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会说出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通过观看视频,能指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学习重点: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学习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预习导学:阅读活动与探究后思考: 方案一中:(1)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什么?(2)描述整个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3)上述变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4)如果白磷燃烧前后,小气球没有变化,其原因是什么?(5)如果玻璃管上没有系小气球,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方案三中:(1)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反应完成后,天平是否仍然保持平衡?(3)如何解释上述现象?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间有什么关系?2、质量守恒定律概念中的关键词是什么3、(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4、你能解释:铁器生锈后,质量增加了,为什么?辨析:有一则广告:“水变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请有识之士加盟。”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加盟?请谈一谈你有何想法?自学检测:1、在化学反应A+B=C中,10 g A物质恰好与8 g B物质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 A、8 g B、18 g C、10 g D、无法确定2、将27.5 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7.9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 A、9.6 g B、12.6 g C、6.6 g D、14.9 g学习研讨一、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学生探究实验: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4、镁条燃烧实验分析: 如何改进实验,使实验3、4满足反应前后质量守恒?问题讨论:(1)铁生锈后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2)蜡烛燃烧后总质量是否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守律?问题: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从微观角度)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评价样题: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 分子的数目 B. 物质的种类 C. 分子的种类 D.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 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A、 B、 C、 D、3、在化学反应A+B=C+D中,a克A与B反应生成m克C和n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 A、(m+n) 克 B、(m+n+a) 克 C、(m+n-a) 克 D、(m+n)/a克4、在化学反应2X2+3Y2=2R中,若用X、Y表示R的化学式,其中正确的是 ( )(A.)X3Y2 (B)X2Y3 (C)X3Y4 (D)XY2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2O+CO2淀粉+O2。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6.燃烧含硫的煤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氧化铜7.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8、铝箔在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总质量总质量总质量总质量时间时间 时间时间 A B C D9.简答题:某“大师”自诩能点石成金,请问如捡到一块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他能成功吗?简要说明理由教学反思: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会说出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3、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般的化学反应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生成物状态的标注。一、预习导学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哪两层?3、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条原则是指: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5、请你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二、学习研讨(一)、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 12 32 44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 、 和 ,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 ,即各物质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二)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两条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练习:写出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二)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Mg + O2 MgO 2、 HgO Hg + O23、 H2O H2 + O24、 Fe + HCl = FeCl2 + H2 评价样题: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高锰酸钾受热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3、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4、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5、铁丝燃烧二、选择6、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A、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数目没有改变C、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D、物质种类没有改变7、化学方程式表示的信息有( )表示物质的组成 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 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A、 B、 C、 D、8右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 ( )AS十O2 SO2 B2CO+O22CO2C2H2+O22H2O DCH4+2O2CO2+2H2O三、填空9、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生成CO2和SO2,则在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和两种元素,可能含有元素1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化学反应2AB2 + B2 = 2M 中,M的化学式应为 11、已知乙烷(C2H6)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C2H6 7O2 4CO2 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出X的数值为:12对于化学方程式 C+O2CO2 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1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分别有以下错误中的一种,请将相应序号填在题号后的括号内。A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 B缺少反应条件C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缺少或用错“”或“”符号(1)4Fe+3O22Fe2O3 ( ) (2)C+O2CO2 ( )(3)H2+O2H2O ( ) (4)2H2O=2H2+O2 ( )(5)Mg+O2MgO2 ( ) (6)2KMnO4= K2MnO4+MnO2+O2 ( ) (7)A1+O2A12O3 ( ) (8)Fe+CuSO4= FeSO4+Cu ( )教学反思: 课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学习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简单计算。2.通过例题,会说出做题的五个步骤以及注意事项。重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注意事项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 说出方程式:4P + 5O2 2P2O5 所表示的质的意义:量的意义:每 份质量的磷跟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分为几步?二、学习研讨:例题: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练习:31克白磷完全燃烧,需要氧气多少克?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三、评价样题:1.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g。求:(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3.煅烧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t,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CaO + CO2)4.12.25克KClO3和3克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生成多少克氧气?反应后剩余固体是多少克?5.把干燥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当反应不再发生时,冷却、称重,得10.7克固体物质,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6.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7.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 + 9O2 点燃 4CO2 + 2X + 6H20, 则 X 的化学式为: ( )A.SO3 B.SO2 C.CO D.H2SO48.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 A.4:9 B.8:11 C.10:11 D.31:44教学反思: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 石墨 C60(1)学习目标:1.会说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指明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2. 会解释出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3. 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能够说明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4. 确定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学习重点、1.金刚石、石墨和C60中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2.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学习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预习导学: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3. C60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预习检测:1.请你们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阅读课文并完成下表。结构主要物理性质对应用途金刚石石墨木炭C602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木炭、活性炭等物质为什么具有吸附作用?什么样的物质易被吸附?5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学习研讨:回忆:什么是单质?什么是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是以什么标准划分的?1物质由元素组成,大家讨论: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举例说明2.讨论: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3.金刚石可以打磨而成光彩夺目、价值连城的钻石,金刚石可以制成用来切割玻璃的刀和钻头。根据金刚石的用途你能够推测出它的性质吗?3、演示实验6-1,锥形瓶中有何现象?说明了木炭、活性炭具有什么性质?请你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这一性质有什么实际用途吗? 小结这节课通过对比分析、实验,从结构、性质和用途三个方面介绍了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你们能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吗?【结构( )性质,性质( ) 用途;反之,用途( )性质,性质( )结构】评价设计:1、金刚石、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 它们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D 构成它们的原子排列不同2、下列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是( )A二氧化碳和干冰 B金钢石和石墨 C氧气和臭氧D氢气和液氧3、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铅 B石墨 C碳黑 D木碳4、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 C可能是二氧化碳D. 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 补偿延伸练习5、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碳单质有 、 和 等,其中 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它们的性质差异是因为 ,由此可知 决定物质的性质。6、木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是因为它具有 结构,防毒面具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 ;制糖工业利用活性炭来吸附 ;自来水厂用活性炭来吸附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C.不同的单质可以由同一种元素组成 D.不同的单质可以有相同的化学性质8.某同学自制简易净水器,除可利用 和等疏松结构的材料做吸附剂外,还可利用我们身边的材料如作吸附剂。为消除室内抽香烟后或装修后难闻的气味,该同学点燃一支蜡烛,一段时间后室内难闻气味消失,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解释其中原因。9.经常不用的锁,开启比较困难时,可向锁空中加些铅笔芯粉末,便容易开启,这是因为 。电视机遥控板按键下面有一层导电胶当某个按键不灵时,打开遥控板,在导电胶接触面上涂上少量铅笔粉就能解决问题,这是由于( ) A有滑腻感 B.能导电 C.质软 D.熔点高教学反思: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2)学习目标:1、 能说出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性质开发其不同用途。2、 通过古人用碳或墨作的字画久不褪色的事实,和升高温度碳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会解释物质化学性质的活泼与稳定都是相对的。学习重点: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学习难点:碳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表明碳具有还原预习导学: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金刚石、石墨、木炭都是碳元素组成的,虽然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是否相同?2、为什么用墨书写的字画能保存那么长时间而不变色呢?3、我国农村有些木质线杆被埋入地下前,表面被火烧成黑色。如果将这种木质线杆直接埋入地下,你认为有什么后果?这又说明什么问题?4、碳可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学习研讨一、碳的化学性质1、碳与氧气反应2、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实验6-7,(思考)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仪器?该实验装置与以前做过的哪个实验装置相似?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巩固提高:利用上述反应,可将氧化铜炼成金属铜。如果将氧化铜换成氧化铁、三氧化钨(WO3),就可炼得铁和钨。请写出用木炭炼铁、炼钨的化学方程式。二、碳的用途(讨论)由上述的碳的化学性质你能说出碳具有哪些用途吗?小结:碳的化学性质评价样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 A、金刚石、石墨 B、冰、干冰 C、氧气、臭氧 D、氧气、氮气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用金属铜制作电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煤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3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等都使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常温下被氧化成稳定性的物质C常温下被还原成稳定性的物质D常温下跟纸反应生成稳定性的物质4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5、有关2 CuO + C 高温 2 Cu + 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CuO具有氧化性 B.C发生了还原反应C.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6、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2)刚开始预热,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 因是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教学反思: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2、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学习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学习难点: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制取二氧化碳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一)、阅读下列信息,并填写下列空白。1、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熄灭,说明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为: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a(OH) 2反应,以此来鉴定二氧化碳气体。(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 g / L,空气密度为1.293 g / L。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5)由(2)和(4)可知,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由(1)可知验满方法为 。 (二)、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两套装置,请思考几个问题: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2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那些因素?3 、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4、确定收集装置时应考虑那些因素?学习研讨 一 反应原理(活动探究:)步骤现象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比较这三个实验,分析哪个比较适合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1.试剂: 或 、 盐酸2.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取决于 和 。碳酸钙是 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二、反应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用 制取氧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讨论: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4、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三 收集方法: 四、验满方法: 。五、讨论实验步骤:要顺利制得二氧化碳应该采取怎样的实验步骤呢/制二氧化碳一般步骤::组装仪器、 、 装药品、倒稀盐酸、 检验二氧化碳、 、验满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须明确制取气体的顺序是: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评价样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常用 ( )A. 木炭和氧气反应 B煅烧石灰石C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 D大理石跟稀硫酸反应2检验集气瓶内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A注入紫色石蕊试液 B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注入澄清的石灰水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3小明在实验室里学习制取CO2,他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组装仪器后,进行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怎么说明这套装置是否漏气?(2)他从稀H2SO4、稀HCl中选择了一种酸,与石灰石反应制CO2。想一想他不选另一种酸的理由_ _。(3)小明该选择什么装置来制取CO2?_。(4)请你告诉他集满CO2的集气瓶,应该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G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实验完毕时,应先_,后_,否则可能_。(3)收集(2)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利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体是;(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试剂是_ _,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填代号)。反应的方程式为_。实验时应注意_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5)用双氧水制备氧气,最好选用的装置为_(填代号)。反应的方程式为_。(6)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C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5、(1)在实验室里,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起反应制取氯气(Cl2),该气体能溶于水,则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标号)。(2)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是用加热固体醋酸钠和熟石灰混合物的,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为_,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气体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3)若用B装置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气体产物,还需补充部分装置。补充装置中所需的仪器是 ,所需的化学药品为 。教学反思课题3 二氧化碳的性质(1)学习目标:1、 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能够概述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 会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做相关的题目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的探究。:预习导学1、碳的氧化物有几种?2、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集满,这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3、将已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通过观察: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4、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5、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学习研讨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说出你的想法。实验探究 CO2 的物理性质:探究1:倾倒二氧化碳现象:底层的蜡烛 熄灭,上层的蜡烛 熄灭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 ,也不 。你是否能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请说出你的方案。探究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现象:塑料瓶 分析:CO2溶于水后,瓶内的气压 ,大气压把瓶子压扁通过以上探究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 色 味的 体 2、密度比空气 ;1.977g/L为空气的1.5倍 3、溶解性:1体积水溶解 的二氧化碳 4、干冰的升华:气体的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致冷剂。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与水反应探究3: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把浸过石蕊试液的4朵小花分别进行实验对比:(1)喷醋酸、(2)喷水、(3)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4)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5)把(4)中的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编号1234操作石蕊 +稀醋酸石蕊 +水石蕊 +CO2石蕊试液+ CO2 加热现象分析结论:(1)石蕊遇酸变 ;(2)水不能使石蕊变 ,CO2也不能使石蕊变 ;(3)CO2与H2O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 ;(4)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CO2和H2O反应方程式:跟水反应: 碳酸的分解: 3、与石灰水的反应: 回忆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H2O-这是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小结:评价样题:实验室按右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验证实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1) 用装置A来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 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4) 烧杯D中放在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证明CO2具有_的性质。 教学反思: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学习目标:1、通过预习和自主探究,让学生能说出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学生初步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有关问题。3、通过观看视频和研讨,能归纳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并理解记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教学重点: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教学难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评价设计:1、通过提问检测目标1,达标率100%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结果来检测目标2,达标率96% 3、通过评价样题来检测目标3,达标率98%预习导学:1、写出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2、在煤炉的上方,我们常常看到蓝色火焰出现,请问这是什么气体燃烧的结果?你能写出煤炉中产生该气体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吗?3、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了让人知道是否泄露,可采取什么措施?一旦发生泄漏,怎么办?4、怎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学习研讨一、一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提示:从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方面描述)2、化学性质(1)可燃性(与碳比较)点燃现象: 、 、 原理:2CO +O2 = 2CO2小结: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应检验气体的纯度。(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与碳单质比较)原理:CuO + COCu + CO2问题:(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一氧化碳的毒性讨论: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在放一盆水,这样做行吗?有人说他不会煤气中毒,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种说法对吗?二、一氧化碳的用途 (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说出用途。) 、 三、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小结: 、 、 、 思考: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为什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相同?评价样题:1.今年5月1日起,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馆等10类公共场所将全面禁止吸烟。这是实现无烟奥运、创建健康城市的重要举措。因为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害气体,它是: 。2. 5月31日公布的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指出,据估算,我国约有1500万青少年烟民,尝试吸烟的青少年不少于4000万。吸烟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由于该气体具有 性,所以常用于冶炼金属。3.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 ,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 。教学反思: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分析归纳出燃烧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2、能利用反推法得出灭火的原理并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视频了解处理失火事件时的基本方法重点:1、物质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难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预习导学:1、物质燃烧的共同特征和反应实质分别是:2、实验探究,分别将小石块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燃烧,木条燃烧而石块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3、实验探究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4、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5、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人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6、归纳总结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7、利用燃烧的条件,你能确定出灭火的方法吗?学习研讨一、1、什么是燃烧?2、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探究实验:现象:总结:燃烧的条件 条件 燃烧的火会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也会带来灾难。根据燃烧的条件,我们应该如何来灭火呢?二、灭火的方法讨论与交流: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演示实验7-2实验小结灭火的原理由上述实验讨论:火场逃生方法评价样题:1、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煽风点火”“钻木取火”这四个成语。2、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如遇到电线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发现家里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所有排气扇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3、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发生森林大火时,灭火总指挥部一面调集灭火人员灭火,一面又抽调人员开辟约50m宽的隔离带,开辟隔离带的目的是 ( )A 隔离可燃物 B 开辟道路,便于运输 C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D 隔离着火区的空气4、连线选择合适的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桌椅等失火 泡沫灭火器 图书馆失火干粉灭火器棉被床单失火 精密仪器室失火 5、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猛烈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沿楼梯迅速下楼 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封闭房门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跳楼A B C D6、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大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1)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 。(2)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使火势烧得更旺。7、现有燃着的蜡烛,水、细沙、大烧杯、硬纸片(或扇子)湿抹布、碳酸钠、稀盐酸等用品,你能想到哪些灭火的方法?能说出利用的灭火的原理吗? 教学反思课题2 燃料与热量知识目标:1: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知道化学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能说出化学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化学燃料的重要性。2:对石油炼制出的重要产品及其用途有一定的认识,会指出石油产品的用途。3:结合实验,概括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及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重点:合理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难点: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预习导学1、请列举你知道的燃料有哪些?你知道这其中哪些是化石燃料吗?2、请阅读课文后回答三种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特点分别是什么?3、煤的主要成分是 元素,石油主要由 、 元素组成,二者都是 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化学式为 。4小结甲烷的性质,并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石油经过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如: 、 、 、 。6、了解什么是“可燃冰”。 7、要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学习研讨一、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1、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2、煤的主要成分是 元素,此外煤中还含有 元素和少量的 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石油主要由 、 元素组成。3、煤、石油的用途(注意两者的综合利用)4、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化学式为 。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甲烷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5、介绍“可燃冰”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能源是哪种能源?你身边接触到最为常见的能源是什么?(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最为常见的能源是热能,比如:燃烧放出的热。)做探究实验镁带和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小结:有的化学反应放热,如物质的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有的则吸热,如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等。三、要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讨论:1为什么燃料要充分燃烧?2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通常工作上有哪些做法?评价样题:一、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煤 B液氮 C 石油 D天然气2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葫芦岛市建昌县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6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阳林州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人才引进11名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石油钻探、开采专用设备合作协议书
-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四校联考2026届数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智能硬件网络对接服务协议
- 游戏测试工具开发服务协议
- 2026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高模量玻璃纤维布合作协议书
- 2026届江苏省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数学七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离子及射线检测、分析仪器合作协议书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 警校生职业生涯规划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学2025届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卷(天津专用)
- 《孤独的小螃蟹》课件
- 0-9任意四位数手机密码排列组合全部数据列表
-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草莓种植课件-幼儿园大班
- 历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试题集(1986-2019)
- 中药新药研发与创新
- 联化科技(临海)有限公司年产800吨二酰胺酯、500吨甲氧苯硼酸、1000吨LT228等九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