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法_第1页
头针法_第2页
头针法_第3页
头针法_第4页
头针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针法,、定义是指采用毫针或其他针具刺激头部特定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称头皮针。,一、概述,一是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头部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 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 头部是调整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经络与头部的联系: 阳经、肝经、心经、阴经经别二是大脑皮层功能定位,一、概 述,、理论依据,二、标准头针穴线的定位与主治,、额中线 督脉MS1,定位 神庭向前引1寸直线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督脉,主治 头痛、强笑、自哭、失眠、健忘、多梦、癫狂病、鼻病等。,定位 眉冲向前引1寸直线 眉冲 攒竹直上入前发际0.5寸 膀胱经,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额旁1线 膀胱经 MS2,主治 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等上焦病证,、额旁2线 胆经 MS3,定位 头临泣向前引1寸直线 头临泣 瞳孔直上入发际0.5寸-胆经,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主治 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中焦病证,定位 头维内0.75寸向下引1寸直线 头维 额角发际上0.5寸 (正中旁4.5)-胃经,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额旁3线 MS4,主治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下焦病证。,定位 百会前顶(1.5寸) 前顶 百会前1.5寸-督脉,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5、顶中线(旁中央小叶肛门、膀胱括约肌中枢) MS5,主治 腰腿足的瘫痪、麻木、 疼痛,小儿夜尿、遗尿、皮质性多尿、脱肛、胃下垂、 子宫下垂 、高血压、头顶痛等,定位 前顶悬厘 前顶 百会前1.5寸-督脉 悬 厘 头维与曲鬓上3/4和下 1/4交点-胆经,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6、顶颞前斜线(中央前回) MS6 督/膀胱/胆/胃/三焦,主治 对侧下肢、上肢、面部瘫痪, 流涎、运动性失语、脑动脉硬化等。,定位 百会曲鬓 曲鬓: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交点 或:平齐耳尖之水平线与通过耳屏根 之垂直线的交点处。,7、顶颞后斜线(中央后回) 督/膀胱/胆/胃/三焦 MS7,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主治 对侧下肢、上肢、头面部疼痛、 麻木、感觉异常。,定位 顶中线旁开1.5寸, 承光穴向后引1.5寸直线 承光 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 旁开1.5寸-膀胱经,、顶旁1线 膀胱经 MS8,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主治 腰腿足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等。,、顶旁2线 足少阳胆经 MS9,定位 正营穴向后引1.5寸的直线 正营 前发际上2.5寸,正中旁2.25寸,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主治 肩臂手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定位 颔厌悬厘 颔厌 头维与曲鬓上1/4和下3/4交点 悬厘 头维与曲鬓上3/4和下1/4交点,、颞前线 鬓角部,足少阳胆经 MS10,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主治 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瘫、口腔疾病,颞后线 颞部耳上方,足少阳胆经 (颞横回/颞上回(听觉中枢) MS11,定位 率谷曲鬓 率谷 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半 曲鬓 鬓角发际后缘,耳尖水平,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主治 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定位 强间脑户 脑户 枕外粗隆上缘凹陷处 强间 脑户上1.5寸,枕上正中线 MS12,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主治 眼病,13 枕上旁线(视觉中枢):膀胱经 MS13,定位 枕上正中线旁开0.5寸 长1.5寸,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主治 皮层性视力障碍 白内障、近视、目赤肿痛等,定位 玉枕穴向下引2寸直线 玉枕 脑户旁1.3寸,14 枕下旁线 膀胱经 MS14,二、头皮刺激线的定位与主治,主治 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 后头痛、腰背两侧痛,适应证广泛,尤以脑源性疾病为主。1.中枢神经系统疾患2.精神病证3.疼痛和感觉异常4.皮质内脏功能失调,三、适应范围,四、操作方法,头针穴线选择 进针 30度角,快速刺入至帽状腱膜下层,阻力减小再将针体沿帽状腱膜下层按穴线方向进针。,头皮分层,捻转法,行针,三、操作方法,频率(200次/分)、 持续捻转2-3分钟 电针,肩、肘、腕和拇指固定,食指半屈曲状,用拇指第一节的掌侧面与食指第一节的桡侧夹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押手按压进针点以固定头皮,刺手拇食指紧捏针柄,针身平卧进行提插,注意指力应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可持续提插2-3分钟。,提插法,得气后留针1530分钟,留针期间宜间歇行针23次,每次2分钟左右。偏瘫患者行针或留针时运动患肢。,留针,头皮血管丰富且相互吻合,头皮的皮层下血管壁与组织粘连紧密,血管损伤后不易收缩。起针后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出针,操作方法,注意事项,1.严格消毒2.中风急性期待血压和病情稳定后再予头针。3.患有严重心脏病、重度糖尿病、重度贫血、高热、急性炎症或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