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第10讲 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知识精讲_第1页
高考生物 第10讲 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知识精讲_第2页
高考生物 第10讲 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知识精讲_第3页
高考生物 第10讲 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知识精讲_第4页
高考生物 第10讲 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知识精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怀宁二中怀宁二中 20112011 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十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十 种群与群落 生态系统与种群与群落 生态系统与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一 知识要点 一 知识要点 1 种群特征间的关系 2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3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比较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概念 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 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土 壤条件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 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如能发芽 的地下茎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实例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演替过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 段 弃耕农田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 草 灌木 乔木 注意 气候条件 适宜时 弃耕农田可演替出树林 而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只演替到草本 植物阶段或稀疏灌木阶段 特点 演替缓慢 演替快速 4 生态系统的结构 错误说法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 属于生产者 寄生细菌 属于特殊的消费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秃鹫 蚯蚓 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食动物属于分解者 生产者是绿色植 物 蓝藻 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 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 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 属于消费者 5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的关系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起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 点 途 径 C 的循环 特 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传递效率 为 10 20 反复出现 循环流动多种途径 双向交流 范 围 生物群落 各营养级之间生物圈生态系统 联 系 能量流动伴随物质循环 物质是载体 能量流动是动力 而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的 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 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共同调节 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6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 习题巩固 二 习题巩固 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D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 程 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迁出率 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 B C D 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 研究了右图 该图表示了鲸的出生率 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曲线 1 代表死亡率 P 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曲线 2 代表死亡 率 P 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曲线 1 代表出生率 P 代表环境允 许的最大数量 曲线 2 代表出生率 P 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 A B C D 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 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 值提高 B 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B 到 C 变化过程中 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 曲线 Y 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3 秸秆焚烧污染空气环境 危害人体健康 某调查小组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查阅网上资料 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中不能大面积推广的建议是 D A 把秸秆作为饲料 再将动物产生的粪便施入农田 B 建沼气池 作为发酵原料 再取出肥田C 将秸秆粉碎后 作为食用菌栽培基料 D 将秸秆直接覆盖在农田表面 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华南虎照片事件 终于尘埃落定 所谓 华南虎照片 系假照片 拍照人 周正龙涉 嫌诈骗被逮捕 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D A 野生华南虎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 直接影响野生华南虎种群密度变化的是出生率 死亡率和迁入 迁出 C 如果野外发现野生华南虎 可进行易地保护 D 生活在动物园中的老虎可以组成一个种群 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 资料如下 年份种群数量捕捉标志数第二天重捕数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 197050 197180 1972808016 197380808 1974808010 1975808013 那么 1970 年 1975 年该鸟类种群的生长曲线是 C 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 B 越靠近热带地区 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 C 一般来说 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 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D 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 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 有数字 1 到 8 的 8 个物种 每个物种在生物群落甲 乙 丙的密度不同 下表给出了这 些物种的密度 数 m2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群落种 1种 2种 3种 4种 5种 6种 7种 8 甲924001111 乙025202020500 丙06520103200 A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 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 B 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 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 C 在生物群落丙中 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 D 在生物群落丙中 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孳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 4 根据表中信息 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采样位点距化工厂的距离 km 0 0111030 远郊 农田 铬浓度 mg kg 0 250 210 120 08 螨类密度 个 m2 16 4802 2651 0471 069 A 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B 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 C 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D 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B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火灾后的草原 过量砍伐的森林 冰 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C 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就是群落的演替 D 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 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 能获得更多 阳光 右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 a 代表的成分是 B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不能确定 有关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的理解 正确的是 D 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属于自养型生物 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成无机物 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生态系统内 流动的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A B C D 在生态系统中 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B A 光合细菌 酵母菌 B 光合细菌 硝化细菌 C 乳酸菌 酵母菌 D 硝化细菌 乳酸菌 如下图所示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 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 间关系的是 B A 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 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 B 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 蜥蜴种群较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 大 C 老鹰可以吃蛇 但是蛇无法吃老鹰 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 系 D 仙人掌是生产者 老鹰是消费者 蚂蚁是分解者 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 正确的是 B A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 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 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 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 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示意图 有关的选项正确的是 C 5 A 从生态学观点看 图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 图中仅有 5 条食物链 C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 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是流入蛇的能量的 1 000 倍 图中甲 乙 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丙处于两个营养级 是杂食性动物 B 图中表示出了两个食物链 C 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 D 乙 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20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光合作用是 CO2 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 B 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是大气 CO2 的产生途径之一 C 没有分解者 碳循环仍可保持平衡状态 D 初级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摄入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 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描述中 错误的是 B A 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 B 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流动 信息的流动只在生物之间发生 C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死亡分解是碳循环的一部分 D 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上大气中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 生活于树木茂密的森林中的鸟类 最可能通过哪种方式传递信息 B A 飞翔行为 B 鸣叫声音C 性外激素 D 鲜艳的羽毛 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还有信息传递 C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 信息 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 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 下列有关生物学原理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 正确的是 C A 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不断施肥 灌溉 播种等 目的是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B 烟草释放挥发性物质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 它们的关系是竞争 C 控制鼠害的有效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 D 抗虫棉由于导入的是生物毒素基因 所以棉铃虫不会产生针对抗虫棉的抗性 某种群死亡率如右图中 出生率如图中 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 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C A a B b C c D d 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 甲 乙 丙 丁 其中甲是自养型生 物 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 a b c d 下列叙述正确 6 的是 A 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肯定大于 a 所含的能量 B 若 b 0 2a 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影响 C 甲单一个体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在四种生物中最多 D 这四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群落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 对该图说明不正确的是 B A 这是碳元素的循环 B A 与 B 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C 是光合作用 是呼吸作用 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 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2007 年 11 月 20 日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了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所造 成的影响 海水酸性已达数千万年最高 将加剧全球变暖 海水酸化导致海洋生物不断 灭绝 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 即便 CO2 的释放从现在开始停止 海水也需要数万年才能 恢复原样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 不断酸化的海水逐渐吞噬珊瑚 使营养级较低的浮游生物丧失栖息地而破坏食物链 C 海洋吸收了人类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 减缓了气候变暖 D 人类工业生产排出的大量 CO2 多数被海洋和森林吸收了 尽管造成了温室效应 但是 对物种的多样性没有影响 右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 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 从外部引入消费者 4 可能会使生产者 2 的数量暂时增加 C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 D 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关于右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B A 种群 J 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 种群呈 S 型增长过程中 在达到 K 值之前就是 J 型增长 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 600 时 种群的增长速率为 0 D 环境条件变化时 种群的 K 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A 硝化细菌 蓝藻等所有单细胞自养生物都有利用 CO2的能力 B 真核细胞内的 DNA 都在染色体上 原核细胞内的 DNA 都是环状的 C 蛋白质离开细胞都会失去活性 D B 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 细胞中各种生物膜面积变化都较以前明显增大 7 率 是指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 下列生物学中几个 率 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C A 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 种群数量变化的 J 型曲线中 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增长率 C 生态农业的建立 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B A 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助于缓解种间竞争 B 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 一定呈 J 型增长 C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 要尽量降低其 K 值 D 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 种群的基因频率仍然可能发生改变 沙丘逐渐演变成树林的过程中 C A 发生了次生演替B 气温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 C 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D 群落中所有种群数量都呈 S 型增长 右图是某生态农庄能量流动模式图 表示能量值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B A 该生态农庄稳态的维持主要取决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 能 与人无关 B 增大输入能量 可增加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以提高 该系统输出的能量 C 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 率为 X100 D C 代表该农庄中最高营养级的生物 所有 C 构成一个种 群 下面的左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其中甲 乙 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右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3 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 且已知种群 为自养生物 三个种群间存在捕食关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A 在生态系统中 右图中种群 依次属于左图中甲 乙 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 分 B 右图中三个种群的增长方式都是 S 型 5 至 7 年间的种群 属于衰退型种群 C 调查右图中 种群密度的方法都用标志重捕法 D 大气中的 CO2 只有通过左图中 X 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在秦岭某区域的一片锐齿栎林中选取锐齿栎 乔木 木姜子 灌木 披针叶苔草 草 本 等 3 种有代表性的植物为研究对象 测定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得到如图 1 所示曲线 同时测定森林不同高度的光照强度日变化如图 2 所示 请据图回答 8 1 不同植物分别配置在森林中的不同高度上 形成了群落的 2 从图 1 可以看出 锐齿栎的光合速率要远远 木姜子和披针叶苔草 而且 有 午休 现象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3 在正常 CO2 浓度 最适温度 高湿度条件下 测定上述 3 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光照 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 得到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当光照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 锐齿栎和披针叶苔草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 当 光照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 木姜子的净光合速率为 4 研究者在灌木层另选取了三种植物 测定其光合速率 发现同处于灌木层的植物的 光合速率差异不大 这几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答案 1 垂直结构 2 高于 强光照 高温 3 0 0 6 071 4 竞争 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植物的落叶在土壤里会逐渐腐烂 形成腐殖质 他们猜测落叶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