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体病讲课_第1页
钩体病讲课_第2页
钩体病讲课_第3页
钩体病讲课_第4页
钩体病讲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钩 端 螺 旋 体 病 Leptospirosis,教学目标及内容,目的:学习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教学内容:掌握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熟悉钩端螺旋体病的后期并发症与预防。了解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和鉴别诊断。,概 述,定义:简称钩体病,是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引起的急性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染源:鼠及猪类,属人畜共患病(anthropozoonosis)或称自然疫源性疾病(natural focus diseases)。 临床特点: 早期:钩体败血症 中期: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 晚期: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 常见死因:肺弥漫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 心肌炎、溶血等。,病原学,致病性钩体:能在人、动物体内寄生,菌体细长,有1218个螺旋,两端弯曲成钩状 基本结构: 菌体 互相缠绕 菌丝(轴丝) 透明外膜 生化特性: 需氧菌,生长、繁殖慢 对酸碱、各种消毒敏感,病原学,国际 :24个群 , 200多个血清型; 国内 :19个群 , 74个血清型 主要菌群 黄疸出血群:毒力最强,为稻田型主要菌群。 波摩那群:分布最广,为洪水型和雨水型主要菌群。 犬群、流感伤寒群、澳洲群、秋季群、七日群、爪哇群,流行病学,传染源:啮齿动物野鼠类 黑线姬鼠 畜中的猪犬牛羊马病人?,流行病学,传染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受染。亦有母婴传播,可引起流产或死胎。接触疫水是传播及流行本病的重要环节,接触疫水,流行病学,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尤其青年农民及新迁入疫区者,病后获同型免疫力。感染后及病后仅获同型免疫力,故可二次感染发病。,流行病学,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全球:分布广,以热、亚热带最多; 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均有。 季节:夏秋季(610月),89月高峰; 年龄:青壮年,农村儿童,2040岁40%; 性别:男女; 职业:以农民、渔民、屠宰工人为主; 形式:稻田型 雨水型 洪水型,全球钩体病负担情况,钩体病负担评定:伤残调整寿命年/100000(每年),我国钩体病发病情况(1991-2010年),2006-2007年我国钩体病发病时间分布,2006-2010年我国年均钩体病发病数及发病率年龄分布,流行类型及其特点,发病机制,钩端螺旋体 皮肤或黏膜 (血流) 全身毛细血管的中毒性损 (早期) (中期) (恢复期) 感染中毒期 器官损害期单纯败血症 (leptospitemia) 迟发型变态反应 肺出血 后发热 内脏损害 肝炎 反应性脑膜炎 间质性肾炎 眼部炎症 脑膜脑炎 闭塞性脑动脉炎,病理改变,特点:病变基础是全身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与组织形态变化不一致性(一)肺:主要病变是肺部表面、气管支气管粘膜及肺泡内弥漫性点、片状出血,炎症表现不明显。原因认为由leptospira本身及其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toxin迅速引起毛细血管的严重损伤。,肺出血,(二) 肝脏肝肿大,光镜下见肝细胞水肿及退行性变,严重者肝细胞坏死及肝索离解;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细胞浸润及枯否细胞增生,胆小管胆汁淤积。,Leptospiral hepatitis,(三)肾肾肿大,肾小管变性、坏死,间质水肿、出血及炎性细胞侵润。,Leptospiral kiney,(四)脑膜与脑血管损害及炎症侵润,(五)肌肉肿胀、出血,横纹消失。,临床表现,临床分期:3期、整个过程约2W。 潜伏期 714天 ,长可达28天,短至2天 早期(败血症期) 中期(器官损伤期) 后期(恢复期),临床表现,早期:起病后3日内 主要为全身感染中毒表现三症 (寒热、酸痛、一身软)三征(眼红、腿痛、淋巴大),临床表现,中期:器官损伤期(病后3 10日)临床分型: 流感伤寒型: 最常见 肺出血型 黄疸出血型 脑膜脑炎型 肾功能衰竭型,临床表现,流感伤寒型: 1.发热 2.肌肉疼痛 3.结膜充血 4.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5.腓肠肌压痛 6.其他,肝脾肿大,“寒热酸痛身疲惫, 眼红腿痛淋结大”,临床表现,肺出血型:在钩体血症基础上,出现咳嗽、血痰或咯血,根据胸部X片病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心肺功能表现,临床上可分肺普通出血型与肺弥漫性出血型。(1)肺出血轻型:临床与钩体败血症类似,伴有不同程度咯血或血痰,胸部体征不显,X片显示轻度肺部病变(肺部纹理增加),如不及时治疗,也可转为肺弥漫性出血型。,临床表现,(2)肺弥漫性出血型:来势猛,发展快,是近年无黄疸型的常见死因原因:病原菌毒力强; 病人免疫力低; 未及时治疗; 治疗时的加重,赫氏反应。 赫氏反应(Herxheimer Reaction)。 发热及其他中毒症状进行性加重 气紧、心慌与窒息感、恐惧 神志恍惚或昏迷,肺弥漫性出血型分期:1)先兆期:神志清楚,心慌烦躁,面色苍白,心率呼吸加快,肺部散在啰音,X光肺部散在片状阴影,易逆转。2)出血期:症状体征加重,咯血不断,X光大片融合阴影,救治难度大。3)垂危期:极度烦躁、紫绀、神志不清满肺大量啰音,呼吸心率减慢不规则,大量鲜血从口鼻涌出。,Chest x-ray of a patient with leptospirosis,临床表现,黄疸出血型:此型又称外耳病(Weils disease),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出血和肾损害1肝功能损害:黄疸进行性加深,黄疸越深预后越差,转氨酶升高。2出血:各种形式的出血。3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肾衰竭,与黄疸及出血轻重有关。,黄疸出血型(icterohaemorrhage )分度,轻度 中度 重度消化道症状 轻 较明显 重 出血 无 重 重 DBIL 85umol/L 85-170umol/L 170umol/L 凝血功能 基本正常 异常 明显异常 尿蛋白 阴性 阳性 ( +)以上 管型 少量 可见 较多 预后 良好 可逐渐恢复 较差死亡率:肾衰 70%;肝功能衰竭 20%;严重出血10%,临床表现,肾衰竭型:各型钩体病都可由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的表现,黄疸出血型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及少量细胞和管型;严重可出现尿毒症、急性肾衰的表现,临床表现,脑膜脑炎型:头痛、呕吐、颈强脑膜炎症状烦躁、神志不清、谵妄、瘫痪脑炎症状可出现脑水肿、脑疝致呼吸衰竭。脑脊液蛋白升高,糖稍低或正常,氯正常;有核细胞500/ML;钩体培养阳性。,临床表现,后期(恢复期或后发症期):起病7 10天后,多数痊愈,少数在热退后出现迟发变态反应。(1)后发热:经治疗或自愈后再度发热,38C左右,1-3天可自退,不需治疗。(2)反应性脑膜炎:在后发热时或稍后出现,钩体培养阴性,预后良好。(3)眼的后发症:退热1W1M,虹膜睫状体炎、脉络炎或葡萄膜炎等。(4)闭塞性脑动脉炎:病后半月到5个月出现。脑基底部多发动脉炎导致脑缺血,反复引起偏瘫、失语等,大多可恢复。,实验室检查,常规: 血常规:WBC正常或,中性正常或; 尿常规:蛋白尿,可见WBC、RBC、管型 血沉:增快,以黄疸出血型明显。 血清学检查:显微凝集试验MAT,抗体滴度4 倍增长 ELISA病原学检查:血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查,诊 断,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季节,疫水接触史。 临床表现:早期三症三征 突出表现 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 并发:肺出血,黄疸,肾脏损害,脑 膜脑炎,或出现“赫氏反应”。 辅助诊断:肝、肾功、三大常规、PT、 MAT。确诊:血清学或病原体检查阳性,鉴别诊断,流感伤寒型:与流感、伤寒、败血症鉴别。 肺出血型: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及支扩咳血鉴别。 黄疸出血型:与急黄肝、流行性出血热、胆道感染、急性溶血鉴别。 肾功能衰竭型:与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小管肾炎鉴别。 脑膜脑炎型:与病毒性、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轻型可自愈弥漫性肺出血、重度黄疸出血型及急性肾衰型死亡率高。,预后,治 疗,原则: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就近就地治疗 一般治疗病原治疗 对症治疗后发症治疗,治 疗,病原治疗:关键和根本措施 首选青霉素G 注意赫氏反应及处理 红霉素 庆大霉素 四环素、强力霉素,治 疗,对症治疗 赫氏反应:镇静剂+激素 肺大出血型:三个措施 镇静:氯丙嗪(冬眠灵)、地西泮(安定)等; 解毒:氢可300 500mg/日,iv; 强心:用半量,毒K或西地兰iv。,治 疗,对症治疗 黄疸出血型: 抗菌(视情况而定) 保肝 止血 护肾 脑膜脑炎型 肾功能衰竭型,治 疗,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