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六检测_第1页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六检测_第2页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六检测_第3页
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六检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专题检测专题检测 六六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60 分 1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 错误的是 A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 春运期间 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 2 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 曲线 是对照组 保持恒定 酸性 其余分别是每 3 h 12 h 24 h 换一次培养液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 种群平均增长速率越大 B K值随环境条件 资源量 的改变而改变 C 造成 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 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pH 的变化 D 曲线 表示每 12 h 换一次培养液 曲线 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3 2009 天津卷 5 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 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乙生态系统在 S 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 B C D 用心 爱心 专心 2 4 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 人类活动不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 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 在 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 没有水平结构 5 2011 海南卷 21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其体型必然越大 D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其体型必然越小 6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 X1过程吸收的 CO2总量与 Y1 Y2 Y3 及 Z 过程释放的 CO2总量相等 C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 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 X1过程能量值的 1 4 D X1 X2 X3 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 Z 过程释放的 CO2中的碳 7 在 1957 年 美国的生态学家 H T Odum 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 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 下表是调查结果 表中的 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为分 解者 GP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 R 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NP 表示生物体贮存 着的能量 NP GP R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单位 102千焦 m2 年 GPNPR 15 912 8112 23 871 27369 69501 58 0 880 340 54 141 2062 0779 13 211 8519 26192 59 A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 B 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 5 5 C 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 输出水平 则有机物的总能量会增多 用心 爱心 专心 3 D 营养级 GP 的去向中 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8 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图中 A B 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 过程造成的 D 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 过程 9 2011 江苏卷 20 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互花米草原产美洲 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 属于生物入侵 B 克氏原螯虾 小龙虾 原产美洲 经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 对农田有一定危 害 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 不属于生物入侵 C 麋鹿原产我国 但后来在国内绝迹 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 迁地保护 D 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 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 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 行就地保护 10 2011 北京卷 2 在生态学研究中 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 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 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 富 度 11 生态工作者对我国北方东西方向三种类型的草原 甲 乙 丙 进行调查 下表是对 不同调查面积 cm2 内物种数量的统计结果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面 积 10 1030 3060 6090 90100 100120 120140 140 甲 36911131313 乙 381015192020 丙 2245555 A 三类草原由东向西依次为乙 甲 丙 B 三类草原中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是乙 C 完成此项调查的方法为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等 D 调查甲草原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 最佳样方面积为 100 100 cm2 12 2011 安徽卷 6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现已成为旅游胜地 岛上植被茂 盛 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用心 爱心 专心 4 D 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 2 小题 共 40 分 13 20 分 2011 南京调研 如图为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 据图回 答问题 1 如果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 种群数量按 a 曲线增长 但实际上 在自然环境中 和 都是有限的 种群 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 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 不 能按 a 曲线方式增长 2 除上述影响外 在一定环境中 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 如无机环境方 面主要是 的影响 生物因素有 和 等 因此 种群数量 增长按 b 曲线方式增长 最多达到K值为止 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3 此外 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 即该种群的 和 和 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 而间接对种 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 14 20 分 2010 海南生物 23 请回答 1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 驱动整个生态系 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 的太阳能 2 分解者通过 和 的方式将有机物分解成 CO2等 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3 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其中初级消费者 是 4 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 也不能排 出体外 则该物质经 的传递后 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 因此 通常生物所在的 越高 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 答案答案 1 D 2 A 3 B 4 C 5 A 6 C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