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范文_第1页
结题报告——范文_第2页
结题报告——范文_第3页
结题报告——范文_第4页
结题报告——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题报告结题报告 范文范文 摘要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创造新事物的 能力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 创新能力是一个 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把创新能力的培 养提到了强国富民的理论高度 人类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时期 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 关键词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实践能力的 提高前言当今世界各个领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造成信息量剧增 这 就要求本世纪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 更要具备独立接 受新信息 处理新信息的创新能力 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普遍采用传授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并以重视 双基 为其主要特征 忽视对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和培养 因此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 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 课题的提出进入了二十一世纪 市场经济的环球化 信息技术 的现代化 网络化 纳米科技的研究应用普及化 环境意识的加强 等 都向我们的基础教育发起了挑战 要求基础教育必须改革创新 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人才 否则二十一世纪对我们来说将是倒退的世纪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人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 而淮北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高效利用研究传统的应试教 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 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抑制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迫切需要 职业教育为之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 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培 养的是直接工作在生产 服务 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必须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这是职业学校学 生的一种重要素质 也是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如何在当今信息化 学习化环境下探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新 的职业学校教育模式 尤其是课堂教学模式 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 迫切需要 是时代的呼唤 是职业类学校面临的继续深化 继续向 前发展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要联系实际讲理论 为学生创设培养实践能力的环境 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市场经济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也 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要培养出 具有这种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学生 使学生做到一专多能 才能尽 快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将成为职业学校教育成败的一个 关键所在 特别是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是摆 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 形成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理论 国内在 心理学 教育学 创新教育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为本课题研究 提供了富有指导意义和时代特征的理论资源 现在我校已有一批中青年教师从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 践的研究 所以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 就必须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教育 就必须在学生的青少年时代对他们进行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因此进行了此项课题研究 二 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 1 课题研究的目标我们进行的学科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 所追求的 目标和价值 不是理论上的突破和建树 而是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 引起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改变 把学校教学作为主阵地 把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 在学科教学的师 生活动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 不断探索和建立创新教学 模式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体系的研究 包括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创新教 育课堂教学方法 2 建立适合创新教育教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营造创新教育的新环境 3 学生主体性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 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方法 1 课题研究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思想性 知识性 科学性 有机的渗透到教学过 程中去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对学生的品德 知识 人格 操作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 2 主体性原则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激励者 促进者 而学生才是真正 的学习主人 教师要尊重学生 平等对待学生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合作学习 创建师生 生生合作的和谐教学氛围 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3 活动性原则 要针对学生特点 采取灵活的方法 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各种 器官并用 眼看 耳听 口说 动手 动脑 独立地进行实践操作 和各类活动 在时间分配上应增加学生自主活动和实践操作的比重 4 创造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开动思维器官 创造性地解 决问题 注意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创造意识 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 来 帮助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 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 践能力 2 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属应用性研究课题 力求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性 探索性的研究 综合采用观摩法 调查法 实验法 经验总结法 个案研究法 内 容分析法 比较法等 四 课题研究的实施针对中专学校的学生 我们还是以课堂教学作 为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 所以课题研究的实施也就要在课堂教 学中构建起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 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创新学习的宗旨是在传授知识 发展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其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三个 方面树立创新学习意识 发展创新个性 培养创新学习能力 1 树立创新学习意识 创新意识 由好奇心 求知欲 怀疑感和竞争精神等因素组成 是 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客观事物刺激下 自觉产生积极改变客观 事物现状的创新意愿和创新欲望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 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 树立 创新目标 充分发挥创新潜力 2 发展创新个性 创新学习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目标方面包括有 1 在课堂上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2 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较强的独立性 3 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4 主动参与学习 有与教师 同学共同合作探究的意识 5 有主见 不轻信他人意见 习惯于自己动脑 动手 6 不拘泥 不守旧 乐于做一个创新型人才 3 培养创新学习能力 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反映创新课堂中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 它是 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 在创新学习课堂上 培养创新学习能力 尤其要加强以基本技能为 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1 能够广集博览 能主动搜集信息 丰富自己的多方面知识 培养 认知能力 具有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探究问题能力 即能够灵活运用自己已有 的知识 经验 有步骤地 多方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2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逐步培养交往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上勤动手 勤实践 勇于参与课堂活动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勤于表达 敢于就某一个问题发表看法 力求语言流畅 培养较 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能从多角度 多方面思考问题 合理想象 二 创新教学课堂构建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 教学要素的组合方式和活动程序 是供教师谋划教学设计 实施 教学活动 评价教学效果的参照模型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而建立起来的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程 序定向 探究 评价 内化 创 认识过程A感性认识 B思 考问题 C检验评价 D综合运用新 问题的认识 问题的研究 问题的解决 问题的深化 教教师活动激发情感 启发 诱导 反馈信息 设计训练创设情境指导点拨及时评价延伸提高学 学生活动自主尝试 主动探讨 主动参与 灵活运用目发 现问题设疑质疑多向交流求异求新 标学生发展自我发现 自我发展 自我锻炼 自我创新创造动机创造思维创造潜力创造能 力 1 构建基本框架阶段环节基本策略要求导入示目标构建策略 动力 激发策略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引铺垫引路策略 迁移引思策略探究探 重新发现策略 演示操作策略 记忆思维策略 群体互动策略 质 疑问难策略自主探索合作创新运用练强化基础策略 分层训练策略 开放拓展策略巩固反馈展示效果评反馈矫正策略 自我评价策略 2 创新教学课堂构建策略运用 1 导入阶段本阶段教师应根据班级实际 学生年龄特点 新旧知识 的内在联系等展开 目标的展示实质上是本节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重难点 教师应做到复习铺垫新旧知识紧密联系 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 既 要造成学习的正迁移 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 新知识的好奇心 促使学生人人进入 勤思 的心理状态 先 示 后 引 还是先 引 后 示 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教 师个性而定 2 探究阶段 探 是策略体现的中心 在这一阶段中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的群体效应 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和个体的 思维活动 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帮助 让学生自己想问题 导方法 作结论 发现新规律 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提 高学习成效 运用时 自学 操作 尝试 讨论 交流等几个步骤应根据教学内 容而定 无必要的可略去 3 运用阶段 分层次教学 是学生巩固新知 促进内化的重要方面 教师要体现层次性 注意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基础较差的学生重点练基础题 使他们能练得下去 感受到成功的 喜悦 基础较好的学生增加层次较高的题 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趣味题 智能题 思维训练题等 如数学课本中的B组题 让他们 跳一 跳 就可以摘到果子 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还要尽可能设计开放性练习 以拓宽学生的思路 体验解决问题的 策略的多样性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练习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并及时反馈纠正 教师点评 应以鼓励为主 正确评价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的成 果及学生的创新个案 五 课题研究的讨论与分析为了了解我校中专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 生的影响 给中专老师 学生和家长提供培养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我们课题组自xx年1月至xx年6月 先后对我校中专学生分次进行了 问卷和跟踪调查 调查对象为 04 05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调查人数为523人 我们课题组分组深入到各个教学班 广泛接触学生和他们的任课教 师 力求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 以求比较全面 客观地反映我校 中专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并试图从教育 学 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课堂教学中创新性培养的主动性和重要性 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提高中专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 为此我们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为课题组的研究提供了第 一手资料 职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调查问卷表 一 一 封闭题 1 你觉得学习是件很累很烦的事吗 A是 23 7 B有时是 63 7 C 不是 12 6 2 你希望怎样学习 A独立支配学习时间 15 1 B请老师或其他人 讲解 27 5 C老师讲为主 自学为辅 33 7 D自己学习 有问题再 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23 7 3 你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如何 A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33 7 B能够完 成学习任务 47 7 C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 18 6 4 你在课前预习的情况如何 A全都认真预习 13 6 B基本上预习 43 7 C有时作点预习 33 5 D没时间预习 9 2 5 你预习的方式是什么 A看一看课本 30 8 B力求弄懂新的知识 36 5 C借助教材重新推导有关的知识 33 7 6 你在预习时是否查阅有关资料 A经常找资料做进一步了解 43 2 B偶尔找一点资料 53 5 C没时间找资料 4 3 7 你上课时的状态大体是什么 A想记住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14 3 B把握知识要点 44 3 C总是在思索 为什么 41 4 8 你参与课上讨论的情况是什么 A经常参加 74 3 B有时参加 21 4 C没兴趣参加 4 3 9 你上课时怎么做笔记 A记下老师的板书 31 1 B在课本上圈点 批注 41 7 C默默地记在心里 27 2 10 你的复习方式是什么 A先复习 后做作业 27 7 B先做作业 有问题才翻书 47 5 C先完成作业 然后复习 26 8 11 你作业时遇到问题的主要解决方式是什么 A完全靠自己思考解 决 13 3 B找有关参考书 26 8 C问老师或同学 45 8 D与别人共 同研究 28 7 12 你在总结学习情况方面 A经常总结 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33 3 B有问题时找找原因 33 5 C只是不断努力 用行动代替总结 33 2 13 你在掌握学习方法方面怎样 A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23 7 B经常 借鉴别人的方法 49 8 C刻苦努力 没有方法 27 5 14 你完成作业的主要方式是A独立 27 9 B合作 31 5 C讨论 41 5 15 你愿意经常举手发言 或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吗 A愿意 21 1 B 偶尔 71 3 C不愿意 8 9 16 您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您最主要的解决方法是A不管 继续学 习 21 4 B自己查阅资料 解决困难 35 1 C马上找老同学帮忙 33 5 17 课间十分钟 你通常做什么 A做游戏 53 3 B写作业 23 2 C 看课外书 23 5 18 您能够根据不同的功课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吗 A能 33 3 B不 能 43 5 C没有合适的方法 23 2 19 你做题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吗 A能 53 3 B有时能 33 1 C 不能 13 6 20 你喜欢气氛活跃 各抒己见的课堂吗 A喜欢 73 7 B一般 10 5 C不喜欢 6 8 21 上课时你愿意积极动脑 勇于创新吗 A愿意 73 7 B有时 10 5 C不愿意 6 8 22 你经常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吗 A经常 63 2 B有时 30 1 C不能 7 7 23 你对课外学习的态度是A很喜欢 54 1 B完成老师或家长的安排 30 6 C不喜欢 15 3 24 对于学习你的目的是A为了应付考试 6 3 B为了自己实用 92 2 C无所谓 1 5 25 你课后是否经常翻阅笔记 A经常 66 3 B有时 31 5 C从不 2 2 26 当老师上课提出问题时你会A积极动脑 着眼于从不同角度回答 81 5 B不愿意回答 5 8 C如果大多数同学意见一致 就不再动脑 了 13 7 27 对于学习 你认为A学习枯燥但必须学 33 6 B学习苦中有乐我 愿学 33 7 C学习有趣我爱学 33 7 28 你愿意和家长争论学习中的问题吗 A经常 12 6 B偶尔 33 8 C从不 53 6 29 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 你经常表达自己的观点吗 A经常 83 4 B偶尔 13 8 C从不 3 8 二 开放题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气氛 通过以上对学生的调查问卷 结果的分析和研究 我们要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营造创新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 同学间相互尊重 相 互激励 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 培养学生乐于提出新问题 养成质 疑的习惯 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 即使是尚未成熟的创 造性设想 也要积极鼓励 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学校要在 教室 图书馆 实验室 饭厅等公共场所书写宣传创新的标语 介 绍有创新精神的人物的事迹 形成激励创新的环境 2 培养观察能力观察是通往创造世界之门的第一步 人类通过观察自然去改造自然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立足于大自然 我们目前对科技的观察以及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大部分实验室 其实 参加社会实践 深入工厂或农村到第一线去观察也很有必要 可以知道我国科技水平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情况 知道科技创新 对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利用学校举行春游或秋游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进行动 态观察与比较 可以增强其创新意识 提高其创新能力 3 引导放射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深 入思考 打破常规 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 启迪学生逆向思维 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思维的方向变了 就易于 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 激发 学生用多种方法 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 多种途径解决同一 个问题 总之 教育工作者应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 促使学生养成充分思考 独立解疑 勇于打破旧框框 自觉探究的习惯 4 增强自主意识自主意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要真正做到民主与平等 老师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求学生做到自信 自主 自强 自励 培养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知难而进 锐意进取 锲而不舍的 精神 克服自卑心理和依赖思想 养成喜爱钻研 不满足于已有知 识及解答的心理素质以及思考问题时力求深入 全面 缜密的习惯 能力 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 不迷信教师 敢于独立思考 树立追求真 理和发展真理的信心和勇气 这样就能激励学生打开思维闸门 去 合理怀疑 去积极探索 去追求真知 5 夯实知识基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扎实深厚的文化知识 和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 这是提高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前提条件 要教育学生不要好高骛远 急于求成 要刻苦学习 努力掌握基础 知识 要扎扎实实地抓好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 6 重视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观念上的转变至关重要 我们的教师必须做到 不仅能够找出传统意义上的 好 学生的弱 点 还能够发现所谓的 差 生的闪光点 更要允许那些奇才 怪才 偏才和狂才的存在 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多层次化视角出发 以高度的智慧和 敏锐 因材施教 科学点化 正确引导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 发展的基础上 其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是培养学生创 新精神 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衡量在现代化教学中一个真正 的合格教师的重要指标 7 鼓励大胆想象探索和创新的起点是置疑 也就是说 发现 发明和创新一般往往是从实践或理论研究中发现 了问题 提出了问题 从而激发人们去探究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已知与间的内在联系 从学生的知识 及能力的实际出发 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试验 分析 归纳 类比 联想 产生好奇心理 大胆想象 从而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进而去探究问题 教师应当十分珍惜 爱护 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及想象力 当有的学 生发现和提出含有某种创新因素的 新奇 问题的时候 教师不必 忙于自己去解答 而应及时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或苗头 因势利导 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让全体同学共同思考 这不仅极大 鼓舞提出问题的个别学生 还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勇于大胆想象 喜爱独立思考的良好环境 并在这种良好环境中逐步锻炼学生善于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本领 8 培养实践能力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实践 可以获得创新能力 李时珍尝百草而著出世界药典 本草纲目 居里夫人经过四年若干次的实验 才提炼了镭 现在 我们的一些学生在课外活动中 显示了很强的组织创造力 我们提倡因人而异 就是希望在实践中让各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不断涌现 今天我们的职校应该开设第二课堂 要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 小实 验 小发明 小创造活动 多给学生动手机会 推动学生创新能力 的提高 六 课题研究的措施有了对第一次的调查问卷的分析与研究 我们 有了大概的研究方向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创新性学习方法是 否适应我校的学生 我们课题组又组织第二次创新性学习调查问卷 将其结果作为我们 职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课题的数据统计 创新性学习调查问卷二 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35份 具体地分析如 下 1 你家有电脑吗 项目有无数据132303百分比31 69 2 你有上网的经历吗 项目有无数据4332百分比99 8 0 2 3 你通常在什么地方上网 项目家里学校网吧亲威朋友家数据5310 42762百分比12 1 24 63 5 0 4 4 你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是否感兴趣 项目有无数据39639百分比9 1 1 8 9 5 你对开展创新性学习有没有兴趣 项目有无数据343102百分比78 8 21 2 6 在此之前 你听说过创新性学习吗 项目有无数据133302百分比 30 6 69 4 7 通过校园网访问过计算机网络课程吗 简称 网络课程 项目 有无数据198237百分比45 5 54 5 8 进行创新性学习时有没有遇到困难 项目有无数据233202百分比 54 2 45 8 9 进行创新性学习遇到困难时你怎么办 项目自己解决找同学商量 寻求老师家长帮助不理会数据1531171632百分比35 2 26 9 37 5 0 4 10 在创新性学习过程中 你与其他同学经常讨论吗 项目有无数 据40926百分比94 1 5 9 11 你对创新性学习建在网络上的看法 项目好一般不好无所谓数 据3517374百分比80 6 16 7 1 7 1 12 你们不能按时按阶段计划完成阶段任务的原因项目学习太忙不 知道怎么学习查资料太难小组成员合作不融洽数据7914219816百分 比18 2 32 6 45 5 3 7 13 你们查找资料的主要途径是项目上网从报纸杂志上寻找实地调 查依靠老师提供的资料数据1794258156百分比41 1 10 13 3 35 9 14 你们在进行创新性学习的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 项目有无数据3 17118百分比72 7 27 3 15 遇到困难时你们有没有放弃 项目有无数据16419百分比3 7 9 6 3 16 对于你遇到困难最先考虑使用的方法 项目上网搜寻答案图书 馆查阅资料向指导老师求助同学之间讨数据1792118156百分比41 1 0 4 27 1 35 9 17 通过创新性学习你有没有收获 项目有无数据6429百分比1 4 98 6 18 通过创新性学习你的收获是项目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好应 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好友谊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增加了自信心 提高了信息的收分析好处理能力数据89765886126百分比20 5 17 5 13 3 19 8 28 9 19 你对创新性学习建立在网络平台上的看法 项目好一般不好无 所谓数据36645816百分比84 1 10 3 1 8 3 8 从我们收回的学生调 查问卷中 我们课题研究组的老师们在一起 进行了仔细地分类 对其中的特定的一些问卷还进行了回访 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从调查的问卷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些结论 可以说现在的职 校学生 由于初中时期的各种原因 基础知识并没有学好 但并不 意味着他们本人的智力有什么问题 只是在学习方法上没有找到适 合自己本身个性的学习方法 而且在应试教育下 分数成了唯一衡 量学生能力的标准 而不少有个性且不太适应应试教育的学生在不 少人眼中就成了 问题学生 实际上扼杀了学生本身的个性 同 时我们也看出原来那些适应了应试教育的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不 少问题 高分低能 只会照葫芦画瓢 应该说在学生本身还是从内心渴望学校能够给他们创造出适合他们 进行创新能力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氛围 故此 我们课题研究组老师结合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 从以下几 个方面来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 凭借 任务驱动 创设问题情境 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兴趣能成为求知的向导 而这 种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活动能作为一种内驱力 继而可使他们产生 强烈的探索欲望 并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 当学生学习了任务实例 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后 就不再满 足于那些照猫画虎的任务了 喜欢自己去寻找任务中的精华 试图 应用于其他方面 这时教师应帮助他们学会想象 比如在图像处理 Photoshop一章中 在学习了给小女孩粘贴帽子后 教师给予适当的 启发 如果在雨天里小女孩会是怎样的呢 有的学生会在其他图像 中截取一把雨伞 粘贴到小女孩的手中 又会在图中画一些雨点 几棵松树等 而有的学生会在小女孩的周围粘贴或用画笔画上小亭 子等 学生们还会想出其他不同的方法 对原有图像加以装饰 总 之 学生们会用他们丰富的想象 创作出各式的图 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形成了热烈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以自己的能力 来实现了美的创造 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对 学习的兴趣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但是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鼓励他 们敢想 但不要胡思乱想 敢于标新立异 使其思维始终处于自由 灵活的状态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结果预见 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 教学目标的定位 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着眼于激发学生 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学习知识 技能的过程中 不断 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 既要有认知目标 更要有创新精 神 创造性思维 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在讲授三垂线定理一课时 教材中有这样一个例题道旁有一条河 彼岸有一电线塔AB 高15m 只有量角器 皮尺作为测量工具 能否 求出电塔顶与道路的距离 老师在黑板上画好图形 通过引导分析 利用三垂线定理求得为25m 可当老师话音刚落 突然有位学生叫着 不这样求 这样费事 这出自平时顽皮 好动学生之口 我们的老师不用责备的语气去训导 而是用自己真诚的心认真对待 每位同学的各种提法 并加以分析引导 亲切地说 怎么求 请说 一说 鼓励学生发表见解 这就消除了学生担心挨批评的心理 他们就可以无拘束地畅述可用皮尺 一个人拿一端在道旁 另外一 个人拿另一端 游到河彼岸爬上塔顶 站在道旁的人移动位置 拉 直皮尺 用量角器测得皮尺与道边所成角为直角时 就可以求得距 离 听完学生的回答 老师马上说 可以 这个办法也很好 但能不能 不过河就能测出塔顶到道路的距离呢 这样一句话 既温暖了学生 的心田 使其心理得到满足 又调节了课堂气氛 最后老师指出 实地丈量的方法既辛苦又不准确 利用课本知识能 方便准确地解决问题 学生是从直接思维出发 而老师用于分析解决的方法是 逆向思维 从直接思维到逆向思维就是一个创新过程 这样的教法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取得了良好的 教学效果 例如在课堂上学习了QBASIC循环结构程序后 首先在课堂上分析这 样一个小程序 FOR I 1TO5PRINT TAB 10 I FOR J 1TO IPRINT NEXT JPRINT NEXTI END显然 上述小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环结构输出5行星号 每行根 据循环次数的不同分别输出 1 3 5 7 9个 为了达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力这一目标 教师进行了合理的学 习过程设计 提出了如下要求 1 理解FOR和NEXT循环的作用 编制并运行该程序 2 如果把程序中的PRINT TAB 10 I 改为PRINT TAB 10 I 程序的结果会怎样 3 若要输出的星号组成一个反三角形应如何修改程序 4 每行输出的 号及输出 的列数在这里是固定的 可否通 过键盘随机输入 5 对这个程序通过你适当的修改能产生哪些功能 上述几点要求 难度呈螺旋形式发展 既相互独立 又有内在的联系 既有简单的 认知性目标 如 1 2点 训练 又有对知识理解 运用并加以发挥的创新能力目标 如后3点 的培养 对这些问题 学生感到只要自己能开动脑筋 认真思考 是一个跳 起来可以摘得到的 桃子 最大限度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实际的上机操作中 大部分的同学达到了前4点要求 对第5点要求 许多同学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创新能力 提出了不少 好的主意 其中一位同学甚至设计了以下的小程序 提出让计算机先执行一次 正三角形程序 再执行一次反三角形程序 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 计算出一个菱形图形 这个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一举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程序如下FOR I 1TO5PRINT TAB 10 I FOR J 1TO2 I 1PRINT NEXT JPRINT NEXTI FORI 4TO1STEP 1PRINT TAB 10 I FOR J 1TO2 I 1PRINT NEXT JPRINT NEXTI END显然 正确的教学过程设计 合理的教学目标定位 能对学生逻 辑思维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 2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运用变通 激活 开拓思维在思 考问题时 我们常常会因注意力过分专注于某一点 从而由于思维 定势而形成思维上的 盲区 使思维无法自由伸展 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变通思维 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 不同角 度思考问题 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积极性 保持积极思维状态的有效 手段 坚持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统一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一个创新思维过程 往往要经过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的 多次循环才能完成 通过发散思维可以提出各种想法和观点 通过聚合思维可以从多种 想法和观点中整合出最好的想法或观点 从这一循环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 创新思维首先表现在发散思维 上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使学 生对同一类问题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提出超乎寻常的见解 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 准确迅速地表达出较多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但是 创新的思维不仅要求发散 而且还要求聚合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 应竭力鼓励学生深入领悟发散思维的 各种可能性 及时整合和发现发散思维各种可能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激发学生从多向 复杂的思维中寻找思维的片面性 简单化 使 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例如 在讲完圆的标准方程后 我接着让学生判断方程x2 y2 4x 6y 9 0的图形是不是圆 如果是圆则要求写出圆心和半径 同学们用配方法把方程化为 x 2 2 y 3 2 22从而得出方程的图形是以 2 3 为圆心 半径为2的圆 接着我又提出如果每遇到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就用这种配方法判断它 的图形是不是圆就比较的麻烦 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或公式快捷地 判断出二元二次方程x2 y2 Dx Ey F 0的图形是圆 是点 不表示任 何图形呢 如果是圆那么它们的圆心半径怎么能简易地求出来呢 我就给同学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让同学们课后讨论 尝试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 虽然我们的学生数学基础很差 但第二天上课后 同学们都争先恐 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解法 尽管有的解法还很不成熟 甚至解题过程相互矛盾 但我仍是鼓励 他们说下去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不怕失败 最终他们终于用配 方法把方程x2 y2 Dx Ey F 0化成 x D 2 2 y E 2 2 D2 E2 4F 2 2 从而找出当D2 E2 4F 0时 方程的图形是以 D 2 E 2 为圆心 以D2 E2 4F 2为半径的圆 当D2 E2 4F 0时 方程的图形是一个点 D 2 E 2 当D2 E2 4F 0时 方程没有图形 不表示任何曲线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发散思维提出的多种可能性 在 比较与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这样的选择是思维从发散到聚合的 转化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然选择 如在讲授QBASIC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一章中练习求S 1 2 3 99 100时 要求学生分别用WHILE循环结构语句 FOR循环结构语句和D O循环结构去编程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顺向思维是先循环变量I赋初值为1 循环的条 件是I 1 改变循环状态的语句为I I 1 2 若循环变量的初值为0 则循环的条件和改变循环状态的语句分 别是什么 循环的条件是I 100 改变循环状态的语句为I I 1 变换2 变换问题 求 1 S 1 3 5 2N 1 2 N 1 2 3 100 3 S 1 1 3 1 3 2 N 1 经常进行题变练习 可使学生 灵活地运用基础知识 产生丰富的联想 启发学生运用头脑中的记 忆表象和想象 进行创造组合的思维活动 这样通过对一个简单问题的变通 引出了一大类较复杂问题的解决 办法 达到了在变中求发展 求提高 在变中求思维的 活性 求思维的 拓宽 的目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凭借对 实际问题 的引导 来培养学生的创 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精选一些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任务 去引导学生 多角度 多方面的联想 以提出多种多样的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积极的思考 比如在WORD图文混排一节 可以这样引导学 生元旦时 你们经常要给好朋友送些贺卡 年年都送现成贺卡是不 是太单调了 如果自己动手做一张电子贺卡 会更有意义的 教师可以将自己事先做好的贺卡显示给学生 学生看到如此好看的 贺卡后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贺卡的欲望被激发了 便在头脑中构想 自己要设计一个什么样的贺卡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 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 触及学 生的精神需要 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由于要实现送自制贺卡这一愿望 学生们就会格外注意听讲后面的 内容 由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点拨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发散思维与 聚合思维相互结合 从而学会了设想与分析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 维 3 运用对比深化思维比较就是通过对一系列具体事物进行感知 辨 别 从中概括出事物的共同特点与区别 比较是使学生思维活动展开的有效方法 经常进行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的比较 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 点 可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 学生在QBASIC中学习了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循环结构语句后 对各种循环语句的结构及循环条件或循环结构条件往往比较模糊 为了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深入 采用对比的办法进行教学 可以达到 很好的效果 比较 1 WHILE WEND FOR NEXT DO WHILE LOOP DO UNTIL LOOP是当型循环 有可能一次也不能循环 WHILE WEND FOR NEXT DO WHILE LOOP语句只有当条件成立时才能执行循环体 而DO UNTIL LOOP只有当条件不成立时才能执行循环体 它们能循环的 条件正好相反 2 DO LOOP WHILE DO LOOP UNTIL都是直到型循环 不管条件成立与否 它们至少执行一 次 DO LOOP WHILE只有当条件成立时 才能继续执行循环体 而DO LOOP UNTIL只有当条件不成立时 才能继续执行循环体 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式从循环类型 继续循环的条件等几个方面进 行详细比较 这样会使学生对这几个循环语句有明确 更深刻的理 解和认识 从而牢固掌握它们 通过类似这样的 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 教学 有助于学生弄清 相似 相近 相通问题的异同 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和升华 从而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拓展和提高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英国科学家詹姆斯 马丁推测 人类知识在19世纪约每隔50年增加一倍 在20世纪前半叶每隔30年 增加一倍 50年代每隔10年增加一倍 70年代 每隔5年增加一倍 80年代每隔3年增加一倍 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时代 个人所学的知识很快就会老化 所以 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学习 因此 除了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好那些基础性强的知识外 还应同 时培养他们通过操作 书本独立获取知识或信息的能力 从学习规律出发 根据学习内容 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形式 方法等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读 自悟 自练 首先 教师要加工组织好教学内容 使之显示出学生可以自主学习 的层次 其次 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 比如 Inter应用课中对于电子邮件的收发一节的学习 教师完全可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课外将所有关于电子邮件的收发 所涉及的知识问题 做成网页的形式 在课上发布给学生 学生可 凭着对这一问题的好奇心 而去点击相应的链接 阅读其中的相关 内容 以求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由此可见 教师的工作不在课上 而在课下 主导权也由幕前变为 幕后 教师在课堂上几乎讲不了多少话 这样确保了学生自主能力 的充分发挥 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实践 既学习了新知 又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 力 当学生具备某一知识系列的操作能力后 教师应给学生设置一些综 合性的 具有挑战的创造性任务 对于任务的设计过程教师不要去 干预学生 如在WORD文字处理的知识点学习完成后 教师可以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