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II )卷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II )卷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II )卷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II )卷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313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IIII 卷 卷 一 一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共共 1111 题 共题 共 6868 分分 1 6 分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zh nji ch 崇祯雾凇沆砀铺 一 人 2 11 分 填空 a 诗人 面对华美的酒席 却用 四个连续的动词 形象地表现了自 己 的心情 b 诗人在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两句中 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形象地表明了 c 诗中名句 表现了诗人的 性格 d 诗歌用 和 作喻 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 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3 18 分 理解性默写 1 饮酒 被工同维誉为 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 达到了物我合一境界的名句是 2 李白的 行路难 中通过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 形象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 3 行路难 中用比喻修辞表现诗人欲行无路 心绪茫然的句子是 4 行路难 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5 表现诗人不怕闲难 充满信心 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 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 8 与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第 2 页 共 11 页 9 龚自珍虽辞官还乡 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 4 2 分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记一般包括自传 评传 人物小传 人物特写 回忆录 年谱等 文学性是其基本要求 B 科举考试中应试不中叫 落第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 会试和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 行一次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 考策问 C 藤野先生 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选自 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 原名周树人 D 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 形散神不散 形散 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 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等 神 不散 是说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5 12 分 文学常识填空 行路难 其一 选自 李太白全集 行路难 乐府古题 诗人 字 号 朝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 与杜甫并称为 其代 表作有 行路难 蜀道难 将进酒 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选自 诗人 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 字 洛阳 人 有 之称 6 2 分 下列对书法作品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笔断意连 牵丝不断 B 劲健雄峻 神韵飘逸 C 和谐匀称 端庄整齐 D 笔意流畅 粗细相间 7 4 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第 3 页 共 11 页 诗意的生活 你让我如此美丽 是你 让我摆脱了枯 z o 给我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乐趣 是 你 让我以轻松自在的心态征服了一座座知识 大山 学会诗意地生活 暂时远离 xu n 闹的世界 冲上一杯绿茶 看着茶叶在热水中上下翻腾 舒展开 qu n 缩的身子 清呷 一口 顿时神清气爽 心旷神怡 8 3 分 水调歌头 是 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 等 9 3 分 下列句子中 根 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我的根在中国 中国建筑的根还在 还可以发芽 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 把新的东西 能用的东西 接到老根上去 10 5 分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3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苏轼 水调歌头 4 如何处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关系 十则 中的 一句 对此 做了很好的诠释 11 2 分 对 水调歌头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首句陡然发问 这是诗人酒酣之时 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 B 我欲乘风归云 又恐琼楼玉宇 这两句设想 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 夜气的清寒 又透露了作 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C 转朱阁 低倚户 照无眠 月光的移运 都是 无眠 者眼里看到的 可见 无眠 者久久不能 入睡 D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禅娟 此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 若是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 那么 即使相隔千 里 也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 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 二 二 课内精读课内精读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第 4 页 共 11 页 12 20 分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小重山 宋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 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 老 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注释 寒蛩 qi ng 指秋冬时的蟋蟀 旧山松竹老 指家乡沦陷已久 1 帘外月胧明 属于什么描写 其作用是什么 2 下阕首句 白首为功名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3 词的最后三句运用了 知音 的典故 你知道这一典故是有关哪两个人物吗 这么写的作用是什么 4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13 10 分 阅读下文 回答相关问题 一 鹭 图 刘羽 明 芳草垂杨荫碧流 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 独向斜阳叹白头 1 首句 芳草垂杨荫碧流 描绘的春景有何特点 对刻画白鹭有什么作用 2 这首诗托物言志 请结合第三 四句诗说说 独 叹 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4 10 分 品读诗词 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1 诗句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请加以描绘 第 5 页 共 11 页 2 品味该诗尾联中 送 字的妙处 三 三 拓展阅读拓展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717 分分 15 7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相关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 下列加点数字与本诗 二十三年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B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D 皓月千里 一碧万顷 2 全诗表达了作者 的胸襟和 的态度 16 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1 首联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中的 深 字历来为人所称道 请分析其精妙之处 2 请对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第 6 页 共 11 页 四 四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17 8 分 阅读文段 回答下列问题 火热的夏季过去 我们迎来了天高气爽的秋季 农历九月初九 二九相重 称为 重九 又因为在我国古代 六为阴数 九是阳数 因此 重九就叫 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 最早可以推到汉初 据说在皇宫中 每年九月九日 都要佩茱萸 食蓬饵 饮菊花酒 以求 长寿 相传吕后与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比较难相处 她处处提防戚夫人 后将戚夫人残害致死 戚夫人的宫 女贾某被逐出宫 这一习俗方传入民间 古代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 所以重阳节又叫 登高节 重阳节插 茱萸的风俗 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因此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所以人们将茱萸或佩带 于臂 或作香袋佩带 还有插在头上的 重阳节除了佩戴茱萸 也插菊花 从唐代开始 历代盛行 1 文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提防 t 比较 ji o B 提防 d 比较 ji o C 提防 t 比较 ji o D 提防 d 比较 ji o 2 对文中划线字笔顺的判断 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火 字的笔顺是 花 的第六画是 撇 B 火 字的笔顺是 花 的第六画是 竖弯钩 C 火 字的笔顺是 花 的第六画是 竖弯钩 D 火 字的笔顺是 花 的第六画是 撇 3 下列 晨读时光 中的诗歌与文段内容相关的是 A 竞渡歌 唐 张建封 B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C 元日 宋 王安石 第 7 页 共 11 页 D 鹊桥仙 纤云弄巧 宋 秦观 4 重阳节有赏菊花的习俗 菊花与梅花 兰花 竹并称 四君子 它们是中国人感物抒怀的对象 下面 四句诗就是以 梅兰竹菊 为题材写的 下面描写菊花的诗句是 A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B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C 黄花芬芬绝世奇 重阳错把配萸技 D 记得春风散幽谷 蕙花如草趁樵归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 共共 1111 题 共题 共 6868 分分 1 1 2 1 3 1 3 2 3 3 3 4 3 5 3 6 第 9 页 共 11 页 3 7 3 8 3 9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第 10 页 共 11 页 10 2 10 3 10 4 11 1 二 二 课内精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