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一个任性的童话诗人_第1页
26一个任性的童话诗人_第2页
26一个任性的童话诗人_第3页
26一个任性的童话诗人_第4页
26一个任性的童话诗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中文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朦胧诗为沉寂已久的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风。与传统诗歌相比,诗的现代意识增强了,诗人们高扬自我,注重个性,具有强烈的反叛意识,自觉参与民族性的重建。顾城是这一诗群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艺术追求十分特别,他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自觉地以童心感受世界,搭建人类向往的彼岸世界。未经污染的孩童的心灵和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是顾城的着眼点。顾城以孩子的眼,关注着这个世界,执拗的抹去成人世界的污浊。他渴望建立一个天人一体的世界,那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彼此倾诉。没有血腥和背叛。童年经验给他提供了理想的沃土,他早年生活的地方是片温暖、宁静的天籁世界。尽管后来回到城市,但他的心却停在那里。面对城市的斑驳,他在诗里寻找现实中失去的阳光。顾城意识到他“天国”梦的艰辛,因此他的诗里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为了躲避喧嚣的世俗,他和妻子远赴新西兰激流岛,幻想着开拓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然而现实又一次击碎了顾城的梦。但是他一直在和肮脏的成人世界对抗,他的天真和执著带给人们感动。顾城并不是沉浸在虚无缥缈的幻境中,躲避人生。他有着知识分子宿命的责任感,重塑东方民族的渴望,并未因远离本土而淡忘。顾城是一个勇敢的人,他敢于超越外物,实现心中的理想。他的结局是值得人们深入思索的。国外的汉学家称他为“东方的明珠”。他以他的明慧吸引着中外众多的关注。本文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切入点,浅析顾城的诗学追求。关键词: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诗学追求The contents summary: the end of 70s in 20 centuries, hazy poem for dead silent already a long time of poem boundary infused into a delightfully fresh breeze.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verse, the modern consciousness of the poem strengthenned, the poets pay attention to the ego,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haracter, having the rebel of mightiness consciousness, awaring of self to participate the race reconstruction.Attend to the city is this poems to represent one of the poets.Its art pursue very and specially, he is an our country unique a nursery tale poet in contemporary verse history now, aware of self with the childs heart feeling world, build the other shore world that mankind look forward to.Have not yet the mind of the polluting kid and have not yet the great universe that mankind set foot in, is a point to be attended to that attends to the city.Attend to the city with the childs eye, pay attention to this world, the put on of pertinacity become the human life field dirty.He hopes earnestly to build up a world of nature and man integral whole, there person and nature the diapason get along with, each other get off the heart.Have no bloody and betrayal.The childhood experience provided ideal fertile fields for him, the place of his early years life is a slice of warm and quite sounds of nature world.Though return to the city afterwards, but his heart park there.Face the city motley, he look for the actuality in the poem in the lost sunlight.Attend to the city is aware of him the hardships of Kingdom of Heaven dream, so often show unintentionally the light sadness in his poem.For avoid disturbingly noisy of customs, he leaves for with wife far New Zealand the torrent current island, fantasize to expand to belong to their own Kingdom.However realistic and a shot is ground attend to the dream of the city.But he always at and dirty the human life field resist, his innocent bring the people with persistence touched.Attend to the city is not to sink to immerse in visionary dreamland, avoiding the life.He ha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of the knowledge member predestination, remoulding the desire of the eastern race, not thin forget because of keep off the mainland.Attend to the city is a brave man, he presumes to surmount the outside thing, carrying out the ideal in the heart.His final outcome worthy of people thorough deliberation.The Sinology house of the abroad calls him as east of bright pearl.He draws on Chinese and Foreign numerous concernses with his intelligence.This text with I am a child of self-will for correspond the point, the analysis attends to the poem of the city to learn to pursue.Keyword: I am a child of self-will GuchengThe poem learns to pursue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他的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一句描述了他自己的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织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著,也是他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顾城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他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这追求在未经涉世的孩子的眼中和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中流露出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采用儿童视角,在儿童的理想里改造着成人世界。顾城此诗里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风,敲击着成人世界的污尘。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非常圣洁。这很有力量,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而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更具震撼,比成人的呐喊更振耳发聩。北岛呐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让“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世界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在西方文学中也经常有这样的艺术形象。在一群污七八糟的人寰世界里,会出现一个非常无辜的小孩子。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小天使,他帮助陷入绝望的音乐家莱维屈恩创作出辉煌的音乐。这个小天使是希望,是一个亮点来平衡这个世界当中所有人的罪。顾城用未涉世的孩童的眼和心灵感受着成人世界,构建着自己的童话家园。在国外接受采访时,他曾专门对“童话”作过解释,他特别强调这个“童”是李贽“童心说”的“童”,指未被污染的本心,而不是指儿童幼稚的心,因此他的诗中住着“不会流泪的眼睛”,“天空和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淡绿的夜晚和苹果”,它们拥有“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的时刻。这类童话般的意象富于幻想,晶莹,有生命力,新鲜而单纯,直指“未被污染的本心”,意象明了的呈现,直引读者进入审美意境或作更深入思考。“艺术创作就是人类的童心在更高的程度上的复活和再现,艺术家就是最有童心的人。”顾城推崇李贽的“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焉者也”,只要“童心常存”,则“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学而非文者。”顾城在谈到朦胧诗时指出:“他们的作品在一个时期,都不约而同地写孩子,或用小孩子的方式来表达痛苦、期待,他们所经历的感情瞬间,和人类远离的天真时代无意相合,这种巧缘使他们在明慧、完整难以更动的东方传统之上,轻易增添了一点可爱之处”。顾城自觉地把“童心”作为文艺判断的标准之一,他的独到、灵性,遥继了东方诗学的“童心说”的衣钵。顾城说过:人成为一个文化的产物,他是美丽的,有人道主义的东西,同时他也是最悲惨的,他远离了自然那种最芳香的气息,人们相信文字,相信文字能组成人的全部生活,其实我们有时读一片叶子,叶子更美丽,而我们的文字就是从叶子脉络中来的。灵性的话语中映托出一个自然之子的模样。在他心中天国、纯净、自然是三者紧密相连。边城中清新的自然、天真的翠翠、沈从文的人生理想也是融合在一起。然而顾城心中的自然不局限于“茶峒”、“竹篁”、“白塔”这样的客观存在。他的自然广泛得多,“早早醒来的节日”、相爱的小山丘、怀着很多很多浆果一样的梦的树熊在诗人眼中,一切都有生命,在教会人如何生活。顾城没有“人是万物之灵”的观念,他赋予自然万物以灵性,而不是将其作为人的生命的符号象征和标志,他从心里真切地认为自然万物有生命,有意志,按照自己的逻辑、自己的规律生长运动。自然唤醒了沉睡的顾城,赋予他“春天的激动”,他说过:自然的洁净色彩,抹去了闹市的浮尘,使我的心恢复了感知。在人与自然心心相印的状态下,顾城与生命进行着有趣的对话,他要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燃烧的烛火和枫叶/画下许多因为爱她/而熄灭的心”,顾城笔下的自然不只是情感的外射,还存在平等的感觉,仿佛他们一直在那微笑,许愿,只是被顾城发现,这也是顾城的超越之处。顾城对于自然的发现不仅仅是眼睛的发现,而且是各种感官的集体发现。他既能看到“露水”的微笑,又能听见“小河”的快乐,还能感受到“春天”的激动。这是宇宙的奥秘。顾城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在我周围成千的鸟儿对着我叫着,我感到一种激动它们都看我”,“它们走了,我觉得在那个瞬间我好像聋了,我听见另外一种声音,天、地、宇宙万物轻柔地对话”。“在一个孤独者的眼中,大自然常常特别富有人情味。当艺术家博大深沉的情感在同类中暂时得不到理解与呼应时,往往会产生移情现象。”在顾城眼里,自然被生命化了,有了人情味。“自己的爱不能被同类接受,就把它移向自然;不能获得同类的理解,就与自然对话,在与人类的交往失去的心理平衡,通过与自然的交往而重新获得了。反过来,人之所以那么强烈地投入自然的怀抱,也是因为人间缺少爱与理解的缘故。”顾城把自己在现实生活的无助上升为生命意识和宇宙意识,他的诗歌中自然总会和人和谐共处。顾城的童话世界构建是其自觉的追求,这种追求与其童年经验有关。据顾工回忆,8岁的顾城每天从西直门小学回家,把他的诗背给顾工听:“松塔和雨滴的故事,云朵和工地的对话,瓢虫和蚂蚁的私语”顾城在小小年纪时,就忙于构建他纯净的梦,这是一个早慧的孩子。“文革”开始后,顾城目睹了一幕非理性的场面,他看到有人因为贴反了大标语,被众人围拢来,死死地缠住,揪住,按下头,用脚踢顾城的脸色惨白,再不向窗外多看一眼。文革时的动乱变成了童年的可怖经历,让顾城对成人世界开始抗拒,他只想住进天籁的世界。“由于动乱的年代过早地击碎了美好的童年。当风雨过后,他格外渴望世界的和谐与自由。”而父亲被下放的农场正是一个远离纷争、喧嚣的宁静地。那渤海荒滩上栖落着大群大群水鸟,翅膀时时拍击那像泥捏似的村落。那没有人,只有云和鸟和太阳,还有远远的草地上正在觅食的猪。草有些绿了,更绿了盛夏到了。顾城的手伸进沙砾中写诗:“太阳烘着地球,像烤一块面包”在那时,他已经两册自写自编的诗集。这段桃源般的生活,在顾城心中应该生了根,是他天国梦的影子。直到结婚后,他的生活依然像童年牧场日子,“醒来便去种丝瓜、扁豆,有时去讲课。他讲的是他所爱的鸟,他所梦想的人和各种昆虫的故事他总是看着远处讲话,说他要在山上筑一座小城,安一门金属的大炮,养一些兔子,我是一个王子/心是我的王国蓝海洋在四周微笑/欣赏着暴雨的舞蹈所有 听的人都很安静,被他带进了一个童话世界,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向前走着,好像在继续他儿时未完的游戏”即使在他生命的尽头,他还在新西兰的激流岛上做他的王子。顾城是一个城市的孩子,他的记忆却固执的停在和父亲下放的时间,他多次谈到那个时期的生活,“我是一个放猪的孩子,没有受过教育”童年生活在他记忆无限放大,他要保持“未被污染的心”,必须住在那儿。这些童年经历给顾城留下了深刻的精神印记,可以看出那时的自由、纯净为顾城的个人气质、心理机制吻合。因此,顾城在心理上拒绝长大,成年后一直反观着童年的经验。“童年经验包蕴着最深厚、最丰富的人生真味,可以说它本身经常就是一种审美体验。童年经验作为人类个体的一种本真的生命体验超越了现实世俗的干扰,是对经历物所作的天然纯真、直观的把握,因而这种体验最接近于人的本性,是最真实、天然的,也是最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的”顾城的诗里几乎是童年生活的变形,他的“童心”感受着远离功利的纯净之美。“童心”之美在于“真”,“童年经验之可贵在于它是审美的、非功利的,是最接近艺术本质的体验。”所以顾城的诗非常纯、干净,他诗中的主角永远是“阳光、沙滩、松树、海浪、瑚草、昆虫”。虽然顾城是一位童话诗人,但他并不肤浅。他常会深入审美主体的内核,注入生命感,显示着深刻的思想。佛语中:我穷/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痛苦/我的职业固定的/固定地坐/坐一千年/来学习那种最富有的笑容/我只想保存自己的泪水/保存到工作结束。他总能洞悉成人世界最深的寂寞和无奈,还有他自己深深的忧伤。但是顾城并没有在绝望中止步,他试图用童话世界消解成人世界的寂寞和无奈。他的诗里盛开着“没有痛苦的爱情”,他的爱人“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在近乎强迫的渴望中,也流露出凄婉。顾城在他的700多首诗中,几乎没有爱情的内容,虽然他在生活中有惊天动地的爱情,但他的诗里看不到情欲的痕迹。他的“天国”是晶莹的,他似乎把爱欲驱逐出他的诗国。偶尔的显露,也像孩子的早恋般清淡、朦胧,在顾城心中,诗是纯净的国度,容不得半点热烈和纠缠。他的任性还在于他的反叛精神。不同世俗苟合,一心营造自己的童话。冲破现实的种种束缚,完成自己的梦想。舒婷说顾城“做了一件力不从心的事情,力不从心的梦。”顾城何尝不知他崎岖的前路,但是他在坚持。他不仅在艺术的国度里任性地走着,还在生活的路上执拗地走着。他是真正的勇士,超脱外物,追求心灵的自由。缀满枷锁的城市可以给他温暖的房屋,柔软的衣裳。但他跑到了远方,盖屋,养鸡。很少有人为了自己的自由,放下安逸的生活。顾城在国外的日子很穷,他也为钱发愁,但他不曾退缩。理想已成为他生命的全部。在现实中挣扎着做童话里的王子,需要蝴蝶飞越沧海的勇气。顾城失败了,关于他的结局众说纷纭。我觉得他的失败并不是他个人的失败。理想只能和现实妥协吗?这是个沉重的问题。“乌托邦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可行,是否合理,而在于它打破世界的唯一性,它的存在本身,即构成了对现实时间的对抗”。不管怎样,顾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的童话诗歌。顾城躲避着成人世界的纷扰,但他却做着一个伟大的梦:“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文革记忆让诗人深切体会到人性的恶魔性,重塑民族性是他的愿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战争年代也好,专制时代也好,新时期也好,知识分子总是或隐或显地作为社会主角,引导着社会,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威总是纠缠在一起。正是这个原因,知识分子,包括顾城在内的朦胧诗人群才表现出如此崇高的历史责任感,远大的道义力量;他们的诗歌中即使是对社会最早弃绝的诗句,也隐含着背后那肩扛历史闸门的神圣热情。”顾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对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关怀。他是在表达自己的声音。他认为表现世界的目的,是表现“我”,那一代有时也写“我”,但总把“我”写成“铺路的石子”、“齿轮”、“螺丝钉”。这个“我”,是人吗?不,只是机械!诗里的“我”是这样的:“画下自己/画下一只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