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题组训练(含解析)_第1页
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题组训练(含解析)_第2页
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题组训练(含解析)_第3页
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题组训练(含解析)_第4页
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3-1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题组训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42014 新课标版地理高考总复习题组训练 自然地理 新课标版地理高考总复习题组训练 自然地理 3 13 1 自然界的自然界的 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含解析 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含解析 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图中甲环节是 A 修建水库 B 人工降水 C 跨流域调水 D 开采地下水 2 影响乙环节的是 A 气温的高低 B 光照的强弱 C 气压的大小 D 日照的长短 解析 第 1 题 从图中各箭头的含义可以推知甲环节为跨流域调水 第 2 题 乙为水 汽输出 气压高低影响水汽的输送 答案 1 C 2 C 2012 年 1 月国务院颁布了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并对实行最严 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出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用水效率 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据此回答 3 4 题 3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其原因有 我国水资源总量小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水体 污染严重 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 不少地方水资源开发过度 A B C D 4 对三条红线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管住取水 B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推动节水 C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加快治理 2 D 三条红线的确立和实施不利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 第 3 题 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大 但是人均较小 时空分布不均 供需矛盾突出 水体污染严重 水资源开发过度 第 4 题 三条红线的确立和实施 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 利用与保护 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 3 C 4 D 5 2012 年高考天津卷 在城镇建设中 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 可呼吸地面 代替不 透水的硬质地面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采用 可呼吸地面 之后 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解析 采用 可呼吸地面 后有利于地表水下渗 答案 B 6 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 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 环境代价过大 在水资源 水环境领域尤为 突出 请列举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 3 为什么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 解析 第 1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第 2 题 水资源利用不当 会造成水资源环境恶化 第 3 题 我国人多地少 水资源时空分布平均 需水量增加等原 因 造成我国水危机日益明显 3 答案 1 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2 河流断流 湖泊萎缩 地面沉降 湿地减少等 3 人多水少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洪涝灾害频繁是我国经济发展 的制约因素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是影响农 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 水利设施薄弱仍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短板 一 选择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 1 2 题 1 若图中数码 表示的是海洋水 大气水 地表水和地下水 则数码 依次对应 A 海洋水 大气水 地表水 地下水 B 大气水 海洋水 地表水 地下水 C 海洋水 大气水 地下水 地表水 D 大气水 海洋水 地下水 地表水 2 若图中数码 表示的是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则数码 依次对应 A 降水 蒸发 地表径流 下渗 B 蒸发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C 降水 蒸发 下渗 地表径流 D 蒸发 地表径流 降水 下渗 解析 根据图中各数字及箭头指向可知 分别是大气水 海洋水 地表水 地下 水 蒸发 地表径流 降水 下渗 地下径流 答案 1 B 2 D 据悉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将于 2013 年实现通水 读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 3 4 题 4 3 南水北调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A B C D 4 东线工程调水量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解析 第 3 题 南水北调主要改变的是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第 4 题 因为北方 春旱比较严重 春季需水量大 所以东线工程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春季 答案 3 D 4 A 读某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 回答 5 6 题 5 图中 分别表示 A 蒸发 降水 渗透 污水 B 渗透 降水 蒸发 污水 C 降水 蒸发 渗透 污水 D 降水 渗透 蒸发 污水 6 为了维持自然界水平衡 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加大人工降雨力度 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 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 A B C D 解析 第 5 题 根据图示内容的逻辑关系即可判断 分别表示降水 渗透 蒸发 污水 第 6 题 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减轻人类 5 活动对水平衡的影响 答案 5 D 6 B 下图是某流域等流时线图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河口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 线 及两组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 7 8 题 7 图示流域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3地段植被覆盖最好 B f4地段流速最快 C 地势起伏越大 等流时线数值越小 D f1地段水能资源最丰富 8 下列有关该流域水循环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人类对 c 环节影响最大 B d 的大小与 a 无关 C 该河流参与的水循环是 a b c d D 人类对 b 环节影响较小 解析 第 7 题 相等时间内 流经距离远则速度快 从图中可以看出 f4地段距离最 远 所以 f4地段河流的流速最快 第 8 题 水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径流量与蒸发量有一定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 河流自东向西流 并注入海洋 A 是 a b c d 参与了水循环 人类对水循环中的 d 环节影响较大 对其他环节影响较小 答案 7 B 8 D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镇综合利用水资源模式 读图回答 9 10 题 9 下列关于图示设施的叙述 正确的是 合理利用了水循环中的降水环节 合理利用了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环节 比较 适用于城市区域 比较适用于农村区域 6 A B C D 10 图中废弃水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是 A 蒸发 B 径流 C 水汽输送 D 降水 解析 第 9 题 雨水属于水循环降水环节 图中水资源的利用模式说明该地区水资源 紧张 为城市区域非饮用水的生活用水的利用模式 第 10 题 废弃水通过净化后排放到河 流中 参与了水循环中的径流环节 答案 9 C 10 B 读 河流流量与距河口距离的关系示意图 回答 11 12 题 11 图中能反映一般河流规律的是 A B C D 12 下列河流中 曾出现过图 中现象的是 A 黄河 B 尼罗河 C 密西西比河 D 亚马孙河 解析 第 11 题 河流流量一般是从上游到下游 水量越来越大 第 12 题 代表中 游流量大 下游流量小并且出现断流 由此可知 A 选项正确 答案 11 C 12 A 13 2012 年高考广东文综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 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 B C D 解析 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 入湖径流应该大于出湖径流 由图可 7 知 段符合 答案 B 14 2012 年高考重庆卷 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题 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A 地下水 B 大气降水 C 湖泊水 D 冰雪融水 解析 广西位于东部季风区 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 答案 B 二 综合题 15 2013 年北京西城测试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 的主要指标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概括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 2 说出大洋洲水资源数量特点 并分析原因 3 南美洲面积小于北美洲 但南美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远多于北美洲 从大气环流角 度分析南美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丰富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 1 题 从图中可知世界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地区差异大 第 2 题 从图 中可知大洋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少 但人均径流量最多 其原因与干旱面积广大 人口 少有关 第 3 题 从图中可知南美洲热带范围广大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范围广 同时受 来自大西洋的信风影响 降水多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大 答案 1 分布不均 地区差异大 2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少 人均径流量最多 干旱地区面积广 人口总量少 8 3 南美洲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范围广 同时还受到来自大西洋的信风影响 16 2013 年抚顺模拟 读某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河流名称是 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气候类型是 2 简要说明 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 3 读图乙 并结合图甲 分别说明 Q 湖以下河段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与 70 年代流量变 化的主要特点 并简析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 1 题 从图中提供的信息 阿斯旺大坝等 可知该河为尼罗河 它流经的气候 有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第 2 题 L1河上游受赤道低气压带和地形影响 降水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