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函数的表示法(一)_第1页
121函数的表示法(一)_第2页
121函数的表示法(一)_第3页
121函数的表示法(一)_第4页
121函数的表示法(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1 函数的表示法 一 函数的表示法 一 一 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掌握函数的解析法 列表法 图象法三种主要表示方 法 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更简明的方式表示问题 转化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观察问题看待问题描述问题的意 识 二 教学重难点二 教学重难点 一 重点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二 难点 用解析法来表示函数 三 活动设计三 活动设计 回顾 设问 提问 比较 讲解 小结 四 教学过程四 教学过程 1 回顾函数的概念 提问学生 2 函数的表示法 表示函数的方法 常用的有解析法 列表法 图象法 从上节课 的例子所用的三种函数表示法引入 a 解析法解析法 定义 把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用一个等式来表示 这个等式叫做函数的 解析表达式 简称解析式 例如 2 60ts 2 rA rlS 2 用解析式表示函数的方法 叫做 2 2 xxy 0 2 acbxaxy 解析法 b 列表法列表法 定义 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的函数关系 这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列 表法 例如 数学用表中的平方表 平方根表 三角函数表 银行中的利息表 等等 下表就是用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的 国民生产总值 单位 亿元 c 图象法图象法 定义 用函数图象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 图象法 我们所作的函数的图象 都可以表示相应的函数 另外 气象台应用自动 记录器 描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就是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的 3 例题 例例 1 某种笔记本每个 5 元 买 x x 1 2 3 4 5 个笔记本的钱数 年份19961997199819992000 生产总值66850 573142 776967 180422 889404 0 记为 y 元 试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表示函数 xfy 解 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数集 1 2 3 4 5 用解析式可以将函数表示为 xfy 5 4 3 2 1 5 xxy 用列表法可将函数表示为 xfy 笔记 本数 x 12345 钱数 y 510152025 用图像法可将函数表示为 xfy 1 12 23 34 45 5o o 5 5 1 10 0 1 15 5 2 20 0 2 25 5 x x y y 思考 函数的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 也可以是直线 折线 离散的点 等等 那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函数图象的依据是什么 要检验一个图形是否为函数图像 方法是看任意一个自变量 x 是否对应唯 一的一个函数值 y 如果对于定义域内的每一个 x 都对应唯一的 y 则图像即为 定义域内的函数的图像 例例 2 表 1 2 是某校高一 1 班三名同学在讥一学年度六次数学测试的成绩 及班级平均分表 表 1 2 第 一次 第 二次 第 三次 第 四次 第 五次 第 六次 王伟988791928895 张城907688758680 赵磊686573727582 班级平 均分 88 278 385 480 375 782 6 请你对这三位同学在高一学年度的数学学习情况做一个分析 解 从表中可以知道每位同学在每次测试中的成绩 但不太容易分析每位 同学的成绩变化情况 如果将 成绩 与 测试时间 之间的关系用函数图象 还未出来 如图 1 2 3 那么就能比较直观地看到成绩变化情况 这对我们的分 析很有帮助 图 1 2 3 从图 1 2 3 我们看到 王伟同学的数学学习成绩始终高于班级平均水平 学 习情况比较稳定而且成绩优秀 张城同学的数学成绩不乱写 总是在班级平均 水平上下波动 而且波动幅度较大 赵磊同学的数学学习成绩低于班级平均水 平 但他的成绩曲线呈上升趋势 表明他的数学成绩在稳步提高 4 课堂习题 课本 28 页 第 8 9 题 五 小结五 小结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解析法 图象法 列表法的特点比较 用解析法表示函数关系的优点优点 函数关系清楚 容易求函数值 便于用解 析式 研究函数的性质 局限局限 不是每个函数都能用解析法来表示 用列表法表示函数关系的优点优点 不通过计算就知道当自变量取某些值时函 数的对应值 局限局限 若内容过多 查表不方便 有些函数不便列表 图象法表示函数的优点优点 能直观形象的表示出函数的变化情况 注意 函 数图象可以是直线 曲线 折线 也可以由一些孤立的点所构成 局限局限 不够精 确 不易找到准确的函数值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要注意三种函数表达方式之间的 转化 解题时应该注意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表示问题中的函数关系 六 作业六 作业 课本 27 页 第 1 题 课本 29 页 第 10 题 1 2 1 函数的表示法 二 函数的表示法 二 一 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理解分段函数的含义 初步学会根据所给问题建立分段 函数解析式 初步学会画简单分段函数的图象 二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认识与辨别不连续函数的能力 进一步理 解分类思想方法 三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分段函数的跳跃之美 二 教学重难点二 教学重难点 一 重点 分段函数解析式的建立及分段函数的图象 二 难点 分段函数解析式的建立 三 活动设计三 活动设计 定义给出定义给出 例题解释例题解释 分析理解分析理解 小结练习小结练习 四 教学过程四 教学过程 1 直接给出分段函数的概念 解析式把所有不同的表达式括起来 并分别 注明取值范围 定义域内每个值只属于某一段 不重复不遗漏 这类函数就叫 做分段函数 下面主要通过例题来理解分段函数的分类思想 例例 1 请画出的图象xy 解 由绝对值的概念 我们有 0 0 xx xx xy 所以 函数的图像为 xy x x y y 1 12 23 3 1 1 2 2 3 3 4 4 o o 1 1 2 2 3 3 由此例指出 分段函数表示的是一个函数 而不是几个函数 分段函数 的解析式不能写成几个不同的方程 而就写函数值几种不同的表达式并用一 个左大括号括起来 并分别注明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例例 2 国内投寄信函 外埠 邮资按下列规则计算 1 信函质量不超过 100g 时 每 20g 付邮资 80 分 即信函质量不超过 20g 付邮资 80 分 信函质量超过 20g 但超过 40g 付邮资 160 分 依此类推 2 信函质量大于 100g 且不超过 200g 时 每 100g 付邮资 200 分 即信函 质量超过 100g 但不超过 200g 付邮资 A 200 分 A 为质量等于 100g 的信 函的邮资 信函质量超过 200g 但不超过 300g 付邮资 A 400 分 依此类 推 设一封g 0 x 200 的信函应付的邮资为 y 单位 分 试写出以 x 为自变量x 的函数 y 的解析式 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分析 分析 因邮资分段计算 属分段函数问题 可利用以下 邮资表 突破难 点 xy 0 20 80 20 40 160 40 60 240 60 80 320 信函质量不 超过 100g 80 100 400 超 100g 且 不超过 200g 100 200 600 超 200g 且 不超过 300g 200 300 800 解 解 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 0 x 200 函数解析式为 0 20 80 20 40 160 40 60 240 60 80 320 80 100 400 100 200 600 x x x y x x x 它的图像是 6 条线段 不包 括左端点 都平行于 x 轴 如图所示 2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本 29 页 第 11 题 第 12 题 五 小结五 小结 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 体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解决实际 问题 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即分析题意 将问题抽象 转化成数学问题 体现化归 转化思想 六 作业六 作业 课本第 29 页第 13 题 1 2 1 函数的表示法 三 函数的表示法 三 一 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了解象与原象的概念 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 教学重难点二 教学重难点 一 重点 映射的概念 二 难点 映射的概念 三 活动设计三 活动设计 提问提问 定义讲解定义讲解 例题解释例题解释 四 教学过程四 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复习函数的定义 着重强调着重强调函数是 两个数集间的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当我们将数集扩展到任意的集合时 就可以得到映射的概念 例如 亚洲的国 家构成集合 A 亚洲各国的首都构成集合 B 对应关系 f 国家 a 对应于它的首 都 b 这样 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国家 按照对应关系 f 在集合 B 中都 有唯一确定的首都与之对应 我们将对应称为映射 BAf 2 由上引出映射的概念 一般地 我们有 设 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 如果按照某一个确定的对 应法则 f 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x 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 y 与之对应 那么就称对应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映射映射BAf mapping 记作 BAf 象 原象象 原象 给定一个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 且 如果元素BbAa 和元素对应 则元素叫做元素的象象 元素叫做元素的原象原象abbaab 注意 对映射的概念要强调下列两点 1 映射的三要素 两个集合 A B 以及 A 到 B 的对应法则 f 2 由映射的定义的关键字词概括出映射的特征 A 到 B 映射是有方向的 A 到 B 的对应与 B 到 A 的对应往往不是 同一个对应 如若 A 到 B 是求平方 则 B 到 A 则是开平方 因此映射是有序有序 的的 任一 就是说对集合 A 中任何一个元素 集合 B 中都有元素和它对 应 这是映射的存在性存在性 唯一 对于集合 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 集合 B 中都是唯一的元素和 它对应 这是映射的唯一性唯一性 在集合 B 中 也就是说 A 中元素的象必在集合 B 中 这是映射的封封 闭性闭性 函数与映射的关系 函数与映射的关系 1 函数实际上就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特殊映射 这BAf 里 A B 为非空非空的数数集 映射对集合 A B 没有规定数集 集合 A B 可以是数集 也可以是 其它集合 2 A 定义域 原象的集合 值域 象的集合 其中 Axxf B 对应法则 A Bfxy 3 例题 例 例 已知下列集合 A 到 B 的对应 请判断哪些是 A 到 B 的映射 并说 明理由 A N B Z 对应法则 取相反数 A 1 0 2 B 1 0 1 2 对应法则 取倒数 A 1 2 3 4 5 B R 对应法则 求平方根 A 00900 B x 0 x1 对应法则 取正弦 答案 是 不是 因为 A 中元素 0 没有倒数 不是 因不 满足唯一性 若对应法则改为 求平方 则是 是 例例 2 以下给出的对应是不是从集合 A 到 B 的映射 1 集合 A 集合 B R 对应关系 f 数轴 P P是数轴上的点 上的点与它所代表的实数对应 2 集合 A P P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集合 B 对应关系 f 平面直角坐标系 R yR x y x 中的点与它的坐标对应 3 集合 A 集合 B 对应关系 f xx 是三角形 xx 是圆 每一个三角形都对应它的内切圆 4 集合 A 集合 B xx 是新华中学的班级 对应关系 f 每一个班级都对应班 xx 是新华中学的学生 里的学生 解 1 按照建立的数轴的方法可知 数轴上的任意一个点 都 有唯一的实数与之对应 所以这个对应是从集合BAf A 到 B 的一个映射 2 按照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可知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的任意一个点 都有唯一的一个实数对与之对应 所以这 个对应是从集合 A 到 B 的一个映射 BAf 3 由于每一个三角形只有一个内切圆与之对应 所以这个 对应是从集合 A 到 B 的一个映射 BAf 4 新华中学的每一个班级里的学生都不止一个 即与一个 班级对应的学生不止一个 所以这个对应不是从BAf 集合 A 到 B 的一个映射 4 课堂练习 判断题 在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 B 中都有象 A 中的两个不同元素在 B 中的象必不同 B 中的元素在 A 中可以没有原象 B 中的某一元素在 A 中是原象可能不止一个 A 中元素象的集合即为 B A B C D 答案 B 集合 A N B m m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