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德孺知庆州范文_第1页
送范德孺知庆州范文_第2页
送范德孺知庆州范文_第3页
送范德孺知庆州范文_第4页
送范德孺知庆州范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范德孺知庆州范文送范德孺知庆州范文 原文 送范德孺知庆州 作者 黄庭坚 乃翁知国如知兵 塞垣草木识威名 敌人开户玩处女 掩耳不及惊雷霆 平生端有活国计 百不一试薶九京 阿兄两持庆州节 十年骐驎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卧虎 边头耕桑长儿女 折冲千里虽有余 论道经邦正要渠 妙年出补父兄处 公自才力应时须 春风旍旗拥万夫 幕下诸将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 可用折箠笞羌胡 送范德孺知庆州拼音 n i w ng zh gu r zh b ng s i yu n c o m sh w i m ng d r n k i h w n ch n y n r b j j ng l i t ng p ng sh ng du n y u hu gu j b i b y sh w ji j ng xi ng li ng ch q ng zh u ji sh ni n q l n d sh ng h ng t n t n d d r w h bi n t u g ng s ng zh ng r n sh ch ng qi n l su y u y l n d o j ng b ng zh ng y o q mi o ni n ch b f xi ng ch g ng z c i l y ng sh x ch n f ng j ng q y ng w n f m xi zh ji ng s c o k zh m ng y ng g ng b r y n k y ng sh chu ch qi ng h 翻译 无 送范德孺知庆州赏析 这是一篇送人之作 范德孺是范仲淹的第四子 名范纯粹 他在108 5年 元丰八年 八月被任命为庆州 治所在今甘肃庆阳 知事 此 诗则作于1086年 元祐元年 初春 庆州当时为边防重镇 是北宋 与西夏对峙的前哨 环庆路的辖区 相当今甘肃庆阳 合水 华池 等县地 范仲淹和他的第二子范纯仁都曾知庆州 并主持边防军政 大事 所以诗就先写范仲淹和范纯仁的雄才大略 作为范德孺的陪 衬 并寄离勉励之意 最后才正面写范德孺知庆州 揭出送别之意 全诗共十八句 每段六句 章法井然 诗一开始就以纵论军国大事的雄健笔调 写出了其父范仲淹的才能 业绩和威名 有高屋建瓴的气势 塞垣草木识威名 用翻进 一层的写法 极写范仲淹的名震边睡 草木为无情之物 原本谈不 上识与不识 此时草木都能识 足见其声威之盛 草木尚能如此 人则更不待言 所以透过草木 实是写人 同时这一句也是用典 唐德宗曾对张万福说过 朕以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 旧 唐书 张万福传 据史载 1040年 康定元年 范仲淹为陕西经 略安抚副使 兼知延州 第二年 徙知庆州 为环庆路经略安抚招 讨使 兵马都部署 他在主政期间 功业卓著 威德著闻 夷夏 耸服 属户蕃部率称曰 龙图老子 绳水燕谈录 人称 为 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 名臣传 因而这一句是对 他功业威名的高度概括 接着写其杰出的军事才能 敌人开户玩 处女 一句用 孙子 九地 语 是故始如处女 敌人开户 后 如脱兔 敌不及拒 以此形容宋军镇静自着 不露声色 掩耳 不及惊雷霆 则写迅捷的军事行动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这里 用 惊雷 代替 脱兔 的比喻 表现出黄庭坚对典故的改造与化 用 晋书 石勒载记 有 迅雷不及掩耳 之说 旧唐书 李 靖传 也说 兵贵神速 机不可失 所谓疾雷不及掩耳 此兵 家上策 惊雷 对 处女 不仅有动静的对比 而且更加有 声有色 形象的反衬更为鲜明 这两句诗是范仲淹用兵如神的真实 写照 如他率兵筑大顺城 一旦引兵出 诸将不知所向 军至柔 远 始号令告其地处 使往筑城 至于版筑之用 大小毕具 而军 中初不知 贼以骑三万来争 公戒诸将 战而贼走 追勿过河 已 而贼果走 追者不渡 而河外果有伏 贼失计 乃引去 于是诸将 皆服公为不可及 欧阳修 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接下二句又 是一转 范仲淹不仅是杰出的统帅 更是治国的能臣 平生端有 活国计 就是赞扬他的经邦治国的才能 百不一试 即还未来 得及全面施展 就溘然长逝 沉埋九泉了 这两句也是写实 1043 年 宋仁宗庆历三年 范仲淹入为枢密副使 旋为参知政事 推 行了一系列刷新朝政的措施 史称 庆历新政 但只一年多即遭 挫折而失败 第二段写范纯仁 两持庆州节 指1074年 熙宁七年 及1085 年 元丰八年 两度为庆州知州 骐驎地上行 袭用杜甫的诗句 肯使骐驎地上行 骢马行 骐驎是一种良马 商君书 画策 骐驎騄駬 每一日千里 驰骋广野的千里马正用以 比喻范纯仁 潭潭 二句写他戍边卫国的雄姿 潭潭 深沉 宽广 形容他的统帅气度 如卧虎镇边 敌人望而生畏 不敢轻举 妄动 边头 一句则写他的惠政 劝民耕桑 抚循百姓 使他们 生儿育女 安居乐业 同上段的中间二句一样 这两句也是一个对 比 对敌人有卧虎之威 对人民则具长者之仁 折冲 一句承上 经略边事之意而来 是活用成语 晏子春秋 夫不出尊俎之 间 而折冲于千里之外 晏子之谓也 原指在杯酒言谈之间就能 御敌致胜于千里之外 此处用以指范纯仁在边陲远地折冲御侮 应 付裕如 但下句一个转折 又把意思落到了经邦治国之上 范纯仁 虽富有军事韬略 但治理国家正少不了他 第三段归结为送别范纯粹 临别赠言 寄以厚望 妙年 一句承 接上面的 父兄 而来 衔接极为紧密 春风 二句描写仪仗之 盛 军容之壮 幕下诸将士气高昂 期待着秋日草枯 好展露锋芒 王维 观猎 风劲充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 马蹄轻 所谓 射猎 有时常用以指代作战 如高适 燕歌行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照理 顺着此层意思应 是希望战绩辉煌 扬威异域 但是诗意又一转折 不要追求智名勇 功 只需对 羌胡 略施教训即可 孙子曾经说过 善战者 无 智名 无勇功 折箠 即折下策马之杖 语出 后汉书 邓 禹传 赤眉来东 吾折箠笞之 诗至最后 宛转地揭出了诗 人的期望 不要轻启战端 擅开边衅 守边之道不在于战功的多少 重要的是能安边定国 至此 就表现出这首诗的立意与匠心了 诗中写韬略 写武功 只 是陪衬 安邦治国才是其主旨 所以第一句就极可玩味 知国如 知兵 知国 为主 知兵 为宾 造语精切 绝不可前后颠 倒 知国 是提挈全诗的一个纲 因而一 二段写法相同 先写 军事才能 然后一转 落到治国之才 诗入突出父兄的这一共同点 正是希望范德孺继承其业绩 因而最后一段在写法上也承接上面 的诗意 由诸将的思军功转为期望安边靖国 但这一期望在最后却 表达得很委婉曲折 尽管如此 联系上面的笔意可知 如果直白说 出 反嫌重复浅露 缺乏蕴藉之致 这首送人之作 不写依依借别之情 不作儿女临路之叹 而是发为 论道经邦的雄阔慷慨之调 送别意即寓于期望之中 诗人如同在写 诗体的史传论赞 雄深雅健 气度不凡 这正表现出黄庭坚以文为 诗的特色 这种特色还体现于独特的语言风格方面 他以散文语言 入诗 多用虚词斡旋 大量运用典故成语 力盘硬语 造语独特 使诗产生散文一样的气势 好像韩愈写的赠序 浑灏流转 如 敌 人 一联 点化成语 别具一种格调 是未经人道之语 平生 折冲 二联都是十足的散文句式 古雅朴茂 百不一试 连 用四个仄声字 奇崛顿挫 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的用韵也别具一格 它一反常用的以换韵标志段落的写法 第一段用 名 霆 惊 韵 第三段用 须 枯 胡 韵 中间一 段却三换其韵 首联 尾联分别与第一段及第三段押同一韵 中间 一联则押仄声的 虎 女 全诗三段 句子安排匀称 而韵 律却参差有变 个人资料 黄庭坚 1045 8 9 1105 5 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