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夕 阳 乎 朝 阳 乎 王之涣 登鹳鹊楼 释疑 提要 多少年来 关于 白日依山尽 的解释众说纷纭 有的说写的是 朝阳 有的说写的是 夕阳 还有的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也有的稀 里糊涂 模棱两可 这给小学语文教学 登鹳鹊楼 一诗带来了极 大的困难 也在小学师生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 本文作者通过多 角度的剖析 确认 白日依山尽 写的是 夕阳 从而解决了一个长 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关键词 王之涣 鹳鹊楼 中条山 黄河 蒲州 白日依山尽 朝阳 夕阳 旁证 梦溪笔谈 插图 正文 每年笔者都要带师范生到小学实习 而几乎每次都有人问 王之涣 登鹳鹊楼 一诗 见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 31 课 中的 白日 写 的是夕阳还是朝阳 老师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 笔者对此 进行了调查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 现在老师手中有好多种参考书 它们对 白日依 山尽 一句的解释很不统一 有的说 此句中的 白日 是 明亮的太 阳 依 是 从 山 乃 中条山 尽 是 山的尽头 整句诗的 意思是 明亮的太阳从中条山的尽头升起 如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7 年出版的 小学语文备课手册 华中师范大学 1987 年出版的 六 年制小学语文备课手册 等 有的说 此句中的 白日 是 太阳 本课指夕阳 依 是 靠着 尽 是 没 这样整句诗的意思变为 夕阳靠着西山 注意 此说法未说诗中的山是中条山 渐渐下沉 最后看不见了 如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年出版的 小学 语文教案 5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年出版的 小学语文 备课大全第二编 南海出版公司 1991 年出版的 唐诗三百首精华 赏析 等 有的既承认诗中 白日 为 黄昏时的太阳 依 是 靠 着 挨着 尽 是 太阳即将全部西沉 同时又承认诗中的 山 是 中条山 结果整句诗的意思又成了 太阳沿着中条山慢慢落下去 如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年出版的 唐诗合选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79 年出版的 唐代绝句选 以及少年儿童出版社 1979 年出版 的 唐宋诗选讲 等 毫无疑问 按第一种解释 白日依山尽 写的是朝阳 按第二种解释 此句写的是夕阳 第三种解释则犯了 自相矛盾 的兵家之忌 其中道理后述 那么 权威的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上是怎样解释的呢 请看人民教 育出版社编写的 五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 第四册 它说 白日依山尽 中的 白日 是 指明晃晃的日光 并不是太阳本身 依 是 顺着 随着 山 指 中条山 尽 是 尽头 整句诗的意 思是 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 一直到天边 山东 教育出版社 1987 年出版的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案 4 秉承了 这种说法 多有意思 它竟然回避了这样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既不说它是朝阳也不说它是夕阳 你把它理解成 朝阳 也行 理解 成 夕阳 也未尝不可 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使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 无所适从 使各地教师对此诗的解释大相径庭 当然 还得感谢他 们 因为他们毕竟还在该书的资料中点了一句 说对 白日依山尽 的解释有几种说法 但谁是谁非它未提供任何证据 也未作任何评 论 看来 朝阳夕阳之争 仍大有讨论之必要 在讨论 朝阳夕阳问题 之前 有必要先介绍一下鹳鹊楼和中条山的 位置 笔者翻阅了多种版本的唐诗注释 一般都讲 中条山 位于 山西省永济县东南部 为太行山之支脉 鹳鹊楼 位于山西省永济 县西南古蒲州城上 面对中条山 下临黄河 后被大水冲垮 从方 位上看 中条山在东南 鹳鹊楼在西南 这一点在解释 白日依山尽 一句时不容忽视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 辞海 在 蒲州 条中说 蒲州 古州名 位于晋 陕交界 黄河东岸 永济境内 黄河从其 西侧自北向南流 中条山在其东面 故 面对中条山 下临黄河 应 理解为东朝中条山 西临黄河 或者说黄河与中条山分别位于蒲州 或鹳鹊楼的西侧与东面 而不在蒲州城或鹳鹊楼的同一方向上 记 住这一点也很重要 不难理解 如果既承认此句写 夕阳 又承认诗中的 山 是 中条山 把整句理解为 太阳沿着中条山慢慢落下去 则说明注释者自 己对鹳鹊楼 中条山的相对方位模糊不清 其解释仅凭直觉而已 当然 在欣赏诗词时 这种直觉是很重要的 免不了要犯自相 矛盾的错误 再者 如果王之涣诗中的 山 确实是指中条山 而且 诗中明确地含有 升起 的意思 那么此诗写朝阳无疑 然而 遗憾 的是王之涣并未注明他此诗中的 山 乃指中条山 相反 一句 白日 依山尽 却极鲜明地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惜恋 似有 夕阳无限 好 只是近黄昏 之意 读后给人心头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使人 产生一种近于消闷 沉重之感 似乎在人眼前勾绘出一副落日西沉 的萧条景象 使人感觉到太阳正在下落 美好的时光已经不多了 职工教育出版社 1987 年出版的 诗海采珠 中有类似说法 试 问 如果诗人看到的是 正在冉冉升起的朝阳 或 阳光普照大地 他会写出如此之情感吗 情与景能融在一起吗 不会 任何一首借 景抒情 触景生情之作都不会落此败笔 换句话说 如果作者看到 的不是夕阳 那么他在诗中流露出的那种情感就成为无本之木 无 源之水 从字面上看 白日依山尽 总共五个字 其中没有一个字 含有 升起 的意思 显然 朝阳 论大有主观臆测之嫌 同理 五个 字中也没有一个含有 照着什么 一直到天边 的意思 所以人教 社的解释不免显得生硬 主观 苍白无力 相比之下 倒是 夕阳说 更令人信服 你看 尽 是 没 下落 沉 的意思 依 是 靠近 依傍 挨着 的意思 解释成 夕阳靠着西山 而非中条山 渐渐下 沉 岂不是合情合理 顺理成章吗 我们还可以根据本诗的前两句来 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 作者登上鹳鹊楼 险要的地势使作者产生了 居高临下的感觉 他极目远眺 看到了远方的群山及落日的余辉 这是天空景 远方景 西望景 然后由远及近又看到了脚下奔腾 的大河 继而目送大河经楼前脚下滚滚南去 在远方折向东流 归 入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 由近处望到远方 由西方望到南 方 望到东方 并由眼前景虚化为意中景 不难发现 这整个观察 过程是连续的 而且是站在鹳鹊楼上向西 黄河的对岸 然后向 南再向东观察的 单就 白日依山尽 而言 系 西望景 这就意味 着此句写的是夕阳 这种推测还可以从小学语文教材上的插图得到 印证 就是说 为原诗配插图的人亦认为此诗是夕阳 见后边的分 析 据查 唐代绝句选 唐诗鉴赏辞典 的作者也持这种 观点 大家尽可以想象 如果作者先到东边看中条山 再到西边看 黄河 那么势必造成观察过程的中断 前后两句之间那种一意贯连 的逻辑关系就难以解释了 再从写法上看 诗的前两句极力造成一 种沉重 空虚 怅惘的气氛 这也是作者当时的切身感受 它来 自对自然景象的直觉 虽然不失壮阔 雄浑 但却把人带进了一 个 山重水复疑无路 的境界 可以肯定地说 如果作者看到的不是 落日夕阳 他绝不会有这种感受 有这种直觉 他手法再高明 也 不会渲染出这样的气氛 而后两句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则 急转直下 即景生意 形成一个大的起伏 让人的心情豁然兴奋 突然由失望转为希望 向读者展示出一片新的天地 让人尝受到 柳 暗花明又一村 的欣喜 而且它以写眼前的事物极其自然地道出了一 个富有哲理的问题 这是作者理性的反映 这种手法别翻新意 出人意表 读完使人耳目一新 意兴纵横 余情不尽 特别是后两 句 因为有了前两句烘托的气氛 更显得含义精微 意味隽永 读 来使人精神振奋 昂扬奋发 也许这正是这首诗写法上的精妙之处 我们还可以引用二点旁来说明 白日依山尽 写的是 夕阳 其一 大量地翻阅唐诗宋词会给人留下极强烈的印象 唐朝的诗人们似乎 都有赏晚景 看日落 再就是对月思吟 的嗜好 因而留下的诗篇 中不乏 夕阳 日暮 再就是咏月 之作 如 暮江吟 白居 易 山行 杜牧 乐游原 李商隐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日暮长江里 储光羲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山春房事其二 岑参 渭川田家 王维 襄阳歌 李白 黄鹤楼 崔颢 暮过山村 贾岛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韦应物 堤上行其 一 刘禹锡 南国十三首其一 李贺 骆谷晚望 韩琮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落日帐望 马戴 等等 与此相反 写 朝阳 日出 的诗篇却不多见 其二 翻开 权威性的著作看看 几乎众口一词 都讲 白日依山尽 是写 夕阳 如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 唐诗鉴赏辞典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 版的 小学生词语手册 修订本 中华书局出版的 唐人绝句 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唐诗三百首新注 人民文学出版 社出版的 中国文学史 二 等 人教社教学参考书上的解释虽然理解为朝阳 夕阳都可以 但从文 字表述 见前 上看应该说理解为夕阳更合适 试想 如果是朝阳 从东边照过来 只能照亮中条山的东坡 在鹳鹊楼逆光而看 又如 何看到 明亮的阳光照着远处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 一直到天边 呢 反过来 如果是夕阳从西边照过来 在鹳鹊楼上看 明亮的阳光照 着远处的连绵不断的中条山 一直到天边 似乎更说得过去 总而言之 白日依山尽 写夕阳言之成理 言之有理 无可辨驳 那么 为什么会有 朝阳 一说呢 原来 大凡选录 登鹳鹊楼 者无不引用宋代沈括著的 梦溪笔谈 中的几句话为鹳鹊楼作注 河中府鹳鹊楼 三层 前瞻中条 山 下瞰大 黄 河 唐人留诗者甚多 唯李益 王之涣 畅诸三首能 状其景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河中府 今山西永济县 笔 者注 之鹳鹊楼共有三层 登楼远眺可以看到雄伟的太行山支脉 中条山 向下俯视则可看到一泻千里 奔腾汹涌的黄河 唐代诗 人在这里留下诗赋者很多 其中只有李益的七言律诗 即 鹳鹊楼 西百尺樯 汀州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 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 愁来一日即知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 远目非春亦 自伤 笔者注 王之涣的五言绝句 即 白日依山尽 黄河 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笔者注 及畅诸的五言绝 句 即 迥临飞鸟上 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 河流入断山 笔者注 能写出鹳鹊楼的旖旎风光 不难看出 朝阳 一说正是由 前瞻中条 山 下瞰大 黄 河 而来 因为中条山位于鹳鹊楼 的东面 如果王之涣诗中的 山 是指中条山 那诗中的 白日 一定 是东方的 朝阳 但如前所说 王之涣并未注明他此诗中的山是中 条山 况且 王之涣写诗在前 沈括著 梦溪笔谈 在后 梦溪 笔谈 中的几句话也并非专门为王之涣的诗作注 所以 他们两人 谁都未说此山即彼山 可见 单凭 梦溪笔谈 中的几句话并不能 认定 白日依山尽 中的 山 就是中条山 否定了王之涣诗中的山是 中条山这一推理基础 朝阳说 便不攻自破了 提出朝阳说的人还 有一条理论根据 那就是课本插图 他们认为画面上有 日 也有 光 根据地理位置看 是一轮旭日 见华中师范大学 1987 年出版的 六年制小学语文备课手册 大家知道 课本插图是后人根据 自己的理解加上的 它本身不能作为解释原诗的依据 即使可以 也得不出 朝阳 的结论 如前所述 鹳鹊楼所在的古蒲州城位于黄 河东岸 其对岸必定是西岸 从插图上看 太阳位于对岸远方的群 山丛中 与鹳鹊楼隔黄河遥遥相对 由此可以推断 这时的太阳是 夕阳 图中的群山是鹳鹊楼西面亦即黄河西岸的山地而非中条山 中条山位于鹳鹊楼的东面 这说明画插图的人亦认为王之涣诗 中的山不是中条山 白日依山尽 写的是夕阳 再有 这是一幅景 观图 是不能用平面地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法则 即上北下南左西 右东 来定向的 如果说这幅图有问题的话 笔者以为 它的问题 在于黄河流向 我们已经知道 鹳鹊楼在黄河东岸 这里的黄河实 际流向是自北而南 反映在插图中 流向应该是自右下向左上 但 图上反映不出来 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疫证书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手写笔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跨学科协同教育在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 300MW风力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护士基础操作试题及答案
- 二氧化硅制造基地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西药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声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xx市地下管网建设及设施更新改造工程建筑工程方案
- 涤纶生产建设项目投标书
- 延长保修协议书 保修期延保承诺书
- GB/T 5008.2-2023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第2部分:产品品种规格和端子尺寸、标记
- Unit3+Understanding+ideas+The+New+Age+of+Invention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
- 锻造操作机安全检查表模版
- 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
-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记录表
- GA 1814.2-2023铁路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旅客列车
- 个人养老保险重复缴费退费申请表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1
- JJF 1059.2-2012用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
- GA/T 1788.3-2021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第3部分:安全交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