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绩效研究综述_第1页
适应性绩效研究综述_第2页
适应性绩效研究综述_第3页
适应性绩效研究综述_第4页
适应性绩效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适应性绩效研究综述 摘要 适应性绩效的提出 标志着绩效理论的第二次飞跃 在当今充满动态性和不确 定性的企业组织中 适应性绩效的引入无疑会使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更加准确和高效 本 文从适应性绩效的概念 适应性绩效与任务绩效及周边绩效的关系 适应性绩效的维度以 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整合 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适应性绩效 维度构成 影响因素 1 引言 当今世界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社会发展愈加迅速 新生事物 不断涌现 社会中各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 同时 企业外部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变化和动态性成为现代组织的特征之一 这就导致了组织内员工所要面临的工作情景也是 不断变化 充满挑战的 在这种变化不定的环境中 员工对新环境 新对象的适应能力就 会对他们各自的绩效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但 Borman 等人的绩效模型却忽视了个体对新任 务和新要求的适应情况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 Allworth 和 Hesketh 1997 首次提出应该在 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二因素绩效模型的基础上 增加员工应对变化的适应性绩效 Adaptive Performance 成分 且适应性绩效 以任务和周边绩效没有的方式 预测了长 期的组织效率 Schmitt Cortina Ingerick Griffin Hesketh Pulakos Arad Donovan Griffin Hesketh Griffin Neal 陶祁 2006 则以 Pulakos 等人 2000 提出 的适应性绩效八维度模型为基础 研究得到了适应性绩效的一些调查问卷 但其信效度都 需要进一步的确证 由于没有信效度可靠的一般性测量工具 其他研究者是基于适应性绩 效概念内涵和相关理论模型 自编条目测量适应性绩效 如 Griffin 郑 利锋 2007 谢金澜 2007 等 由于研究工具的不同 以及信效度的不确定性 这可能 是导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和不可比较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4 适应性绩效的影响因素剖析 适应性绩效的提出标志着绩效理论的第二次飞跃 是继任务绩效 周边绩效之外的能 独立预测员工能力的绩效指标 在当今充满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企业组织当中 员工的适 应性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 组织为了保持持续高效运作和获得长期竞争优势 拥有具备高 适应性绩效的员工和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而适应性绩效到底是由哪些因素影响的 具体的 影响机制是什么 这些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内涵和维度构成上 对适应性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对较少 目 前国外学者从个体和团队层面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主要集中在个体层面 第 6 页 上 4 1 个体因素 4 1 1 人口统计学变量 首先 从性别 学历 职业和工作经历等变量出发 现有的研究表明 不同种类以及 不同技能水平的工作 对适应性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 高技能水平或管理类工作需要的适 应性绩效水平更高 Pulakos Arad Donovan LePine 2005 然 而 有些研究并未发现一般认知能力与适应性绩效间的正向关系 例如 Griffin 和 Hesketh 2003 的研究发现 以数学难题测量的认知灵活性与适应性绩效间不存在显著相 关 Anderson 等 2004 的研究则发现 一般智力与转换期间的适应性绩效 transitional adaptation 存在消极关系 与技能再获得期间适应性绩效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这些研究结果 之所以与预期相悖 原因可能在于研究对象或研究方法的选取上 如 Griffin 和 Hesketh 2003 研究中使用的被试都是与信息技术 会计或法律等职位相关的个体 他们具有高度 相似的数字推理能力 导致认知灵活性变量个体间差异性低 因而对适应性绩效不具有预 测作用 Griffin LePine Colquitt Stewart Nandkeolyar 2006 来自对澳大利亚洲政府主管和两家公共服务组织雇员的研究还发现 相比于熟练度 proficiency 和主动性 proactivity 角色绩效 对变化的开放性 openness to change 对个体 团队和组织三个水平上的适应性角色绩效更强的预测作用 Griffin Neal Parker 2007 而且 开放性与工作转换样本中的平均绩效和绩效趋势两者都存在 积极的联系 高开放性销售人员在跨越四个季度时间段的整体销售额中表现出整合绩效的 增长趋势 Thoresen Bradley Bliese Thoresen 2004 这些研究结果说明 当雇员被要求 适应变化时 开放性态度可能是绩效的一个关键因素 且高开放性个体在变化之后的长时 间内更不可能经历绩效高原 Thoresen Bradley Bliese Thoresen 2004 最后 少数研究探讨了情绪性 neuroticism 外向性 extroversion 和宜人性 agreeableness 人格因子与适应性绩效间的关系 Pulakos 等 2002 的研究发现 情绪稳 定性与军队背景中上级评价的整体适应性绩效存在积极的相关 张剑等 2008 的研究表明 适应性绩效与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 且相比于任务绩效 努力绩效和人际绩效 积极情感 对适应性绩效具更强的预测作用 然而 Thoresen 等 2004 的研究则发现变化情境中的 绩效增长与情绪稳定性负相关 与宜人性正相关 由于目前有关外向性 情绪性和宜人性 与适应性绩效间关系的研究很少 因此对这些研究结果还需要重复验证和扩展 第 9 页 4 2 环境因素 4 2 1 组织内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两种 一种是组织内人际间的互动与支持关系 如团队支持 领导 成员交 换关系和组织公民行为等 另一种是工作环境支持因素 如工作特征 工作价值 组织政 策和人力资源策略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组织成员的适应性绩效 从人际互动和支持的关系来看 一种是同级关系 例如组织公民行为和团队支持等 已有研究表明 在个体水平上 组织公民行为中的个人主动性这一层面对适应绩效具有显 著的影响 在工作中 个人主动性行为的增加会使其适应性绩效得到有效提高 主要通过 以下几种方式影响适应性绩效 提高同事及组织的生产力 帮助协调群体内和群体间的活 动 使组织更能适应环境等 唐筱 2008 在团队水平上 团队支持和组织承诺对团队适 应性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Griffin Hesketh Parker 2007 且团队内支持的适应性服务补救 行为 adaptive service recovery operations 积极影响基于顾客的指标 服务补救满意度和 忠诚倾向 即更高水平的适应性绩效会影响团队绩效结果 de Jong de Ruyter 2004 可 见 来自组织内的各种人际支持 能促进员工和团队适应性绩效 而适应性绩效又能进一 步促进远端绩效结果 另一种人际互动和支持关系即上下级关系 如 管理层支持 领导 行为和领导 成员关系等 研究已经证明它们与适应性绩效间也存在积极的关系 在面对 动态变化的环境时 组织需要通过自身的变革去应对这些变化 而变革型领导的特点之一 即在组织内实施并领导变革 因此它对适应性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同时 由于变革型领导 善于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和营造支持性环境 变革型领导也通过领导 成员交换关系对适应 性绩效起促进作用 唐筱 2008 而且 当个体处于挑战性和复杂性工作任务或工作环境 中时 来自管理层足够的支持可能是帮助雇员开发适应性能力和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 Griffin Hesketh 2003 此外 来自组织内环境的支持也是影响员工适应性绩效的重要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 地位与独立性工作价值对适应性绩效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冯明 申俊涛 李学民 2008 而 信息分享和培训聚焦人力资源策略则在成就动机和思维能力与适应性绩效的关系间具有缓 冲作用 郑利锋 2007 管理团队过程和团队共享战略认知与团队适应性绩效也存在积 极的关系 李明岩 2005 4 2 2 组织外环境因素 目前探讨组织外环境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的文献很少 并且主要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结 果 主要涉及了移居海外员工的社会关系网络 市场情境机会和市场竞争程度等变量与适 应性绩效的关系 来自跨文化的研究表明 移居海外员工的整体社会关系网络大小和强度对其适应性绩 效不存在影响 相反 移居海外员工结交的东道国公民 host country nationals HCNs 的 数量和与 HCNs 联系的强度 频率 对其适应性绩效具有预测作用 且人际互动适应 第 10 页 interaction adjustment 在员工结交的东道国公民数量与适应性绩效间的关系中具有完全 中介作用 Osmana Gani Rockstuhl 2008 以上研究说明 移居海外的员工由于其身处 陌生的环境 面临着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需要通过与当地的居民更多地交流 迅速融 入当地的环境中去 才能较好地开展工作 研究还发现 市场竞争强度 competitive intensity 对出口公司的适应性绩效具有直接 预测作用 只不过 在中国样本中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而在英国样本中则是负向的预测作 用 Morgan Zou Vorhies Katsikeas 2003 这些研究结果说明 环境和文化因素与人格 等个体变量 在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中 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这有待于进一步的重复验证 5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首先 目前学术界中关于适应性绩效的涵义 维度 测量方法等并没有一个较为权威 的定义或标准 使得在具体研究和操作时得出了许多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 关于适应性绩 效维度的构成 虽然 Pulakos 提出的八维度理论模型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 但实际表明 多数学者的研究并无法证实这一点 因此 未来的研究需要对适应性绩效的维度构成作进 一步的探索和澄清 其次 目前国内外关于适应性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 并且多集中在个体层面 如一般认知能力 知识技能 自我效能感等 而且关于组织和环境变量与适应性绩效的研 究更为稀少 仅包括团队支持 领导 成员交换关系和组织公民行为等 因此 未来的研 究应更加致力于对组织和环境变量的探究上 并进一步澄清关于适应性绩效影响因素现有 研究中存在的矛盾 再次 国外学者认为适应性绩效内涵的界定可以从个体 团队和组织三个角度理解 Murphy 认为 适应现象和适应行为在个体 团队和组织中都有表现 因此适应性绩效的界 定也应该从个体 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展开 但是 现有对适应性绩效概念的研究 大多 数是从个体和团队角度进行的 而且多集中在个体层面 几乎很少有学者从组织层面对适 应性绩效进行探讨 因此 未来的研究可从组织层面出发进行探索 再者 适应性绩效是由国外学者 Allworth 等人首次提出来的 在企业组织中 适应性 绩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学者目前对适应性绩效的研究还很少 并且主要是在国 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引申 并没有形成符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适应性绩效理论模 型 而且创新较少 无法对企业的绩效管理活动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 因此 国内学者应 致力于在中国背景下对适应性绩效进行研究 并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才具 有真正的实践价值 最后 关于适应性绩效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较为单一 主要集中于探索性因素分析 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 导致适应性绩效的研究结果也缺乏突破性和创新性 第 11 页 因此 学者们可尝试运用多种分析工具对适应性绩效加以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新辉 袁登华 适应性绩效 一个尚需深入研究的领域 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8 339 2 温志毅 工作绩效的四因素结构模型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5 111 3 肖武平 陈廷斌 浅析一般认知能力理论及其与绩效的关系 J 宜春学院学报 2009 1 180 4 周文霞 郭桂萍 自我效能感 概念 理论和应用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1 94 5 郑之亮 金融类企业适应性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以某银行为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8 12 6 冯明 袁泉 焦静 企业员工责任心与绩效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J 科学决策 2012 01 1 7 高瑛霞 绩效管理新视域 适应性绩效模型综述 J 企业导报 2013 7 52 53 8 蔡翔 张光萍 绩效结构理论的两次飞跃 关联绩效与适应性绩效 J 统计与决策 2008 8 39 41 9 张涛 绩效研究新领域 适应性绩效 J 企业管理 2013 9 115 117 10 李锐 叶莲花 凌文辁 适应性绩效理论及其应用 J 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1 27 28 11 姚凯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 J 管理学报 2008 3 463 467 12 陶祁 王重鸣 管理培训背景下适应性绩效的结构分析 J 心理科学 2006 29 614 617 13 周瑾 康莉 一般认知能力与工作绩效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J 社会心理科学 2007 5 6 103 105 14 陈亮 段兴民 基于行为的工作绩效结构理论研究述评 J 科研管理 2008 2 133 141 15 王胜桥 中国情境下适应性绩效构思研究 J 商业研究 2006 341 125 126 16 冯明 纪晓丽 尹明鑫 制造业管理者元胜任力与行业胜任力和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 究 J 中国软科学 2007 10 126 135 17 冯明 申俊涛 李学民 员工工作价值与绩效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J 第三届中国管理学 年会论文集 2008 2723 2734 18 Allworth E Hesketh B 1997 Adaptive performance updating the criterion to cope with chan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nd Australia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onference Melbourne 19 Allworth E Hesketh B 1999 Constructed oriented biodata capturing change related and contextually relevant future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tion 7 97 111 20 Anderson N Lievens F van Dam K Ryan A M 2004 Future p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