自身多余 衰老或死亡的细胞器的正在进 行消化的一类次级溶酶体 在真核细胞的成分更新和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9 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 ion channel 质膜上由通道蛋白构成的穿膜亲水通道 允许一定的离子顺 电化学梯度穿过脂双层进行运输 10 信号斑信号斑 signal patch 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中信号序列不连续 分散存在 当蛋白 质合成完成进行折叠时 位于蛋白质三维构象表面所形成的由不连续氨基酸序列聚集形成 的立体斑状识别信号 可被特定识别机构所识别 二 填空题 每空二 填空题 每空 1 分 共计分 共计 20 分 分 1 细胞内蛋白质处于一个不断地降解与更新的过程中 决定蛋白质寿命的信 号位于蛋白质分子 N 端的第 1 个氨基酸残基 真核细胞通常是利用 泛泛 素依赖性降解素依赖性降解 途径对蛋白质进行选择性降解的 2 根据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假说 线粒体起源于 需氧细菌需氧细菌 叶绿 体则起源于 蓝细菌蓝细菌 3 脂双层具有不对称性 在人的红细胞质膜中 含氨基的磷脂酰乙醇胺 磷 脂酰丝氨酸主要存在于脂双层的 内 半 层内 半 层 而卵磷脂和鞘磷脂则主要 存在于脂双层的 外 半 层外 半 层 4 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完成各种复杂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连续结构体系 它主 要包括 内质网内质网 核膜核膜 和 高尔基 复合 体高尔基 复合 体 三大部分 质膜质膜 溶酶溶酶 体体 和 分泌泡分泌泡 均可看作是它的衍生物 而 线粒体线粒体 和 叶绿体叶绿体 虽然也是膜 围细胞器 但不属于内膜系统 这是因为它们不仅含有自身的 DNA 而且 也不参加各种内膜之间通过出芽和融合的方式所进行的交流 5 动物相邻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所形成的锚定连接的类型不同 与 其相连接的纤丝种类也不相同 与粘合带和点接触相连接的纤丝为 肌动蛋肌动蛋 白丝 微丝 白丝 微丝 而与桥粒和半桥粒相连接的纤丝为 中间丝中间丝 6 高等植物细胞的光反应又分为 原初反应原初反应 电子传递电子传递 和 光合磷酸化光合磷酸化 3 个阶段 7 YAC 酵母人工染色体 至少要包括 自主复制自主复制 DNADNA 序列序列 着丝粒着丝粒 DNADNA 序列序列 和 端粒端粒 DNADNA 序列序列 三种不可缺少的 DNA 序列 8 完整的减数分裂过程一般包括减数分裂 和减数分裂 两次分裂 同源染色体间的联 会开始于在减数分裂 I 的 偶线偶线 期 并于 粗线粗线 期完成联会过程 同源染色体非姊妹 第第 4 页页 共共 10 页页 染色单体之间的 DNA 交换发生在 粗线粗线 期 而染色体数量的减半则发生在减数分裂 I 的 中 后 中 后 期 9 真核细胞核被膜的解体与重建要受到 核纤层蛋白核纤层蛋白 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的调节 三 论述题三 论述题 每题 每题 20 分 共计分 共计 40 分 分 1 请叙述细胞内线粒体内膜蛋白的合成 加工与分拣过程 1 多肽链合成的起始 游离核糖体上 起始因子协助 2 多肽链合成的延伸 肽键形成 延伸因子协助 3 多肽链合成的终止 肽链释放 释放因子协助 4 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众多蛋白质中 新生线粒体内膜蛋白的分拣主要靠其所具有的特 异性信号序列 又称为导肽 5 新生线粒体内膜蛋白含有 2 段前导信号序列 第一个为引导新生线粒体内膜蛋白进入线 粒体基质的信号序列 基质信号 第二个为引导新生线粒体内膜蛋白插入线粒体内膜 的信号序列 6 新生线粒体内膜蛋白要经过分子伴侣的协助进行折叠与去折叠变化 新生蛋白要靠细胞 质基质中的 HSP70 家族分子伴侣的结合保持非折叠或部分折叠的构象 7 线粒体外膜上有识别和结合新生线粒体内膜蛋白 N 端第一个信号序列 线粒体基质信 号 的受体 可特异性结合带有该信号序列的线粒体蛋白 8 在细胞质基质中的 HSP70 家族分子伴侣的协助和促进下 消耗 ATP 新生线粒体内膜 蛋白经过线粒体内外膜接触处的蛋白质转运体 以线性非折叠构象进入线粒体基质 9 新生线粒体内膜蛋白经过线粒体内外膜接触处进入线粒体基质时 线粒体中的 mHSP70 家族分子伴侣立即结合在穿入的多肽链上 防止其发生错误折叠 10 新生线粒体内膜蛋白完全进入线粒体基质后 N 端第一个信号序列 线粒体基质信号 被切除 11 此时的线粒体内膜蛋白靠第二个信号序列 插入线粒体内膜的信号序列 引导新生线 粒体内膜蛋白穿入线粒体内膜 并整合到线粒体内膜中成为线粒体内膜蛋白 2 细胞内分子伴侣与泛素依赖性蛋白质降解途径的作用如何 他们是如何相互 配合来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 又当如何理解他们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 重要作用 1 作用 a 分子伴侣的作用 在蛋白质折叠和组装过程中能够防止多肽链链内和链间的错误折叠或 聚集作用 并且还可以破坏多钛链中已形成的错误结构 协助其折叠成正确的构象 还 能协助多肽链的易位转运 b 泛素化降解途径的作用 选择性地降解那些催化限速反应的一些重要的酶类 调控所 催化反应的反应程度 选择性地降解那些对细胞的生长及分裂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癌基 因的产物 调控细胞的生长及分裂速度 选择性地降解那些错误折叠或变性或不正常的 蛋白质 防止其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以及选择性地降解那些没有被及时运出胞质 的蛋白质分子 防止其影响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 相互配合 a 分子伴侣在蛋白质折叠和组装过程中能够防止多肽链链内和链间的错误折叠或聚集作用 确保其折叠成正确的三维构象 正确执行生命活动 b 一旦发现蛋白质发生错误折叠 分子伴侣还可以破坏多钛链中已形成的错误结构 进 而协助其折叠成正确的构象 进而也可避免蛋白质发生折叠错误后为泛素化降解途径所 降解给细胞带来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c 对于那些错误折叠或变性或不正常的蛋白质 如果分子伴侣经过努力仍然不能使其折叠 成正确构象时 不得已只好由泛素化降解途径 忍痛割爱 地把这些不正常蛋白质降解 掉 以免其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带来不良影响 3 对他们在细胞生命活动中重要作用的理解 a 分子伴侣作为第一道 安全检验点 确保其折叠成正确的三维构象 执行正确的生命 活动 即使有些蛋白质发生折叠错误 分子伴侣还可破坏多钛链中已形成的错误结构 进而协助其折叠成正确的构象 执行正确的生命活动 b 泛素化降解途径作为细胞正确生命活动的 忠实卫士 主要使命是确保细胞能正确生 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旦发现分子伴侣无法修复的不正常蛋白质 或本应运出而因种种 原因未能被按时运出胞质的蛋白质 泛素化降解途径便选择性地将这些蛋白质降解掉 一来可以防止它们影响细胞的正确生命活动 二来经降解产生的氨基酸还可被细胞再利 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 c 分子伴侣与泛素化降解途径共同构成了既保证生命活动准确执行又采取最经济方式运作 的 监控系统 对于折叠错误的蛋白质 并非直接由泛素化降解途径选择性地将其降 解 而是首先由分子伴侣破坏多钛链中已形成的错误结构 协助其折叠成正确的构象 如果成功则可避免因降解新生蛋白质给细胞带来的能量浪费 如果分子伴侣已无法协助 其折叠成正确的构象 再递交给泛素化降解途径将其降解掉 防止其影响细胞生命活动 的正常进行 分子伴侣与泛素化降解途径之间的相互巧妙配合 一方面可以确保细胞以一种最为 经济的模式进行生命活动 另一方面又可确保细胞生命活动的准确执行 2010 2011 大学生物科技术 植物学 考试试卷答案 A 卷 有答案 你可以应付考试 一 填空题 每空一 填空题 每空 0 50 5 分 共分 共 2020 分 分 1 导管主要是运输 水分和无机盐水分和无机盐 成熟 衰老后产生 侵填体侵填体 而失去作用 筛管主要运 输 有机物有机物 成熟后被 胼胝体胼胝体 阻塞而失去功能 2 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成熟的质体根据其颜色和功能不同 分为 叶绿体叶绿体 有物有物 体体 和 白色体白色体 3 根的生理功能有 固定固定 吸收吸收 合成合成 贮藏贮藏 繁殖繁殖等 4 茎常见分枝有 单轴分枝单轴分枝 合轴分枝合轴分枝 和 假二叉分枝假二叉分枝 其中合轴分枝合轴分枝 是果树中普遍存在 的 5 根尖可分为 根冠根冠 分生区分生区 伸长区伸长区 和 根毛区 成熟区 根毛区 成熟区 四个部分 6 导管分子的侧壁有 环纹环纹 螺纹螺纹 梯纹梯纹 网纹网纹 和 孔纹孔纹 五种加厚方式 7 被子植物体内有各种各样的组织 纤维属 机械机械 组织 番茄果肉细胞属 薄壁薄壁 组织 根 毛属于 吸收吸收 组织 周皮属于 保护保护 组织 橡胶树乳管属 分泌组织 分泌结构 分泌组织 分泌结构 8 绿藻门植物与高等植物有许多相似之处 表现在 哑铃哑铃 近似菱 近似菱 9 芽的结构包括 顶端 分生组织分生组织 叶原基叶原基 幼叶幼叶 和 腋芽原基 腋芽原基 10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是 根根 茎茎 叶叶 繁殖器官是 花花 果实果实 种子 种子 二二 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 号内 本大题共号内 本大题共 10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1 分 共分 共 1010 分 分 1 阑珊组织是 A A 薄壁组织 B 分生组织 C 保护组织 D 机械组织 2 我们吃绿豆芽 主要吃的是 C A 根 B 芽 C 下胚轴 D 上胚轴 3 侧根发生在根毛的一定部位 是由 B 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的 第第 5 页页 共共 10 页页 A 栓内层 B 中柱鞘 C 皮层 D 表皮 4 树皮剥去后树就会死去 是因为树皮不仅包括周皮 还有 C A 栓内层 B 木栓形成层 C 韧皮部 D 木质部 5 根内皮层中正对着原生木质部且没有加厚的细胞是 D A 泡状细胞 B 射线细胞 C 传递细胞 D 通道细胞 6 甘薯是由 C 发育而来的 A 主根 B 侧根 C 不定根 D 气生根 7 导管分子间连接的断壁 在细胞成熟后形成 D A 纹孔 B 筛孔 C 皮孔 D 穿孔 8 种子形成幼苗时 A 首先突破种皮 A 胚根 B 胚芽 C 子叶 D 胚轴 9 鸳尾根内皮层细胞在发育后期常五面壁增厚 只有 D 是薄的 A 横壁 B 径向壁 C 内切向壁 D 外切向壁 10 洋葱作为菜用的部分是 C 它是植物某部分器官变态而成 A 鳞径 B 鳞芽 C 肉质鳞叶 D 不定根 三 判断改错题 对的打 错的打 并改正 每小题 1 分 共 10 分 1 边材属次生木质部 心材属初生木质部 2 厚叶组织和后壁组织的细胞都是死细胞 3 叶一般正面颜色深 是因为上表皮细胞含叶绿体多 4 侧根起源于根的中柱鞘 5 侧生分生组织普遍存在于所有被子植物中 6 菌根是细菌与种子植物共生的根 7 所有植物的细胞壁都是具有胞间层 初生壁和次生壁 8 水生植物储谁组织很发达 9 蕨类植物的原丝体具叶绿体 能进行光合作用 是能独立生活的配子体 10 判断枝条的生长龄 可看芽鳞痕 而计算大树的生长龄 则可看年轮数 四 名词解释 每小题四 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1515 分 分 1 定根与不定根 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 称为定根 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 在主根和主 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 如茎 叶 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 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 故 称不定根 2 细胞生长与细胞分化 细胞生长主要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 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结 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称为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 因此 分 化是进化的表现 3 单纹孔与具缘纹孔 当细胞初生壁形成时 初生壁上具有一些中断的部分 这些部分也 就是初生壁完全不被次生壁覆盖的区域 称为纹孔 常见的类型 即单纹孔与具缘纹孔 单 纹孔最初是由初生壁的凹隙部分形成的 称为原纹孔 它通常是成对存在的 初生壁两侧相 对的原纹孔之间由胞间层和很薄的由初生壁形成的纹孔膜隔开 在原纹孔的基础上 次生壁 在形成过程中仍留下纹孔腔 这样的纹孔很简单 称做单纹孔 单纹孔简单 纹孔口和底同 大 纹孔腔为上下等径 圆筒形 植物中还有一种纹孔 在细胞壁增厚的过程中 纹孔边缘 拱起 形成具缘纹孔 4 原生质与原生质体 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 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 础 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 也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 原 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 要场所 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5 表皮与周皮 表皮也称表皮层 是幼嫩的根 茎 叶 花 果实等的表面层细胞 由初 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分化而来 通常为一层具有生活力的细胞组成 包含几种不同的细胞类 型 表皮细胞 气孔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 表皮毛或腺毛等 周皮是在表皮遭受破坏失去 保护机能后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组织 由次生分生组织 木栓形成层活动产生的 属于 次生保护组织 包括了木栓形成层 木栓层 栓内层 6 精子器和劲卵器 五 问答题 共五 问答题 共 4545 分 分 1 1 列表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结构的异同 列表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结构的异同 结构根茎 表皮为吸收表皮 有根毛表皮为保护组织 皮层内皮层上有凯氏带皮层中有多种组织 有淀粉鞘 维管柱最外层为中柱鞘 初生 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是相间排 列 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为 外始式 维管柱无中柱鞘 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 皮部是内外排列 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 式为内始式 维管柱 中央一般无髓中央一般有髓 2 2 什么是细胞的后含物 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和特点 共 什么是细胞的后含物 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和特点 共 5 5 分 分 答题要点 植物细胞在代谢过程中 不仅为生长分化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同时还能产生 代谢中间产物 贮藏物质和废物等 这些称为后含物 后含物库主要是贮藏物质 具中以淀 粉 蛋白质和脂类为主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最普遍的贮藏物质 通常呈颗粒状 称淀粉粒 在淀粉粒中常可见到脐 它是积累淀粉的起点 并有围绕脐的同心层次称为轮纹 淀粉粒可分为单粒 复粒和半复粒 三种类型 淀粉遇碘呈蓝到紫色 蛋白质常贮存于种子中 这种蛋白质处于非活性的比较稳定的状态 且常以无定形或结晶状 存在于细胞 蛋白质常以糊粉粒的形式存在 呈圆形或椭圆形 外有一层膜 蓖麻 油桐胚 乳细胞内的糊粉粒比较大 在无定形蛋白质中包含有蛋白质的拟晶体和非蛋白质的球状体 淀粉遇碘呈黄色 脂肪是最经济的贮藏物质 液体称为油 呈固体的称为脂肪 遇苏丹一 HI 呈橙红色 晶体 常为草酸钙沉积在液泡内 晶体常被认为是排泄的废物 集中到某个细胞内 有针晶 单晶 和晶簇 3 3 简述维管束的概念 组成 类型及特点 共 简述维管束的概念 组成 类型及特点 共 5 5 分 分 答题要点 由木质部 韧皮部和形成层共同组成的束状结构叫维管束 维管束由初生木质部 和初生韧皮部所组成 其中初生木质部包括管状分子 导管分子或管胞 薄壁组织细胞和 纤维 初生韧皮部包括筛分子 筛管分子或筛胞 伴胞 被子植物特有 薄壁组织细胞 和厚壁组织细胞 根据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排列方式的不同 可将维管束分为三种类型 外韧维管束 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茎中 维管束的初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的外侧 此型最为常见 双韧维管束 初生韧受部在初生木质部的内外两侧 出现在木质部内侧的 韧皮部 称为内生韧皮部 以此与外生韧皮部区别 如南瓜属的茎 同心维管束 由一种 维管组织包围着另一种维管组织 此种类型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木质部包围着韧皮部 称周木维管束 如菖蒲属 一是韧皮部包围着木质部 称周韧维管束 如真蕨类植物水龙骨 属的根状茎 此外 被子植物的花 果实和胚珠的小维管束也有此种类型 4 4 试述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次生分生组织的产生及活动 试述木本双子叶植物茎次生分生组织的产生及活动 答题要点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包括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 次生维管组织的产生 束中形成层和连接束中形成层的那部分髓射线细胞恢复分裂性能 变 成束间形成层 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一环 共同构成维管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随即 开始分裂活动 较多的木本植物和一些草本植物 维管束间隔小 维管形成层主要部分是束 中形成层 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 增添于维管束内 使维管束的 第第 6 页页 共共 10 页页 体积增大 束间形成层分裂的薄壁组织增添于髓射线 维管束增大 茎得以增粗 许多草本 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 茎中维管束之间的间隔较大 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 次生韧皮部 增添于维管束内 而束间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则组成新 的维管束 添加于原来维管束之间 使维管束环扩大 次生保护组织的产生 双子叶植物茎在适应内部直径增大的情况下 外周出现了木栓形成层 并由它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 木栓形成层 木栓层 栓内层三者共同构成次生保 护组织一周皮 5 5 试论被子植物根 茎叶的结构及对功能的适应 共 试论被子植物根 茎叶的结构及对功能的适应 共 1010 分 分 1 根的固定 吸收功能 从根尖结构和根毛区结构特征看 2 茎的支持 输导功能 从表皮 皮层 维管束的结构特点看 3 叶的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功能 从表皮 叶肉 叶脉结构特点看 6 6 试述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共 试述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共 1010 分 分 答题要点 在根毛区内 次生生长开始时 位于各初生韧皮部内侧的薄壁细胞开始分裂活动 成为维管形成层片段 之后 各维管形成层片段向左右两侧扩展 直至与中柱鞘相接 此时 正对原生木质部外面的中柱鞘细胞进行分裂 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 至此 维管形成层 连成整个的环 维管形成层行平周分裂 向内 向外分裂的细胞 分别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 生韧皮部 即次生维管组织 与此同时 维管形成层也行垂周分裂 扩大其周径 在表皮 和皮层脱落之前 中柱鞘细胞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 向内形成栓内层 向外形成木栓层 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动物学 一 期末试卷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共 30 分 每题一分 1 扁形动物的肌肉层来源于 B A 外胚层 B 中胚层 C 内胚层 D 中胶层 2 具有辐射对称体型的动物是 D A 草履虫 B 涡虫 C 蚯蚓 D 水母 3 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B A 排除代谢废物 B 调节水分 C 气体交换 D 吸收营养 4 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B A 沼螺 B 钉螺 C 隔扁螺 D 椎实螺 5 腔肠动物的刺细胞产生于 B A 内胚层 B 外胚层 C 外和内胚层 D 中胶层 6 下列属于血液传染病的是 B A 血吸虫病 B 丝虫病 C 绦虫病 D 钩虫病 7 人体感染血吸虫的虫态是 C A 受精卵 B 子孢蚴 C 尾蚴 D 囊蚴 8 人体往往是通过哪种途径感染钩虫病的 D A 皮肤接触疫水 B 蚊子吸血传播 C 随饮食吃进了钩虫的虫卵 D 赤手赤脚下地干活 9 下列动物通常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的是 C A 水螅 B 绦虫 C 轮虫 D 蚯蚓 10 雌体不以交配 受精即可繁殖后代的生殖方式称为 B A 幼体生殖 B 孤雌生殖 C 有性生殖 D 无性生殖 11 海葵和寄居虾 蟹 的生活关系属于 B A 互惠共生 B 共栖 C 寄生 D 寄居 12 线形动物表现出比扁形动物高等的特征是 B A 具角质膜 有原体腔 出现了肛门 B 有原体腔 雌雄异体 出现了肛门 C 具角质层 厌氧呼吸 雌雄异体 D 有原体腔 厌氧呼吸 雌雄异体 13 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级的特征是 C A 两侧对称 三胚层 出现细胞外消化 B 有皮肌囊结构 出现中胚层 有完全消化管 C 两侧对称 出现中胚层 有器官系统分化 D 有皮肌囊结构 三胚体内充满间质 14 下列动物不属于瓣鳃纲的是 A A 酸酱贝 B 竹蛏 C 江瑶 D 贻贝 15 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点是 D A 有分节的附肢 B 身体异律分节明显 C 具有外骨骼 D 链状神经系统 16 中药中的蝉蜕是 C A 蝉的僵死的幼虫 B 蝉的僵死的蛹 C 蝉的幼虫壳 D 蝉的蛹壳 17 菜粉蝶 蝇类的幼虫分别叫做 D A 稚虫 蛆 B 菜青虫 孑孓 C 若虫 蛴螬 D 菜青虫 蛆 18 如果把草履虫和绿眼虫都放在蒸馏水中 会出现什么结果 A A 两种虫都会死亡 B 两种虫都会继续生存 C 草履虫会死亡 而绿眼虫继续生存 D 草履虫生存 绿眼虫死亡 19 丝状触角的鞭节为 C A 一节 B 二节 C 若干小节 D 呈丝状 20 在蛔虫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 D A 消化系统 B 真体腔 C 消化腔 D 原体腔 21 人虱足的特征 下列正确的是 C A 前足为攀缘足 B 后足为攀缘足 C 三对足都为攀缘足 D 三对足都为抱握足 22 属于双翅目的一组昆虫是 B A 家蝇 库蚊 飞虱 B 按蚊 白蛉 摇蚊 C 麻蝇 牛虹 粘虫 D 果蝇 白蛉 臭虫 23 家蝇和胡蜂的触角分别为 C A 具芒 刚毛状 B 环毛状 丝状 C 具芒状 膝状 D 环毛状 膝状 24 蚊和蝽蟓的发育 变态 分别属于 D A 渐变态 完全变态 B 半变态 渐变态 C 完全变态 无变态 D 完全变态 渐变态 25 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E A 具外骨骼 B 具有闭管式血液循环系统 C 有附肢 D 身体分部 E 链状神经 26 区别蚯蚓身体的前端和后端可以依据下列哪一项 C A 体色 B 刚毛 C 环带 D 体节 27 将蟑螂罩在纱罩内 再放上一堆糖粒和一堆木屑 可以看到它用触角碰一碰糖 又 去碰一碰木屑 然后爬上糖堆偷吃 如果将它的触角全部剪掉可以看到它爬来爬去乱啃 分 不出什么是能吃的食物 实验说明触角具有什么作用 A A 味觉和嗅觉 B 嗅觉和触觉 C 视觉和触觉 D 触觉和听觉 第第 7 页页 共共 10 页页 28 具有触手 触角 触须 触肢 触唇的动物依次是 C A 蜜蜂 蟋蟀 河蚌 圆蛛 海葵 B 海葵 蟋蟀 河蚌 蜜蜂 圆蛛 C 海葵 蜜蜂 蟋蟀 圆珠 河蚌 D 河蚌 圆蛛 海葵 蟋蟀 蜜蜂 29 触角呈鳃状的昆虫是 C A 白蚁 B 蜻蜓 C 金龟子 D 莱粉蝶 30 关于棘皮动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 错误的是 C A 棘皮动物是典型的后口动物 B 棘皮动物胚胎发育的初期往往是两侧对称的 C 棘皮动物特有水沟系统 D 棘皮动物的石灰质骨骼来源于中胚层 二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共 共 40 分分 每题每题 2 分 分 1 原生动物的细胞器由 细胞质 特化而成 能行使多细胞动物 器官 相似的 生理功能 故又称为 微器官 2 杜氏利什曼原虫属于原生动物的 鞭毛 纲 能引起 黑热 病 传播媒介是 一种叫 白蛉子 的小昆虫 3 间日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 孢子 纲 它寄生于人体的 肝细胞和血红细胞 处 患者出现周期性的 发冷发热 其传播媒介是 按蚊 4 血吸虫的生活史依次经过成虫 卵 毛蚴 母胞蚴 孢蚴 和 尾 蚴 等阶段 5 蚂蟥吸血以后 可使宿主的伤口流血不止 这是因为蚂蟥的咽腺分泌 蛭素 具有 抗凝血 作用 6 性成熟的蚯蚓 在第 14 16 节之间无节间沟 状如指环 称为 生殖环带 在 生殖时能分泌粘液形成 卵茧 以适应不良环境 7 高等动物的肌肉组织 可分为三大类 骨骼肌 平滑肌 和 心肌 在无脊椎动物中还有一种 斜纹肌 8 来源于囊胚腔 只有体壁肌肉层 无 肠壁中胚层 和 体腔膜 的体腔称为 原体腔 9 许多环节动物的血液呈红色 这是它们的血浆中存在有 血红素 的缘故 而血 液中的细胞则是 无色的 10 写出下列寄生虫的寄生部位 日本血吸虫 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华枝睾吸虫 胆管 姜片虫 小肠 血丝虫成虫 淋巴系统 11 乌贼的快速运动主要是借 喷水漏斗 而实现的 运动的方向一般是向 后 12 乌贼的消化系统发达 除了有胃盲囊和各种消化腺外 在其口中有 2 个角质的鹦嘴 颚 用以 在运动中牢固的捕捉小动物 神经系统高度发达 中枢神经有软骨 保护着 13 写出下列动物排泄器官的名称 吸虫 原肾管 沙蚕 后肾管 河蟹成体 绿腺 蟑螂 马氏管 14 写出下列动物循环系统名称 沙蚕 闭管式循环系统 河蚌 开管式循环系统 昆虫 开管式循环系统 15 棘皮动物的次生体腔宽大 一部分形成 水管系统 和 围血系统 较为特 殊 由 肠体腔 法形成 16 呼吸树是 排泄腔 向体腔突出的两枝树状管 为 海参纲 所特有 具有 呼吸 作用 17 根据昆虫口器结构的变化 一般分为 咀嚼式 虹吸式 刺吸式 舐吸式 和 嚼吸式 等类型 18 昆虫纲膜翅目的主要特征是 一般有 两 对 膜质 翅 口器为 咀嚼式 或 嚼吸式 发育为 完全变态 触角一般为 丝状 和 膝状 19 昆虫纲双翅目的主要特征是 具有 刺吸式 或 舐吸式 口器 前翅 膜 质 后翅 退化为平衡棒 发育为 完全变态 20 写出下列昆虫口器的类型 金龟子 咀嚼式 家蝇 舐吸式 蜜蜂 嚼吸式 凤蝶 虹吸式 三 简答题三 简答题 共 共 30 分分 每题每题 6 分分 共共 5 题 题 1 简述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危害及防治 答 疟疾曾被列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俗称 打摆子 寄生于人 体后大量破坏血细胞 导致贫血 肝脾肿大 直至死亡 一生中要经历两个 宿主 其中有世代交替现象 有裂体生殖 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其生活史 如下 防治原则 1 防蚊灭蚊 2 治疗病人 包括带虫者 3 预防性服药 2 什么叫生物发生律 了解生物发生律有何重要意义 答 生物发生律也叫重演律 其主要含义是 生物发展史可分为 2 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 即个体的发展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落的发 展历史 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短而迅速的重演 即某种动物的个体发育 重演其祖先的进化进程 研究生物发生律对探究动物的起源及动物的分类有重要 意义 对在许多动物的亲缘关系和分类位置不能确定时 常由胚胎发育得到解决 3 试述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说明理由 答 腔肠动物出现了一些海绵动物还没有发生 而为其他多细胞动物 所共有的基本特征 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 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 层的分化 2 腔肠动物出现了组织的分化 3 腔肠动物开始出现了消 化腔 即消化循环腔 4 腔肠动物身体都有了固定的对称体制 即辐射 对称 因此 可以说腔肠动物是最原始的真后生动物 是其他高等动物的一 个起点 4 说明乌贼对其快速游泳和主动掠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 答 乌贼为海产肉食性种类 适应快速游泳和捕食性的生活方式 其 特征如下 一 游泳能力强 1 身体呈流线型 躯干两侧具肉质鳍 游泳 时有平衡作用 2 足特化为腕个漏斗 漏斗 闭缩器及外套膜肌肉强有力 的收缩 喷水借助其反作用力使身体迅速前进或后退 速度之快有 海里火 箭 之称 二 有强大的捕食器官 1 腕及其上的吸盘 特别是其中一对特长的触腕 有强大的捕食和攻击能力 2 口内有发达的颚与齿舌 适于掠食 3 发达 的消化腺 如唾液腺 肝脏 胰脏 有利于食物消化 第第 8 页页 共共 10 页页 三 变换体色 体表具色素细胞 其周围有许多放射幢肌肉牵引 与神经 系统协调作用 使色素细胞收缩与扩张并改变体色以适应深浅不同的海水颜 色 四 放出烟幕 具墨囊 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 有如烟幕 逃避敌害 五 神经及感官高度发达 即有软骨保护的脑和结构复杂的眼 能快速做出 反应 六 闭管式循环系统并具有可搏动的鳃心 加速气体交换 增强循环 代谢 效率 七 贝壳退化 减轻重量 贝壳埋于外套膜下 轻而质地疏松 有利于加速 游泳 5 从节肢动物的特点 说明在动物界中节肢动物种类多 分布广的原因 答 节肢动物是身体分节 附肢也分节的动物 是动物界中种类最 多 数量最大 分布最广的一类 它们成功地登上陆地以后 就几乎占据了 地球上所有的生活环境 这是因为它们一面适应陆栖生活的新结构 一面又 发展有的器官系统 以增强运动 顺应陆地上变化莫测的外界环境 具体表 现如下 1 身体分为前后连接的多数体节 借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而且是异律 分节 体节间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 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 具几丁质的外骨骼 有保护身体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 能 这也是节肢动物对广泛生活环境有适应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 之相适应的是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蜕皮现象 3 具分节的附肢 关节之间能做各种活动 使附肢的活动更多样化 能 适应许多功能 如 爬行 游泳 跳跃 还利用翅做远距离飞行 4 产生了专职的呼吸器官 以促进气体交换 水栖种类以鳃 书鳃呼吸 多数陆栖种类用气管 书鳃呼吸 可以获得足够的氧气 以适应活动 量的增大 且可以保持体内的水分 5 具混合体腔和开管式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复杂是与发达的呼吸系统 相适应的 6 肌肉由横纹肌组成 能作迅速的收缩 牵引外骨骼 从而产生敏捷的 运动 7 消化系统完全 分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