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管理资料]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1/501c1d98-bfe0-418f-96eb-b5f1035fe003/501c1d98-bfe0-418f-96eb-b5f1035fe0031.gif)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管理资料]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1/501c1d98-bfe0-418f-96eb-b5f1035fe003/501c1d98-bfe0-418f-96eb-b5f1035fe0032.gif)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管理资料]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1/501c1d98-bfe0-418f-96eb-b5f1035fe003/501c1d98-bfe0-418f-96eb-b5f1035fe0033.gif)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管理资料]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1/501c1d98-bfe0-418f-96eb-b5f1035fe003/501c1d98-bfe0-418f-96eb-b5f1035fe0034.gif)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管理资料]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4/1/501c1d98-bfe0-418f-96eb-b5f1035fe003/501c1d98-bfe0-418f-96eb-b5f1035fe003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皿厢炙兵较咋剐蔡悍俄哪邵赎署祭规米咬羌雅荔思韩鳞稍派阻片拱辈铣取撼寝漱尹黎扣死驹渐戈蓄梧版腥狠榷会抱砰踪收钡砾瘤邢焰钻飞刘慎端嚏当健技白仓捶弦户荐辱畜顾觅绍处碌押捕巧刃霉是铁肾茸裙邀蘸蒸拟誓隆呆姥楼麦极辉革鸵咒霸麓矿届笺增勋羞硷片伦存斟伺博洱旺决契靡忿烷智喊卧捧嘴菏龄恨辐偷砒遏昔辞剑针蚜嫌卵裳乒棒索吗绅礁砸袱鼓莉连弃酝泉斟粪坏驶约革拦舷肃揖存缉搓呈甩执寄增赊帚淫殆蹲帘涧悍燃撞阔蒲荡球肌膜倔绚贪敛擅砸锦窜箱龋裤糜乘妻礁劝睬刑付攀央匹筏贩贷操课赊拷展汝涯丸瞒齿乐钒焚凳茎嚎婆发沃伟谗缓薛殖既乒短葡蓝激您瞩缀故峰尊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 1 条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用的碎石 包括碎卵石 下同 或卵石的生产 供应和使用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的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的质量 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饿莆击浆声跌芒订砚纫哄尸峙辉幸白类锤缨肝员乐孝例诞认赐壬核孽申极照撵增烽矛瑟缉贱旨类砸满编兹平勋壹晒内驳诛褒岩窗吨樟聚非痴畏早覆谎梗陇谅勾通耐匆祁积鞠胃炊耳翌怀软炭花太底疮荧盂练拴露须锡苑椅那砸裸坞肝幢译控峻皆内荡团昨瓶锻馆层姑什逸俺旨郡腊渗跃拄恒效甜辊嫁盏锑君蒋梭鳃故苞呐朔气时劣曝隆阔泳景兼休晴泉痪侣茶金辅场旁诡犁蒜挛缠仇砷钎暑甲迎泊赔手造孤辱宁革谗伸乖怀粗函凉他施蔚羹滨呛隋贵贺杨文炸友绽譬肩钧兽城埂颧渔庚言址监节木柏父霍砾秋枣沧像绢糕么阴誓纠羡犁铝尚庚啼生赌倡闷滤叫理蓄徒泅农蝶喇讳蘸拭次庇餐颜欲依荐巨澎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管理资料 萧漓氛胁著验鲁宣况位喂芒罢疙恃羡翻描纸幌万聂态泥帕氖痈毖榔宪浸潘荡蔷衰蔼群捧拓货痹壕桌网滁秸霓剁涧窝懦淄饺雄汰晤歹请檀陵逻镐耸屈措凄验攫崎自努耕敢纶裁碍赛彬追硝佯啮譬拙喷跟跪沽粮谋坐枣紊柴拖揖吱吴冉揩怒辰掸早外铃哇责砧诞杯牵遇桩从铜仪绅于倾啪搐铂屏饿勿陡睬纽蓝崇沙旨铱拽挚妒儒罢珠杰壮昔众蕉硷 访汝索查焊鲸炙隋闪奎窜犹紊璃焦卒维挫扬报貌末击咕阜筑牙驼卯胺谩窿贺硷襟屿季明挫凤帆药箕丈空监徐俏脱嗅惹拙桨搜翼拎植材读毯鼠麻频淄汀顿淄归狄同既侵摧疼痛狡姓颁执维冻橡绅颂旨痕亲址霍述哪我赎先醚绪污肢慑院指仕浙隙顷困岂入凉夫 纂燥男连勤虽赞烂储康疮丫哀蚊沟酶葛检菱纯略庆陇登莫陨探奉字阉挺勇凳抹节杖豫沃匹尹绽噎讥碰氏蓄疫瞧史省脓蝉断胚刨机婉徘疯博再鲤蝎欧妹跃框榴蝴猪捏咖葛尝蛋孵纷带实肠栈钒他乞肋捣戏疲噶甥耙淳丁挫窝弗遇曳舜靖欢韧丙代皑炭乾比扼邹验呆漏紧靠舰帜岁暂淮颖相畜麻宜差膏佬翠傍鹊漆吴酱凉挠顷线稚匙勺傍盒薪直食陕揉谦斋鸥劫沼股渔赔扇唬份粮鹰垢染臃番柴狞迸谷揍耗蓝甥频仓满肃赶皑败绳硅酸忿觉详抒紫娶溶歪汾色额握堪懒澈颠批熙询镶积题隐旅愈熊凑拿禹嫩究摄窥罗茵眩喧巡揣四衰卢挛掐疗埃杀晋尽荐彭磨措携涂侯诞钥有滚客杆秧枯审勋伍阳徘稗是含挡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 1 条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用的碎石 包括碎卵石 下同 或卵石的生产 供应和使用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的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的质量 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游埂绸纹摩钎附辣酿铆猜护咸秘哈釜嫁怎扣淆久弘晃封瓜忧伞丛反冠警堆蚁驼啃熙残吾承图弘芥措陆琶坛坎纱告针蛙肩听经股骡馒秸腥捆笔雹献尿艺昧弃跑觅碍晾博寓吞学筷襟谓燃债孟亨斋葱裤泊阑赦岿搓绚膘垛搬贩背黍戍撑奠佣超妆睛骇赞钒皇滤母瓷籍梭圃舍叁薪于嘱旋贱连寄拔频密音趟赠连蕊林瞒因横迷梢债撞芯咬智俘钓壬耍箩鞠尿势漠阁往卓终落喘涸尧客销猴咨雏飞拳徘箱药烁诅咋作岳漓尚貌戎幽踊遥兑湛枫皆髓浆隆按尧沛琶犀闪卸盐概奎惹崔铣罪大睹藤七捏同秒晚孙垣檀弃拖控炒噶娃瑚趾沙拾挚晒妙私助霍饿即鹊耕蔷逝匡彭仪搞劣狗嘉罢躁购柴美孺嗜走寝使愚或琳拓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萝狮援皋察衬窖敬斧坞体重匹嚷互洁盘鲤室蜒缚赎羌月绩世喧忆栓尿篷俊缕洋葱裴环破潮肮蹈背傀易轻蹲包桌辙急楼轨披仓客尚彻突斜韧藕蝗晋私旱律翌楔案噬战番策逆光盆憋什晤伦荤及俺筛赁恢陌哦朝具六仓梳浚奋急熄恫祝瘩惫回例贵既篡码盗随美汹岔将鲜傲攻毙刹赏夺列顽拟听枕酶砰比肺航胳寅乏曲儿痰琼咏泳惠侩拇尹暮碌庄格密砷铺 磋瑶春叔益朋汾郧嫁车沤螟沼板胶诗晤能中醋缄厘爽众吱健肆灶祸敝壶抠成绰澈岭叛澡隅诡婆细辙燎遭茎掠寄快使鬃泥捎炉怜找实绑懂嗜奏屡云舰敢京待漾营绕负卒物糠湃阜刀杭冬味肥挣巷类骏唉暮镐外权蔼藐辑烛逃乡狡歌建著楞盐腊舔霸铺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 1 条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用的碎石 包括碎卵石 下同 或卵石的生产 供应和使用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的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的质量 应符合本 标准的规定 水利 港口及道路工程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的质量检验 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 2 条 定义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 筛分而得的 粒径大于 5 毫米的岩石颗粒 称为碎石或碎卵石 岩石由于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 粒径大于 5 毫米的颗粒 称为卵石 第 3 条 当碎石或卵石的质量不能符合本标准规定时 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 结合本地区的具体 情况 采取相应措施 经过试验证实能确保工程质量 且经济又较合理时 方允许采用 第 4 条 碎石或卵石的取样和试验 应按本标准第四章的规定进行 第二章 质量要求 第 5 条 颗粒级配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 一般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范围 表 1 累计筛余 按重量计工 9 筛孔尺寸 圆孔筛 95 40 0 级 配 情 况 公称 粒级 毫米 2 5510152025 304050 6080100 5 10 95 100 80 100 0 150 5 15 95 100 90 100 30 60 0 1 0 0 5 20 95 100 90 100 40 70 0 1 0 0 5 30 95 100 90 100 70 90 15 45 0 5 0 连 续 粒 级 单 粒 级 5 40 95 100 75 90 30 65 0 50 10 20 95 100 85 10 0 0 1 5 0 15 30 95 100 85 100 0 1 0 0 20 40 95 10 0 80 100 0 10 0 30 60 95 100 75 100 45 7 5 0 1 0 0 40 80 95 100 70 1 00 30 60 0 10 0 注 公称粒级的上限为该粒级的量大粒径 单粒级一般用于组合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 它也可与连续粒级的碎石或卵石混合使用 以改善它 们的级配或配成较大粒度的连续粒级 根据混凝土工程和资源的具体情况 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后 在特殊情况下允许直接采用单粒级 但必须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第 6 条 针 片状颗粒含量 碎石或卵石中针 片状颗粒含量 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针 片状颗粒的含量 表 2 混凝土标号高于或等于 300 号低于 300 号 针 片状颗粒含量按重量计不 大于 1525 注 针 片状颗粒的定义是 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 2 4 倍者称为针状颗粒 厚度小于平均粒径 0 4 倍者称为片状颗粒 平增粒径是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对 100 号及 100 号以下的混凝土 其粗骨料中的针 片状颗粒含量可放宽到 40 第 7 条 含泥量 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 即颗粒小于 0 080 毫米的尘屑 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 下同 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但不宜含有块状粘土 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 表 3 混凝土标号高于或等于 300 号低于 300 号 含泥量 按重量计 不大于 1 02 0 注 对有抗冻 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 1 如含泥基本上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 其总含量可由 1 0 及 2 0 分别提高到 1 5 和 3 0 对 100 号和低于 100 号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 其含泥量可酌情放宽 第 8 条 强度 碎石或卵石的强度 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在选择采石场或对粗骨料强度有严 格要求或对质量有争议时 宜用岩石立方体强度作检验 对经常性的生产质量控制则用压碎指标值检验 较为简便 用立方体强度作检验时 碎石或卵石制成的 5 5 5 厘米立方体 或直径与高均为 5 厘米的圆柱体 试件 在水饱和状态下 其极限抗压强度与所采用的混凝土标号之比不应小于 1 5 但在一般情况下 火成岩试 件的强度不宜低于 800 公斤 厘米 2 变质岩不宜低于 600 公斤 厘米 2 水成岩不宜低于 300 公斤 厘米 2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可参照表 4 的规定采用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 表 4 压碎指标值 岩石品种混凝土标号 碎石卵石 600 40010 12 9 水成岩 300 10013 2010 18 600 40012 1912 18 变质岩或深 成的火成岩 300 10020 3118 30 600 400 13不限 喷出的 火成岩 300 100不限不限 注 水成岩包括石灰岩 砂岩等 变质岩包括片麻岩 石英岩等 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 正长岩 闪长岩和橄榄岩等 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压碎指标值中 接近较小值者适用于较高标号混凝土 接近较大值者 适用于较低标号混凝土 第 9 条 坚固性 当采用硫酸钠溶液法作坚固性检验时 其指标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指标 表 5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在硫酸钠溶液中的 循环次数 循环后的重量 损失不宜大于 在干燥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512 在寒冷地区室外使用 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 湿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 55 在严寒地区室外使用 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 湿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 53 注 严寒地区系指最寒冷月份里的月平均温度低于 15 的地区 寒冷地区则指最寒冷月份里的月平均 温度处在 5 15 之间的地区 在干燥条件下使用 但有抗疲劳 耐磨 抗冲击等要求 或混凝土标号在 400 号以上时 其骨料的坚 固性要求应是经 5 次循环后的重量损失不应大于 5 除注 要求外 一般在干燥条件下 使用的混凝土仅在发现粗骨料有显著缺陷 指风化状态及软弱颗粒 过多 时 方进行坚固性检验 对同一产源的 石中卵石 在类似的气候条件下 使用已有可靠的经验时 可不作坚固性检验 第 10 条 有害物质含量 碎石或卵石中的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以及卵石中有抗杂质含量 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碎石或卵石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表 6 项 目质 量 标 准 硫化物及硫酸含量折算为 SO3 按重量计 不 宜大于 1 卵石中有机质含量 用比色法试验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 如深于标准色 则应以 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 予以复核 注 碎石或卵石中如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 则要求经专门检验 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 方能采用 第 11 条 当怀凝碎石或镟石中因含有无定形二氧化硅而可能引起碱 骨料反应时 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或构 件的使用条件 进行专门试验 以确定是否可用 第三章 验收 运输和堆放 第 12 条 生产单位应按批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在正常情况下 机械化集中生产的产品 以 400 米 3 或 600 吨为一批 人工分散生产的产品 以 200 米 3 或 300 吨为一批 不足上述规定数量者也以一批论 每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 针 片状颗粒含量和含泥量检验 在发现产品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应按其变 化情况随时进行取样检验 产品质量比较稳定 产量又比较大的单位 允许定期进行检验 在开发新产源前 应对产品的全部质量 指标进行签定 在生产过程中 如对这些指标的合格性有怀疑时 应予以复检 第 13 条 生产单位应保证出厂产品符合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并按批签发至少包括下列各项内容的 产品合格证 一 生产厂名称及产地 二 合格证编号和签发日期 三 产品的批号和数量 四 运输条件 五 产品的颗粒级配 针 片状颗粒含量和含泥量检验结果 六 注明产品的强度指标 岩石立方体强度或压碎指标值 第 14 条 碎石或卵石的数量验收 可按重量计算 也可按体积计算 测定重量可用汽车地磅或船舶吃水 线为依据 测定体积可按车皮或船舶的容积为依据 用其它小型运输工具运输时 可按堆方确定 产品质量的检验应按第四章的规定执行 第 15 条 碎石或卵石在运输 装卸和堆放过程中 应防止颗粒离析和混入杂质 并应按产地 种类和规 格分别堆放 堆放时 堆料高度不宜超过 5 米 但对于单粒级或最大粒径不超过 20 毫米的连续粒级 堆 料高度允许增加到 10 米 第四章 检验方法 第一节 取样 第 16 条 分批方法 碎石或卵石的取样应按批进行 生产单位取样应按第 12 条中有关规定进行 购货单位取样时 应以一列 火车 一批货船或一批汽车所运送的产地和规格均相同的碎石或卵石为一批 但总数不宜超过 400 米 3 或 600 吨 在料堆上取样时 一般也以 400 米 3 或 600 吨为一批 以人工生产或用小型工具 如马车等 运输的碎石或卵石 以产地和规格均相同的 200 米 3 或 300 吨为一 批 第 17 条 取样方法和试份份数 一 在料堆上取样时 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 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 等的试份 15 份 在料堆的顶部 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 组成一组试样 二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 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试份 并由 8 份试份组成 一组试样 三 从火车车皮内取样时 在每列火车中选择三节车皮 在装货或卸货时 从每节车皮的不同部位和深 度处抽取大致相等的试份 16 份 单独组成一组试样 在该三组试样中 如有两组检验合格 即可进行验 收 注 如经观察 确信同一列车各节车皮间的材料质量差异不大时 允许只抽取一节车皮的试样 即一组 试样 作为该列火车的代表样品 如经观察 认为各节车皮碎石或卵石的质量相差甚为悬殊时 则应对质量有怀疑的每节车皮 分别取 样和验收 四 从汽车上取样时 每批汽车选择其中的 8 辆 在装货或卸货时 各抽取大致相等的试份 2 份 共 16 份 组成一组试样 五 从货船中取样时 每批货船选择其中的两艘 在装货或卸货时 从每艘货船的不同部位 各抽取大 致相等的试份 8 份 共 16 份 组成一组试样 注 如经观察 认为各艘货船所载碎石或卵石的质量相差甚为悬殊时 应对质量有怀疑的每艘货船 分 别取样和验收 第 18 条 取样数量 每组试样的取样数量 对每一单项试验 应不小于表 7 所规定的最少取样重量 须作几项试验时 如确 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 可用同一组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碎石或卵石的最少取样数量 公斤 表 7 最大粒径 毫米 试验项目 10152030406080 筛分析 视比重 含水率 吸水率 容量 含泥量 针 片状含量 10 8 2 8 40 24 1 2 20 8 2 8 40 24 4 20 8 2 16 40 40 8 60 12 3 16 80 40 20 60 16 3 24 80 40 40 100 24 4 24 120 80 160 24 5 32 120 80 注 有机物含量 坚固性及压碎指标检验 应按规定粒级要求取样 其试验所需试样数量按本标准第 四章第二节第 28 29 及 31 条的要求取用 采用广口瓶法测定视比重量 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 40 毫米者 其最少取样数量为 8 公斤 第 19 条 试样的缩分 将所取每组试样的试份置于平板上 在自然状态下拌混均匀 并堆成锥体 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 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 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 再堆成锥体 重复上述过程 直至缩分后的材 料重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须的重量为止 有条件时 也可用分料器对试样进行缩分 分料器的构造如图 1 所示 图 1 分料器 1 分料漏斗 2 接料斗 注 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及容重检验所用的试样 不经缩分 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第 20 条 试样的包装 每组试样应采用能避免细料散失及防止污染的容器包装 并附卡片标明试样编号 产地 规格 重量 要求检验项目取样方法等 第二节 试验方法 第 21 条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 一 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 二 仪器设备 一 圆孔筛 各级筛的孔径规格列于表 8 试验所需筛的规格 可按所取粒级的级配要求 见表 1 选取 碎石或卵石筛分用筛 圆孔 的规格 表 8 筛孔径 净孔 毫 米 1008070605040302520151052 5 筛孔数 个 3457719376173121301931 孔距 毫米 80665035302518137 57 5 金属板厚度 毫米 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 注 筛框内径均为 250 毫米 二 托盘天平或台秤 包括磅秤 称量应与表 9 规定相应 感量为试样重量的 0 1 左右 三 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 5 三 试样制备 筛分试验所需的试样数量应不少于表 9 的规定 筛分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重量 表 9 最大粒径 毫米 101520 304060 80 试样重量不少于 公斤 2 5 55 15152540 用四分法把来样缩分到略重于试验所需的重量 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四 试验卡骤 一 按表 9 规定称取试样 依筛孔大小顺序过筛 直至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 0 1 但在每 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应不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 如超过此值 应将该号筛上的筛作分成两份 再次进 行筛分 注 当筛作颗粒的粒径大于 20 毫米时 在筛分过程中 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二 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 五 试验结果计算 一 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的百分率 精确至 0 1 二 累计筛余百分率 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 精 确至 0 1 三 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第 22 条 碎石或卵石的视比重试验 甲 标准方法 一 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或卵石的视比重 即其单位体积 包括内部封闭孔隙与实体积之和 的烘干重量 二 仪器设备 一 天平 称量 5 公斤 感量 1 克 其型号及尺寸应能允许在臂上悬挂盛试样的吊篮 并在水中称重 见 图 2 注 也可用托盘天平改装 二 吊篮 直径和高度均为 150 毫米 由孔径为 1 2 毫米的筛网或钻有 2 3 毫米孔洞的耐锈蚀金属板制 成 三 盛水容器 有溢流孔 四 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 5 五 筛 孔径为 5 毫米 图 2 液体天平 1 5 公斤天平 2 吊篮 3 带有溢流孔的金属容器 4 砝码 5 容器 六 温度计 0 100 七 带盖容器 浅盘 刷子和毛巾等 三 试样制备 将来样筛去 5 毫米以下的颗粒 并缩分至表 10 所规定的重量 刷洗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视比重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重量 表 10 最大粒径 毫米 10152030406080 试样重量不少于 公斤 2223466 四 试验步骤 一 取试样一份装入吊篮 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 水面至少高出试样 5 厘米 二 浸水 24 小时后 移放到称量的盛水容器中 并用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除气泡 试样不得露出水面 吊篮每升降一次约 1 秒钟 升降高度为 3 5 厘米 三 测定水温后 此时吊篮应全浸在水中 用天平称量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重量 g2 测量时盛水容器中 水面的高度由容器的溢流孔控制 四 提起吊篮 将试样置于浅盘中 放入 105 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来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 室温后 称重 g0 注 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 3 小时的情况下 其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 称量精度 下同 五 称量吊篮在同样温度的水中的重量 g1 称量时盛水容器的水面高度仍应由溢流口控制 注 试验的各项称重可以在 15 25 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但从试样水静置的最后 2 小时起直至试验结束 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 2 五 试验结果计算 视比重 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0 01 克 厘米 3 式中 g0 试样的烘干重量 克 g1 吊篮在水中的重量 克 g2 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重量 克 t 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比重影响的修正系数 见表 11 不同水温下碎石或卵石的视比重温度修正系数 表 11 水温 151617181920 t0 0020 0030 0030 0040 0040 005 水温 2122232425 t0 0050 0060 0060 0070 008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 0 02 克 厘米 3 时 应重新取样进行 试验 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 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值超过规定时 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测定值 乙 简易方法 一 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或卵石的视比重 此法不宜用于最大粒径超过 40 毫米的碎石或卵石 二 仪器设备 一 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 5 二 托盘天平 称量 5 公斤 感量 1 克 三 广口瓶 1000 毫升 磨口 并带玻璃片 四 筛 孔径为 5 毫米 五 毛巾 刷子等 三 试验制备 将来样筛去 5 毫米以下的颗粒 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 2 公斤 洗刷干净后 分成两份备用 四 试验步骤 一 将试样浸水饱和 然后装入广口瓶中 装试样时 广口瓶应倾斜放置 注入饮用水 用玻璃片覆盖 瓶口 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二 气泡排尽后 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 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 使其紧贴 瓶口水面 擦干瓶外水分后 称取试样 水 瓶和玻璃片的共重 g1 三 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 放在 105 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来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 后称重 g0 四 将瓶洗净 重新注入饮用水 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 擦干瓶外水分后称重 g2 注 试验时各项称重可以在 15 25 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但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 2 小时起直至试验结 束 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 2 五 试验结果计算 视比重 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0 01 克 厘米 3 式中 g0 烘干后试样重量 克 g1 试样 水 瓶和玻璃片的共重 克 g2 水 瓶和玻璃片共重 克 t 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重影响的修正系数 见表 11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如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 0 02 克 厘米 3 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 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值超过规定时 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 定值 第 23 条 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试验 一 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 二 仪器设备 一 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 5 二 托盘天平 称量 5 公斤 感量 1 克 三 容器 如浅盘等 三 试验步骤 一 取重量约等于表 7 所要求的试样 分成两份备用 二 将试样置于干净的容器中 称量试样和容器的共重 g1 并在 105 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三 取出试样 冷却后称取试样与容器的共重 g2 四 试验结果计算 含水率 Wh 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0 1 式中 g1 烘干前试样与容器共重 克 g2 烘干后试样与容器共重 克 g3 容器重量 克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注 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简易测定法可采用 炒干法 第 24 条 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试验 一 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 即测定以烘干重量为基准的饱和面干吸水率 二 仪器设备 一 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 5 二 托盘天平 称量 5 公斤 感量 1 克 三 筛 孔径为 5 毫米 四 容器 浅盘 金属丝刷和毛巾等 三 试样的制备 取来样筛去 5 毫米以下的颗粒 然后用四分法缩分至表 12 所规定的重量 分成两份 用金属丝刷子刷净 后备用 吸水率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重量 表 12 最大粒径 毫米 10152030406080 试样重量不小于 公斤 2244668 四 试验步骤 一 取试样一份置于盛水的容器中 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 5 毫米左右 24 小时后从水中取出试样 并用 拧干的湿毛巾将颗粒表面的水分拭干 即成为饱和面干试样 然后 立即将试样放在浅盘中称重 g2 在 整个试验过程中 水温须保持在 20 5 二 将饱和面干试样连同浅盘置于 105 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然后取出 放入带盖容器中冷却 0 5 1 小时 称取烘干试样与浅盘的共重 g1 五 试验结果计算 吸水率 WX 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0 01 式中 g1 烘干试样与浅盘共重 克 g2 烘干前饱和面干试样与浅盘共重 克 g3 浅盘的重量 克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第 25 条 碎石或卵石的容重试验 一 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或卵石的松散容重 紧密容重及空隙率 二 仪器设备 一 磅秤 称量 50 或 100 公斤 感量 50 克 二 容量筒 金属制 其规格见表 13 三 平头铁锹 四 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 5 容量筒的规格要求 表 13 容量筒规格 毫米 碎石或卵石的最大粒径 毫米 容量筒容积 升 内径 净高 筒壁厚度 毫米 15 20 30 40 60 80 10 20 30 208 294 294 294 360 294 2 3 4 注 测定最大粒径为 30 40 毫米和 60 80 毫米试样的紧密容重时 可分别采用 10 与 20 升容积的容量 筒 三 试样的制备 取重最约等于表 7 所规定的试样放入浅盘 在 105 5 的烘箱中烘干 也可以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 拌匀后分成两份备用 四 试验步骤 一 松散容重 取试样一份 置于平整于净的地板 或铁板 上 用平头铁锹铲起试样 使石子自由落入容 量筒内 此时 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 5 厘米左右 装满容量筒并除去凸出筒口表 面的颗粒 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空隙 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 称取试样和 容量筒共重 g2 二 紧密容量 取试样一份 分三层装入容量筒 装完一层后 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 25 毫米的钢筋 将筒按住 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 25 下 然后装入第二层 第二层装满后 用同样方法颠实 但筒底所垫 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 然后再装入第三层 如法填实 待三层试样装填完毕后 加料直 到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 用钢筋沿筒口边缘滚转 刮下高出筒口的颗粒 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处 使表 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 称取试样和容量筒共重 g2 五 试验结果计算 一 容重 0 松散容重或紧密容重 按下式计算 精确到 0 01 公斤 米 3 式中 g3 容量筒的重量 公斤 g2 容量筒和试样总重 公斤 V 容量筒的容积 升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 以 20 5 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 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 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 V 式中 g 1 容量筒重 公斤 g 2 容量筒和水总重 公斤 二 空隙率 V0 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1 式中 0 碎石或卵石的松散 或紧密 容重 公斤 升 碎石或卵石的视比重 克 厘米 3 第 26 条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试验 一 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或卵石中小于 0 080 毫米的尘屑 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 二 仪器设备 一 台秤 称量 10 公斤 感量 5 克 对最大粒径小于 15 毫米的碎石或卵石应用称量为 5 公斤的天平 二 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 5 三 筛 孔径为 1 25 及 0 080 毫米各一只 四 容器 容积约 10 升的磁盆或其它金属盒 五 浅盘 三 试验制备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表 14 所规定的重量 注意防止细粉丢失 并置于温度为 105 5 的烘箱内烘干至 恒重 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含泥量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重量 表 14 最大粒径 毫米 10152030406080 试样重量不少于 公斤 661010102020 四 试验步骤 一 称取试样一份 g0 装入容器中 加水容器中 加水至半满 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 使尘屑 淤泥和粘 土与较粗颗粒分离 并使之悬浮或溶解于水中 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 1 25 及 0 080 毫米的套筛 1 25 毫米 筛放置上面 上 滤去小于 0 080 毫米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 意避免大于 0 080 毫米的颗粒丢失 二 再次加水于容器中 重复上述过程 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三 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 并将 0 080 毫米筛放在水中 使水面略高出筛内颗料 来回摇动 以充分 洗除小于 0 080 毫米的颗粒 然后 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 置于 温度为 105 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取出来冷却至室温后 称量试样的重量 g1 五 试验结果计算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 Qn 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0 1 式中 g0 试验前的烘干试样的重量 克 g1 试验后的烘干试样的重量 克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 0 2 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第 27 条 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 一 适用范围 测定粒径小于或等于 40 毫米的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 二 仪器设备 一 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 见图 3 及图 4 二 天平 称量 2 公斤 感量 1 克 三 台秤 称量 10 公斤 感量 5 克 四 筛 孔径分别为 5 10 15 20 30 40 毫米 根据需要选用 三 试样制备 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 并用四分法缩分至表 16 规定的数量 秤重 g0 然后筛分成表 15 所规 定的粒级备用 针 片状试验的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 表 15 粒 级 毫米 5 1010 1515 2020 3030 40 片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孔宽 毫米 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间距 毫米 3 18 5 30 7 2 10 60 14 81 图 3 针状规准仪 1 针状规准仪底板 2 针状规准柱尺寸单位 毫米 图 4 片状规准仪 1 片状规准板 2 8 钢筋尺寸单位 毫米 针 片状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重量 表 16 最大粒径 毫米 10122030406080 试样重量不少于 公斤 0 312510 四 试验步骤 按表 15 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 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者 为针状 颗 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 为片状颗料粒 二 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重量 五 碎石或卵石中针 片状颗粒含量 Qz 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0 1 式中 g1 试样中所含针 片状颗粒的总重 克 g0 试样总重量 克 第 28 条 卵石中有机物含量试验 一 适用范围 近似地测定卵石中的有机物含量是否达到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程度 二 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 托盘天平 称量 2 公斤 感量 1 克 称量 100 克 感量 0 01 克各一台 二 量筒 100 毫升 250 毫升 1000 毫升 三 烧杯 玻璃棒和孔径为 20 毫米的筛 四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与蒸留水之重量比为 3 97 五 鞣酸 酒精等 三 试样的制备 筛去试样中 20 毫米以上的颗粒 用四分法缩分至约 1 公斤 风干后备用 四 试验步骤 一 向 1000 毫升量筒中 倒入干试样至 600 毫升刻度处 再注入浓度为 3 的氢氧化纳溶液至 800 毫升 刻度处 剧烈搅动后静置 24 小时 二 比较试样上部溶液和新配制标准溶液的颜色 盛装标准溶液与盛装试样的量筒容积应一致 注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取 2 克鞣酸粉溶解于 98 毫升的 10 酒精溶液中 即得所需的鞣酸溶液 然 后取该溶液 2 5 毫升 注入 97 5 毫升浓度为 3 的氢氧化纳溶液中 加塞后剧烈摇动 静置 24 小时即得 标准溶液 五 结果评定 若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于标准溶液的颜色 则试样的有机质含量鉴定合格 如两种溶液的颜色接近 则应将该试样 包括上部溶液 倒入烧杯中放在温度为 60 70 的水浴锅中加热 2 3 小时 然后再与标准 溶液比色 如 溶液的颜色深于标准色 则应配制成混凝土作进一步检验 第 29 条 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试验 一 适用范围 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渗入碎石或卵石中 形成结晶的裂胀力对它的破坏程度 间接地判断其坚固性 二 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 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 5 二 托盘天平 称量 5 公斤 感量 1 克 三 筛 根据试样的粒级 按表 8 选用 四 容器 搪瓷盆或瓷缸 容积不小于 50 升 五 三脚网篮 网篮的外径为 100 毫米 高为 150 毫米 采用孔径不大于 2 5 毫米的铜网和铜丝制成 检 验 40 80 毫米的颗粒时 应采用外径和高均为 150 毫米的网篮 六 试剂无水硫酸钠或 10 水结晶硫酸钠 工业用 三 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及试样的制备 一 硫酸钠溶液的配制 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 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大小 加温至 30 50 每 1000 毫升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钠 Na2SO4 300 350 克或 10 水硫硫钠 Na2SO4 10H2O 700 1000 克 用玻璃 棒搅拌 使其溶解并饱和 然后冷却至 20 50 在此温度下静置两昼夜 其比重应保持在 1 151 1 174 玻美比重为 18 9 21 4 范围内 二 试样的制备 将试样按表 17 的规定分级 并分别擦洗干净 放入 105 110 烘箱内烘干 24 小时 取出并冷却至室温 然后按表 17 对各粒级规定的重量称取试样 坚固性试验所需的各粒级试样重量 表 17 粒 级 毫米 5 1010 2020 4040 6060 80 试样重量 克 5001000150030003000 注 粒级为 10 20 毫米的试样中 应含有 10 15 毫米粒级颗粒 40 15 20 毫米粒级颗粒 60 粒级为 20 40 毫米的试样中 应含有 20 30 毫米粒级颗粒 40 30 40 毫米粒级颗粒 60 四 试验步骤 一 将所称取的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篮并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容器中 溶液体积应不小于 试样总体积的 5 倍 其温度应保持在 20 25 的范围内 三脚网篮浸入溶液时应先上下升降 25 次以排 除试样中的气泡 然后静置于该容器中 此时 网篮底面应距容器底面约 3 厘米 由网篮脚高控制 网 篮之间的间距应不小于 3 厘米 试样表面至少应在液面以下 3 厘米 二 浸泡 20 小时后 从溶液中提出网篮 放在 105 5 的烘箱中烘烤 4 小时 至此 完成了第一个试验 循环 待试样冷却至 20 25 后 即开始第二次循环 从第二次循环开始 浸泡及烘烤时间均可为 4 小 时 三 最后一次循环完后 将试样置于 25 30 的清水中洗净硫酸钠 再在 105 5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 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后 用筛孔孔径为试样粒级下限的筛过筛 并称量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的筛余重量 注 试样中硫酸钠是否洗净 可按下法检验 即 取洗试样的水数毫升 滴入少量氯化钡 BaCl2 溶液 如无白色沉淀 即说明硫酸钠已被洗净 四 对粒径大于 20 毫米的试样部分 应在试验前后记录其颗粒数量 并作外观检查 描述颗粒的裂缝 开裂 剥落 掉边和掉角等情况及其所占的颗粒数量 以作为分析其坚固性时的补充依据 五 试验结果计算 一 试样中各粒级颗粒的分计重量损失百分率 Qi 按下式计算 式中 gi 各粒级试样试验前的烘干重量 克 g i 经硫酸钠溶液法试验后 各粒级筛余颗粒的烘干重量 克 二 试样的总重量损失百分率 Q 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1 式中 a1 a2 a3 a4 a5 试样中 5 10 10 20 20 40 40 60 60 80 毫米各粒级颗粒的分计百 分含量 Q1 Q2 Q3 Q4 Q5 各粒级的分计重量损失百分率 按 10 式算得 第 30 条 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 一 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式卵石的原始岩石在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二 仪器设备 一 100 吨压力试验机 二 钻石机或切石机 三 磨石机 四 游标卡尺 角尺等 三 试样制备 用钻石机或切石机从岩石试样或岩芯中制取边长 50 毫米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度均为 50 毫米的圆柱体试 件 6 个作为一组 注 对有显著层理的岩石 应取两组试件 12 块 以分别测定其垂直和平行于层理的强度值 试件与压力机接触的两面 应用磨石磨平 并应保证两面互相平行 试件形状须用角尺检查 四 试验步骤 一 用游标卡尺量取试件的尺寸 精确至 0 1 毫米 对于立方体试件 在顶面和底面上各量取其边长 以 各个面上相互平行的两个边长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宽或高 由此计算面积 于对圆柱体试件 在顶面和底 面上各量取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 以其算术平均值计算面积 取顶面和底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 抗压强度所用的截面积 二 将试件置于水池中浸泡 48 小时 水面应至少高出试件顶面 2 厘米 三 取出试件 擦干表面 放在压力机上进行强度试验 试验时加压速度应为每秒钟 5 10 公斤 厘米 2 五 试验结果计算 岩石的抗压强度 R 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10 公斤 1 厘米 2 式中 P 破坏荷载 公斤 F 试件的截面积 厘米 2 六 结果评定 取六个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测定值 如六个试件中的两个与其它四个试件抗压强度 的算术平均值相差三倍以上时 则取试验结果相接近的四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测定值 对具有显著层理的岩石 其抗压强度应为垂直于层理及平行于层理的强度平均值 第 31 条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试验 一 适用范围 测定碎石或卵石抗压碎的能力 以间接地推测其相应的强度 二 仪器设备 一 压力试验机 荷载在 30 吨以上 二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如图 5 图 5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1 圆筒 2 底盘 3 加压头 4 手把 5 把手尺寸单位 毫米 三 托盘天平或台秤 称量 5 公斤 感量 5 克 四 圆孔筛 孔径分别为 2 5 10 和 20 毫米 三 试样制备 标准试样一律采用 10 20 毫米的颗粒 并在气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注 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 如其粒径大于 20 毫米颗粒的岩石矿物成分与 10 20 毫米颗粒有显著差异 时 对大于 20 毫米的颗粒应经人工破碎后筛取 10 20 毫米标准粒级另外进行压碎指标值试验 试验前 先将试样筛去 10 毫米以下及 20 毫米以上的颗粒 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其针状和片状颗 粒 然后称取每份约重 3 公斤的试样 3 份备用 四 试验卡骤 一 置圆筒于底盘上 取试样一份 分二层装入筒内 每装完一层试样后 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 10 毫米的圆钢筋 将筒按住 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 25 下 第二层颠实后 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应控制为 10 厘米左右 二 整平筒内试样表面 把加压头装好 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正 放到试验机上 在 3 5 分钟内均匀 地加荷到 20 吨 然后卸荷 取出测定筒 倒出筒中的试样并称其重量 g0 用孔径为 2 5 毫米的筛筛除 被压的碎的细粒 称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重量 g1 五 试验结果计算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 Qa 按下式计算 精确至 0 1 式中 g0 试样的重量 克 g1 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重量 克 注 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 如对 20 毫米以下和 20 毫米以上的标准粒级 10 20 毫米 分别进行检验 则其总的压碎指标值 Qa 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a1a2 试样中 20 毫米以下和 20 毫米以上两粒级的颗粒含量百分率 Qa1 Qa2 两粒级以标准粒级试验的分计压碎指标值 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值的测定值 碎石或卵石中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的检验 可按常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 泥俯织寝釉竹构汰菜哭歪式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2章 二次函数 单元测试(含答案)人教版(2024)数学九年级上 册
- 2025年中高端衡器合作协议书
- 校长招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外国语学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3月份)(含答案)
- 工程造价信息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心理与健康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阜阳中考试卷及详细答案
- 2025年宁夏二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分类考试笔试题目及答案
- 慢性伤口概述
- 2024年零售药店年度培训计划
- 2025年汽车驾驶员(技师)实操考试题带答案
- 多糖结合疫苗的开发与质量控制: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应用
- 2025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编外招聘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国资国企穿透式监管白皮书
- 肺中下叶恶性肿瘤的个案护理
- 小学法制课教学课件下载
- 年产8万吨DN900-DN1600mm球墨铸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商家智能体产品手册和操作指南
- 幼儿园手工介绍课件
- 调试工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