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心 爱心 用心1 8 当那些来自不同国家 有着不同肤色的人们操着流利的汉语时 当那些来自遥远国度的人 们在言语之中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喜爱时 人们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汉语 不仅仅属于中 国 这说明 文化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我们要主动地推动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正逐步消失 A B C D 9 2008 年 4 月 30 日 日本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在议长公邸接受采访时表示 希望双方能 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对日本进行的访问为契机 进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 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是 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 标志着两 国文化的趋同 文化上互相学习 借鉴 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文化上互 相尊重 加深理解 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 B C D 10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 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说明的道理是 A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B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D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 全体人民不仅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而且 学 有所教 据此回答21 22题 21 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 是因为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 本途径 教育具有选择 传递 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 B C D 22 学有所教 的提法与我国古时提倡的 有教无类 的教育观十分相似 这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传统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 的精神财富 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 创新 A B C D 7 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的理念中 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贵和 和而不 同 思想 这表明 A 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 一成不变 B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可以全盘继承 C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其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D 传统文化思想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先进 科学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 所教 劳有所得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报告把 学有所教 放在民生问题的 第一位 体现了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据此回答 8 9 题 8 之所以高度重视教育 是因为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 先导性 全局性作用 A B C D 专心 爱心 用心2 9 学有所教 的政策指向是让每一个适学个体都能平等地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 这一 提法 与我国古代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提倡的 有教无类 的教育观十分相似 这说明 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文化复古主义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 B C D 12 首届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 点亮创意智慧 融入科技力量 焕发文化魅力 创造财富价值 为宗旨 以 创意 科技 文化 为主题 其宗旨和主题蕴涵的文化道理 有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能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 科技进步是推动 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并对经济有重大影响 A B C D 15 2008 年 3 月到 2009 年 7 月 教育部在北京 天津等地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 京剧是一种堪称完美的艺术形式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被称为 国粹 的京剧等传统 文化 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应在社会实践 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 会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障碍 A B C D 18 国家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指出 要把文化创新作为 十一五 时 期文化发展的重点 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 是因为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能够促 进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重要保证 A B C D 19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 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 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 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 建设者 尊重各国文化之间 的差异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 B C D 20 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体现奥林 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 这是因为 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各国都遵 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B C D 20102010 濉溪二中高二濉溪二中高二 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生活 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测试卷 20102010 年高考题组年高考题组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1 20102010 年高考年高考 安徽卷安徽卷 9 9 截至 2009 年 10 月 我国已有昆曲 端午节等 29 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跃居 世界第一 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专心 爱心 用心3 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 的重要标志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 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 B C D 2 2010 高考 福建卷 31 福建省惠安女服饰以其 花头巾 短上衣 银腰带 大筒裤 的特色 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 它适应了当地 劳动的需要 汲取了闽越文化 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 在漫长的发展过 程中不断完善 这体现了 A 传统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 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 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 坚持文化的包客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 3 2010 高考 北京卷 24 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 网络电视 手机报 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 们的生活 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 这说明 技术是 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 B C D 4 2010 高考 浙江卷 27 150 多年来 一些重大发明 如照明 通 信 汽车灯技术 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 从文化生 活角度看 这是因为 A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 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 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5 5 20102010 年高考年高考 江苏卷江苏卷 2020 近年来 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 上演 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 受到了较高的评价 这表 明 A 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 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 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6 6 20102010 年高考年高考 江苏卷江苏卷 2121 中央电视台开播 百家讲坛 以后 一些艰 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 富有时代气息 为大众所接受 这说明 专心 爱心 用心4 A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 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 作用 C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 性 7 7 20102010 年高考年高考 江苏卷江苏卷 2222 高铁时代的到来 人们可以 在广州喝早茶 到长沙听笑话 再到武汉赏樱花 上午在西安吃泡馍 下午到嵩山看少林 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 B C D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8 8 20102010 年高考年高考 山东卷山东卷 2828 材料三 上海世博会上 各国展馆纷纷展 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 如丹麦的 小美人鱼 卢森堡的 金色少女 像 同时 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 如意大利馆的 福 字 挪威馆的 中国红 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6 分 9 9 20102010 年高考年高考 山东卷山东卷 2929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 如今 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 回答 问题 材料三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之际 当人们回眸那段不平凡的历 史时 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 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 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6 分 1010 20102010 年高考年高考 天津卷天津卷 1414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 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 界的改变 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 世博会是展示台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 246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 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多元的世界文化以 专心 爱心 用心5 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世博会是大课堂 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 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 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 世博会是助推器 1933 年 荧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 1933 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 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以 城市 让生活更美 好 为主题 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 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 新驿站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 成为人类文明 发展的新驿站 10 分 1111 20102010 年高考年高考 江苏卷江苏卷 3737 三 探究题 本题 18 分 结合背景材料 进行探究 能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 题 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策略等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 同学们纷纷上网 逛 世博 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 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 题 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 世博之魅 2 请运用 文化生活 的有关知识 评析跟帖中的观点 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 提出你的看法 1212 20102010 年高考年高考 广东卷广东卷 3737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扫墓 踏青 折柳 洙浴 吟咪等 体现了清明节缅怀 感恩和 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 近年来 网上祭奠 家庭追思 献花遥祭等 为清明祭 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 人文纪念 公祭先烈 文化展览等 为清明文化注入 了新的时代内涵 专心 爱心 用心6 20092009 年高考题组年高考题组 2009 2009 福建文综福建文综 31 32 31 32 2008 年 6 月 18 日 中国邮政发行了 海峡西岸建设 特种邮票和邮资封 回答 1 2 题 1 海峡西安建设 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由此可见 A 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 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 邮票成为展示文化款实力的载体 D 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2 2009 2009 福建文综福建文综 在 海峡西安建设 特种邮票中 有俩枚以 闽台缘博物 馆 和 湄洲妈祖 为题材 展现了 闽台关系 地缘近 血缘奈 文缘深 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 五缘 显示了闽 台文化之间 同根同源 一脉相承 相互交融 相互借鉴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A B C D 3 2009 2009 广东广东 1818 信 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 五常 之一 今天我们 仍然提倡 诚信 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 较大的包容性 B 较强的保守性 C 相对的稳定性D 鲜明的民族性 4 2009 2009 广东广东 1919 互联网出现后 人们常常通过博客 BBS 等来表达 交 流思想 这表明科技进步 A 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B 优化了文化 资源的内容 C 促成了新传媒代替就传媒D 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5 2009 2009 广东广东 2020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 新客家文 化 这体现了 A 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B 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C 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D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6 2009 2009 广东广东 2121 北京奥运会场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这表明 A 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 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D 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专心 爱心 用心7 7 2009 2009 广东广东 3131 超女选秀 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此推出了 大众选秀 节目的流行 这反映 选秀 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A 与经济相互交融B 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C 对经济具有反作用D 是选把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8 2009 2009 广东广东 3232 三字经 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革组织选入 儿童道 德丛书 加以推广 这表明 A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B 文化既 是民族的 也是世界的 C 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D 文体既是传统的 又是现代的 9 2009 2009 江苏江苏 19 19 2008 年 10 月 第 31 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 来自五大洲 16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40 个剧目登台亮相 赢得了广泛好评 这表明 A 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B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 他民族的文化 C 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 走向同一 D 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 相互借鉴 10 2009 2009 江苏江苏 20 20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 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 这充分说明 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 B C D 2009 2009 天津文综天津文综 10 11 10 11 格萨尔王传 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 英雄史诗 近千年来 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 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 高龄 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 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党和政府专门 组织人力 拨出专款 抢救整理并出版了 格萨尔王传 回答 11 12 题 11 党和政府的做法体现了 A 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C 对少数民族当家做主权利的保障D 对少数民族发展本民族文化 的支持 12 上述材料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 点 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 化的瑰宝 A B C D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专心 爱心 用心8 13 2009 2009 天津文综天津文综 14 14 11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志愿者活动在国际社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在其影响下 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 动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历程 从 乐善好施 的先哲古训 到 助人为乐 的雷 锋精神 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彩乐章 当今 中国青年 志愿者又高举 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 的旗帜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发展世 界现代文明谱写出崭新诗篇 1 根据上述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中华传统美德是如何发扬光大 的 2 有人认为 青年志愿者应该是 大公无私 的 也有人认为应该是 先 公后私 的 你赞同哪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14 2009 2009 福建文综福建文综 39 39 某校高二 1 班的同学在以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 为课题的研究性学 习活动中 结合当前社会现实 展开讨论 请你参与其中 并回答有关问题 相关链接 医参任汉相三年 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 主张清静 无为不抚民 使汉初社会凋敞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 史称 萧规曹随 此后的 文景之治 又相继实行修养生息政策 使因为日益增强 汉武帝凭借丰 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 开疆拓土 实施改革 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 会稳定 成就了西汉盛世 甲同学 萧规曹随 反映曹参推崇的是 无为而浩 的道家思想 他以 无为而治 的道家思想 他以 无为而治 的治国理念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所以 我国政府也应 无为而治 1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只是 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集成和发展中国传统文 化 专心 爱心 用心9 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生活 第一单元高考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高考题参考答案 20092009 年高考题组年高考题组 一 选择题 1 B 2 A A 3 3 B 4 C 5 5 D 二 非选择题 6 2010 高考 全国新课标卷 39 答案一 答案二 赞同 文化搭台 只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 文化唱戏 则 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体现了文化具有满足人们 精神需要的功能 3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何在 请对制定文化 强省 市 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议 6 分 7 2010 高考 福建卷 39 答案 经济 政治决定文化 文化是经济 政治的反映 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都是一定社会经济 政治制 度的产物 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剥削制度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建立 在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制度的基础上 文化反作用于政治 经济 给予政治 经济以重大影响 传统的民本思想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 根本上是 为了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 的实践促进了我国政治 经济的发展 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 专心 爱心 用心10 8 2010 高考 浙江卷 41 答案 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 还需 要文化的发展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然而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实施一系列农 村文化建设工程 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满足农村居民日 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化建设既需要物质载体 也需要正确引导 实施文化工 程 不仅有助于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也有利于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 化方向 因此 统筹城乡发展 政府既要给钱 也要加强文化工程建设 20092009 年高考题组年高考题组 一 选择题 1 B 2 B 3 D 4 B 20082008 年高考题组年高考题组 一 选择题 1 C 2 AB 3 A 4 A 5 B 6 D 7 C 9 A 二 非选择题 1 结合 文化生活 和 生活与哲学 的知识 谈谈从北京奥运会会徽和 体育图标的设计中 你发现了什么 2 你认为举办北京奥运会给我国社会的政治 经济 文化生活带来哪些影 响 请各举一例 答案 1 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融合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色 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在体育图标的设计中以篆书笔画为 基本形式 融合汉字的象形意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 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 古为今用 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 树立了创新意 识 2 例如 通过举办北京奥运会 加强了我国和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 树立了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通过奥运火炬传递等活动的开展 激发了全国 人民的爱国热情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举办北京奥运会促进了基础设施建 设等投资的增加 培育出新的消费热点 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成 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举办奥运会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 促进中外文化的 传播与交流 绿 色奥运 科技奥运 人文奥运 理念的贯彻 促进了 我国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推动了科技创新和应用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 想 文化与生活文化与生活 第二单元高考题参考答案第二单元高考题参考答案 20102010 年高考题组年高考题组 一 选择题 专心 爱心 用心11 1 1 B 2 D 3 C 4 C 5 5 B 6 6 A 7 7 D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8 8 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6 分 答案 各民族间的经济 政治 历史 地理等因素的不同 决定了各民 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 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 和普遍规律 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 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9 9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 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6 分 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具有继承性 稳定性 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 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1010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 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 成为人类文明 发展的新驿站 10 分 答案 尊重文化多样性 有利于促进世界 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有利于文化成果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 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1111 2 请运用 文化生活 的有关知识 评析跟帖中的观点 并针对发帖中的 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答案 跟帖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对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决定作用 但没有认识 到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还需要其他条件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还要 充分发挥世博会的产业引领功能 更好实现文化 与经济 政治的交融发展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化交流 与传播功能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充分利用世 博会的文化融汇契机 既要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又要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 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明推动功能 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 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培育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的民族精神 专心 爱心 用心12 1212 结合材料一 运用 文化生活 的有关知识 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 10 分 答案 立足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明清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现代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优化提升合同
- 2025版智能仓储设施租赁代售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度现代农业短期雇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地下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与运营合同
- 2025版体育场地租赁合同范本(含赛事宣传合作)
- 2025年跨境电商对赌协议示范文本
- 2025年度采光井施工与室内空气净化合同
- 2025版中小企业债务还款协议书
- 2025年度炊事员劳动合同变更合同
- 2025版电力系统设备定期维护与检修服务合同
- GA 1800.6-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6部分:核能发电企业
- 办公室主任竞聘报告课件
- 行为金融学案例
- 万科集团财务管理制度手册207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版本
- 隐形眼镜经营管理制度
-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 皮肤知识与问题性皮肤分析(入行必看)
- 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