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20112011 届高三数学回归课本届高三数学回归课本 第一节第一节 集合与逻辑集合与逻辑 1 1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 互异性 无序性 如 已知集合 且 则 lg xyxyxA 0 yxBAB x y 答 1 1xy 2 2 区分集合中元素的形式 如 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的值域 图象上的 xyxlg xyylg xyyxlg 点集 如 1 设集合 集合 N 则 3 Mx yx 2 1 y yxxM MN 2 设集合 1 2 3 4 Ma aR 2 3 4 5 Na a R 则 NM 答 1 2 2 3 3 集合的交 并 补运算 ABx xAxB 且 ABx xAxB 或 u Ax xU xB UUUU ABAABBABBAABAB UUU ABAB 如 已知 如果 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 012 2 xaxxA RA a 0a 4 4 条件为 在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的情况BA A 空集是指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注意和的区别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是任何 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含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 真子集个数为 n2n21 n 如 满足集合有 个 答 7 1 2 1 2 3 4 5 M M 5 5 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 如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 12 2 24 22 ppxpxxf 1 1 c 使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答 0 cfp 3 3 2 6 6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互pq qp pq qp 为逆否的 两个命题是等价的 7 7 若且则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或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pq q ppqqp 用心 爱心 专心 如 是的 条件 答 充分不必要条件 sinsin 8 8 注意命题的否定与它的否命题的区别 pq 命题的否定是 否命题是pq pq pq 命题 或 的否定是 且 且 的否定是 或 pqp q pqp q 如 若和都是偶数 则是偶数 的否命题是 abba 它的否定是 答 否命题 若和都是偶数 则是奇数 否定 若和不都是偶数 则abba ab 是奇数 ba 函数与导数函数与导数 9 9 指数式 对数式 m nm n aa 1 m n m n a a 0 1a log 10 a log1 aa lg2lg51 logln ex x log 0 1 0 b a aNNb aaN logaN aN 如 的值为 答 2 log81 2 1 64 1010 基本初等函数类型 1 一次函数yaxb 2 二次函数 三种形式 一般式 顶点式 2 f xaxbxc 2 f xa xhk 零点式 12 f xa xxxx 区间最值 配方后一看开口方向 二讨论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只能在处及区间 0 2 acbxaxxf qp a b x 2 的两端点处取得 具体如下 如 若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都是闭区间 则 答 2 42 2 1 2 xxy 2 2 bb 根的分布 画图 研究 0 轴与区间关系 区间端点函数值符号 若 则方程在区间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0f m f n 0 xf m n 设 则 1 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 2 f xxpxq 0 xf m 0 mf 或 2 40 2 pq p m 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0 xf m n 用心 爱心 专心 0f m f n 2 40 2 0 0 pq p mn f m f n 0 0 f m af n 0 0 f n af m 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或 0 xf n 0f m 2 40 2 pq p m 3 反比例函数 平移 对称中心为 两条渐近线 0 c yx x c ya xb b a 4 对勾函数 是奇函数 当时 在递减 a yx x 0a 0 a 0 a 递增 当时 函数为区间上的增函数 aa 0a 0 0 1111 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法 设那么 1212 x xa bxx 上是增函数 1212 0 xxf xf x baxf xx xfxf 0 21 21 在 上是减函数 1212 0 xxf xf x baxf xx xfxf 0 21 21 在 导数法 注意能推出为增函数 但反之不一定 如函数在上0 x f xf 3 xxf 单调递增 但 是为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0 x f0 x f xf 复合函数由同增异减的判定法则来判定 如 1 已知奇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 若 则实数 xf 2 2 0 12 1 mfmf 的取值范围为 答 m 12 23 m 2 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 3 f xxax 1 a 3 3 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答 2 1 2 log2yxx 1 2 1212 函数的奇偶性 是偶函数 f x fxf xfx 是奇函数 f x fxf x 定义域含 0 的奇函数满足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 0 0f 要不充分的条件 多项式函数的奇偶性 1 10 nn nn P xa xaxa 多项式函数是奇函数的偶次项 即奇数项 的系数全为零 P x P x 多项式函数是偶函数的奇次项 即偶数项 的系数全为零 P x P x 用心 爱心 专心 1313 周期性 1 类比 三角函数图像 得 若图像有两条对称轴 则必是周期函数 且一 yf x xa xb ab yf x 周期为 2 Tab 若图像有两个对称中心 则是周期函数 yf x 0 0 A aB bab yf x 且一周期为 2 Tab 如果函数的图像有一个对称中心和一条对称轴则函数 yf x 0 A a xb ab 必是周期函数 且一周期为 yf x 4 Tab 如定义在上的函数是以 2 为周期的奇函数 则方程在上至少有R f x 0f x 2 2 个实数根 答 5 个 2 由周期函数的定义 函数满足 则是周期为 f x xafxf 0 a f x 的周期a 函数 得 函数满足 则是周期为 2的周期函数 f x xafxf f xa 若成立 则 1 0 f xaa f x 2Ta 若恒成立 则 1 0 f xaa f x 2Ta 如 1 设是上的奇函数 当时 则 xfR 2 xfxf 10 xxxf 等于 答 5 47 f5 0 2 定义在上的偶函数满足 且在上是减函数 若R f x 2 f xf x 3 2 是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 则的大小关系为 答 sin cos ff sin cos ff 1414 常见的图象变换 1 函数的图象是把函数的图象沿轴向左或向右 axfy xfy x 0 a 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0 aa 2 函数 的图象是把函数助图象沿轴向上或向下 xfy a xfy y 0 a 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0 aa 3 函数的图象是把函数的图象沿轴伸缩为原来的得 axfy 0 a xfy x a 1 到的 4 函数的图象是把函数的图象沿轴伸缩为原来的倍 xafy 0 a xfy ya 得到的 如 1 要得到的图像 只需作关于 轴对称的图像 再向 平 3lg xy xylg 移 3 个单位而得到 答 右 y 2 若函数是偶函数 则函数的对称轴方程是 答 21 yfx 2 yfx 1 2 x 3 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个数有 个 答 个 lg 2 1f xxx x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将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纵坐标不变 再将此图像沿 yf x 1 3 轴方向向左平移 2 个单位 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 答 x 36 fx 1515 函数的对称性 1 满足条件的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f xaf bx 2 ab x 2 若 则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两函数 f axf bx f x 2 ab x 与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f ax yf bx 2 ba x 如 1 已知二次函数满足条件且方程 0 2 abxaxxf 3 5 xfxf 有等根 则 答 xxf xf 2 1 2 xx 2 已知函数 求证 函数的图像关于点成中心 1 Ra xa ax xf xf 1 M a 对称图形 3 的图象先保留原来在轴上方的图象 作出轴下方的图象关于轴 f x f xxxx 的对称图形 然后擦去轴下方的图象得到 的图象先保留在轴右方的图象 x fx f xy 擦去轴左方的图象 然后作出轴右方的图象关于轴的对称图形得到 如 1 作出函yyy 数及的图象 2 若函数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2 log 1 yx 2 log 1 yx xf 则函数的图象关于 对称 答 轴 xfxfxF y 1616 函数定义域 值域 单调性等题型方法总结 1 判定相同函数 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相同 2 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 待定系数法 已知所求函数的类型 如已知为二次函数 且 且 f 0 1 图象在 x 轴上截得的线段 f x 2 2 xfxf 长为 2 则的解析式为 答 2 f x 2 1 21 2 f xxx 代换 配凑 法 已知形如的表达式 求的表达式 f g x f x 如 1 已知求的解析式 答 sin cos1 2 xxf 2 xf 242 2 2 2 f xxxx 2 若 则函数 答 2 2 1 1 x x x xf 1 xf 2 23xx 3 若函数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且当时 那么 xf 0 x 1 3 xxxf 当时 答 0 x xf 3 1 xx 这里需值得注意的是所求解析式的定义域的等价性 即的定义域应是的值域 f x g x 方程的思想 对已知等式进行赋值 从而得到关于及另外一个函数的方程组 f x 如 1 已知 则的解析式 答 2 32f xfxx f x 2 3 3 f xx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已知是奇函数 是偶函数 且 则 f x xg f x xg 1 1 x f x 答 2 1 x x 3 求定义域 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 如 分母 偶次根式被开方数 对数真数 底数 零指数幂的底数 实际问题有意义 若 f x 定义域为 a b 复合函数 f g x 定义域由 a g x b 解出 若 f g x 定义域为 a b 则 f x 定义域相当于 x a b 时 g x 的值域 如 1 函数定义域为 则定义域为 答 xfy 2 2 1 log2xf 42 xx 2 若函数的定义域为 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答 1 5 2 1 f x 2 1 f x 4 求值域方法 配方法 如 函数的值域 答 4 8 2 25 1 2 yxxx 逆求法 反求法 如 通过反解 用来表示 再由的取值范围 3 1 3 x x y y3x3x 通过解不等式 得出的取值范围为 答 0 1 y 换元法 如 1 的值域为 答 2 2sin3cos1yxx 17 4 8 2 的值域为 答 令 运用211yxx 3 1xt 0t 换元法时 要特别要注意新元 的范围 t 三角有界法 转化为只含正弦 余弦的函数 运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来求值域 如 的值域 答 2sin1 1 cos x y x 3 2 不等式法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 2 abab a bR 如设成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 则的取值范围是 12 x a ay 12 x b by 2 12 1 2 aa bb 答 0 4 单调性法 函数为单调函数 可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如求 的值域分 1 19 yxx x 2 2 9 sin 1 sin yx x 2 3 2log5 x yx 别为 答 80 0 9 11 9 2 0 数形结合 根据函数的几何图形 利用数型结合的方法来求值域 用心 爱心 专心 如 1 已知点在圆上 则及的取值范围分别为 P x y 22 1xy 2 y x 2yx 2 求函数的值域 22 2 8 yxx 答 33 33 5 5 10 判别式法 如 1 求的值域 答 2 1 x y x 1 1 2 2 2 求函数的值域 答 2 3 x y x 1 0 2 3 求的值域 答 2 1 1 xx y x 3 1 导数法 分离参数法 如 1 求函数 的最小值 答 48 32 2440f xxxx 3 3 x 2 用 2 种方法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32 1 1 32 x yx x 0 3 2 x x xx y 0 1 3 2 x x xx y 5 解应用题 审题 理顺数量关系 建模 求模 验证 6 恒成立问题 分离参数法 最值法 化为一次或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 恒成立 恒成立 af x max af x af x min af x 7 任意定义在 R 上函数 f x 都可以唯一地表示成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 即 f xg xh x 其中是偶函数 是奇函数 2 f xfx g x 2 f xfx h x 8 利用一些方法 如赋值法 令 0 或 1 求出或 令或等 x 0 f 1 fyx yx 递推法 反证法等 进行逻辑探究 如 1 若 满足 则的奇偶性是 答 xR f x f xyf x f y f x 奇函数 2 若 满足 则的奇偶性是 答 偶xR f x f xyf x f y f x 函数 3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 当时 的图像如右图所示 f x 3 3 03x f x 那么 不等式的解集是 答 cos0f xx A 1 0 1 3 22 4 设的定义域为 对任意 都有 f xR x yR x ff xf y y y 用心 爱心 专心 且时 又 1x 0f x 1 1 2 f 求证为减函数 解不等式 答 f x2 5 f xfx 0 14 5 1717 1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 xfy 0 x xfy 0 x 在处的切线的斜率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xfy 00 xfxP 0 x f 000 xxxfyy 2 导数几何物理意义 k f x0 表示曲线 y f x 在点 P x0 f x0 处切线的斜率 V s t 表示 t 时刻即时速度 a v t 表示 t 时刻加速度 如一物体的运动方程是 其中的单位是米 的单位是秒 那么物体在时的瞬时速度为 2 1stt st3t 答 5 米 秒 1818 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1 C 为常数 2 0 C 1 n n xnxnQ 3 4 xxcos sin xxsin cos 5 6 x x 1 ln e a x x alog 1 log xx ee aaa xx ln 1919 导数的运算法则 1 2 3 uvuv uvuvuv 2 0 uuvuv v vv 2020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函数在点处有导数 函数在点处的对应点 U 处有 ux x x ux ufy x 导数 则复合函数在点处有导数 且 或写作 u yf u yfx x xux yyu x fxf ux 2121 判别是极大 小 值的方法 当函数在点处连续时 0 xf xf 0 x 1 如果在附近的左侧 右侧 则是极大值 0 x0 x f0 x f 0 xf 2 如果在附近的左侧 右侧 则是极小值 0 x0 x f0 x f 0 xf 2222 导数应用 过某点的切线不一定只有一条 如 已知函数 过点作曲线的切线 求此切线的方程 3 3f xxx 2 6 P yf x 答 或 30 xy 24540 xy 研究单调性步骤 分析 y f x 定义域 求导数 解不等式 f x 0 得增区间 解不等式 f x 0 得减区间 注意 f x 0 的点 如 设函数在上单调函数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0 aaxxxf 3 1 a 答 03a 求极值 最值步骤 求导数 求的根 检验在根左右两侧符号 若左正右负 0 x f x f 则 f x 在该根处取极大值 若左负右正 则 f x 在该根处取极小值 把极值与区间端点函数值 比较 最大的为最大值 最小的是最小值 如 1 函数在 0 3 上的最大值 最小值分别是51232 23 xxxy 答 5 15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已知函数在区间 1 2 上是减函数 那么b c有最 32 f xxbxcxd 值 答 大 15 2 3 方程的实根的个数为 答 1 01096 23 xxx 特别提醒 1 是极值点的充要条件是点两侧导数异号 而不仅是 0 0 x 0 x 0 fx 0 是为极值点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2 给出函数极大 小 值的条件 一定要既 0 fx 0 x 考虑 又要考虑检验 左正右负 左负右正 的转化 否则条件没有用完 0 0fx 这一点一定要切记 如 函数处有极小值 10 则 a b 的值为 答 322 1f xxaxbxax 在 7 第三节第三节 数列数列 2424 等差数列中 an a1 n 1 叠加法 Sn 倒序相加法 d nn na 2 1 1 d nn nan 2 1 2 1n aan 等比数列中 an a1 qn 1 叠乘法 当 q 1 Sn na1 当 q 1 Sn 错位相 q qa n 1 1 1 q qaa n 1 1 减法 2525 常用性质 结论 1 等差数列中 an am n m d 当 m n p q am an ap aq nm aa d nm 等比数列中 an amqn m 当 m n p q mnpq a aa a 如 在等比数列中 公比 q 是整数 则 答 n a 3847 124 512aaa a 10 a 512 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 若 n a 56 9aa 则 答 10 3132310 logloglogaaa 2 常见数列 an bn 等差则 kan tbn 等差 an bn 等比则 kan k 0 anbn 等比 an 等差 则 c 0 成等比 bn bn 0 等比 则 logcbn c 0 且 n b 1 n n b a n a c c1 等差 3 在等差数列中 n a 若项数为 则 n2 ndSS 奇偶 n n a a S S 1 奇 偶 若数为则 12 n 1 n aSS 偶奇 n n S S 1 偶 奇 211 21 nn Sna 在等比数列中 若项数为 则 若数为则 n an2q S S 奇 偶 12 nq S aS 偶 奇1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等差数列 an 的任意连续 m 项的和构成的数列 Sm S2m Sm S3m S2m S4m S3m 仍为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an 的任意连续 m 项的和且不为零时构成的数列 Sm S2m Sm S3m S2m S4m S3m 仍为等比数列 如 公比为 1 时 不成等比数列 4 S 8 S 4 S 12 S 8 S 2626 等差三数为 a d a a d 四数 a 3d a d a d a 3d 等比三数可设 a aq a q 四个数成等比的错误设法 aq aq3 为什么 3 a q a q 如有四个数 其中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 后三个成等比数列 且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 和是 16 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和为 12 求此四个数 答 15 9 3 1 或 0 4 8 16 2727 等差 等比数列的判定 1 2 2 111 中项常数 等差 Nnnaaadaaa nnnnnn 0 2 BAbaBnAnsbana nn 的二次常数项为一次 2 2 nn 1n 1 n 1n aaa n2 nN a q a0 n n a a 等比定 1 n1 aa nn n qsmm q 如若是等比数列 且 则 答 1 n a3n n Sr r 2828 首项正的递减 或首项负的递增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最大 或最小 问题 转化为解不等式 或用二次函数处理 等比前 n 项积 由此你能求一般数列中的最 0 0 0 0 11 n n n n a a a a 或 大或最小项吗 如 1 等差数列中 问此数列前多少项和最大 并求此最大值 n a 1 25a 917 SS 答 前 13 项和最大 最大值为 169 2 若是等差数列 首项 则使前n项和 n a 1 0 a 20032004 0aa 20032004 0aa 成立的最大正整数n是 0 n S 答 4006 2929 求和常法 公式 分组 裂项相消 错位相减 倒序相加 关键找通项结构 分组法求数列的和 如 an 2n 3n 错位相减法求和 如 an 2n 1 2n 裂项法求和 如 求和 答 倒序相加法求和 111 1 12123123n 2 1 n n 如 求证 012 35 21 1 2 nn nnnn CCCnCn A 用心 爱心 专心 已知 则 答 2 2 1 x f x x 111 1 2 3 4 234 fffffff 7 2 3030 求数列 an 的最大 最小项的方法 函数思想 an 1 an 如 an 2n2 29n 3 an 0 如 an 0 0 0 1 1 1 1 n n a a n n n 10 1 9 an f n 研究函数 f n 的增减性 如 an 156 2 n n 3131 求通项常法 1 已知数列的前 n 项和 求通项 可利用公式 n s n a 1 n1 n1 S n2 n n S a S 如 数列满足 求 答 n a 12 2 111 25 222 n n aaan n a 1 14 1 2 2 n n n a n 2 先猜后证 3 递推式为 f n 采用累加法 f n 采用累积法 1n a n a 1n a n a 如已知数列满足 则 n a 1 1a nn aa nn 1 1 1 2 n n a 答 121 n an 4 构造法形如 为常数 的递推数列 1nn akab 1 n nn akab k b 如 已知 求 答 11 1 32 nn aaa n a 1 2 31 n n a A 5 涉及递推公式的问题 常借助于 迭代法 解决 适当注意以下 3 个公式的合理 运用 an an an 1 an 1 an 2 a2 a1 a1 an 1 1 2 2n 1n 1n n a a a a a a a 6 倒数法形如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 1 1 n n n a a kab 如 已知 求 答 1 1 1 1 31 n n n a aa a n a 1 32 n a n 已知数列满足 1 求 答 1 a 11nnnn aaa a n a 2 1 n a n 用心 爱心 专心 7 常见和 2221 12 1 21 6 nn nn 33332 1 123 2 n n n 第四节第四节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 3232 终边相同 2k 弧长公式 扇形面积公式 1 弧度 1rad lR 211 22 SlRR 57 3 如 已知扇形 AOB 的周长是 6cm 该扇形的中心角是 1 弧度 求该扇形的面积 答 2 2 cm 3333 函数 y b sin xA0 0 A 五点法作图 振幅 相位 初相 周期 T 频率 2 如 1 函数的奇偶性是 答 偶函 5 2 2 ysinx 数 2 已知函数为常数 且 则 3 1f x axbsin x a b 57f 5f 答 5 3 函数的图象的对称中心和对称轴分别是 cos sincos2xxxy 答 1 28 k kZ 28 k x kZ 4 已知为偶函数 求的值 答 3f x sin x cos x 6 k kZ 变换 正左移负右移 b 正上移负下移 3434 正弦定理 2R 内切圆半径 r A a sinB b sinC c sincba S ABC 2 余弦定理 a b c 2bc 222 Acos bc acb A 2 cos 222 111 sinsinsin 222 SabCbcAcaB 术语 坡度 仰角 俯角 方位角 以特定基准方向为起点 一般为北方 依顺时针方 式旋转至指示方向所在位置 其间所夹的角度称之 方位角 的取值范围是 0 36 0 3535 同角基本关系 如 已知 则 1 1tan tan cossin cos3sin 2cossinsin 2 答 3 5 5 13 3636 诱导公式简记 奇变偶不变 符号看象限 看作第一象限 用心 爱心 专心 3737 重要公式 2 2cos1 sin2 2 2cos1 cos2 如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 55 3f x sinxcos xcos x 5 3 2 xR 答 5 1212 k k kZ 巧变角 如 2 等 2 2 2 222 如 1 已知 那么的值是 答 2 tan 5 1 tan 44 tan 4 3 22 2 已知为锐角 则与的函 sin cosxy 3 cos 5 yx 数关系为 答 2 343 1 1 555 yxxx 3838 辅助角公式中辅助角的确定 其中 22 sincossinaxbxabx tan b a 如 1 当函数取得最大值时 的值是 答 23ycos xsinx tanx 3 2 2 如果是奇函数 则 答 2 sin2cos f xxx tan 第五节第五节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 3939 向量定义 向量模 零向量 单位向量 相反向量 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 向量 的相反向量是 共线向量 相等向量aa 注意 不能说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为什么 向量可以平移 4040 加 减法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法则 ACBCAB CBACAB 4141 bababa 如 在中 M 为 BC 的中点 则ABCDA 3ABa ADb ANNC 用表示 MN a b 答 11 44 ab 4242 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设两个非零向量 其夹角为 则 ab 0aba b 当 同向时 特别地 当与反向aba ba b 2 22 aa aaaa ab 时 当为锐角时 0 且不同a ba b a b a b 向 是为锐角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当为钝角时 0 且不反向 0a b a b a b 是为钝角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如 1 已知 0a b a ba b 2 a 用心 爱心 专心 如果与的夹角为锐角 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 或 2 3 b a b 4 3 且 0 1 3 4343 向量 b 在方向上的投影 b cos a a ba 4444 和是平面一组基底 则该平面任一向量 唯一 1 e 2 e 2211 eea 21 特别 则是三点 P A B 共线的充要条件如平面直角坐OP 12 OAOB 12 1 标系中 为坐标原点 已知两点 若点满足 其O 1 3 A 3 1 BC OC OBOA 21 中且 则点的轨迹是 R 21 1 21 C 答 直线 AB 4545 在中 ABC 为的重心 特别地为的重心 1 3 PGPAPBPC G0PAPBPCP 为的垂心 PA PBPB PCPC PAP ABC 向量所在直线过的内心 是的角平分线所在直 0 ACAB ABAC ABC BAC 线 如 1 若 O 是所在平面内一点 且满足 则ABCA2OBOCOBOCOA 的ABCA 形状为 答 直角三角形 2 若为的边的中点 所在平面内有一点 满足DABC BCABC P 设 则的值为 答 2 3 若点是的外0PABPCP AP PD OABC 心 且 则的内角为 答 0OAOBCO ABC C 120 4646 P 分的比为 则 0 内分 0 且 1 外分 21P P PP1 2 PP OP 1 21 OPOP 若 1 则 设 P x y P1 x1 y1 P2 x2 y2 则OP 2 1 1 OP 2 OP 中点重心 1 1 21 21 yy y xx x 2 2 21 21 yy y xx x 3 yyy y 3 xxx x 321 321 第六节第六节 不等式不等式 4747 注意课本上的几个性质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 用心 爱心 专心 若 ab 0 则 即不等式两边同号时 不等式两边取倒数 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ba 11 如果对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代数式 要注意它的正负号 如果正负号未定 要注 意分类讨论 如 已知 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 11xy 13xy 3xy 137xy 4848 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 1 作差 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 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 2 作商 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 3 分析法 4 平方法 5 分子 或分母 有理化 6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7 寻找中间量与 0 比 与 1 比或放缩法 8 图象法 其中比较法 作差 作商 是最基本的方法 如 1 设 比较的大小 答 当时 0 10 taa且 2 1 loglog 2 1 t t aa 和1a 时取等号 当时 时 11 loglog 22 aa t t 1t 01a 11 loglog 22 aa t t 1t 取等号 2 设 试比较的大小 答 2a 1 2 pa a 24 2 2 aa qqp pq 4949 常用不等式 若 0 ba 1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22 2 2211 abab ab ab ba 2 a b cR 当且仅当时 取等号 222 abcabbcca abc 3 若 则 糖水的浓度问题 0 0abm bbm aam 如 如果正数 满足 则的取值范围是 答 ab3 baabab 9 基本变形 ba 2 2 ba 注意 一正二定三取等 积定和最小 和定积最大 常用的方法为 拆 凑 平方 如 函数的最小值 答 8 2 1 42 9 4 x x xy 若 则的最小值是 答 21xy 24 xy 2 2 正数满足 则的最小值为 答 x y21xy yx 11 用心 爱心 专心 32 2 5050 证法 比较法 差比 作差 变形 分解或通分配方 定号 另 商比 综合法 由因导 果 分析法 执果索因 反证法 正难则反 5151 解绝对值不等式 几何法 图像法 定义法 零点分段法 两边平方 公式法 f x g x f x g x 5252 分式 高次不等式 通分因式分解后用根轴法 穿线法 注意偶次式与奇次式符号 奇 穿偶回 如 1 解不等式 答 或 32 3 1 2 0 xxx 13x xx 或 2 x 2 解不等式 2 1 ax x aR ax 答 时 时 或 时 0a x0 x 0a 1 x x a 0 x 0a 或 1 0 xx a 0 x 第七节第七节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 5353 位置和符号 空间两直线 平行 相交 异面 判定异面直线用定义或反证法 直线与平 面 a a A a a 平面与平面 a 5454 常用定理 线面平行 a a b ba a a a a a 线线平行 ba b a a ba b a ba b a bc ca ba 面面平行 ba Oba ba a a 线线垂直 ba b a 线面垂直 l blal Oba ba a laa l a a b a ba 面面垂直 二面角 900 a a a a 5555 平行六面体 直平行六面体 长方体 正四棱柱 正方体间联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棱锥中 侧棱长相等 侧棱与底面所成角相等 顶点在底面射影为底面外心 侧棱两两 垂直 两对对棱垂直 顶点在底面射影为底面垂心 斜高相等 侧面与底面所成相等 顶点 在底面射影为底面内心 正棱锥各侧面与底面所成角相等为 则 S侧cos S底 正三角形四 心 内切外接圆半径 5656 球 表面积 S球 4 R2 体积 V球 R3 3 4 5757 常用转化思想 构造四边形 三角形把问题化为平面问题 将空间图展开为平面图 割 补法 等体积转化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 直 有中点等特殊点线 用 中位线 重心 转化 第八节第八节 解析几何解析几何 5858 倾斜角 0 900斜率不存在 斜率 k tan 12 12 xx yy 5959 直线方程 点斜式 y y1 k x x1 斜截式 y kx b 一般式 Ax By C 0 两点式 截距式 a 0 b 0 12 1 12 1 xx xx yy yy 1 b y a x 求直线方程时要防止由于零截距和无斜率造成丢解 直线 Ax By C 0 的方向向量为 A B a 6060 两直线平行和垂直 若斜率存在 l1 y k1x b1 l2 y k2x b2则 l1 l2k1 k2 b1 b2 l1 l2k1k2 1 若 l1 A1x B1y C1 0 l2 A2x B2y C2 0 则 l1 l2A1A2 B1B2 0 若 A1 A2 B1 B2都不为零 l1 l2 2 1 2 1 2 1 C C B B A A l1 l2则化为同 x y 系数后距离 d 22 21 BA CC 6161 点线距 d 22 00 BA CByAx 6262 1 圆的标准方程 222 xaybr 2 圆的一般方程 0 22 0 xyDxEyF 22 4DEF 3 圆的参数方程 cos sin xar ybr 4 圆的直径式方程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 1212 0 xxxxyyyy 11 A x y 22 B xy 6363 若 x0 a 2 y0 b 2r2 则 P x0 y0 在圆 x a 2 y b 2 r2内 上 外 6464 直线与圆关系 常化为线心距与半径关系 如 用垂径定理 构造 Rt 解决弦长问题 又 r相离 d r相切 dr R两圆 相离 d r R两圆相外切 R r d r R两圆相交 d R r 两圆相内切 db 0 参数方程 定义 e2c1 b y a x 2 2 2 2 sinby cosax 相应 d PF e a2 b2 c2 长轴长为 2a 短轴长为 2b 焦半径左 PF1 a ex 右 PF2 a ex 2 2 a b 1 a c 左焦点弦 右焦点弦 准线 x 通径 最短焦点弦 xx ea2AB BA xx ea2AB BA c a2 焦准距 p a b2 2 c b2 6868 双曲线 方程 a b 0 定义 e 1 PF1 1 b y a x 2 2 2 2 相应 d PF PF2 2a0 上 A x1 y1 B x2 y2 中1 b y a x 2 2 2 2 点为 M x0 y0 则 KABKOM 对抛物线 y2 2px p 0 有 KAB 2 2 a b 21 yy p2 7474 轨迹方程 直接法 建系 设点 列式 化简 定范围 定义法 几何法 代入法 动点 P x y 依赖 于动点 Q x1 y1 而变化 Q x1 y1 在已知曲线上 用 x y 表示 x1 y1 再将 x1 y1代入已知曲线即得所 求方程 参数法 交轨法等 7575 解题注意 考虑圆锥曲线焦点位置 抛物线还应注意开口方向 以避免错误 求圆锥曲 线方程常 用待定系数法 定义法 轨迹法 焦点 准线有关问题常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简化运算或证明 过程 运用假设技巧以简化计算 如 中心在原点 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 双曲线 方程可设为 Ax2 Bx2 1 共 渐进线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为参数 0 抛物线 y2 2px 上点可设x a b y b y a x 2 2 2 2 为 y0 p2 y2 0 直线的另一种假设为 x my a 解焦点三角形常用正余弦定理及圆锥曲线定义 7676 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 定点直线系方程 经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除直线 000 P xy 00 yyk xx 其中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0 xx k 000 P xy 其中是待定的系数 00 0A xxB yy A B 2 共点直线系方程 经过两直线 的交点 1111 0lAxB yC 2222 0lA xB yC 的直线系方程为 除 其中 是待定的系数 111222 0AxB yCA xB yC 2 l 3 平行直线系方程 直线中当斜率 k 一定而 b 变动时 表示平行直线系ykxb 方程 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 是参0AxByC 0AxBy 0 变量 4 垂直直线系方程 与直线 A 0 B 0 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0AxByC 是参变量 0BxAy 7777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若 00 P xy 222 rbyax 22 00 daxby 则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 点在圆内 dr Pdr Pdr P 7878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0 CByAx 222 rbyax 22 BA CBbAa d 0 交交rd0 交交rd0 交交rd 7979 圆的切线方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已知圆 22 0 xyDxEyF 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 k 这时必有 00 yyk xx 两条 切线 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 y 轴的切线 斜率为 k 的切线方程可设为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 b 必有两条切线 ykxb 2 已知圆 222 xyr 过圆上的点的切线方程为 000 P xy 2 00 x xy yr 斜率为的圆的切线方程为 k 2 1ykxrk 8080 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1 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 1 2 2 2 2 b y a x 22 22 0 xy ab x a b y 2 若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可设为 x a b y 0 b y a x 2 2 2 2 b y a x 3 若双曲线与有公共渐近线 可设为 焦点在 x 轴1 2 2 2 2 b y a x 2 2 2 2 b y a x 0 上 0 焦点在 y 轴上 8181 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pxy2 2 抛物线焦半径 2 2 0 ypx p 0 2 p CFx 过焦点弦长 pxx p x p xCD 2121 22 8282 抛物线上的动点可设为 P或 P 其中 pxy2 2 2 2 y p y 交 2 2 2 ptptP x y 2 2ypx 第九节第九节 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排列 组合 二项式定理 8383 计数原理 分类相加 每类方法都能独立地完成这件事 它是相互独立的 一次的且每 次得出 的是最后的结果 只需一种方法就能完成这件事 分步相乘 一步得出的结果都不是最后 的结果 任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地完成这件事 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 才能完成这件事 各步是关联 的 有序排列 无序组合 如 1 将 5 封信投入 3 个邮筒 不同的投法共有 种 答 5 3 2 从 4 台甲型和 5 台乙型电视机中任意取出 3 台 其中至少要甲型与乙型电视机 各一台 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种 答 70 3 从集合和中各取一个元素作为点的坐标 则在直角坐标系中 1 2 3 1 4 5 6 能确定不同点的个数是 答 23 4 72 的正约数 包括 1 和 72 共有 个 答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5 的一边 AB 上有 4 个点 另一边 AC 上有 5 个点 连同的顶点共 10 个点 A A 以这些点为顶点 可以构成 个三角形 答 90 8484 排列数公式 n n 1 n 2 n m 1 m n m n N m n A mn n 0 1 n n n n 1 n n n A 1 1 m n m n nAA 1 1 m n m n m n mAAA 8585 组合数公式 m n 123 2 1 1 1 mmm mnnn m A C m nm n mnm n 1 0 n C r n r n r n mn n m n CCCCC 1 1 CCCC 1r 1n r n r 1r r r 1 1 m n m n C m n C 8686 主要解题方法 优先法 特殊元素优先或特殊位置优先 如 某单位准备用不同花色的装饰石材分别装饰办公楼中的办公室 走廊 大厅的地面 及楼的 外墙 现有编号为 1 到 6 的 6 种不同花色的石材可选择 其中 1 号石材有微量的放射性 不 可用于办公室内 则不同的装饰效果有 种 答 300 捆绑法 如 1 把 4 名男生和 4 名女生排成一排 女生要排在一起 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答 2880 2 某人射击 枪 命中 枪 枪命中中恰好有 枪连在一起的情况的不同种数为 答 20 插空法 如 1 3 人坐在一排八个座位上 若每人的左右两边都有空位 则不同的坐法种数有 种 答 24 2 某班新年联欢晚会原定的 5 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 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 如 果将 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 那么不同的插法种数为 答 42 间接扣除法 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由六个点 0 0 1 2 2 4 6 3 1 2 2 1 可以确定三角 形的个数为 答 15 隔板法 如 1 10 个相同的球各分给 3 个人 每人至少一个 有多少种分发 每人至少两个呢 答 36 15 2 某运输公司有 7 个车队 每个车队的车都多于 4 辆且型号相同 要从这 7 个车队中 抽出 10 辆车组成一运输车队 每个车队至少抽 1 辆车 则不同的抽法有多少种 答 84 先选后排 先分再排 注意等分分组问题 如某种产品有 4 只次品和 6 只正品 每只产品均不相同且可区分 今每次取出一只测试 直到 4 只次品全测出为止 则最后一只次品恰好在第五次测试时 被发现的不同情况种数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答 576 8787 二项式定理 nn n rrnr n n n n n n n n bCbaCbaCbaCaCba 222110 特别地 1 x n 1 Cn1x Cn2x2 Cnrxr Cnnxn 8888 二项展开式通项 Tr 1 Cnran rbr 作用 处理与指定项 特定项 常数项 有理项等有 关问题 要注意区别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 8989 二项式系数性质 对称性 与首末两端等距的二项式系数相等 Cnm Cnn m 中间项二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设计方案
- 2025年康复科运动疗法方案设计能力检测答案及解析
- 英语教学Unit设计与课后辅导方案
- 信息化系统用户培训方案
- 高职院校实习学生考核标准及管理办法
- 财务报表编制流程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代理记账合同的模板经典版样式8篇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
- 建筑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杭州辅助康复类器械有限公司2020-2025年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报告
- AIGC基础与应用第6章-AIGC造就绘画大师
- 《炼油与化工装置机泵 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 羽毛球竞赛编排知识与方法
- 2023数据标准管理实践
- 非洲水坝施工方案
- Unit 3 Understanding ideas The Road to Success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项目需求分析文档(模板)
- 长阳清江画廊
- 四川2023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参考答案(通用版)
- 液压泵站使用说明书
- 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卡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