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 阅读题天天练(71-75)_第1页
2012届高考语文 阅读题天天练(71-75)_第2页
2012届高考语文 阅读题天天练(71-75)_第3页
2012届高考语文 阅读题天天练(71-75)_第4页
2012届高考语文 阅读题天天练(71-7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 高考语文阅读题天天练 71 7571 75 71 流浪的二胡 72 柳永简论 73 炉火 74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75 论 偏见 流浪的二胡 有一个精灵 漂泊如三春之水 清冷似冬夜之月 有一个精灵 惆怅如初夏细雨 幽怨 似深秋桂子 有一个精灵 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 二胡 江南 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 轱轳车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 红高粱 信天游 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 而杨柳岸 乌篷船 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 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 二胡之于江南 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的诗意和绵长 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 是江南选择了二胡 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六朝金粉 王谢侯府的秦淮 有太多的声色犬马 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 三秋桂 子 十里荷花的钱塘 有太浓的绮丽繁华 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韵律 纤道 乌篷 台门 廊棚 雨巷 石桥 茶肆 谷场 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 本不属于墨客骚人 显贵官宦 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 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 流淌的画 流浪的二胡 天生就是贩夫走卒 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 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 我只知道当如水月色浸淫深秋桂子 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 当多情的晚风撞拂台门石桥 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 时候 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 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 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 集了 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 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 像一个巫师 二胡遇上了他 从此便再 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 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洒漫 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 病中吟 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 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 良宵 的节拍如思念浓浓 笼罩 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 二胡流浪着一种悲凉和困顿 一种沧桑和 无奈 不是二胡的流浪 音乐的流浪 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 一方水土的流浪 那 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 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 催放众多流浪的花 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 然 而在江南 在青石小弄台门深 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 在春草池塘哇鼓稠 莺雏 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 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 在我的故 乡 四岁失明 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 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 颠沛 流离中 他的二胡响彻了大半个江南 流波曲 四方曲 人静心安 使他由一个民间流 浪艺人 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 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 最终还是 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 从阿炳到孙文明 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 灵魂 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 一种奋进和抗争 我伤感地承认 在江南的丝竹里 二胡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一方水土的精灵 一盈风情的血脉 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 而流浪是生命另 一种鲜活的姿态 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8 作者在文章的第 2 自然段把 马头琴 唢呐 二胡 放在一起来写 这是想 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4分 19 文章的第 6 自然段说 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 这里的 极致 在文中含义是 4分 20 文章的标题为 流浪的二胡 请结合全文 概括 流浪 的两层含义 6分 1 2 21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 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流浪的二胡 是诗的散文 是散文诗 语言优美形象 句式错落有致 修辞手法多 样 B 二胡在江南丝竹中最具有悲剧性格 最能表达墨客骚人 显贵官宦的不平心声 C 是一个时代的流浪 一个民族的流浪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二胡曲所表达的那种无奈 悲凉和沧桑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写照 D 作者提到了故乡的孙文明 他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 而使二胡民间的纯粹性 得以丧失 这就是他的悲剧性 E 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 社会性和时代性 记人清晰 叙事精当 情节曲折 低沉 悒郁的感情贯串全文 参考答案 18 4分 答案意思应当与文章第 7 节第一句话相关 参考答案 一方水土和风情 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 或 乐器是时代和地域文化的魂魄 19 4分 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 20 3 3 6分 是一种悲苦和困顿 一种沧桑和无奈 是一种忍耐和坚韧 一种奋 进和抗争 用心 爱心 专心 3 21 4分 答对一项得2分 A C B 中 墨客骚人 显贵官宦 之说有误 D 中 悲剧性 之说无从谈起 E 中 记人清晰 叙事精当 情节曲折 有误 柳永简论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 很多人不知道他 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 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紧紧地系着我 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 杨柳岸晓风残月 也不为那句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只为他那人 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 就 以及由此揭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柳永是福建北部崇安人 他没有为我们留下太多的生平记载 以至于现在也不知道他 确切的生卒年月 那年到闽北去 我曾想打听一下他的家世 找一点可凭吊的实物 但一川 绿风 山水寂寂 没有一点的音息 我们现在只知道他大约在三十岁时便告别家乡 到京城 求功名去了 柳永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 总是把从政作为人生的第一目标 其 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 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 样的在从政道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 像李白 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 像苏 轼 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心 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 像诸葛亮那样虽说 不求闻达 布衣躬耕 却又暗暗积聚内力 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 他尤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 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 而是转向市井深 处扎到市民堆里 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 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他是中国封建 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 一个特殊的代表 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的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柳永自己也没有 想到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 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 很多 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 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 但艺术的种子就 在这种气候下自然地生根发芽了 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 他是怀着极不情愿 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 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 活气息 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 他在这里没有堕落 他跳进了一个社 会的陷阱 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 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 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 他受命运的摆弄 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拔着算珠的手 才华 时间 精力 意志 学识 环境 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 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 却可以利用环境 大约每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 也有基本的才学 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 全在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怎么处理 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 立于悬崖绝壁 沐着霜风雪雨 就渐渐坚挺如铁 叶茂如云 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 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种子有灵 让 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 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 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把它带到这里 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 托于高山之上 寄于绝壁之缝 它哭天天不应 喊地地不灵 一阵 悲泣 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牢骚 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 痛下决心 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 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 探出枝叶追日 伸着根须找水 与风斗与雪斗 终于成就了自己 这时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 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 生命是什么 生命就是创造 是 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作最大程度的重新组合 创造一个新的生命 为 什么逆境能成大才 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 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 用心 爱心 专心 4 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 而顺境下 时时天遂人愿 你心里没有矛盾 没有企盼 没有一个理想中的新世界 当然也不会去为之 斗争 为之创造 那就只有徒增马齿 虚掷一生了 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 仁宗两朝四次大 试才中了进士的 这四次共取士916人 其他915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 有的或许还很显赫 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 却只有柳永至今享此殊荣 呜呼 人生在世 天地公心 人各其志 人各其才 人各其时 人各其用 无大无小 贵贱无分 只要其心不死 不得其用 时不我失 有助于民 就能名垂后世 就不算虚度生 命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 也同样记住了柳永 14 第 段中说柳永 身不由己的经历和歪打正着的成就 中的 经历 和 成就 分 别指什么 6分 15 第 段提到李白 陶渊明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诸葛亮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分 16 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 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 两个世界矛盾斗 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 请解释这句话中相关短 语的内涵 6分 一个世界 指 另外一个世界 指 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 指 17 第 段中提到的 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 指的是什么 在学习生活和阅读积累中 你一定会有相似的感触或知道类似的事例 请举出一例并简要地加以说明 6分 参考答案 14 经历 以极大热情投身政治 却 碰了钉子 转向市井 深扎市民堆里 3分 成就 他的文学之名 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分 15 运用对比 或反衬 的手法 2分 证明柳永是另一类人物 是一个特殊的代表 2分 16 1 理想世界 心里想的世界 2 逆境中的世界 与自己的理想不相同的世界 3 一个能展现自己的才华 实现个人价值的世界 意思对即可 每点2分 共6分 17 环境对一个人能否成才有影响 但关键在自己能否很好地利用环境 发挥自己 的才能 即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或 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 却可以利用 环境 2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第一 问言之成理即可 举例恰当2分 解说合理2分 炉火 臧克家 金风换成了北风 秋去冬来了 冬天刚刚冒了个头 落了一场初雪 我满庭斗艳争娇的 芳菲 顿然失色 鲜红的老来娇 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 一夜全白了头 两棵丁香 叶子簌 簌辞柯了 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 十一月上旬 我生上了炉火 一直到明年四月初 将近半年的时光 我 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 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 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 季候的变迁 情绪 的转换 打下了很鲜明 很深刻的印记 我的小四合院 每到冬季 至少要安六个炉子 日夜为它奔波 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 安上暖气多省事 又干净 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档箭牌 安暖气花费太大呀 开地道 安管子多麻烦呵 几吨煤将放在何处 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 我每年这样搪塞 一直 搪塞了二十一年 其实 别的都是假的 我中心的一条是 我爱炉火 我住北房 三明两暗 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 而当中的会客厅 却冷冷清清 娇花多盆 加上两套沙发 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 客人来了 大衣也不脱 衣架子成了空摆设 到我 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的温度太低了 会客室里确实有点冷清 而我的写作间兼卧室却 暖和和的 炉子 成为我亲密的朋友 几十年来 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 它 有时爆裂 有 时温柔 它伴我寂寞 给我安慰和喜悦 窗外 北风呼号 雪花乱飘 这时 炉火正红 壶 水正沸 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 一进门 打打身上的雪花 进入了我的内室 沏上一杯龙井 泡沫喷香 相对倾谈 海阔天空 水壶咝咝作响 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 人间赏心乐事 有胜过如此的吗 每晚 我必卧在床上的 对着孤灯 夜读至十时 或更迟些 炉火伴我 它以它的体温 温暖着我 读到会心之处 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 像是为我欢呼 有时失眠了 辗转不 能安枕 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 像只炯炯的明眸 我心安了 悠悠然 入了朦胧的境界 暖气 当然温暖 也干净 但是呵 它不能给我以光 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 我要光 我要性格 我要活力 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 冬天 带上个铜 火箱 里面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 用灰把它半掩住 火箱 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 手摸上暖乎乎的 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 透露出来 给人以光辉 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 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 示与希望的闪光 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 会饶有情趣地回忆起隆冬深夜 置身在旷山大野 中 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情景 火 以他的巨大热量使人通体舒畅 它的火柱 通天而起 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 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 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 不像一声声鼓点吗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炉火当然不是铜 火箱 也不是篝火 可是它们有着同样的性格 它们发热 它们发 光 它们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响 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 始终留恋着炉火 原因 就在此 1984年11月24日17 第一自然段 作者写了 秋去冬来 的景色 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18 文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用三个词语予以概括 3分 19 第四 五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 炉火 请简要赏析 5分 20 文中写了 炉火 为什么还写 火箱 篝火 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 5分 21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 怀旧 为什么 4分 参考答案 17 起铺垫 或引出下文 的作用 2分 写 秋去冬来 自然引出下文的 炉火 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 为下文写 炉火 的意蕴预设了空间 2分 18 感伤 感伤之情 感动 温馨之情 感奋 激昂之情 答对1层给1分 意思相近即可 19 运用了对比手法 拟人手法 比喻手法 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 感 文中 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 炉火像 明眸 等拟人 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地传达出 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 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 20 这样写可以丰富 炉火 的意蕴 火箱 和 篝火 不仅给人带来温暖 还给人 以启示与希望 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 也使行文富于变化 21 不是 文章有怀旧情感 但并非全文主旨 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了 炉火 带 给人的温暖与活力 希望与勇气 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上五题 答案不必拘泥 言之成理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杨曾宪 有人说 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 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 我却并不以为然 我是31年前 读的鲁迅 1年前读的周作人 中间隔了30年 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 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 一个人 在他的青年时代 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 我想 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 用心 爱心 专心 7 同的影响 一个时代 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 我想 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 的影响 对今日中国青年 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 更需要的还是鲁迅 而不是周作人 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 而且是就他们对中 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 鲁迅 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 而且是新的民族精 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 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 而且是 在几千年封建文化 酱缸 浸泡中 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 囚笼 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 灵魂 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 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 周作人也曾 是新文化的发言人 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 但很快 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 他仍 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 悠悠5千年 中 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 世所罕匹 吃喝玩乐衣食居行 随手拈来就是文化 就是文明 这 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 今日提倡 玩文学 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 玩物丧志 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 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 与鲁迅相比呢 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 因为它好读 茶余饭后 躺在沙发上 借周 作人之笔触 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 未必不是一件乐事 何况今日玩风甚盛 有闲者甚众呢 而鲁迅是不能躺着读的 重读鲁迅 我仍然时时如针芒 在背 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 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 因为鲁迅本人 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 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 是难以自省 自察自知的 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 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 Q 精神 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 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 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 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 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 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 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 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 不 的时代 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 从 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命题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中 我们仍然可 以清晰地嗅出阿 Q 主义的味道 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热国故热中疯长么 如果我 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 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 最终 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 我并不排拒周作人 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 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 正常 但不能以此排拒甚至贬低鲁迅 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者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 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 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 前 周作人永远是一黄土 16 为什么说鲁迅 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 一个人 在他的青年时代 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 我想 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句话说明了什 么道理 6分 17 从文章中看 1 器物文化 指的是怎样的文化 2 应当怎样概括周作人文学 创作的特点 6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8 18 作者举德国由一个 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 变为 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 最有生 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 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4分 19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作者认为 知识分子应当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者和创造者 并且担负着改造国民精神的 重任 B 作者认为 今天仍然存在着阿 Q 主义 这主要表现在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 暴发户气息 C 作者认为 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 即用鲁迅的思想与妨害民族进取的劣 根性斗争 D 作者认为 应当客观地评价周作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引导青年人追求健康高尚的审 美情趣 E 作者认为 对今日的中国青年 当然更需要的还是鲁迅 但也不能因此而排拒周作人 参考答案 16 1 鲁迅批判了在几千年封建文化 酱缸 浸泡中 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 囚笼 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 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 4分 2 阐明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阅读观的重要性 2分 17 1 器物文化 指吃喝玩乐衣食居行等具体的用具与活动 2分 2 要点 利用白话的形式 讲究文字技巧 欣赏玩味中国传统的器物文化 抒发的 是封建士大夫情调 4分 18 今天 我们仍然需要用鲁迅精神批判阿 Q 精神 或 今天 重铸国民灵魂的任务还 远没有完成 4分 19 A C 4分 论偏见 千百年来 偏见 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 在人们心目中 偏见就意味着错误 是思想 认识的大敌 因此 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 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 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 用心 爱心 专心 9 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 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 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是可以消除的 进入现代社会 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各种相关理论特别是哲学真理观的发展 传统的 偏见观开始动摇 人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 美国科学家萨顿经过一番考察后指出 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 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 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则指 出 人的见解是受利益驱动的 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偏见的产生 因此 理智是充 满偏见的 对传统偏见观抨击得最激烈的 当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 在伽达默尔看来 偏见不同于错误 偏见 不应当是贬义词 然而 历史上人们总是对偏见口诛笔伐 使偏 见蒙受了千百年不白之冤怨 伽达默尔明确指出 现在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现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对偏见根源的探讨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理解是有 条件的 人对事物的理解要受 理解的前结构 的制约 如社会文化背景 传统观念 风俗 习惯和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等 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 从这个 角度来说 偏见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 伽达默尔认为 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 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 偏见是人 的视界 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 即解释者的偏见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 生意义的过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 合理的偏见 另一类是 盲目的偏见 合理的偏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 它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 我 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 传统是无法超越的东西 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味着看问题有了自 身的视角 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 因此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 而盲目的 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错误 如盲目崇拜权威 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 这种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