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1页
20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2页
20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3页
20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4页
2015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 内部使用 内部使用 目目 录录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3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 1 因数与倍数 7 2 2 5 3 的倍数的特征 11 3 质数和合数 15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9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3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7 整理与复习 39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分分数数的的意意义义和和性性质质 1 分数的意义 41 2 真分数和假分数 49 3 分数的基本性质 53 4 约分 55 5 通分 63 整理与复习 73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图图形形的的运运动动 三三 图形的运动 三 77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分分数数的的加加法法和和减减法法 1 同分母分数加 减法 83 2 异分母分数加 减法 87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91 综合应用综合应用 打电话 97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折折线统计图折 线统计图 99 第八单元第八单元 数数学学广广角角 数学广角 103 2 导学案的的设计与使用说明导学案的的设计与使用说明 一 本导学案设计思路 设计了 课前预习 设疑导入 合作 探究 展示交流 拓展提升 延伸 归纳总结 达标检测 课后反 思 等环节 二 在使用导学案时 建议教师根据个人的需要对导学案每个 环节的设计情况进行删减或者增加 使之更能适用于自己 三 使用中按照以下方法操作 1 课前 教师务必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初步了解下节课学习内 容 学生课前独立完成预习任务 2 课中 1 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导入新课方法导入新课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教师对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进行检测 结合 本节课导学内容 有必要检测的可进行检测 3 发挥好学习小组 的作用 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 进行组内 班级展示交流 4 根 据需要安排拓展提升 延伸 内容 5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 6 学生完成达标检测 教师课堂上抽批小组长的达标检测 了解掌 握学习效果 然后小组长检查组内达标检测完成效果 7 少留或者 不留课后作业 3 课后 课后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 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 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 析 学生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与不足等 仅供参考 2015 年 2 月 3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一 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 从正面观察物体从正面观察物体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第第 1 1 单元共单元共 2 2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1 1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201 年年 月月 日日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1 结合现实生活 通过具体观察活动 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它的实物图可以有结合现实生活 通过具体观察活动 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它的实物图可以有 多种摆放方式 多种摆放方式 2 2 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 3 通过观察 操作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会欣赏生活通过观察 操作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会欣赏生活 中的数学美 中的数学美 4 4 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 合作习惯 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 合作习惯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体会立体图形与它相对应的平面图形的转换方法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预习课本第预习课本第 2 2 页例题页例题 1 1 1 1 阅读理解例题阅读理解例题 1 1 的问题 的问题 1 1 试着摆一摆 试着摆一摆 2 2 阅读理解例题阅读理解例题 1 1 的问题 的问题 2 2 试着摆一摆 试着摆一摆 3 3 你有什么发现 你有什么发现 1 1 阅读例题阅读例题 1 1 观察例题 观察例题 1 1 中问题 中问题 1 1 主题图 摆一摆 说一说 主题图 摆一摆 说一说 你的想法 你的想法 2 2 阅读例题阅读例题 1 1 观察例题 观察例题 1 1 中问题 中问题 2 2 主题图 摆一摆 说一说 主题图 摆一摆 说一说 你的想法 你的想法 3 3 你有什么发现 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疑问 想法 体会 学习过程笔记等 教师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设计 教法 思路 体会 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 容等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设疑导入设疑导入 检测预习检测预习 4 摆一摆 分别用摆一摆 分别用 4 4 个 个 5 5 个小正方体摆一摆 说一说 个小正方体摆一摆 说一说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可以拼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可以拼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1 1 用 用 6 6 个个小正方体摆一摆 小正方体摆一摆 从正面看是从正面看是 的图形 的图形 画出你的摆法 画出你的摆法 2 2 用 用 5 5 个个小正方体摆一摆 小正方体摆一摆 从正面看是从正面看是 的图形 画出你的的图形 画出你的 摆法 摆法 3 3 练习一练习一第第 2 2 题题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汇报展示汇报展示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一 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第第 1 1 单元共单元共 2 2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2 2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201 年年 月月 日日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1 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 学生能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 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 学生能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 的 的 2 2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 侧面 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 侧面 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 3 3 借助动手操作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借助动手操作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 4 联系生活实际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重点 重点 1 1 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 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明白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物体所有的面 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 2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 侧面 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 侧面 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难点 难点 1 1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 侧面 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 侧面 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2 2 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明确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 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预习第预习第 2 2 页例题页例题 2 2 1 1 试着摆一摆 试着摆一摆 2 2 说说你的发现 说说你的发现 3 3 用手中的 用手中的 4 4 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 阅读古诗阅读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是庐山真不是庐山真 面目 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 从而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意思 从而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出示例题出示例题 2 2 1 1 观察兰兰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 观察兰兰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 学生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疑问 想法 体会 学习过程笔记等 教师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设计 教法 思路 体会 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 容等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设疑导入设疑导入 检测预习检测预习 6 2 2 分析兰兰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的特点 分析兰兰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的特点 3 3 按照要求摆一摆 按照要求摆一摆 1 1 第第 2 2 页页 做一做做一做 2 2 练习一 练习一第第 3 3 5 5 题题 练习一第练习一第 1 1 4 4 6 6 题题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7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 二 因数与倍数二 因数与倍数 1 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 因数和倍数意义因数和倍数意义 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第第 2 2 单元共单元共 6 6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1 1 课时课时执执教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201 年年 月月 日日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1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2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探索意识 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探索意识 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预习预习 5 5 页内容 页内容 1 1 观察观察 5 5 页例题页例题 1 1 算式 算式 2 2 看看应该怎样分类 试着分一分 看看应该怎样分类 试着分一分 3 3 说一说什么是因数 什么是倍数 说一说什么是因数 什么是倍数 4 4 根据你的分类 说说在第一类算式中 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 根据你的分类 说说在第一类算式中 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 因数 因数 5 5 0 0 能不能说有因数 能不能说有因数 1 1 出示出示 5 5 页例题页例题 1 1 观察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 2 2 应该怎样分类 应该怎样分类 能除尽的算式能除尽的算式 不能整除的不能整除的能整除的能整除的 除不尽的算式除不尽的算式 学生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疑问 想法 体会 学习过程笔记等 教师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设计 教法 思路 体会 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 容等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设疑导入设疑导入 检测预习检测预习 8 3 3 根据你的分类 说说在第一类算式中 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 根据你的分类 说说在第一类算式中 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 因数 因数 4 4 因数有什么特点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多少 因数有什么特点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多少 5 5 因数 倍数的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 因数 倍数的关系怎样用字母表示 6 6 0 0 有没有因数 有没有因数 完成课本完成课本 5 5 页页 做一做做一做 1 1 判断 判断 1 1 2 2 是因数 是因数 4 4 是倍数 是倍数 2 2 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 3 1515 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4 4 1 1 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5 5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6 6 1 1 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7 7 在算式 在算式 3 4 123 4 12 中中 2 2 和和 6 6 与与 1212 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2 2 如果 如果 a b ca b c a b ca b c 都是整数 那么都是整数 那么 a a 和和 b b 都是都是 c c 的 的 c c 是是 a a 和和 b b 的 的 3 3 你能举一个算式例子 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 谁是谁的因数吗 你能举一个算式例子 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 谁是谁的因数吗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9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 二 因数与倍数二 因数与倍数 1 1 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 找一个因数 找一个倍数的方法找一个因数 找一个倍数的方法 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第第 2 2 单元共单元共 6 6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2 2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1 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1 1 学会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学会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2 2 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预习课本预习课本 6 6 页例页例 2 2 例 例 3 3 1 1 哪两个数相乘得到哪两个数相乘得到 1818 2 2 1818 的因数有哪些 你是怎样想的 的因数有哪些 你是怎样想的 3 3 你会找倍数吗 怎样找你会找倍数吗 怎样找 2 2 的倍数 的倍数 1 1 小组合作探讨例 小组合作探讨例 2 2 1818 的因数有哪些 并说一说求因数的方法 的因数有哪些 并说一说求因数的方法 1818 的因数有的因数有 可以这样表示 可以这样表示 1818 的因数的因数 2 2 想一想 想一想 3636 的因数有哪些 的因数有哪些 3 3 你有什么发现 得出什么结论 你有什么发现 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写上课前 课 中 课后的疑问 想法 体会 学习过程笔记等 教师写上课前 课 中 课后的设计 教法 思路 体会 对本案修 改的增删内容等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设疑导入设疑导入 检测预习检测预习 10 4 4 小组交流例 小组交流例 3 3 你能找出多少个 你能找出多少个 2 2 的倍数 的倍数 2 2 的倍数有的倍数有 也也 可以这样表示 可以这样表示 2 2 的倍数的倍数 5 5 说说你是怎样找出 说说你是怎样找出 2 2 的倍数的 的倍数的 6 6 找出 找出 3 3 5 5 的倍数 的倍数 7 7 你有什么发现 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总结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归纳总结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最大的倍数 一 最大的倍数 一 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的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的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的 的 完成练习二第完成练习二第 2 2 3 3 4 4 7 7 题题 1 1 判断判断 1 1 2 2 是因数 是因数 4 4 是倍数 是倍数 2 2 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 3 1515 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4 4 1 1 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5 5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6 6 1 1 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7 7 5 5 是是 3030 的因数 的因数 3030 是是 5 5 的倍数 的倍数 2 2 完成练习二 完成练习二 1 1 5 5 8 8 题题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1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 二 因数与倍数二 因数与倍数 2 2 2 2 5 5 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 2 2 5 5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第第 2 2 单元共单元共 6 6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3 3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1 我能理解和掌握 我能理解和掌握 2 2 5 5 的倍数的特征 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的倍数的特征 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2 或或 5 5 的倍数 的倍数 2 2 我会认识偶数和奇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我会认识偶数和奇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 3 能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解决问题 培养分析能力 能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解决问题 培养分析能力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掌握掌握 2 2 5 5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的特征 会正确运用会正确运用 2 2 5 5 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2 或或 5 5 的倍数 的倍数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12 1 1 预习旧知识 预习旧知识 1 1 你能找出 你能找出 2 2 和和 5 5 的倍数吗 的倍数吗 2 2 根据你写出的根据你写出的 2 2 的倍数 想一想怎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的倍数 想一想怎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2 的的 倍数呢 倍数呢 2 2 预习课本第 预习课本第 9 9 页例题页例题 1 1 1 1 观察图表 按照要求涂一涂 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观察图表 按照要求涂一涂 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2 2 什么是偶数 什么是奇数 什么是偶数 什么是奇数 3 3 根据你的发现写出的 根据你的发现写出的 2 2 的倍数的特征 看看的倍数的特征 看看 5 5 的倍数有什么特的倍数有什么特 征 征 1 1 复习因数 倍数的意义 复习因数 倍数的意义 2 2 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判断下面几个数是不是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判断下面几个数是不是 2 2 或或 5 5 的倍数 的倍数 32453245 29362936 80378037 72317231 10001000 3 3 你想知道你想知道 2 2 或或 5 5 的倍数的特征吗 的倍数的特征吗 1 1 观察第 观察第 9 9 页例题页例题 1 1 图表 把图表 把 2 2 的倍数 的倍数 5 5 的倍数分别涂上红色 的倍数分别涂上红色 黄色 你发现了什么 黄色 你发现了什么 2 2 根据你涂上红色 黄色 说说 根据你涂上红色 黄色 说说 2 2 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5 5 的倍数的倍数 的特征是什么 的特征是什么 3 3 什么样的数是偶数 什么是奇数呢 你是怎么发现的 什么样的数是偶数 什么是奇数呢 你是怎么发现的 自然数中 是 自然数中 是 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0 0 也是也是 不是 不是 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4 4 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 2 2 5 5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1 1 完成课本 完成课本 9 9 页做一做 页做一做 2 2 完成课本练习三第 完成课本练习三第 1 1 4 4 题 题 3 3 火眼金睛辨是非 火眼金睛辨是非 1 1 在所有的自然中 除了偶数 就是奇数 在所有的自然中 除了偶数 就是奇数 2 2 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的和一定是 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的和一定是 2 2 的倍数 的倍数 3 3 任意 任意 5 5 个自然数的和一定不是个自然数的和一定不是 2 2 的倍数 的倍数 4 4 只有个位上是 只有个位上是 5 5 的数才是的数才是 5 5 的倍数 的倍数 学生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疑问 想法 体会 学习过程笔记等 教师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设计 教法 思路 体会 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 容等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设疑导入设疑导入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13 1 快乐闯关 快乐闯关 在在 12 16 15 10 32 45 60 78 中 中 2 有 有 36 个苹果 把它放在个苹果 把它放在 13 个盘子里 每个盘子里只能放奇数 个盘子里 每个盘子里只能放奇数 这个事你能办到吗 这个事你能办到吗 3 3 完成课本练习三第 完成课本练习三第 2 2 6 6 题 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 二 因数与倍数二 因数与倍数 2 2 2 2 5 5 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 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第第 2 2 单元共单元共 6 6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4 4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探索 3 的倍数的特征 知道 3 的倍数的特征 2 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3 的倍数 3 使学生在探索 3 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 进一步培养观察 比较 分析 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 能力 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1 掌握 3 的倍数的特征 2 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3 的倍数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2 的倍数有 5 的倍数有 2 和 5 的倍 数 14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1 1 判断下面的数 哪些是 判断下面的数 哪些是 2 2 的倍数 哪些是的倍数 哪些是 5 5 的倍数 的倍数 1818 2525 4646 8484 100100 325325 560560 18721872 457457 10201020 2 2 的倍数有的倍数有 5 5 的倍数有的倍数有 在上面的在上面的 1010 个数中 你能找出多少个个数中 你能找出多少个 3 3 的倍数呢 的倍数呢 我要试着找一找 我要试着找一找 2 2 回忆我们是怎样探索 回忆我们是怎样探索 2 2 和和 5 5 的倍数的特征的 的倍数的特征的 个位上是 个位上是 的数是 的数是 2 2 的倍数 个位上是 的倍数 个位上是 或 或 的 的 数是数是 5 5 的倍数 的倍数 3 3 预习第 预习第 1010 页例题页例题 2 2 你有什么发现 你有什么发现 探索第探索第 1010 页例题页例题 2 2 3 3 的倍数的特征的倍数的特征 1 1 观察第观察第 1010 页例题页例题 2 2 图表 把图表 把 3 3 的倍数涂红色 你发现的倍数涂红色 你发现 了什么 了什么 2 2 怎样判断 怎样判断 3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的特征 3 3 任意找出 任意找出 3 3 的表示 把各位上的数相加 你有什么发现 的表示 把各位上的数相加 你有什么发现 1 1 用 用 1 5 9 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是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是 3 的倍数的三位数 的倍数的三位数 2 2 完成课本 完成课本 1010 页页 做一做做一做 3 3 完成课本练习三第 完成课本练习三第 3 3 4 4 8 8 题 题 学生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疑问 想法 体会 学习过 程笔记等 教师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设计 教法 思路 体会 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 容等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检测预习检测预习 15 完成课本练习三完成课本练习三 3 3 4 4 9 9 1010 题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 二 因数与倍数二 因数与倍数 3 3 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 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 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第第 2 2 单元共单元共 6 6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5 5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1 1 理解和掌握质数 合数的意义 正确能够判断一个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理解和掌握质数 合数的意义 正确能够判断一个常见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 2 质数 合数同奇数 偶数的区别 质数 合数同奇数 偶数的区别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16 1 复习旧知识 复习旧知识 你能说出你能说出 2 3 5 的倍数的特征吗 可以说给家长听 也可以写在预的倍数的特征吗 可以说给家长听 也可以写在预 习本上 习本上 2 预习新知识 预习新知识 1 找出 找出 1 20 的所有因数 然后给他们分分类 看一看能够从中发现的所有因数 然后给他们分分类 看一看能够从中发现 什么 什么 2 什么是质数 什么是合数 什么是质数 什么是合数 3 预习课本 预习课本 14 页例题页例题 1 按要求做一做 你有什么发现 按要求做一做 你有什么发现 1 找出 找出 1 20 的所有因数 然后给他们分分类 看一看能够从中发现什的所有因数 然后给他们分分类 看一看能够从中发现什 么 么 1 每个因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 每个因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 2 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多少 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讨论交流后完成下 按照每个数的因数的多少 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讨论交流后完成下 面的表格面的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只有一个因数只有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3 观察思考 观察思考 有两个因数 如有两个因数 如 2 3 5 7 等 这几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等 这几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4 6 8 9 等这些数的因数与上面的数的因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等这些数的因数与上面的数的因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4 你还有什么发现 你还有什么发现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设疑导入设疑导入 检测预习检测预习 17 5 5 根据分类 我来归纳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根据分类 我来归纳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6 1 1 应该怎么分类 应该怎么分类 判断一个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关键看什判断一个自然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关键看什 么 么 2 2 出示例出示例 1 1 找出 找出 100100 以内的质数 做一个质数表 以内的质数 做一个质数表 你是怎么找的 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 你是怎么找的 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 1 1 完成课本练习四第 完成课本练习四第 3 3 5 5 题 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 二 因数与倍数二 因数与倍数 3 3 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 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第第 2 2 单元共单元共 6 6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6 6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通过猜想和验证 总结出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通过猜想和验证 总结出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2 掌握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并能掌握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正确判断一个数的和合数的奇偶性 数的和合数的奇偶性 培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18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1 1 理解和掌握 理解和掌握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2 2 利用 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 数的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1 复习旧知识 复习旧知识 1 质数 合数的概念 质数 合数的概念 2 怎样判断质数 合数 怎样判断质数 合数 2 预习新知识 预习新知识 1 找出 找出 1 20 的所有因数 然后给他们分分类 看一看能够从中发现的所有因数 然后给他们分分类 看一看能够从中发现 什么 什么 2 什么是奇数 什么是偶数 什么是奇数 什么是偶数 3 预习课本 预习课本 15 页例题页例题 2 试着按要求做一做 你有什么发现 试着按要求做一做 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例题探究例题 2 1 阅读和理解 阅读和理解 3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 探究奇数和偶数相互之间的和 说说你的发现 探究奇数和偶数相互之间的和 说说你的发现 2 分析与解答 分析与解答 1 通过奇数和偶数相互之间的相加的和 你发现什么规律 通过奇数和偶数相互之间的相加的和 你发现什么规律 2 2 奇数 奇数 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 3 回顾与反思回顾与反思 1 用一些大数验证以下 你的判断是不是正确 用一些大数验证以下 你的判断是不是正确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设疑导入设疑导入 19 2 你的结论 你的结论 3 你还有其它方法吗 你还有其它方法吗 1 1 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吗不用计算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10389 200410389 2004 11387 13111387 131 268 1024268 1024 3721 20073721 2007 22280 10222280 102 38800 34538800 345 2 2 完成课本练习四第 完成课本练习四第 2 2 6 6 7 7 题 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长方体 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第第 3 3 单元共单元共 1111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1 1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20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知识与技能 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 触摸 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 宽 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 触摸 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 宽 高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 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 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1 经历观察 操作和归纳的过程 发现长方体的特征 经历观察 操作和归纳的过程 发现长方体的特征 2 使学生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1 1 预习课本 预习课本 1818 1919 页内容 观察主题图 你有何发现 页内容 观察主题图 你有何发现 2 2 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 观察并填空 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 观察并填空 1 1 长方体有 长方体有 个个面 面 条棱 条棱 个顶点 个顶点 2 2 用上下 前后 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 然后沿着棱剪开 比一比 用上下 前后 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 然后沿着棱剪开 比一比 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3 3 用尺量一量 长方体 用尺量一量 长方体 的棱长度相等 的棱长度相等 4 4 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 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 一 观察课本一 观察课本 1818 页主题图 页主题图 1 1 说说你的发现 说说你的发现 2 2 什么叫长方体 什么叫长方体 日常生活中你见到哪些长方体 日常生活中你见到哪些长方体 二 探究例题二 探究例题 1 1 1 1 拿出一个长方体 认识长方体的面 棱 点 拿出一个长方体 认识长方体的面 棱 点 2 2 讨论长方体的面 摸一摸自己的长方体 说说你的的发现 讨论长方体的面 摸一摸自己的长方体 说说你的的发现 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3 3 认识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在长方体中 有几条棱 几个顶点 用手摸 认识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在长方体中 有几条棱 几个顶点 用手摸 一摸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一摸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4 4 研究面 棱 顶点的特征 填空 研究面 棱 顶点的特征 填空 课本课本 1919 页上面表格 页上面表格 三 探究例三 探究例 2 2 用细木条核橡皮泥 小组同学共同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用细木条核橡皮泥 小组同学共同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在制作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1 1 长方体的 长方体的 1212 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2 2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学生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疑问 想法 体会 学习 过程笔记等 教师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设计 教法 思路 体会 对本案修改的增删 内容等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设疑导入设疑导入 21 3 3 揭示长方体的长 宽 高的概念 揭示长方体的长 宽 高的概念 1 1 完成课本 完成课本 1919 页做一做 页做一做 2 2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 5 5 题题 1 1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 1 1 3 3 题题 2 2 如图 如图 1 1 长方体前面是什么形状 长和宽各是多少 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面 长方体前面是什么形状 长和宽各是多少 和它相同的面是哪个面 2 2 哪个面的长是 哪个面的长是 6 6 厘米 宽是厘米 宽是 4 4 厘米 厘米 3 3 面积是 面积是 4848 平方厘米的有哪几个面 平方厘米的有哪几个面 4cm4cm 6cm6cm 8cm8cm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正方体 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第第 3 3 单元共单元共 1111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2 2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22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1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 我能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形成正方体的概念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 我能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形成正方体的概念 2 2 我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我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1 1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 2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形成表象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形成表象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1 1 自学教材第 自学教材第 2020 页页 2 2 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 观察 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 观察 3 3 正方体有 正方体有 个个面 面 条棱 条棱 个顶点 个顶点 4 4 用上下 前后 左右标在正方体的面上 然后沿着棱剪开 比一比 用上下 前后 左右标在正方体的面上 然后沿着棱剪开 比一比 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5 5 用尺量一量 正方体 用尺量一量 正方体 条的棱长度相等 条的棱长度相等 一 拿出你准备的正方体模型 观察后说说你的发现 一 拿出你准备的正方体模型 观察后说说你的发现 正方体是由正方体是由 个个 的正方形围成的的正方形围成的 图形 正方体也有图形 正方体也有 条棱 条棱 它们的长度它们的长度 正方体也有 正方体也有 个顶点 个顶点 二 剪出附页下面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 再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 二 剪出附页下面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 再量出它的棱长是多少 三 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三 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1 1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说说有哪些相同点 有哪些不同点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说说有哪些相同点 有哪些不同点 2 2 把你的发现填写在表里 把你的发现填写在表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 形形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设疑导入设疑导入 检测预习检测预习 23 体体面面 棱棱 顶顶 点点 面的形状面的形状面积面积棱长棱长 长长 方方 体体 正正 方方 体体 3 3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 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 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完成课本完成课本 2020 页做一做 页做一做 完成练习五完成练习五 2 2 8 8 题 题 完成练习五完成练习五 4 4 6 6 7 7 题 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2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表面积的含义表面积的含义 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24 第第 3 3 单元共单元共 1111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3 3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201 年年 月月 日日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1 我能理解长方体 正方体每个面的长 宽与长方体长 宽 高的关系 从而建立表面积的概 我能理解长方体 正方体每个面的长 宽与长方体长 宽 高的关系 从而建立表面积的概 念 念 2 2 我能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长方体 正方体的表 我能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我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长方体 正方体的表 面积 面积 3 3 发展空间概念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空间概念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预习课本预习课本 2323 2424 页页 1 1 分别展开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 分别展开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 1 1 观察一下展开的形状中那几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 观察一下展开的形状中那几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 2 2 观察展开的长方体纸盒 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 宽 观察展开的长方体纸盒 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 宽 高有什么关系 高有什么关系 2 2 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展开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 展开一个长方体纸盒和一个正方体纸盒 观察展开后的形状 说观察展开后的形状 说 说你的发现 说你的发现 1 1 哪几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 哪几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 2 2 展开的长方体纸盒 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 宽 高有什展开的长方体纸盒 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 宽 高有什 么关系 么关系 3 3 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的长宽的关系 长方体的长宽高与每个面的长宽的关系 上 下面面积 上 下面面积 每个面都等于 每个面都等于 前 后面面积 前 后面面积 每个面都等于 每个面都等于 学生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疑问 想法 体会 学习过 程笔记等 教师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设计 教法 思路 体会 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 容等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设疑导入设疑导入 25 左 右面面积 左 右面面积 每个面都等于 每个面都等于 4 4 归纳总结 长方体的表面就是 归纳总结 长方体的表面就是 正方体每个面都相等 都是 正方体每个面都相等 都是 形 每个面都等于 形 每个面都等于 2 2 所以 正方体的表面就是 所以 正方体的表面就是 3 3 展开图的面积与原展开图的面积与原长方体长方体面积大小怎样 面积大小怎样 7 7 你知道了 你知道了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了吗 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了吗 1 1 完成 完成 P23 P23 做一做 做一做 2 2 完成练习六 完成练习六 1 1 2 2 题 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2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26 第第 3 3 单元共单元共 1111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4 4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我能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我能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2 发展空间概念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空间概念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灵活运用长方体 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灵活运用长方体 正方体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导导 学学 过过 程程 师生笔记师生笔记 1 1 复习旧知 复习旧知 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 2 预习课本 预习课本 2424 页例题页例题 1 1 例题 例题 2 2 阅读观察阅读观察例题例题 1 1 例题 例题 2 2 试着计算 试着计算 一 出示一 出示例题例题 1 1 1 1 观察主题图 请你指出它的表面积是什么 观察主题图 请你指出它的表面积是什么 2 2 说说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 说说怎样计算它的表面积 3 3 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计算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上 下每个面 长上 下每个面 长 宽 宽 面积是 面积是 前 后每个面 长前 后每个面 长 宽 宽 面积是 面积是 左 右每个面 长左 右每个面 长 宽 宽 面积是 面积是 表面积 表面积 4 4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 出示二 出示例题例题 2 2 1 1 求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就是要求什么 求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就是要求什么 2 2 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 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 它的六个面义有什么关系它的六个面义有什么关系 3 3 试着计算 试着计算 学生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疑问 想法 体会 学习过 程笔记等 教师写上课前 课中 课后的设计 教法 思路 体会 对本案修改的增删内 容等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复习导入复习导入 27 4 4 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1 1 完成 完成 P24 P24 做一做做一做 2 2 完成练习六第 完成练习六第 3 3 7 7 题 题 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实际生产和生活中 有时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 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如 油箱 罐头等都是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如 油箱 罐头等都是 6 6 个面 游泳池 鱼缸等个面 游泳池 鱼缸等 都是都是 5 5 个面 烟窗等都是个面 烟窗等都是 4 4 个面 个面 判断 下面各种计算应该考虑几个面判断 下面各种计算应该考虑几个面 1 1 作一个无盖的铁皮水桶作一个无盖的铁皮水桶 2 2 粉刷教室四面墙壁和顶棚 粉刷教室四面墙壁和顶棚 3 3 给会客厅的大立柱刷油漆 给会客厅的大立柱刷油漆 4 4 给水池抹水泥 给水池抹水泥 5 5 给长方体罐头盒的 给长方体罐头盒的 4 4 壁贴上一圈商标纸壁贴上一圈商标纸 完成练习六完成练习六 4 4 6 6 8 8 题 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课题课题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 3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与体积单位体积与体积单位 设计者设计者审核者审核者 第第 3 3 单元共单元共 1111 课时课时 分课时 第分课时 第 5 5 课时课时执教执教者者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28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 1 1 我能理解体积的意义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培养初步的空 我能理解体积的意义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培养初步的空 间观念 间观念 2 2 我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 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