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6 新人教版_第1页
【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6 新人教版_第2页
【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6 新人教版_第3页
【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6 新人教版_第4页
【与名师对话】201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6 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三十六三十六 一 选择题 1 2011 惠州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遭到破坏 恢复原状 属于 抵抗力稳定性 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 干扰 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热带雨林 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 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 B C D 解析 注意两种稳定性的区别 遭到破坏 恢复原状 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否则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热带 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但是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后 很难恢复 所以恢复力稳 定性较低 答案 C 2 2011 青岛 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 抵抗力稳定性强 B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 恢复力稳定性强 C 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 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D 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解析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相对简单 食物链较少 自我调节能力较 弱 抵抗力稳定性弱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生物发生耐旱突变不是因为环境干旱造成的 干旱环境只是将耐旱突变选择出来 水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答案 B 3 2011 海淀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通过 A 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 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 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 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解析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群落的丰富度有关 群落结构越复杂 自我 调节能力越大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靠生态系统 内部各成分间相互作用 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答案 C 4 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物理信息仅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B 化学信息在种群内部传递 用心 爱心 专心2 C 行为信息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 D 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解析 物理信息传递可以在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进行 化学信息可以 在种群内部及种群之间传递 沿食物链信息可以双向传递 行为信息只能在生物与生物之 间传递 故选 C 答案 C 5 2011 孝义模拟改造 贝加尔针茅草原 部分地区开垦为玉米田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轻度放牧不会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 玉米田抵抗力稳定性比贝加尔针茅草原高 C 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 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 弃耕一段时间后 该地区不可能恢复 为贝加尔针茅草原 D 贝加尔针茅草原变为玉米田不属于群落演替 答案 A 6 2011 济宁模拟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自身结构与功能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B 在一块草原生态系统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 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其恢复力稳定性也高 解析 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作用下自身结构与功能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 定性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一般来说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 复力稳定性之间存在着相反的关系 答案 C 7 2011 潍坊模拟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 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 况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两个种群间信息传递方向是甲 乙 B M 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甲 乙不一定构成食物链 D 两个种群数量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 甲 乙之间属捕食关系 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答案 A 8 2011 海口模拟 下图中 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 y表示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 x 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曲线与正常范 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TS 用心 爱心 专心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正常作用范围内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B 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 y 值和 x 值之间成正相关 C 在遭到干扰时 x y 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 与数量无关 D TS 值越小 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 解析 正常范围内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及数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而不 是保持不变 y 的大小反映了被干扰的程度 x 表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高低 对于同一个生 态系统来说 被破坏的程度越大 则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x y 值的大小不 仅与生物种类有关 还与数量有关 TS 值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 该 值越小 则表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大 答案 B 9 下图不能用来准确表示哪几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 1 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 2 4 分别表示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B 1 表示生物膜系统 2 4 分别表示细胞膜 细胞器膜 细胞核膜 C 1 表示免疫系统 2 4 分别表示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D 1 表示细胞外液 2 4 分别表示血液 组织液 淋巴 解析 1 为细胞外液 2 4 分别表示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 10 2011 佛山模拟 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 绘制出如下能量金字 塔 据图回答 1 该群落共有 个营养级 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分别是 2 该群落中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远低于 10 原因是 3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 该群落必须 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 用心 爱心 专心4 功能 4 调查该群落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一般用 抽样统计方法 调查发现受 到生活废水的轻微污染后 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这说明 答案 1 三 第一营养级 生产者 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 其他营养级 各 级消费者 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能量 2 浮游植物的寿命较短 大多数未被消费者取食就死亡了 3 递减 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 4 样方法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1 2011 潍坊质检 下面左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 表示碳的流动方 向 右图表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 1 A E 和 D B 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是 2 若消耗生产者 10000 kg 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 kg 3 左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 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 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 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4 右图中 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 在t2时期后 种群数量将 5 在牧业生产中 为保护优良牧草 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 常导致害虫再度大 爆发 其主要原因是 解析 图中 A 为大气中的 CO2库 CO2从大气进入群落 是以 CO2形式通过生产者 E 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含碳有机物 然后以有机物形式通过食物链流动 食物链共 4 个营养 级 若消耗生产者 10000 kg 最高营养级的生物 B 最多可增重 10000 80 kg 信息 1 125 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牧业生产中长年使用同一种杀虫剂 很容易使害虫抗性逐代积累 增强 且易杀死其天敌 故效果将减弱 答案 1 CO2 含碳有机物 2 80 3 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 增长 不变 稳定 5 害虫的抗药性经自然选择逐代增强 化学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 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营养结构 害虫天敌大量 死亡 破坏了食物链的结构 12 2010 绍兴模拟 生态学家逐年对一片针阔混交林中的马尾松 用心 爱心 专心5 和山毛榉两个树种的存量进行统计 以马尾松和山毛榉存量的比值为纵坐标 以年份 为横坐标 作出图一所示的曲线图 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图中两个树种处于竞争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 2 此针阔混交林中 a 年时的优势种是 e 年时的优势种是 3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 态是靠生态系统的 能力来实现的 从长远看 在森林生态系统趋向稳态的过程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 调节 4 此针阔混交林中 新迁入了一种野兔 图二为与这种野兔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 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请在图三中画出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将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