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知识点之精华_第1页
考研数学知识点之精华_第2页
考研数学知识点之精华_第3页
考研数学知识点之精华_第4页
考研数学知识点之精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考研数学知识点之精华 高等数学部分 第一章 函数极限连续 一 重要概念 公式 一 函数的性质 单调性 周期性 奇偶性 有界性 1 单调性 对于函数 如果对 有或 则 f x 12 xx 12 f xf x 12 f xf x 是单调增加 单调减少 f x 注 1 对可导函数 常通过判定 单增 单减 fx 0fx 0fx 2 函数不具体的非可导函数 必用定义 2 周期性 对于 如果存在常数 使 则为周期函 f x0T f xTf x f x 数 注 常见函数周期 和 周期为 sin xcosx2 和 周期为tan xcot x 如以为周期 则以为周期 f xT f axb a T 如以为周期且可导 则以为周期 反之不真 即如为周期函 f xT fx T f x 数 其原函数不一定是周期函数 如 周期函数不一定可导 1f x 如以为周期 则 f xT 2 0 2 T a nTT T a f x dxnf x dxnf x dx 以为周期 则 f x g x 1212 T TTT 12 f xg xf xg xf xg xTT 以 的最小公倍数为周期 3 奇偶性 对于 如果 则偶函数 f x fxf x f x 如果 则奇函数 fxf x f x 注 讨论奇偶性必注意区间对称性及与的关系 fx f x 偶 奇 奇 偶 偶函数的原函数不一定是奇数 但奇函数的原函数是偶函数 奇 奇 奇 不等 偶 偶 偶 奇 偶不定 奇 奇 偶 偶 偶 偶 奇 偶 奇 偶 0 4 有界性 对于 如果存在 使 则称有界 f x0M Mxf f x 有上界 有下界 f xM f xM 2 注 有界 既有上界又有下界 常见函数的有界性 sin xcosxarcsin xarccosxarctan x cotarcx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一定有界 极限存在必局部有界 指点的附近 二 复合函数 反函数 分段函数 1 复合函数 假设 则是由 复合 yf x ux yfx yf u ux 而成的复合函数 注 的值域与的定义域的关系 仅当的值域包含在 ux yf u ux 的定义域内时才可复合 yf u 例 仅当时 才可复合 arcsinyu 2 2ux 2 121x 2 反函数 由求 即得反函数 yf x xg y yg x 注 单调连续反函数 其单调性相同 单调可导函数的反函数必可导 单调可导函数的反函数凹凸性不定 单调增加的不同 单调减少的一致 3 分段函数 在定义域内函数表达式不同 注 与 分段点 0 1 f x 2 n f x 0f x 0 2 1 0 sgn0 0 1 0 f x f xf x f x 分段点 0 3 max 2 f xg xf xg x f x g x f xg x 分段点 2 min xgxfxgxf xgxf f xg x 整数的点 带极限的函数 0 4 f x f x 0 5 三 极限定义及左极限 右极限与极限的关系 1 定义 0 lim xx f xA 0 lim xx fxA 0 lim xx fxA 注 1 的方式是任意的 表示是为了确定函数关系 0 xx 0 xx 0 xx 表示是为了确定函数关系 0 xx 0 xx 2 表示当非常小时 也非常小 0 lim xx Axf 0 xx f xA 3 当足够大时 与的差足够小lim n n xa n n xa 2 极限与左 右极限的关系 左极限 右极限 极限存在 1 在分段函数分段点的极限必用此结论 3 2 1 0 1 lim11 01 x x a aa a 1 0 01 lim11 1 x x a aa a 3 存在 为任何以为极限的数列 0 lim xx f xA lim n Axf n n x 0 x 0 n xx 注 此结论常用在证明极限不存在 四 极限的性质 1 保号性 1 则在的某一邻域内 0 lim xx Axf 0A 0 x 0f x 2 则在的某一邻域内 0 lim xx Axf 0f x 0 x0A 2 局部有界性 如果存在 则在附近 有界 0 lim xx f xA 0 x f x 3 唯一性极限存在必唯一 五 无穷大无穷小 1 定义 1 如果 则称在中为无穷小量 lim0 xR f x f xxR 0 00 R x xx 注 无穷小是一个变量 并不是很小的数 一个函数是否为无穷小 与自变量的变化趋势有关 例 时 为无穷小时 不为无穷小 2 f xx 0 x 1x 2 如果对存在 时 有成立 0M 0 0 xx f xM 则当时为无穷大 f x 0 xx 注 1 无穷大一定无界 但无界 无穷大 无穷大具有一致性 2 时无穷小的倒数为无穷大 无穷大的倒数为无穷小 x 0 f x 2 性质 1 有限个无穷小的代数和仍是无穷小 2 有界函数与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3 有限个无穷小的乘积是无穷小 3 无穷小的阶及等价无穷小的应用定理 1 设在自变量的某变化过程中 都是无穷小 1 如则称是的高阶无穷小 记作0lim o 2 如则称是的低阶无穷小 3 如则与是 lim c lim 0 c 同阶无穷小 4 如则与是等价无穷小1lim 4 5 如则称是的 k 阶无穷小0lim c k 2 等价定理如果 则x lim x lim x 3 无穷小与极限的关系 lim x f xAf xAx 注 此结论常用在求极限或证明题中 4 常用的等价无穷小 当时 0u sin uutan uuarcsin uuarctan uu 2 1 cos 2 u u ln 1 uu 1 u eu 1 ln u aua 1 1 uu 注 1 等价无穷小代换只能用在乘除的情况下 2 无穷小阶的讨论常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或泰勒展开式 3 如果是的阶无穷小 是的阶无穷小 g xxa m f uun 则是的阶无穷小 f g xxa nm 4 一般地 如果是的阶无穷小 则是的阶无 f xxa 1 k k fx xa 1k 穷小 是的阶无穷小 反之 如是的阶无穷小 dttf x a xa 1k fx xa k 推不出是的阶的结论 f xxa 1 k 0 x 3 1 x 六 极限运算法则及存在条件 如果与存在 则lim f xlim g x lim lim lim f xg xf xg x lim lim lim f x g xf xg x lim lim lim f xf x g xg x lim 0 g x 注 1 条件的存在性 2 1 0110 1 0110 0 lim mm mm nn x nn nm a xa xaxaa nm b xb xbxbb nm 3 0 01 limsin 00 k x k x xk 不存在 七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及适用范围 1 双边夹法则 如果满足且 则 nnn XY Z nnn XYZ limlim nn XZA lim n YA 5 对于函数 如果且 f x g x h x f xg xh x lim lim f xh xA 则lim g xA 注 多项和形式的极限一般用双边夹法则 2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注 1 己知递推公式求极限必用此结论 2 limln lim x g xf x g x x f xe 八 连续定义及运算法则 1 定义 1 设在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 如果连续 f x 0 x 0 lim xx 0 xfxf 如果右连续 左连续 0 lim xx 0 xfxf 0 lim xx 0 xfxf 注 函数在连续既左连续又右连续 0 1 0 x 函数不具体或分段函数的分段点必用定义 0 2 2 不连续点称为间断点 间断点包括 1 无定义点 2 有定义但不存在的点 0 lim xx f x 3 存在但 0 lim xx f x 0 0 lim xx f xf x 3 间断点的分类 第一类左右极限都存在的间断点 1 左 右跳跃2 左 右可去间断点 第二类左右极限至少有一个不存在的间断点 2 运算性质 1 如果都在处连续 则 f xg x 0 x 1 也连续 2 3 也连续 xgxf xgxf 0 0 f x g x g x 2 如果函数在区间上单调且连续 则其反函数也在相应区间 yf x x I yx 上单调且连续 yx Iy yf xxI 3 设函数 当时 极限存在且等于 即 而函数 xu 0 xx a 0 lim xx x a 在连续 则复合函数当时的极限也存在 且等于 ufy au xfy 0 xx 即 af 0 lim xx fxf a 4 设函数在点连续且而在点连续 则 xu 0 xx 00 ux ufy 0 u 在点也连续 xfy 0 xx 6 5 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内都连续 如为初等函数 为其定义域内一点 则 f x 0 x 0 lim xx 0 f xf x 6 如在上连续 则 在 f xg x a b f x xgxf min xg maxxf 内连续 a b 九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1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一定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2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一定有界 3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必取得介于最大值 最小值之间的任何值 注 1 闭区间2 连续是充分条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6 10 一 基本概念 1 定义 1 设函数在点的某邻域内有定义 如果存在 则称 yf x 0 x 0 0 0 lim xx f xf x xx 在点处可导 并称此极限为函数在点处的导数 记为 即 f x 0 x yf x 0 x 0 x xy 或 0 00 0 lim x x x f xxf x y x 0 0 0 lim xx f xf x xx 0 xx dx dy 0 x x df x dx 注意 结构的一致性 的方式的任意性 0 xx 定义 2 左导数 右导数 0 0 0 0 lim xx f xf x fx xx 0 0 0 0 lim xx f xf x fx xx 定义 3 导函数 0 lim x f xxf x fx x 2 左导数 右导数 导数的关系 左导数 右导数 导数 注 1 分段函数分段点的可导性 必用上述结论 2 在不可导 如 则在处可导 0 f xxx 0 x 0 lim 0 xx g x 0 f xg x xx 0 xx 3 函数不具体 必用导数定义 4 0 00 x x fxfxf x 5 奇 偶 偶 奇 周期 周期 6 单调 不一定单调 f x fx 3 导数的几何意义 表示在点切线斜率 0 fx yf x 00 xy 1 切线方程 000 yyfxxx 2 法线方程 000 0 1 0yyxxfx fx 7 00 0 xxfx 4 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可导必连续 但连续不一定可导 5 高阶导数 1 定义 二阶及二阶以上的导数 2 公式 n xx ee ln n n xx aaa sinsin 2 nn xx coscos 2 nn xx 1 1 1 n n n n xa xa 1 11 ln n n n n xa xa ln 6 微分 二 导数的运算法则 1 设 都可导 则 1 2 f x g x xgxfxgxf 3 xgxfxgxfxgxf xg xgxfxgxf xg xf 2 2 反函数的导数 设是的反函数 且单调可导 则 yf x xg y yf x 也单调可导 且 xg y 1 y x x y 3 复合函数的导数 如果在点可导 而在可导 则复合函 xu x ufy xu 数在点可导 且其导函数为 xfy x dx du du dy dx dy 4 常见公式 0c 1 xx sincosxx cossinxx xx ee ln xx aaa 1 ln x x 1 log ln x a xa 2 tansecxx 2 cotcscxx secsectanxxx csccsccotxxx 2 1 arcsin 1 x x 2 1 arccos 1 x x 2 1 arctan 1 x x 2 1 cot 1 arcx x k k xk 5 隐函数求导法 8 6 由参数方程所确定函数的导数 xx t yy t t t ydy dxx 2 2 t dy t d ydx dxx 第三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15 18 一 一 罗尔定理如果在上连续 在内可导 且 则 f x a b a b f af b 在内至少存在一点 使 a b ab 0f 注 1 条件是充分条件 2 证含的导数等式常用罗尔定理 3 条件缺一不可 二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如果在闭区间上连续 在开区间内可导 则在 f x a b a b 内至少存在一点 使 a b ab abfafbf 注 1 函数值的改变量结构 2 条件是充分条件 条件缺一不可 f bf a 3 4 罗尔定理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特殊情况 0fxf xc 三 柯西定理 如果在闭区间上连续 在开区间内可导 且 f x g x a b a b 在内每一点均不为零 那么在内至少有一点 使 g x a b a b g f agbg afbf 注 1 两个函数的函数值的改变量比结构 f bf a g bg a 2 条件是充分条件 条件缺一不可 3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柯西定理的特殊情况 四 泰勒定理如果在含有的某个开区间内具有直到阶导数 则当 f x 0 x a b1n 时 bax 00 00000 in in n fxfx f xf xfxxxxxxxRx in 其中 1 1 0 1 n n n f Rxxx n 注 1 常见的泰勒展开式 23 1 1 2 3 1 n xn xxxe exx nn 9 35 21 21 sin 2 sin 3 5 21 n n xx xxx n 24 2 cos cos1 2 4 2 n nxx xx n 2 1 1 111 11 2 12 1 1 n n n n xxxx n n x n 231 1 1 1 ln 111 231 1 nn nn n xxxx xx nn 0 x 2 关于高阶导数问题 五 导数的应用 1 极值 设函数在区间内有定义 是内一个点 f x a b 0 x a b 如果存在点的一个去心邻域 对于这去心邻域内任何点都有 0 xx 0 f xf x 则称为极大 小 值 0 f xf x 0 f x 2 单调区间 使函数保持单调性的区间 3 驻点 的点 0fx 4 最大值 最小值与极值的关系 最值是整体概念 极值是局部概念 最值可在边界取得 但极值只能在内部取得 5 凹凸性的定义 6 拐点 连续曲线上凹与凸的分界点 7 渐近线 六 基本定理 1 单调性的判定定理 设函数在上连续在内可导 yf x a b a b 1 如果在内 则在上单调增加 a b 0fx f x a b 2 如果在内 则在上单调减少 a b 0fx f x a b 2 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 函数在点处可导 且在处取得极值 则 f x 0 x 0 x 0 0fx 3 第一充分条件 设在点的一个邻域内可导且 f x 0 x 0 0fx 1 如果当时 当时则在处取得极大值 0 xx 0fx 0 xx 0fx f x 0 x 10 2 如果当时 当时 则在处取得极小值 0 xx 0fx 0 xx 0fx f x 0 x 3 如果在两侧 符号不变 则在处不取极值 f x 0 x fx f x 0 x 注 不存在的点或不易求的点常用此定理 fx fx 4 第二充分条件 设在处具有二阶导数 且则 f x 0 x 0 0fx 0 0fx 1 当时 取极大值 2 当时 取极小值 0 0fx f x 0 0fx f x 注 1 驻点2 二阶导函数易求 5 函数凹凸性的判定定理 在上连续 在内具有二阶导数 f x a b a b 1 若 则在上是凹的 0fx f x a b 2 若 则在上是凸的 0fx f x a b 6 曲率的计算公式 2 3 2 1y y k 第四章 不定积分 4 8 一 一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定义 1 原函数 则是的一个原函数 xfxF F x f x 注 1 连续函数一定存在原函数 dttf x 0 2 原函数如存在一定有无穷多个 3 同一函数的原函数相差一个常数 2 不定积分 全体原函数 cxFdxxf x cdttfdxxf 0 二 不定积分的基本积分公式和性质 1 公式 cxdxx 1 1 1 cedxe xx ln x x a a dxc a cxxdxcossin cxxdxsincos cxxdxcoslntan cxxdxsinlncot cxdx x arcsin 1 1 2 cxdx x arccos 1 1 2 cxdx x arctan 1 1 2 cxxxdxtanseclnsec cxxxdxcotcsclncsc cxdx x cot sin 1 2 cxdx x tan cos 1 2 11 2 性质 1 2 dxxfkdxxkf f xg xdxf x dxg x dx 三 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1 换元积分法 1 第一换元 凑微分 cxgFdxxgxghdxxf 注 1 1 baxdbaxf a dxbaxf 2 1 1 baxdbaxf an dxxbaxf nnnn 3 1 baedbaef a dxebaef xxxx 4 5 xdxfdx x xfln ln 1 ln xdxfxdxxfsin sincos sin 6 xdxf x dx xfarcsin arcsin 1 arcsin 2 7 xdxfdx x xftan tan cos 1 tan 2 8 xdxfdx x xfarctan arctan 1 1 arctan 2 9 222 2 1 1 1 1 x fxdxfxdx x 10 11 2 b x a db x a f a dx x b x a f 2 第二换元积分法 ctFdttgtgftgxdxxf 被积函数含 0 1 cos sin 22 taxtaxxa 0 2 cot tan 22 taxtaxxa 0 3 csc sec 22 taxtaxax 如果分母的次数比分子高的多 则用倒代换 2 分部积分法 dxuvuvdxvu 注 1 运用分部积分法 关键是适当选取和u v 其原则 比易求 0 1vv 易求0 2 dx uv dx vu 2 uxPdxexP n x n uxPdxxxP nn cos 12 vxPdxbaxxP nn ln vxPxdxxP nn arcsin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五章 定积分 15 1815 18 一 重要概念 公式 一 定积分的定义及几何意义 1 2 几何解释 i b ab af n ab dxxf n i n b a 1 lim 注 b a b a b a duufdttfdxxf 只与积分区间和被积函数有关 而与自变量用哪个字母表示无关 b a dxxf 3 定积分的存在性 如果在上连续 或有界且只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 则 f x a b 存在 b a dxxf 二 定积分的性质 1 被积函数代数和的定积分等于定积分的代数和 2 被积函数的非零常数因子可以提到积分号外 3 定积分具有区间可加性 4 如果 则 f xg x bb aa f x dxg x dx 5 如果在上连续 且分别为其最小值 最大值 f x a b m M 则 6 b a m baf x dxM ba dxxfdxxfxf b a b a b a 7 定积分中值定理 如果上连续 则在内至少存在一点 使 baxf 在 ba abfdxxf b a 三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1 可变限函数求导 如果在相应区间上连续 可导 f x h x g x 则 xhxhfxgxgfdttf xg xh 注 连续函数一定存在原函数 如连续 则即为其原函数 tf x a dttf 2 牛顿 莱布尼兹公式 如果函数是连续函数在上的一个原函数 F x f x ba 则 b a aFbFdxxf 注 此公式说明要求定积分两步 1 求原函数 2 代公式 13 3 换元积分法 如果函数在区间上连续 函数满足 f x ba tqx 1 2 在或上具有单调连续导数且其 aq bq q t 值域 则 a b dttqtqfdxxf b a 注 1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换元必换限 换后接着算 下限对应下限 上限对应上限 2 条件 单调可导 4 分部积分法 b a b a dxxuxv a b xvxudxxvxu 注 边运算边代值 四 常用公式 1 0 0 0 2 aa a a f x f x dxf xfx dx f t dtf x 为奇函数 为偶函数 2 如果为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xfT 则 2 2 0 T T TTa a dttfdxxfdxxf TnTa a dttfndttf 0 3 4 2 0 2 0 sin cos cos sin dxxxfdxxxf 00 sin 2 sindxxfdxxxf 5 2 00 sin2sin dxxfdxxf 6 积分不等式 平方的积分结构dxxgdxxfdxxgxf b a b a b a 22 2 五 定积分的应用 1 平面图形面积 1 b a sf x dx drs 2 2 1 2 dxxgxfs b a 3 2 旋转体的体积 dxxfV b a x 2 b a y dxxxfV 2 dxxfxfS b a 1 2 2 rr drVsin 3 2 3 3 平面曲线的弧长 1 xfy bxa dxxfl b a 1 2 2 rr drrl 22 14 3 t tyy txx dtyxl 22 4 变力作功 5 静液压力 6 引力 7 平均值 六 广义积分 1 无穷区间 A aA dttfdxxf lim 2 无界函数 b A aA b a dttfdttf lim 第六章 空间解析几何 2 6 一 重要考点 1 向量的运算 2 求曲面方程 其步骤为 1 在曲面上任取一点 zyx 2 由此点所满足的条件建立方程 3 求平面方程 1 0 DczByAx 平面束2 过特殊轴3 4 求直线方程 第七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8 14 一 重要概念 公式 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及复合函数偏导数 隐函数求导法 1 偏导数 设函数在点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 如果极限 zf x y 000 pxy 存在 0 00000 0 lim lim 0 xx yxfyxf x yxfyxxf xxx 则称此极限为在点处对的偏导数 记作 zf x y 0 px 00 00 xxy z fxy x 注 1 分段函数分段点的偏导数必用定义 2 偏导与连续之间无关 3 为一整体符号 4 从几何上解释为曲面与 x f x z 00 y xfx zf x y 的交线在处的切线与轴夹角正切 0 yy 0 xx x 2 高阶偏导数 若函数的二阶混合偏导数和都在点 yxfz xy fx y yx fx y 连续 则注意 条件高阶偏导连续相等 yx yxxy ff 3 全微分 1 如果函数在点处的全增量 zf x y 000 pxy 15 可表示为 0000 yxfyyxxfz 0 yBxAz 其中不依赖于 则称处可微 A Byx 22 yx 00 yxyxfz在点 此时叫作在点处的全微分 记作 即A xB y zf x y 00 xydz yBxAdz 注 全微分是自变量与的线性函数 dzx y 全微分与全增量之差 当时 是比高阶无穷小 dzz 0 22 yx 可微连续 可微偏导 连续 偏导是可微的必要条件 2 必要条件 若函数在点处可微 即在点的全增量可 zf x y 00 y x 00 y xz 表示成 则 0zA xB y 00 zf x yxy 在点的偏导数 都存在 且 0000 xy fxyfxy 00 yxfA x 00 y xfB y 3 充分条件 若函数的两个偏导数在点处连续 则函数在点 yxfz x y f x y 处可微 x y 4 复合函数微分法 如果在对应点处可微 且的偏导数 12 k zf u uu 12 k u uu li xxxu 21 都存在 则复合函数 lj x u j i 2 1 在点对的偏导数存在 且 112212 lkl zf ux xxuux xx 1l xx j x lj x u u z x u u z x u u z x z j k kjjj 2 1 2 2 1 1 设具有连续偏导数 也具有连续偏导数 则复合函数 vufz yxvyxu 在点处的全微分为 zfx yx y x ydv v z du u z dz 全微分的运算公式 c 为常数 1 dvduvud 2 cducud 3 vduudvuvd 4 2 v udvvdu v u d 5 du ufudf 5 隐函数及其微分法 16 三 偏导数的应用 1 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 1 曲线 其中 都是可导函数 且L xx tyy tzz t x t y t z t 不全为 0 则切线方程为 tztytx 0 0 0 0 0 0 tz zz ty yy tx xx 法平面方程为 0 000000 zztzyytyxxtx 2 曲线 切线方程为 L xzzxyy 0 000 1xz zz xy yyxx 法平面方程为 0 00000 zzxzyyxyxx 3 曲线 L xzzxyy zyxG zyxF 0 0 切线方程为 法平面方程为 0 0 0 00 1xz zz xy yyxx 0 00000 zzxzyyxyxx 2 空间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 1 曲面方程 切平面方程为 0F x y z 0 000000 zzFyyFxxzyxF zyx 法线方程为 法线的方向余弦为 zyx F zz F yy F xx 000 222222222 cos cos cos y xz xyzxyzxyz F FF r FFFFFFFFF 2 曲面方程 yxfz zyxfzyxF 则切平面方程为 0000000 0 xy fxyxxfxyyyzz 法线方程为 000 1 xy xxyyzz ff 四 多元函数的极值 方向导数 梯度 1 定义 设在点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 对于该邻域内异于的点 f x y 00 y x 00 y x 17 如果恒有 则称为 x y 00 f x yf xy 00 f x yf xy 00 f xy 的极大值 为的极大值点 否则极小值 f x y 00 y x f x y 2 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 如果函数在点取得极值 且 zf x y 00 xy 都存在 则必有 0000 yxfyxf yx 0 0 0000 yxfyxf yx 满足的点 驻点 可能极值点 包括驻点和偏导数不存在的点 0 0 yxf yxf y x 注 在内为常数 f x yD 0 y f x f 3 极值的充分条件 设函数在点的某一邻域内具有二阶连续偏导数 yxfz 00 y x 且 记 0 00 yxfx 0 00 yxfy 000000 yxfCyxfByxfA yyxyxx 1 如 则为的极值 极大 极小 0 2 ACB 00 y xf yxf 0A 0A 2 如 不是极值 3 如 不确定 0 2 ACB0 2 ACB 4 方向导数 梯度 1 方向导数 设在点及其邻域内有定义 如果极限 yxfz yxp 存在 则称函数在点沿方向可导 0000 0 lim yxfyyxxf yxfz pL 并称此极限值为函数在点处沿方向的方向导数 记作 yxfz pL yxfyyxxf L z lim 0 注 方向导数与偏导数的关系 2 梯度 设 则 zyxuu k z u j y u i x u gradu 注 梯度方向即为变化率最大的方向 3 方向导数计算公式 如果函数在点可微 则函数在点 yxfz yxp yxf 处沿任一方向的方向导数存在 且 其中 yxp L coscos y z x z L z 18 是的方向余弦 coscos L 沿方向的方向导数为 uu x y z Lcoscoscos uuuu Lxyz 4 梯度的性质 grad uvgradugradv ugradvvgraduuvgrad 2 v ugradvvgradu v u grad 第八章 重积分 6 10 一 重要概念 公式 一 性质 1 dxdyyxgdxdyyxfdxdyyxgyxf DDD 2 dxdyyxfkdxdyyxkf DD 3 12 12 DDD f x y dxdyfdxdyf x y dxdyDDD 4 D D Skkdxdy 5 在上如 则 D yxgyxf dxdyyxgdxdyyxf DD dxdyyxfdxdyyxf DD 6 如果在上的最大 小值分别为 则 yxf D M m D D D MSdxdyyxfSm 7 二重积分中值定理 设在有界闭区域上连续 则至少存在一点 yxf D 使 D D D Sfdxdyyxf 2 公式 1 如果关于为奇函数 积分域关于轴对称 则 yxfz yDx 0 dxdyyxf D 2 如果关于为偶函数 积分域关于轴对称 表示位于轴上 yxfz yDx 1 DDx 方的部分 则 注 平面域关于轴对称 dxdyyxfdxdyyxf DD 2 1 x 3 连续函数关于为奇函数 积分域关于面对称 zyxfu z xoy 19 则 0 dvzyxf 4 连续函数关于为偶函数 积分域关于面对称 表示的 zyxfu z xoy 1 位于面上方的部分 xoy 则 注 立体关于坐标面对称 dvzyxfdvzyxf 2 1 5 如果关于对称 Dxy 则 xyfyxfdxdyyxf xyfyxf dxdyyxf D D 2 0 1 6 中地位同 dxdyyfdxdyxf DD D x y 地位同 dvzfdvyfdvxf 中 x y z 一 计算 1 二重积分的计算 1 如 则 D xyyxy bxa 21 dyyxfdxdxdyyxf b a y y D 2 1 2 则 D 21 rrr rdrrrfddxdyyxf r r D 2 2 sin cos 2 三重积分的计算 1 则 12 12 axb yxyyx zx yzzx y 2 则 22 11 byxzx y ayxzx y f x y z dvdxdyf x y z dz 12 12 rrr zrzzr 22 11 rzr rz r f x y z dvdrdrfdz 3 则 12 12 rr rrr 22 11 2 sin rr rr fdvddf rdr 三 应用 1 体积公式 dvdxdyyxfV D 2 曲面面积 1 曲面的方程为 zz x y 22 1 xy xy D Szzdxdy 20 2 曲面的方程为 zyxx zyzy D ddxxS yz 22 1 3 曲面的方程为 yy x z 22 1 xz xz D Syy dxdz 3 质量 1 2 dxdyyxM D dvzyxM 4 重心坐标 1 平面薄板 dxdyyx dxdyyxx x D D dxdy dxdyyxy y D D 2 立体 注意步调一致 dv dvzyxx x dv dvzyxK K 5 转动惯量 1 平面薄板 22 0 D Ixyx y dxdy dxdyyxyI D x 2 dxdyyxxI D y 2 2 立体 dvzyxzyIx 22 dvzyxzxIy 22 dvzyxyxIz 22 dxdydzzyxzyxI 222 0 6 引力 质量为的质点位于处 物体占有空间域 其密度为m 0000 zyxp 设物体对质点引力为 zyx zyx FFF 则 dxdydz r xx zyxkmFx 3 0 dxdydz r yy zyxkmFy 3 0 dv r zz zyxkmFz 3 0 2 0 2 0 2 0 zzyyxxr CH9 线积分 面积分 6 10 一 重要概念 公式 一 曲线积分 1 1 对弧长的曲线积分 曲线段的长度 1 L lds T lds 曲线段的质量 2 dsm L dszyxm 曲线的重心坐标 3 ds dsx x L L ds dsy y L L ds dsk k L L 转动惯量 平面 空间 4 ds yxyI L x 2 dszyxzyI L x 22 2 对坐标的曲线积分分 21 1 定义 2 性质 Qdypdx L QdypdxQdypdx LL 3 计算 起点 终点 1 L xyy ax bx 则 dxxyxyxQxyxpQdypdx b a L 起 终点 2 txxL tyy t t 则 dttytytxQtxtytxpQdypdx L 起点 终点 3 rrL 则 drQrrrpQdypdx L sin cossin cos 空间曲线 起点 终点 4 T tzztyytxx t t 则 dttRzQytpxRdzQdydxzyxp T 注 对坐标的曲线积分 起点下限 终点上限 3 两种曲线积分之间的关系 曲线切向量的方向 dsQpQdypdx LL coscos ds dx cos ds dy cos 余弦 dsrRQpRdzQdypdx LL coscoscos ds dx cos ds dy cos ds dz r cos 4 格林公式 设函数在域及其边界上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 yxQyxp DL 则 取正向dxdy y P x Q QdyPdx D L L 注 1 具有一阶连续偏导数 2 的位置 p Q p QPdxQdy 3 为闭曲线且为正向 L 4 曲线较复杂 但其趋势区域规则 常采用加一减一 加二减二方式求解 5 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等价命题 1 在内与路径无关 L PdxQdy D 2 为内任一分段光滑闭曲线 0 QdyPdx L LD 3 y P x Q 22 4 存在 使 且 yxu QdyPdxdu dyyxQdxyxPyxu y y x x 00 0 注 如果 包围同一瑕点 则 y P x Q 21 LL 12 LL 6 空间曲线积分 与路径无关 RdzQdyPdx T 注 力 沿作功 x Q y P y R z Q z P x R RkQjPiF L RdzQdyPdxW 二 曲面积分 1 对面积的曲面积分 1 定义 2 性质 3 计算公式 dszyxf 1 yxzz dxdyzzyxzyxfdszyxf yx Dxy 22 1 2 zxyy dxdzyyzzxyxfdszyxf zx Dxz 22 1 3 zyxx dydzxxzyzyxfdszyxf zy Dyz 22 1 4 应用 曲面的质量 1 ds zyxm 曲面的重心坐标 为 2 ds dszyxk k k x y z 曲面的转动惯量 3 ds zyxzyIx 22 y I 22 xzx y z ds 2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1 定义 2 性质 RdxdyQdzdxPdydz 3 计算 23 投影域 则 1 yxzz xy D dxdyyxzyxRdxdyzyxR xy D 投影域 则 2 zyxx yz D dydzzyzyxPdydzzyxP yz D 投影域 则 3 zxyy xz D dxdzzzxyxQdxdzzyxQ xz D 注 1 与法向量与相应坐标轴的夹角有关 锐角 钝角负 2 负侧正侧 法向量的指向 3 两种曲面积分之间的关系 dsrRQPRdxdyQdzdxPdydzcoscoscos 其中为曲面的法向量的方向余弦rcoscoscos 4 高斯公式 设在空间闭域上具有一阶连续偏导 zyxRzyxQzyxP 数 则 其中是的边界曲面 PQR PdydzQdzdxRdxdydv xyz 外侧 注 一阶连续偏导 外侧 闭曲面 1 2 3 5 斯托克斯定理 设函数在包含曲面的空间域内具 zyxRzyxQzyxP 有一阶连续偏导数 设为曲面的边界曲线 则 RQP zyx dxdydzdxdydz RdzQdyPdx 6 流体流过曲面的流量 RdxdyQdzdxPdydz 7 梯度 散度 旋度 设 则梯度 zyxuu k z u j y u i x u gradu 则散度 RkQjPiA z R y Q x P dirA 24 旋度 RQP zyx kji Arot 第十章 级数 8 10 一 重要概念 公式 一 数项级数 1 绝对收敛 条件收敛 注 收敛 则称绝对收敛 1 n u n u 收敛 发散 则称条件收敛 2 n u n u n u 2 性质 1 若收敛 其和为为常数 则 也收敛 且其和为 n u s k 1 n n ku ks 2 若级数分别收敛于 和 则也收敛 且收敛于 nn uV ST nn uv ST 注 如一发散 一收敛 则其代数和发散 如两发散 则结论不一定 1 2 3 在级数前面增加 减少或改变有限项 并不影响其敛散性 但级数收敛时 仅可能改 变其和 4 收敛级数的各项按原次序分组加括号所得新级数仍收敛 且其和不变 注 一个级数加括号所得新级数收敛 并不能说明原级数是否收敛 1 但加括号发散 原级数一定发散 2 5 若级数收敛 则 1n n u0lim n u 注 若 则发散lim0 n u n u 3 定理及审敛法 1 正项级数收敛 部分和数列 有界 n u n S 2 比较审敛法 设都是正项级数 1 nn vu 若从某项起 有 且 收敛 则也收敛 A 0 kNnKVu nnn V n u 若从某项起 有且发散 则也发散B nn uKV n u n V 设是两个正项级数 且 则同敛散 2 nn Vu ll V u n n n 0 lim nn Vu 注 对于正项级数可利用等价无穷小代换 只能用在 正项或负项 级数 25 3 比值审敛法 设有正项级数 若 则 1 n n u 1 lim n n n u p u 当时 级数收敛 时 级数发散 1 01p n u 2 1p n u 注 含或的乘积形式 nn 4 根值审敛法 设有正项级数 若 则 1 n n u lim n n n up 时 级数收敛 时 级数发散 1 10 p n u 2 1 p n u 注 含以为指数的因子n 5 交错级数审敛法 若交错级数满足 1 1 1 n n n u 1 1 nn uu 2 0lim n n u 则该交错级数收敛 且其和 其余项的绝对值 1 us 1 nn ur 6 绝对收敛定理 若收敛 则也收敛 n u n u 注 改变绝对收敛级数项的次序所得的新级数仍绝对收敛 且与原级数有相同的和 1 设级数都绝对收敛 它们的和分别为 和 则它们逐项相乘后 2 nn vu ST 依任意方式排列所得级数仍绝对收敛 且其积为 ST 4 公式 1 时收敛 时发散 1 1 p n n 1p 1p 2 时收敛 时发散 1 n n a 1a 1a 3 时收敛 时发散 1 1 ln p n nn 1p 1p 二 函数项级数 1 基本概念 1 定义 xun 2 和函数 xuxuS nn 1 3 幂级数 敛半径 收敛区间 收 n n n xxa 0 0 4 泰勒级数 如果存在各阶导数 则称为泰勒级数 f x 0 0 0 n n n fx xx n 26 2 定理公式 1 阿贝尔引理 若幂级数 当时收敛 则对的 n n a x 0 xx 0 xx x 当发散 则对的 发散 n n a x 绝对收敛 0 xx 0 xx x n n a x 注 收敛点是连成一片的 2 设是幂级数的收敛半径 且 R n n a x 1 lim n n n a p a 当时 时 时 1 0p 1 R p 2 0p R 3 p 0R 3 幂级数的分析运算性质 设幂级数 其收敛半径为 则 0 n n n a xS x 0R 1 和函数在内连续 S x R R 和函数在内可导 且 2 S x R R 0 n n n Sxa x 和函数在内任何区间上可积 且 3 S x R R dttadxxS n n x n x 0 00 注 逐项求导 逐项积分并不改变收敛半径 但可改变端点的敛散性 4 几个重要的麦克劳林展开式 2 1 2 n xx xe n x 3521 sin1 3 5 21 n nxxx xx n 242 cos11 2 4 2 n nxxx x n n n x n xx xx 1 32 1 32 1ln n x n n xxx 11 2 1 11 2 5 泰勒定理 设在点的某个邻域内具有任意阶导数 则在处的泰勒级 f x 0 x f x 0 x 数在该邻域内收敛于的充要条件是 当时 在点的泰勒级数余项 f x n f x 0 x 0 xRn 27 注 在点的幂级数展开式 f x 0 x 0 0 0 n n n fx f xxx n 三 付立叶级数 1 基本概念 1 三角级数 形如 1 0 sincos 2 n nn nxbnxa a 2 正交 对于在上有定义 如果 则称 xxQ ba 0 dxxxQ b a 正交 xxQ 3 付立叶系数 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则 1 f x 2 nxdxxfancos 1 nxdxxfbnsin 1 在上以为周期 2 f x l l 2l dx l xn xf l a l l n cos 1 dx l xn xf l b l l n sin 1 在上 3 f x a b dx ab xn xf ab a b a n 2 cos 2 dx ab xn xf ab b b a n 2 sin 2 4 付立叶级数 以付立叶系数构成的三角级数 nn ba 付立叶级数 0 1 cossin 2 nn n a anxbnx 4 正弦级数 余弦级数 奇偶延拓 只含正弦项的级数 正弦级数 只含余弦项的级数 余弦级数 注 奇延拓正弦 即 奇函数正弦 偶延拓余弦 偶函数余弦 2 定理 如在上满足 1 连续或只有有限个第一类间断点 2 至多有有限个 f x 极值点 则的付立叶级数在上收敛 xf S x a b 且 为的连续点 1 x f x xfxs 为的间断点 2 x f x 2 xfxf xs 为的端点 3 x f xbxax 2 bfaf xs 第十一章 微分方程 8 12 一 重要概念 公式 1 如果 是二阶线性齐次方程 的两个解 1 y 2 y0 yxQyxpy 28 则也是它的解 其中是任意常数 2211 ycycy 21 cc 2 如果是的两个线性无关的解 12 yy 0yp x yQ x y 则就是该方程的通解 2211 ycycy 3 如果是二阶非齐次线性方程 的一个特解 而是它对 y xfyxQyxpy Y 应的齐次方程的通解 则是该非齐次方程的通解 yYy 4 如果是的解 是的解 1 y 1 xfyxQyxpy 2 y 2 xfyxQyxpy 则的解 2121 ffyxQyxpyyy 是 线性代数 CH1 行列式 4 6 一 重要概念 公式 行与列互换 其值不变 行列式的两行或两列互换 行列式改变符号 行列式中某行 列 的公因子可提到行列式的外面 若以一个数乘行列式等于用该数 乘行列式的任意一行 列 行列式中若有两行 列 成比例 则该行列式为零 若行列式的某一行 列 的元素都是两数之和 则此行列式等于两行列式之和 nnnn niii n nnnn inii n nnnn ininiiii n aaa aaa aaa aaa aaa aaa aaa aaaaaa aaa 21 21 11211 21 21 11211 21 2211 11211 把行列式的某一行 列 的各元素乘以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