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_第1页
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_第2页
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_第3页
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_第4页
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木渎古镇格局独特,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也是苏州的旅游景区,很多游客慕名来参观,作为导游也要做好木渎古镇的解说词,详细介绍给游客了解。下面是为带来的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 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 2500 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 ,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 “木塞于渎” ,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城西南 5 公里处的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有“吴中第一镇”之称;坊间传“先有木渎镇、后有姑苏城”之说。木渎古镇又有“园林之镇”的美誉,有严家花园、古松园、榜眼府第等古典园林多处,镇上老街纵横,山塘、下塘、下沙、中市街,历经沧桑,风貌犹存。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中国园林古镇。明清时有私家园林 30 多处,现已修复严家花园,虹饮山房、灵岩山馆、古松园、榜眼府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第,盘隐草堂等,其中严家花园为江南名园,为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故居;虹饮山房是乾隆民间行宫,内有二十道清代圣旨,弥足珍贵。其深厚的文化蕴积,幽雅的园林环境,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木渎古镇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积,经国家批准的文物保护单位有 2 处。983 年被列为太湖 3 个风景区之一,享有“秀绝冠江南”之誉。镇西有风景名山灵岩山,山上建有“馆娃宫”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山顶皇家花园,给后人留下了诸多遗迹。雄距山顶的灵岩寺为梁代建筑,气宇轩昂。灵岩山以中国佛教和游览胜地著称于世。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皆驻跸灵岩山行宫。与灵岩山遥遥相对的天平山位于镇西北,更以“红枫、清泉、怪石”三绝闻名江南, “天平观枫”成为江南的一大奇观。木渎镇明清文化遗存丰富,清代姑苏繁华图描写木渎景致占一半。明清时代镇上有私家园林 30 余处,享有“园林之镇”的美誉。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 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位于苏州城西南 5 公里处,有“吴中第一镇”之称。 风景名胜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中国园林古镇。明清时有私家园林 30多处,现已修复严家花园,虹饮山房、灵岩山馆、古松园、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榜眼府第,盘隐草堂等,其中严家花园为江南名园,为台湾政要严家淦先生故居;虹饮山房是乾隆民间行宫,内有二十道清代圣旨,弥足珍贵。其深厚的文化蕴积,幽雅的园林环境,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最佳旅游季节到苏州,最佳行程在三日左右。如果第一次来苏州,花上一天时间,游玩苏州的园林,还是很有必要,比如拙政园、狮子林、虎丘、盘门。如果已经来过,那大可跟着我们的步伐,寻找幽静的春色,花上半天游山塘,下午逛逛平江路。贡献一天半给西山。此外,余下的时间,可以抽空听听评弹,逛逛夜园林。如时间紧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四季均适宜出游。历史文化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 2500 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 吴越纷争,越国战败,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 ,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 “积木塞渎” ,木渎便由此得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 年),秦以吴国故都设立吴县,木渎隶吴县。三国时,木渎已是三吴重镇。东晋时司空陆玩为陆逊后裔,曾建宅于灵岩山馆娃宫旧址,后舍宅为寺,木渎成为佛教胜地。宋代,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宋设木渎镇,属吴县,镇以渎名。 ”,当时木渎已是苏州城西诸乡镇的中心。至明代,木渎为吴县六镇之一。清朝中叶,木渎已是吴中著名商埠。清人徐扬绘有一幅乾隆年间姑苏繁华风貌的写实性图卷盛世滋生图 ,其中木渎部分竟占全卷的二分之一。康熙三次南巡和乾隆六下江南,每次偏幸木渎,为这里的山水风光而倾倒。民国时为木渎区公所驻地。949 年 4 月解放后,为木渎区政府驻地。95年升为县直属镇。954 年 9 月划归苏州市郊区。958 年 8 月,复划归吴县。985 年金山乡与木渎镇合并,遂成为镇管村的建制镇。苏州木渎古镇导游词 木渎古镇位于苏州西郊灵岩山麓,依山而筑,傍水而居,其独特的格局为江南诸多古镇少有。木渎更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明清时有私家园林 30 多处,现已修复严家花园,虹饮山房、古松园、榜眼府第,盘隐草堂等,其深厚的文化蕴积,幽雅的园林环境,脍炙人口的历史传说,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迄今已有 2500 多年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 并增筑姑苏台, “三年聚材,五年乃成” ,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 “积木塞渎” ,木渎由此得名。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清代著名诗人、诗选家沈德潜,清末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以及近现代的刺绣皇后沈寿、台湾政要严家淦等等。木渎四周群山拱峙,又毗邻太湖,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桥流水之幽,更有私家园林、名人故居等众多的人文古迹,因而,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作为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木渎在明清时有私家园林 30 多处,迄今仍保留了 0 余处。乃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显示了营造者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梁思成、童俊等人数次考察此园,倍加推崇,称其为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 。是木渎文人徐士元故宅,占地广袤,建筑大气,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 ,远胜过其它园林,乾隆每到木渎必游此园。古松园是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旧宅,园中雕花楼精雕细琢,与洞庭东山雕花大楼为同一大师作品,堪称南北姐妹雕花楼。山塘街是木渎的经济中心,在那儿也有一处名园,那就是古松园:古松园在山塘街,因园中有一株 500 多年的明代罗汉松而得名。古松园乃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旧宅,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砖雕门楼深雕缀饰,形神有致;古松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8堂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以喻“八音联” ,如此造型在江南园林建筑中绝无二例;凤凰楼为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建筑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后园小巧雅致,旖旎多姿。驻足双层长廊,可近揽古松翠色,远瞩灵岩山景,令人顿生尘外之想。后园西侧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沈寿传人-姚建萍刺绣艺术馆。林则徐弟子冯桂芬的故居榜眼府第也十分有名:榜眼府第在下塘街,为林则徐弟子、近代政论家冯桂芬故居。冯桂芬是清道光二十年(840)一甲二名进士,故邑人称其宅为“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为前宅后园结构,占地近十亩,是典型的清代园林建筑风格。 “江南三雕”(砖雕、木雕、石雕)为其主要特色。花园以池为中心,亭、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木渎还有一处胜景,那就是灵岩山:灵岩山风景区位于“秀绝冠江南”的灵岩山麓。景区内有吴王姑苏台、清代状元毕沅的灵岩山馆、清代大诗人张永夫纪念馆等名胜,楼台亭榭依山势而建,九曲长廊因地形而走,清池涓流,岸曲水回,自古便是吴中著名的旅游胜地。顺山而上,可寻访馆娃宫、西施洞、琴台等春秋遗迹,朝拜东南第一佛教名刹灵岩山寺。另外在木渎古镇西北,向以怪石、清泉、古枫“三绝”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8驰誉天下的天平山,和山塘街上的明月寺,也是不错的去处。要真正了解木渎,她的悠久历史,便是一定要知道的: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献美女西施与吴王。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管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便由此得名。天平山位于苏州市城西 5 公里处,海拔 20 米。因有名人范仲淹的高祖葬在山的东麓,又名范坟山。北宋皇朝曾将天平山赐给范仲淹,也称赐山。以枫、泉、石为著,并称“三绝” 。这里也是观太湖的好地方。山麓有成片枫林,大者年逾四百,秋日经霜,层林尽染,称“万丈红区” 。半山有白云泉,誉为“吴中第一水” 。其西有两崖,对立如门,俗称龙门,又称一线天。山多奇峰怪石,山腰笔架峰后,岩石环回,挺秀奇伟,人称“万勿朝天” 。东坞有范仲淹祖坟,俗称“范坟” 。怪石、清泉、红枫为天平三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