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A卷_第4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1212 课课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3737 分分 1 6 分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qi nsh ngp ix 镶 午颠 流离心有灵 累赘气冲斗牛深恶痛绝忍俊不禁 2 2 分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 之 字的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佩环 心乐之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齐之临淄三百闾 张袂成阴 挥汗成雨 比肩继踵而在 何为无人 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 吾欲辱之 何以也 且人患志之不立 何忧令名不彰邪 一日 见二虫斗草间 观之 A 句的 之 字作用相同 B 句的 之 字作用相同 C 句的 之 字作用相同 D 句的 之 字与其他几句都不同 3 2 分 下列句子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里 赴 戎机 关山 度 若飞 B 朔气 传 金柝 寒光 照 铁衣 第 2 页 共 10 页 C 将军 百 战死 壮士 十 年归 D 归来 见 天子 天子 坐 明堂 4 5 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妾妇之道也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居天下之广居 无违夫子 劳其筋骨 所以动心忍性 然后能改 5 11 分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 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2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句 使人想起柳宗元 江雪 中的名句 3 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 例如 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 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 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 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6 6 分 读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 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 相处 分别的几个片段 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 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7 2 分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为学 作者彭端淑 唐代人 本文选自 白鹤堂文集 原题 为学一首示子侄 B 木兰诗 是一首乐府民歌 作者是宋代的郭茂倩 选自 乐府诗集 C 朝花夕拾 是一部散文诗集 作者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D 伤仲永 选自 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是宋代王安石 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第 3 页 共 10 页 8 3 分 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 与下列诗句中哪两句相似 A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B 酒逢知己千杯少 C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D 君向潇湘我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7 7 分分 9 7 分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泉州晚报 2017 年 3 月 17 日第四版 时政 要闻 消息 第 4 页 共 10 页 材料二 标题是一篇消息的题目 是对消息内容的提炼和概括 是引导人们阅读或收听 收看消息的 向 导 是吸引读者注意的点睛之笔 标题可以由引题 正题 副题构成 引题的作用是交代形势 烘托气氛 说明 背景 引出题目 正题是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往往是重要事实 结果的提要 或是对正题的补充说明 消息的标题不受消息客观性的限制 它往往是记者表明态度 传达倾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兴泉铁路起点是江西兴国 终点是泉州 该项目将对江西福建两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 5 页 共 10 页 B 西北 东南 走向的兴泉铁路 将让宁化 清流 德化等中央苏区县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 C 兴泉铁路通车后 江西兴国开出的货运火车可以经三明宁化 大田 惠安黄塘 直达泉州站 D 消息的标题形式多样 引题 正题 副题各司其职 但并非所有的消息都有引题 正题 副题 2 根据 新闻链接 在下面方框中填入恰当的内容 3 材料一 中 兴泉铁路宁化至泉州段全线开工 和 德化永春将结束不通铁路历史 哪个更适合做正 题 为什么 三 三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10 22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 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 矩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太丘舍去 第 6 页 共 10 页 不亦说乎 传不习乎 2 翻译下列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说新语 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由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 B 论语 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 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思想家 他提出了因 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C 孔子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后来人们用 而立 不惑 知天命 耳顺 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D 乙 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 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比如 择善而从 三入行 必 有我师 4 乙 第一章从哪三方面来说 5 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 择其善者而从之 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 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 甲 选 文中 友人 的做法 11 20 分 阅读下列短文 回答问题 己卯上元 予在儋州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 曰 良月嘉夜 先生能一出乎 予欣然从之 步城 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 杂揉屠沽 纷然 归舍已三鼓矣 舍中掩关熟睡 已再 鼾矣 放杖而笑 孰为得失 过 问先生何笑 盖自笑也 然亦笑韩退之钓鱼 无得 更欲远去 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苏轼 书上元夜游 注 上元 农历正月十五 儋州 苏轼被贬之地 现属海南 民 指汉族 夷 指当地少数民族 屠沽 泛指市井中做生意的人 再 同 在 过 苏轼的小儿子 韩退之钓鱼 韩愈曾在诗中借钓鱼钓 不着大鱼 埋怨水太浅 要另觅垂钓之处 暗 指自己境遇不好 不得志 第 7 页 共 10 页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 欣然从之 从 有老书生数人来过 过 归舍已三鼓矣 鼓 2 给下列句子断句 断 4 处 步 城 西 入 僧 舍 历 小 巷 民 夷 杂 揉 屠 沽 纷 然 3 作者的 记承天寺夜游 和本文都是在贬谪时所写 两文所蕴含的情感相同吗 结合两文说说你的理解 12 28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谓魏王曰 今一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 王曰 否 二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 手 王曰 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 王曰 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 夫市之无虎明矣 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 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 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 果不得见 注释 庞葱 人名 战国时魏国的大臣 质 做人质 邯郸 地名 赵国的都城 大梁 地名 魏国的都城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字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 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2 翻译句子 夫市之无虎明矣 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 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 三人成虎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 第 8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3737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5 2 5 3 6 1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