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黄土文化_第1页
陕北---黄土文化_第2页
陕北---黄土文化_第3页
陕北---黄土文化_第4页
陕北---黄土文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窑洞 窑洞 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中国民居形式 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 窑洞 分为土窑洞 石窑洞 砖窑洞 土基子窑洞 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多种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 陕北地方劳动人民的象征 窑洞一般有靠崖式窑洞 下沉式窑洞 独立式等 形式 靠崖式是在天然土崖上横向挖洞 宽 3 4 米 深可达 10 多米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传统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 这一 穴居式 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 年前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 黄土层非常厚 有的厚达几十公里 劳动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 凿 洞而居 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一般窑洞为用石头或者砖头砌 窑洞上面覆盖厚厚的夯实的黄土 规模大的可做成并列多间或上下多 层 外部也可另建房屋形成院落 下沉式是在平地上向下挖院式天井 再在井壁横向挖窑洞 分正房和厢 房 入口坡道在东南角 独立式实际上是窑洞形的地面建筑 冬暖夏凉 它与一般四合院没有太大不同 前面有木构檐廊 屋顶覆土成平顶 2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 分为劳动号子 信天游 小调三类 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 打硪歌 采石歌 吆牛歌 打场歌 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 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 都从各方面反 映了社会生活 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 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 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 着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 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 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 的意义 2008 年 6 月 陕西省榆林市 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 3 秧歌 秧歌是中国 主要在北方地区 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 不同地区有 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 在民间 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 踩跷表演的称为 高跷秧歌 不踩跷表演的称 为 地秧歌 近代所称的 秧歌 大多指 地秧歌 秧歌历史悠久 南宋周密在 武林旧事 中介绍的 民间舞队中就有 村田乐 的记载 清代吴锡麟的 新年杂咏抄 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 村田乐 的源流关系 2006 年 5 月 20 日 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 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 磅礴气势 精湛的表现力令人 陶醉 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 年 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006 年 5 月 20 日 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被誉为 天下第一鼓 的安塞腰鼓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革命时期它被称作 胜利腰鼓 革命根据地 的人民群众在欢迎毛主席和工农红军 欢庆胜利的时候就曾跳起气势磅礴的腰鼓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 1990 年北京亚运会上 安塞腰鼓的表演成为开幕式上的一大亮点 至今为人称道 安塞腰鼓见证了中国 的时代变迁 在为纪念毛泽东同志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 70 周年举办的 为人民放歌 大 型文艺晚会上作为开场节目 意义不同寻常 5 剪纸 榆林剪纸是陕西榆林珍贵的文化遗产 是享誉中外的陕北剪纸的精华 也是最具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 艺术奇葩 千百年来 榆林剪纸以窗花 喜花 寿花 炕围花 祭祀花等形式 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年 年岁岁 世世代代 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社会风景 千百年来 榆林剪纸以窗花 喜花 寿花 炕围花 祭祀花等形式 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年年岁岁 世世代代 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社会风景 文革 飓风中 民间剪纸与 四旧 一起被扫除 至上世纪 80 年代 剪纸才在文物普查中被重新发掘出来 并流光溢彩了一阵子 以至有三边剪纸赴省进京展出 路培桂等剪纸妇女成为远近闻名的 剪纸艺术家 定边 靖边两县被文化部命名为 剪纸艺术之乡 的 盛况 成为改革开放后榆林剪纸起死回生的第一个浪头 此后便是好几年的偃旗息鼓 悄无声息 到 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