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阶段性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阶段性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2020年高中历史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阶段性测试题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二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共 12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计 48 分 1 2019 苏州月考 宋代一直被人认为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至成熟的重要阶段 下列史实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 火药开始被应用于战争 b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 c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d 李时珍编著 本草纲目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a 项出现在唐末 b 项出现在东汉 d 项出现在明朝 三项 都与宋代时间不符合 均排除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宋代 c 项正确 答案 c 2 2018 蚌埠二中期中 雨果曾说 像印刷术 大炮 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 中 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 在欧洲 有一种发明 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 种奇妙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 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 精瓶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古代的发明 a 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 未推进中国社会的根本性变革 c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d 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 解析 由材料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 无声无息 可知 中国并没有发生 根本性的变革 所以答案选 b 项 a 项材料中没有涉及 d 项说法过于绝对 排除 c 项与 材料无关 排除 答案 b 3 2018 全国卷 明朝中期以后 京城及江南地区 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有人谑称 老童 生 低秀 才 胸无墨 眼无丁者 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 明朝中期以后 京城及江南地区 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这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交往中影响很大 体现了当时人们崇尚文化的氛围 故选 d 其他各选项与材料不符 排除 a b c 三项 2 答案 d 4 2018 山东桓台二中月考 下图石刻记录了秦始皇东巡的有关情况 该石刻的字体 是 a 甲骨文 b 小篆 c 隶书d 楷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图片的解读能力 秦朝 的官方文字是篆书 图片字体是小篆 所以 b 项正确 a 项是在商朝 c 项是在汉代 d 项 是在唐朝 答案 b 5 2018 山东桓台二中月考 东晋王羲之创作的 兰亭序 字势雄强 如龙跳 天门 虎卧凤阁 书体既工整清晰 又飞洒活泼 这种书体是 a 篆书b 隶书 c 行书d 楷书 解析 东晋王羲之是著名书法家 有 书圣 之称 擅长行书 而 a 项篆书和 b 项隶 书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 d 项楷书应在王羲之以后盛行 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6 2018 广东仲元中学期中 清明上河图 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巅峰之作 千百 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 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珍宝 普通百姓根本无缘一睹其真容 现藏于 故宫 该画 a 吸收了印度 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b 以文人画为特色 讲究借物抒情 追求神韵意趣 c 以风俗画为特点 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 d 题材广泛 场面宏大 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 解析 清明上河图 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品 属于风俗画 故选 c 项 a 项 是隋唐时期绘画发展的特点 故排除 b 项与其画风特点不符 故排除 d 项中的时间 唐 朝 错误 故排除 答案 c 7 2019 黑龙江友谊一中月考 一位南宋书生好做 摘抄 每当他看到妙语佳句时 总喜欢摘抄下来 在他的 摘抄本 中不可能收录的是 a 诗经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3 b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c 柳永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d 马致远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 诗经 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a 项可以收录 李白是唐朝诗人 b 项 可以收录 柳永是北宋词人 c 项可以收录 马致远是元朝人 南宋书生不可能摘录其作 品 故本题选 d 项 答案 d 8 2018 齐齐哈尔五校联盟期中 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 元 气淋漓障犹湿 真宰上诉天应泣 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 王右仲评价 道 篇中最得画家三昧 尤在 元气淋漓障犹湿 一语 试一想象 此画至今在目 这说明 a 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 b 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c 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 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 文人画以诗入画 兼有唐诗的表意功能 故文人画 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正确 排除 b 项 a 项正确 材料体现诗与画相通 但不能推断中国 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排除 c 项 文人画和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文人画借唐诗写 意 但不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排除 d 项 答案 a 9 2016 浙江卷 诗词歌赋既是历代文人墨客咏怀 记游 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 也 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下列文句 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a 九市开场 货别隧分 西都赋 b 贝锦斐成 濯色江波 蜀都赋 c 经游 营 天下遍 却到长安城 估客乐 d 岢峨大舶映云日 贾客千家万户室 广州歌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诗歌 a 项中的 市 货 c 项中的 经游 d 项 中的 贾客 都反映了商业经济 b 项 贝锦斐成 濯色江波 描述的是蜀锦的漂亮 因 此选 b 项 答案 b 10 著名元曲 西厢记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女主人公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 但 是她与张生相爱 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 私下幽会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 最终老夫人 同意婚事 有情人终成眷属 西厢记 的流行说明了 a 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4 b 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 c 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 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 解析 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与材料无关 故 a 项错误 依据材料 女主人公莺莺 已经许配给了他人 但是她与张生相爱 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 私下幽会 可知 这不是 对婚姻家庭制度不满 而是对礼教不满 故 b 项错误 材料也没有体现元代商品经济的状 况 故 c 项错误 追求个性自由 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这体现了人们渴望摆脱理学束缚 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1 2018 湖南醴陵联考 有人称 北宋到明清 在 附庸风雅 的贵族文化之外 一种新文化形态 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 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在崛 起 下列属于 市民文化 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 a b c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北宋以后 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 市民阶层的扩大 市民 文化兴起 是儒家士大夫文化 后来成为官方哲学 不属于市民文化 是汉朝时期士 大夫文学的代表 故排除 所以答案选 d 项 答案 d 12 鲁迅在 中国小说史略 中说 在清朝 讽刺小说反少有 有名而几乎是唯一 的作品 就是 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的 假如过甚其辞 就失了文 艺上的价值 所以讽刺小说从 而后 就可以谓之绝响 其中的 最有可能是 解析 a b 两项是明代的小说 应排除 d 项是写鬼怪狐妖的小说 且小说以褒扬为 主 不符合 讽刺小说 旨微而语婉 排除 d 项 只有 儒林外史 符合题意 故选 c 项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 共 2 小题 其中 13 题 32 分 14 题 20 分 共计 52 分 13 3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5 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年代科技发明 总件 件 件 公元 1 400 年 4528621738 公元 401 1000 年 4532711329 公元 1001 1500 年 6738572943 公元 1501 1840 年 47219445396 材料二 所有这些 18 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 技术 包括其改进的策略 都完全可以 由中国人在 14 世纪时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中研发出来 但当时的中国人却没有加以制作或利 用 以致后来这些机器由于无人使用而消失了 因此 我们必须推断在纺织业的领域中 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 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 而在 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知识思想力量的减弱 马克 尔文 中国历史发展的型式 材料三 当时 18 世纪 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 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 不但 无利可图 甚或会本钱无归 经济学上的 边际获利递减率 因此富裕人家 多不愿其 子弟外出 开创 新天地 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 娶妻纳妾之余 抽上大烟 胜于外出生 事冒险 这也与明代专制政治和清代异族统治下法网严峻和地方势力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在此情境下 浪费人力的文化 逐渐形成 妇女裹小脚 坐八人大轿 妻妾奴婢成行 都是浪费人力的社会文化行径 与此对应 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 便变为 非当 务之急 了 费正清 中国 传统与变迁 1 根据材料一 概述中国科技在 16 世纪之前的世界地位如何 结合所学知识 分 析当时中国科技处于这样一种世界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20 分 2 根据材料一 指出 16 世纪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如何 根据材料二 三 并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12 分 答案 1 地位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 远远超出同时代的欧洲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 领先于世界 并且向世界各地传播 对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原因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 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和物 质条件 封建教育的发展 思想观念的进步 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条件 高度集 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功不可没 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开明的文化 宗教 民族与对外政策 有利于科技文化正常交流和发展 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前代科技成就 为后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视为 农本 思想的服务 如天文历法 数学 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广大科技劳动者积极进取 勤奋钻研的精神 2 状况 16 世纪以后 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 原因 经济饱和 投资无利可图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 6 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 重农抑商 劳动力充足 机器的 使用和推广缺乏必要性 传统文化缺乏创新精神 14 20 分 2018 万州二中期中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弗兰西斯 培根在 17 世纪初 对中国古代三大发明 作出了高度评价 我们应当 观察各种发明的威力 效能与后果 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印刷术 火药和指南针 这三种 发明都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 第一种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 第二种在战 争上 第三种在航海上 并且随着这些发明的利用又引起了无数的变迁 由此看来 世界 上没有一个帝国 没有一个教派 没有一个星宿 比这三种发明对于人类发生过更大的力 量与影响了 摘编自樊树志 国史十六讲 根据材料 就 技术发明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 自选中国古代一项发明结合史实 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论题 主题明确 史论结合 层次清楚 结论合理 解析 解决本题注意几个方面事项 第一 注意问题 从 技术发明与人类文明进步 的关系 进行分析 所得出的论题一定包含技术发明和人类文明进步二者的关系 缺一不 可 从 自选中国古代一项发明 分析 所写论点的出发点一定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 切不可弄错范围 从 结合史实 分析 论点展开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史实 不能泛泛而论 第二 结合材料 归纳材料的意思 选出一项发明书写论题 例如 火药的发明推动了近 代文明的进步 第三 论述时 可从发明的出现 发明对中国产生的作用 发明对世界产 生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 做最后的总结 从整体上再次点明论题 答案 示例 火药的发明推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