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始得西山宴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 一 教材分析 1 始得西山宴游记 这一专题的标题是 像山那样思考 这是一个带有祈使 号召意味 的短语 大意就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应把自己看成大自然的一员 人类是大自然 生态链中的组成部分 我们同万物的关系和山同万物的关系没有什么区别 做到了 像山 那样思考 就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所以我认为本专题的题旨是在加强自然 美的审美教育 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 提升精神境界 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 保护意识 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 涵养心灵 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培养审美能力 激发珍爱自然地情感 2 而且本专题是由三部分组成 欣赏自然 感悟自然 沉思自然 这三个板块是相为应答 的 而 始得西山宴游记 是其中的感悟自然系列的 是柳宗元在被贬期间寄情山水时的 感悟 所以这篇文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西山能引起柳宗元的共鸣呢 解决了这 个问题 那么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板块的指向和柳宗元个人的志向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所以我在备课时候围绕这个问题 分别设置了一系列的小问题 通过小问题的解决来引导 这个主旨问题的解决 其中在设置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是解决 始 字的理解和西山的特 点 二 学情分析 1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文言文积累的基础上 有阅读较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但是我校学生基 础较差 首先应该在文言基础知识点的理解上扫除障碍 例如实词 虚词 古今异义词的 归纳整理和特殊句式的总结 通过学习以前的文言文 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 习 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 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始 得西山宴游记 是我国古代散文的精品 传诵千古而不衰 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 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 因此 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 培养学生 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教师要启发学生要有探究意识 三 教学目标 为了体现本专题研习的特色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 我从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方面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 分别是 一 知识目标 1 掌握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 正确理解 其 则 未始 等文言虚词 在朗读中体会 之 也 而 等虚词的作用 等字的一词多义 及省略句的运用 2 再次了解 记 的特点 3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讨论划分课文层次 领会 概写 特写 之不同 学习寓情于 景的写法 二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读字音 读词义 读句意 读整体内容 读作者感情 1 通过反复诵读 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 难句 解决本文的重点 2 讨论分析写学时 概写 和 特写 的不同以及其相互关系 3 联系现代文抒情散文的有关知识 分析体会本文叙述 描写 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4 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结合课文分析体会作者寄情山水 孤标傲世的思想感情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身处逆境 仍胸怀大志 用心 爱心 专心2 2 教育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赞美 增强自豪感 3 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 想像作家笔下山水之美 进而陶冶情操 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练就一双善于以自然学物中发现美的眼睛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 难点 体会本文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课时设计 1 课时 五 教学设计 1 导入 今天非常荣幸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像山一样思考 的第三专题 感悟自然 的一篇文章 始得西山宴游记 请打开课本到 86 页 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唐 宋八大家是哪几位 C 层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一起来 学习他的文章 体会柳宗元寄情山水 孤标傲世的思想感情 2 作者简介 柳宗元 773 819 唐代文学家 思想家 字子厚 河东 今山西永济县 人 人称 柳河东 晚年贬为柳州刺史 故又称 柳柳州 与韩愈齐名 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 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永州八记 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3 诵读课文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 指导学生注意字音断句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齐读 教师指导学生解释字词 自余为僇人 僇 通 戮 这里是刑辱的意思 施施而行 缓慢行走的样子 披而坐 用手拨开 古今异义 更相枕以卧 更 更换交替 相枕 互相紧靠着 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 极 到 趣 通 趋 往 缘染溪 沿着 始指异之 以 为异 箕踞 席地而坐 像个簸箕 攒蹙累积 累积 重叠积压 萦青缭白 萦回着青山 缭绕着白云 萦 缭都是缠绕的意思 莫得其涯 边际 极限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释 解除束缚 冥合 浑然一体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向 从前 未始 未尝 游于是乎始 于是 从此 从现在 5 翻译句子 A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A 层 我认为 凡是这永州有奇异形态山水的 都被我领略过 却不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特别 B 悠悠乎与颢气俱 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 B 层 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 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 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 而不知 道它的尽头 C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A 层 此时心神凝定 形体仿佛已经消散和万物融合为一体 用心 爱心 专心3 D 是岁 元和四年也 C 层 这一年 是元和四年 三 进入文本分析 一 解题 1 解决了字词问题之后 我们就进入文本来学习 始得西山宴游记 先看题目 从题目 中我们先确定从文体上来说 这属于哪一类的文章 C 层 游记散文 2 对于这类文体 大家有没有接触过 教师 提示 初中时期 也是柳宗元写的 其中有一句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3 是 小石潭记 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 始得西山宴游记 是同一系列的文章 按照 小石潭记 题目的内容 把 始得西山宴游记 这一题目可以简化为 西山游记 可以 这样呢 C 层 不可以 为什么呢 4 教师 那么我们来看 始得西山宴游记 比 西山游记 这一题目多了什么信息内容呢 C 层 始得和宴 5 这两个词分别作何解释呢 B 层 始得 开始发现 宴 快乐 提示 宴有三种解释 1 用酒饭招待客人 2 乐 快乐 3 安逸 安 闲 6 这两个词做这样解释之后 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出哪些信息呢 请同学们把小黑板上的 填空题补充完整 A 这篇文章记载的是作者第 1 次游玩西山的所见所遇及所感所想 B 这次西山之旅是一次 快 乐 的游玩 过渡 我们从题目中得到了这样两个信息 是第一次的西山之旅是快乐的游玩 下面 我们来看文章 请同学们边读文章边思考小黑板上的问题 作者在文章中记载里几次的游玩 在游玩之前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两次游玩后他的心情一样吗 分别是怎样的 请带着问题诵读全文 二 课文内容分析 1 作者在文章中记载里几次的游玩 C 层 两次 分别是游诸山和游西山 作者在游玩之前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B 层 悲 低落 追问 从哪里看出来的 B 层 自余为僇人 居是州 恒惴栗 教师 因为作者是被贬谪在此地 是待罪之身 他为何会被贬呢 因为革新失败 也就说 明他的政治理想在这次贬谪中破灭了 他空有满腔的理想抱负 却报国无门 他在永州待了十年 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 亲族朋友不来理睬 地方官员时时监视 使他 十分狼狈 一度蓬头垢面 丧魂落魄 但是 永州也给了他一分宁静 使他有足够的时间 与自然相晤 与自我对话 用心 爱心 专心4 这样的情形我想大家并不陌生 中国许许多多的文人都曾遭遇过同样的情况 被贬谪 在我国有这样一句话 诗家不幸文章幸 柳宗元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进入了最佳写作状 态 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 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3 两次游玩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 从哪里看出来 A 层 A 游诸山后是悲的 从 觉而起 起而归 中看出 运用顶针的手法 使得三个动作 一气呵成 干脆利落 说明作者对这些景物毫无留恋之感 B 游西山后是喜的 从 苍然暮色 自远而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中看出作者依依 不舍 流连忘返之感 而且作者此时是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仿佛达到了与外物合二为 一的境界 可见之前游诸山和游西山两次游玩 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那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 课文 这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再次思考小黑板上的表格 请两位同学起来读 游诸山游西山 方式 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过 缘 斫 焚 穷 攀 遨 景色 高山 深林 回溪 幽泉怪石 西山 过程 傾壶而醉 醉则卧 卧而梦 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 归家 觉而起 起而归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情 为僇 戮 人 恒惴栗 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我们再看前三个的比较 我想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为什么两次游玩的结果截然不 方式同呢 A 层 1 游玩的方式不同 A 游诸山是的方式是施施而行 漫漫而游 教师追问 这一种怎样的游玩情景呢 能否有同学能有你的语言或动作来描述一下这 8 个字 C 层 教师 缓慢的行走 而且漫无目的 是不是这个样子 垂头丧气 毫无兴致 旁边的风景 与我无关 所以从这 8 个字中我们得出柳宗元游诸山是一种消极的 任意的游玩 这样的 游玩结构可想而知 能发现身边的风景吗 B 游西山的方式是过 缘 斫 焚 穷 攀 遨 教师 这 7 个动词 过是渡过 要穿过河流 缘沿着 路途不好走 斫是砍 这是一片未 开垦的处女地 攀说明山高 而且没有平整的路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路途 并没有影响作 者的兴致 可见作者是积极主动地去游玩西山 用心 爱心 专心5 2 游玩的对象不同 A 游诸山 游玩的是高山 深林 回溪 幽泉怪石 这些游玩对象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提示 高 很高的山 给人一种压抑之感 深林 很密的林子 幽深之外 给人一种 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回 九曲十八弯 不见尽头 给人一种幽深压抑之感 这在无形间 就强化了作者被贬谪之后的孤寂感 B 游西山 游玩的西山时怎样的 同学们能否用几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 B 层 其高下之势 说明西山之高 教师 通过在西山山顶上的所见来写西山之高峻 这里杜甫写泰山之高的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与 说明西山的特立不群 教师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 3 游玩时的过程 A 游玩的醉态是披草而坐 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 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 这里的 而 字都做承接的解释 一连串的动作 说明到了众山之后 作者是为了游玩而 游玩 没有看身边的风景 其结果可想而知 举杯浇愁愁更愁 B 在西山上 作者是引觞满酌 颓然就醉 在酒杯里倒满酒 然后身子倾倒 接近于醉 倒 注意这里古今异义 今义是精神萎靡不振 这时候的作者应该是心醉了 老师不由的 想起了 醉翁亭记 中的一句话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所以慢慢的作者就心凝形 释了 5 那么 现在同学们能否回答 为什么西山能排遣作者内心的苦闷之情 A 层 A 西山的特立不群 让作者眼界豁然开朗 提示 西山与诸山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请同学们在文章找到一个形容词来修饰下 西山 特立 追问 特立二字做什么解释 独特卓立 B 为什么特立不群就让作者心情由悲变为喜了呢 提示 登上西山后作者看到了什么 B 层 则凡数州之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 岈然洼然 若垤若穴 尺寸千里 攒蹙累 积 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 教师 正因为其高峻不群 使得作者登上山之后眼界豁然开朗 所以作者的心情就愉快了 但仅仅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这样的 那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参考老师发现的资料 再来 看看西山的特点 作者与西山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都是卓立不群的 西山高出其他的山 是不与培喽为类 而作者是君子 不与小人为类 所以西山是作者的人格象征 作者游西山能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1 西山的高峻不群使得作者的眼界豁然开朗 2 全新的西山给了作者全新的生命体验 自由 放松 超越 3 西山的游玩使作者达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10 那现在同学们能解答在上课之处提出的问题了吗 为什么说游于是乎始 西山之游是 游玩的真正开始 A B 层 因为一方面西山的游玩给了作者不同于以往的信的生命体验 自由 放松 超越 解脱 而且西山之游使作者达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6 从文中两种游览的情形看 作者为何只在游西山时 才有 与自然合而为一 的感觉 用心 爱心 专心6 教师 西山 怪特 高峻和特立不群 作者 怀才不遇的处境 不甘沉沦的追求 卓而不群的人格 傲然独立的精神 六 课堂小节 在老师看来 本文这是一种灵魂的进化与自救 从一个苦苦挣扎在痛苦边缘上的灵魂 从 一个不知路在何方的灵魂 从一个似乎被生活折磨到近乎只有肉体的灵魂 找到了他的家 找到了他的根 也找到了他的路 找到了力量与精神 而这一切因为西山 因为这一怪异 特立的山 七 板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景色 游诸山 幽深压抑 悲 游西山 高峻 特立不群 喜 西山就是柳宗元的化身 八 作业布置 你有类似的游览经历吗 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当时情景 写 200 字左右的小短文 ABC 层 1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C 层 A 僇人 l 惴栗 zhu 颓然就醉 t B 榛莽 zh n 衽席 r n 施施而行 sh C 若垤 di 攒蹙 z 引觞 满酌 sh ng D 培 p u 塿 颢气 h o 箕踞而遨 j 2 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层 A 惴栗 担心 漫漫而游 任意 B 披草而坐 身上披着 意有所极 到 C 缘染溪 沿着 攒蹙累积 收缩 D 引觞满酌 酒杯 游于是乎始 从此 3 与例句中 穷 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层 例 上高山 入深林 穷回溪 A 穷山之高而止 B 欲穷其林 C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D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而不知其所穷 4 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山东省枣庄市名校数学七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教育机构外教上岗前的文化适应与教学技能训练
- 2026届河南省洛阳市第23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买卖二手轿车合同
- 邮储银行吉林市昌邑区2025秋招笔试法律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丽水市云和县2025秋招半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答案
- 中国银行泉州市惠安县2025秋招笔试数量关系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马鞍山市博望区2025秋招笔试管理营销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安庆市桐城市2025秋招笔试经济学专练及答案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企业管理人员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统编语文(2024)二年级上册识字5《去外婆家》课件
- (正式版)DB15∕T 3226-2023 《液化天然气单位产品电耗限额》
- 物权编善意取得制度解读
- 静脉采血业务学习
- 2025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高中三年必考基础知识复习汇编资料(必背版)
- 保障性租赁住房房屋维修保养方案
- 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智慧树答案
- 信访诉求书撰写指南2025
- 医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