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_第1页
(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_第2页
(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_第3页
(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_第4页
(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2014高考语文一轮 课时专练(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42014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 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 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 十二十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题目 25 分 国学大师任继愈 任继愈最大的学术贡献是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史 并开辟了 用马克思主义视野观察宗教问题的先河 他思考 中国传统文化自秦汉以来独立发展 独具 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有以下几种特点 不失自我的兼容性 与时俱进的应变性 取之有节的 开发性 刚柔相济的进取性 和而不同的自主性 但最突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善于吸收一 切有价值的外来文化 融入固有文化主流 不断发展 中华文化从来都是以自己固有的思想 体系 思维模式来迎接外来文化 在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任继愈试图用唯物史观重新建立中国哲学史的论 述体系 他连续发表几篇研究佛教哲学的文章 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也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 重视 毛泽东文集 有一段话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的文章很少 例如任继愈发表 的几篇谈佛学的文章 如凤毛麟角 1978 年 任继愈提出 儒学是宗教 教主是孔子 任继愈解释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 能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不然不可能维系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 当时 不 仅外国思想界公认中国无宗教 中国的思想界 中国无宗教 的观点也占据主流 任继愈的 观点受到很大的非议 但他一直坚持这种看法 1980 年任继愈重新提出 儒教说 并专门 成立了一个儒教室 其学说打破了 五四 以来 中国无宗教 这一流行观点 触及到中国 古代文化基本面貌的根本问题 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儒家到儒教 中国哲学与中国宗教 儒教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 儒家个性与宗教共性 儒教是人伦日用的神学 佛教向儒 教靠拢 重视儒教的研究 具有中国民族形式的宗教 儒教 等学术文章 任继愈从儒 教的发展与演变 历史与现实透辟地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宗教性特质 任继愈认为 儒教 有自己的典籍 就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 四书五经 儒教重视 忠 和 孝 这既是宗 教思想 也是政治思想 影响了人们的行为 道德 伦理等方方面面 甚至影响了佛教和道 教 唐宋以后 佛教和道教在吸收每一位新教徒的时候 都要重申 忠 和 孝 否则 教徒成不了佛 也成不了仙 从这一点说 儒教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 历史上天主教到中 国好几回都没站住脚 被儒教排斥了 基督教在中国站住脚 是鸦片战争 打 进来的 儒教是教说 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总体认识和定位 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基础 性理论贡献 这些年来 这一观点还未能普及开来 但已经慢慢得到了学术界的理解和赞同 1987 年 任继愈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 先后主持编纂 中华大藏经 中华大典 等 大型古籍丛书 主持整理和编纂古代文献超过 10 亿字 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次与记者谈话时 任继愈透露 想完成一部 中国哲学发展史 这部哲学发展史与他在 上世纪 60 年代主编的 4 卷本 中国哲学史 大不相同 不是教科书 全部是他个人的研 究心得 约 30 万字 任继愈计划着 但他最终没能完成这部 30 万字带有自身学术总结性质 的大书 因为他总有看不完的书稿 而与自己的著述相比 他永远把这些书稿排在更加优先 2 处理的位置 对于学术界 这是一个永久的遗憾 但对于任继愈 却是无悔的选择 任继愈 在给女儿的信中这样写道 要相信我们有能力 也有责任对中华文明有所贡献 只要看到 日后对社会有用 就值得去干 有人认为 任继愈的哲学研究是 精英哲学 而中国更需要 平民哲学 任继愈说 我研究的不是所谓的 精英哲学 也不是什么 平民哲学 而是 群体哲学 我不想 离开群体标新立异 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做好一件事 他研究个体和群体 提出群体认识论 这个问题 就是无论主观还是客观的认识 必须要群体认识才起作用 个人认识某个东西 不解决根本问题 把个人认识强加给群体 就更不行 他说 离开群体 个人在历史的大 趋势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他认为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刻 现代社会的进步 要靠群体认识 的觉悟 一个哲学家启发一个时代的历史已经过去 以后 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是一个觉悟了 的群体来推动社会 任继愈一生的学术研究 尽管跨越多个领域 但传承中华文化是他学术研究的主线 如 此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 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任继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性的特点 和西方文化相比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善于吸收一切有价值的外来文化 且不失自我 B 任继愈用唯物史观重新建立中国哲学史的论述体系 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 受 到学术界的关注 被毛泽东誉为 凤毛麟角 C 任继愈的儒教说曾受到非议 但他一直坚持 并用一批学术文章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也得到了学术界的理解和赞同 D 任继愈计划将毕生研究心得写成 30 万字的 中国哲学发展史 作为自己的学术总 结 最终未能完成 他在给女儿的信中表达了这种遗憾 E 本文通过记述任继愈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理论创见和突出贡献 为我们展示了一位 有着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的国学大师的感人形象 2 国学大师任继愈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6 分 答 3 任继愈提出 儒教说 的理由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 4 任继愈认为现代社会的进步 要靠群体认识的觉悟 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是由一个觉 悟了的群体来推动社会的 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答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题目 25 分 中国绘画大师吴冠中 2010 年 6 月 25 日仙逝的吴冠中先生 是继林风眠先生之后形成一代业绩的艺术大师 他的艺术是林风眠先生等开创的中西融合道路上的一座高峰 吴先生的去世是中国美术界无 法弥补的损失 吴冠中的艺术融通中西 是当代中国艺坛的奇观 在中国水墨绘画方面 吴先生力求推 3 陈出新 在油画等艺术形式上他戮力创造民族特色 这两方面他都走得很远 但在核心处却 又秉持中国人特有的 诗意 和 象心 他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和优秀品质 是他留给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艺术遗产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曾这样评价吴冠中 吴先生的思想会通艺理 展现了一代大师 的广阔视野 他是一个杰出的艺术的思者 他将这些艺术思想一方面化作出色的文字 广为 推广 另一方面不断以诗性的意象为中介 在艺术上表达和验证这些思想 这使得他成为我 们这个时代罕见的思想隼锐 艺术迭新的一代旗手 吴先生的精神朴实高尚 是我们崇敬的一代师者 他一生捐出来的作品数以千百计 几 乎包括了他各个时期的精品力作 2009 年底 他将 56 件近年力作和 16 件珍贵名师收藏捐给 浙江和他的母校 这些作品连续数月在浙江美术馆展出 感动万千观众 他总以炽烈的激 情 赤子的热忱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吴冠中绘画的一生上演了无数的烧画事件 上世纪五十年代吴冠中创作了一组井冈山风 景画 后来他翻看手头原作 感到不满意 便连续烧毁 1966 年 文革 初期 他把自己回 国后的几百张作品 全部毁坏后烧掉 1991 年 9 月 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 将不满意的几 百幅作品也全部毁掉 此举被海外人士称为烧 豪华房子 的毁画行动 吴冠中对这一豪举 给出的解释是 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几乎同时 吴冠中的作品在拍卖艺术市 场上屡创新高 如他 1974 年所作的油画长卷 长江万里图 就以 5712 万元人民币成交 而在烧画的同时 吴冠中对伪作的出现更是毫不含糊 甚至不惜对簿公堂 1993 年 11 月 74 岁的吴冠中状告两家拍卖公司拍卖假冒他名义的伪作 毛泽东炮打司令部 侵权 要 求对方停止侵权并公开赔礼道歉 最终吴冠中胜诉 此后吴冠中不停地与伪作作斗争 吴冠中先生的人生历程几乎就是他的艺术历程 91 年前 他生于一个中西文化相互激荡 的变迁时代 这是他艺术道路展开的基本语境 74 年前 他考入国立杭州艺专 在工科和艺 术的分道口上投奔了艺术 并在林风眠的启发下奠定了 融贯中西 的艺术总路线 63 年前 他以优异的成绩公费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投身西方现代艺术的研修 60 年前 他学成归 国 决定以艺术创作报效祖国 31 年前 他在 改革开放 初期率先提出 形式美感 的理 论思想 质疑 内容决定形式 在方法论层面的唯一性 在当时画坛引起强烈反响 起到了 开阔 新时期 美术思路的作用 27 年前 他提出了 风筝不断线 强调艺术作品不应失 去与广大人民的感情交流 18 年前 针对画家以技法程式的模仿代替精神追求的弊端 他喊 出 笔墨等于零 的口号 此后 他继续以无畏胆略和率真性情自觉担当起超越传统和开拓 创新的使命 吴冠中曾说 模仿不是艺术 儿童和鹦鹉才学舌 融合与突破的理想使他在以中国文 化为根本的 油画民族化 和 水墨现代化 的 跨语言实践 中走出了一条齐头并进 水 陆兼程的不凡之路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中国美术馆举办纪念特展 用其所珍藏的 31 件油 画和 29 件水墨为两大板块组成 油彩 与 墨彩 携手式的基本结构 点缀 2 件水彩 使 观众领略这位融汇中西的艺术大家的风采 在 20 世纪向 21 世纪文化转型的关键点上 在探索造型艺术自身诗学与意境的道路上 吴冠中创造性地贡献出一种以融合中西为鲜明特色的 吴体 这位成就卓著的艺术家 理 论家和教育家 以其在艺术实践和学术主张中胆敢独造的创新精神 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一座 令人仰止的艺术高峰 5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吴冠中先生继承了林风眠勇于创新的精神 开创了美术史上中西融合的道路 成为 美术界的一座高峰 B 无论是在中国水墨绘画还是油画方面 吴冠中先生都致力于中西艺术的融合 体现 了艺术上可贵的探索精神 4 C 许江评价吴冠中先生思想隼锐 艺术迭新 其思想不仅以绘画的形式展现 而且以 出色的文字和诗歌的意象加以表达和验证 D 吴冠中先生通过其艺术历程勾画出了自己的人生历程 融贯中西 的艺术总路线贯 穿绘画的每一过程 表现了他的无畏胆略和率真性情 E 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纪念特展 通过油画 水墨两大板块组成 油彩 与 墨彩 再 点缀少量水彩作品 基本呈现了吴冠中融汇中西的艺术思想 6 结合全文 概括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成就 6 分 答 7 除了艺术上的特点 吴冠中先生还具有哪些品格精神 请加以概述 6 分 答 8 请结合文章谈一谈 吴冠中先生在艺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能给我们在艺术创作上带 来什么样的启迪 8 分 答 2014 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 新课程标准卷地区专用 十二 1 答 E 给 3 分 答 B 给 2 分 答 C 给 1 分 答 A D 不给分 解析 A 项 和西方文化相比 属于无中生有 B 项 文中是说 任继愈试图用唯物史 观重新建立中国哲学史的论述体系 C 项 也得到了学术界的理解和赞同 不确切 文中说 这些年来 这一观点还未能普及开来 但已经慢慢得到了学术界的理解和赞同 D 项 在 给女儿的信中表达了这种遗憾 错误 对于学术界 这是一个永久的遗憾 是作者的观点 2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史 并开辟了先河 提出儒学 是宗教 具有深远影响 主持编纂古籍丛书 整理古代文献 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 要贡献 每点 2 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 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开辟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方法 提出儒学是宗教的主张 编 辑整理了大量古籍丛书 3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 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宗教 儒家思想在中国具有宗教特质 影响了人们的行为 道德 伦理等方方面面 外来宗教多次被儒教排斥 在中国很难站住 脚 每点 2 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 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三段 从任继愈的 解释 认为 等内容就可以概括 即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没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不然不可能维系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 国家和民族 儒教有自己的典籍 就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 四书五经 儒教重视 忠 和 孝 这既是宗教思想 也是政治思想 影响了人们的行为 道德 伦理等方方面面 历史上天主教到中国好几回都没站住脚 被儒教排斥了 基督教在中国站住脚 4 群体认识的提高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个人认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群体认 识才起作用 在中国转型时刻 群体的觉悟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 提高群体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认识 弘扬优秀文化 推动社会进步 观点明确 2 分 分析充分 6 分 解析 群体认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个人认识毕竟是有限的 社会的进步依靠的 5 是群体的力量 可从这个角度展开论述 5 答 B 给 3 分 答 E 给 2 分 答 D 给 1 分 答 A C 不给分 解析 A 中西融合的道路不是吴冠中开创的 C 许江并没有提及 其思想不仅以绘画 的形式展现 选项中提到的与 诗歌 有关的内容也是错误的理解 D 从吴冠中的艺术生 涯看 融贯中西 的艺术总路线贯穿绘画的每一过程 的说法不准确 6 艺术上融贯中西 实践 油画民族化 和 水墨现代化 的道路 核心处却又秉 持中国人特有的 诗意 和 象心 在艺术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突破自我 如在不 同时期提出 形式美感 的理论思想 提出 风筝不断线 的观点 喊出 笔墨等于零 的 口号等 每一点 3 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 概括吴冠中的艺术成就主要从文章的第二段以及倒数第二 三段中进行筛选整 合 艺术上融贯中西 并提出了个人主张 另外他不断创新 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口号 7 无偿捐画 体现了对祖国的赤子热忱 烧掉不满意的作品 与伪作作斗争 表 现了对艺术的精益求精 烧掉不满意的作品 也说明他看重艺术质量 对金钱财富视若浮 云 每一点 2 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 其精神品质主要从文章第四 五 六三段总结 第四段主要说他捐画 体现了 爱国情怀 第五段主要说他烧画 第六段主要写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