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傲雪梅花傲雪梅花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 湘版 教材七年级上册第 4 课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 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造型 表 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的表现技法 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 中国画的工具 材料 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画的表现语言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发展具有 个性的表现能力 教材运用大量图片和优秀中国画作品欣赏 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 造型特点以及人格 精神的寓意 又从认识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角度出发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笔墨 表现的特点 体会笔墨的韵味 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并能感受中国画托物言志的 特点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另外 选择梅花画法中笔墨运用 线条组 织 画枝干和花瓣的基本要领 作为技能学习的内容 学习使用国画用具 尝试国画的表 现技法 在此基础上 拓展到国画中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兰 竹 菊等其他题材的欣赏与 学习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用美术 音乐 生物 历史 地理 文学等知识进 行探究性地学习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体会民族艺术的伟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梅花挺直坚硬 生机勃勃的造型特点 让学生感受梅花顽强 倔强 挺拔向上的 精神 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进一步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 感受主观情感和 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境界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知识技能目标 1 熟悉中国画工具 材料 体会笔墨的韵味 2 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 尝试水墨的表现技法 3 运用所学 尝试表现其他题材 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 参与到对梅花的学习活动中 尝试中国画工具和材料 体 验作画的过程 丰富视觉 触觉和审美经验 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思路 2 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 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 分两个课时 第一 课时 由赏梅 咏梅 画梅展开 体会梅花顽强 挺拔向上的精神 体会笔墨的韵味 第二课时 学生大胆尝试水墨技法 亲自感受中国传统画法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 互动法 探究法 欣赏法等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梅花的生长习性 造型特点以及人格精神的寓意 使学生了解中 国画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 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笔墨的韵味 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 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梅花顽强 倔强 挺拔向上的精神及艺术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干 湿 浓 淡的变化 涉及学科 生物 历史 地理 音乐 文学等 教学准备 教具 多媒体 图片 中国画材料等 学具 课本 国画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 认识 引入 师 我们生活在一个花的世界里 生活因为有花而美丽 同学们最喜欢什么样的花呢 生答 师 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最喜欢的花 大家猜猜是什么花呢 多媒体展示梅 花图片 师 这些梅花美不美 有哪些同学和老师一样也喜欢梅花呢 为什么 生答 教 师予以鼓励 师 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由于它独有的品质而被历来的文人墨客所赞颂 今天 同学们就和老师一同走进傲雪梅花的世界 去感受梅的高洁 梅的秀雅以及梅的坚毅 情境导入 激趣 二 赏析 探究 一 赏梅 多媒体展示 3 师 梅花是我国的特产 原产于滇西北 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 大约 6000 年 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 3000 年前即引种栽培 据科学考证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 腊 梅 元腊 已有 2150 年的历史 活动一 教师分发问卷表 学生分组讨论填写 生长习性 颜 色 形态特征 欣赏与描述 1 梅花的生长习性 它有哪些颜色 2 梅花的形态特征 学生互相 讨论后踊跃回答 教师总结 1 喜阳 耐旱 先开花 后发叶 一至二月开花 分布在长江流域一带 颜色多样 有紫红 粉红 淡黄 淡墨 纯白等 2 有俯 仰 侧 卧等多种形态 树干有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 梅有五瓣 是五福的象征 即快乐 幸运 长寿 顺利和和平 通过学生的互动学习 让他们用地理 生物等知识去了解梅花的特点 加强了学科 间的互通性 二 咏梅 师 梅花集高洁 秀雅 坚毅于一身 其色 香 韵 姿俱佳 特别是在冰中孕蕾 雪中开花的品格 更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 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对梅花的 赞美之言 展示咏梅诗词 毛泽东词 咏梅 王安石诗 梅花 等 教师让学生表演朗诵 体会诗人的乐趣 咏梅 毛泽东 梅花 王安石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墙角数枝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凌寒独自开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遥知不是雪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为有暗香来 活动二 4 分析与研究 从这些诗词里我们感受到梅花的什么特性 它为什么会成为这些文人们 笔下的宠儿呢 生讨论回答 耐寒 性格坚强不屈 挺拔向上 思考与讨论 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咏梅佳句吗 有哪些与梅有关的影视或音乐呢 学生讨论得出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 等 红梅赞 一剪梅 梅花三弄 等 教师让学生吟唱 活跃课堂气氛 师生互相交流 用诗词来感受梅花的个性 用影视金曲来诠释梅花的象征性 欣赏古琴曲 梅花三弄 教师简介 师与生一同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 经典名曲把对梅花的吟颂带入到高潮 三 画梅 师 画梅 据古书记载 早在南梁时就有张僧繇画 咏梅图 一卷 元代的王冕亦以 画梅著称 所阳梅花生意盎然 别具一格 近代画家吴昌硕 关山月等都画有大量梅花佳 作 多媒体展示画梅精品 活动三 欣赏与分析 从这些画中你能感受到画家的一种什么情绪 能感受到中国画的特点吗 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互相讨论后作答 教师总结 坚韧不拔的意志 傲然挺拔的铁骨 中国画以物寄情 托物言志的特点 不经风雪冰霜苦 哪有梅花分外香 今天 我们应以梅花精神自励 开拓我们伟 大的事业 由欣赏作品直接感受梅花的铮铮铁骨 三 体会 实践 1 认识文房四宝 2 教师与学生一同体验笔墨的韵味 教师演示 传授小知识点 用笔 中 侧锋 轻 重 缓 急等 5 用墨 干 湿 浓 淡等 学生在 梅花三弄 的乐曲中体验笔墨 为画梅做好前期准备 四 展评 拓展 1 展示部分用笔 用墨练习 学生自评 互评 教师予以表扬与鼓励 2 布置学生课余搜集自己喜爱的梅花摄影和图画作品 以及与梅花有关的诗词 散 文 佳句等 编辑成册或办成小报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 借助梅花的传统画法的学习 激励学生在大胆尝试中 感受作品意境 并能独立完成一幅梅花创作 教学重点 梅花传统画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怎样较好地把握笔墨的韵味 用生动的线 形 在宣纸上画出高洁挺拔的 梅花形象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图片 国画用具等 学具准备 自制小册 小报 国画用具 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 讨论 引入 1 展示部分学生课余搜集成册的有关梅花的诗词 小报 2 学生自由畅谈搜集的素材 并说说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梅花给自己的感受 老师 予以充分肯定 学生互相交流 自主学习 活跃课堂气氛 二 体会 实践 3 线条的疏密 4 花瓣的聚散和朝向 5 勾花与点花 二 教师演示 学生体会 三 多媒体展示不同画家的梅花作品及画家作画的精彩过程 学生再次体会笔墨的 特点 6 通过欣赏大师的绘画过程 让学生近距离地观摩画梅的方法 感受到画梅的乐趣 四 学生尝试画梅 教师巡回指导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参照优秀国画作品或有关诗歌 散文 大胆进行创作 教师进行启发 学生自主学习 亲自体会画梅的乐趣 三 展评 讨论 展示部分国画作业 学生自评 互评 教师予以肯定与鼓励 评价建议 1 构思有什么特点 2 用笔用线是否流畅 大胆 3 笔墨韵味的效果把握的如何 通过自评 互评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课外拓展 师 以物寄情 是中国传统绘画里最常用的一种手法 同学们还知道梅花有哪些朋 友也为无数仁人志士所喜爱呢 生答 梅之佳友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四君子 梅 兰 竹 菊 雪中四友 迎春 玉梅 水仙 山茶 师 同学们知道有关这些花卉的画家吗 生答 多媒体展示部分佳作 由梅花拓展到同样表现人格精神的荷 兰 竹 菊等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师 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 那么 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布置一个课外练习 在学画梅 花的基础上 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尝试画一画这些题材 我会把同学们的这些画作举 办一个小型画展 大家有兴趣吗 教学拓展 熟悉对象 7 对所画对象仔细观察 了解它的生长规律和组织形态 可让学生大胆作画 反复体会 借鉴传统 中国绘画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初学者要多看历代名家优秀作品 从中汲取精华 让学生多搜集名画作品 走 以法致道 之路 重视书法练习 古人曰 书画同源 因为中国绘画精神是通过笔墨表现出来的 通过练习书法 提 高对笔性的了解 提高艺术修养 中国古代文学及诗词是一个精美的艺术宝库 它与 四君子 画交相辉映 让学生上 网搜集与 四君子 有关的文学 诗词 散文等 汇编成册 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教学 参考资料 书籍 国画梅兰 缪宏波编著网站 青岛梅园 附 梅花三弄 内容简介 中国古曲 梅花三弄 又名 梅花引 梅花曲 玉妃引 曲谱最早见于明 代 神奇秘谱 谱中解题称晋代桓伊曾为王徽在笛上 为梅花三弄之调 后人以琴为三 弄焉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卷第二十四南朝宋鲍照 约 414 466 梅花落 解题 称 梅花落 本笛中曲也 今其声犹有存者 今存唐诗中亦多有笛曲 梅花 落 的描述 说明南朝至唐间 笛曲 梅花落 较为流行 关于笛曲 梅花落 改编 移 植为琴曲 梅花三弄 有托于唐人颜师所作 江梅引 忆红梅 中 漫弹绿绮 引三弄 不觉魂飞 句 说明此曲宋代尚流传 关于 梅花三弄 的乐曲内容 历代琴谱都有所介绍 与南朝至唐的笛曲 梅花落 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内容不同 明清琴曲 梅花三弄 多以梅花凌霜傲寒 高洁不屈 的节操与气质为表现内容 今演奏用谱有虞山派 琴谱谐声 清周显祖编 1820 年刻 本 的琴箫合谱 其节奏较为规整 宜于合奏 广陵派晚期的 蕉庵琴谱 清秦淮瀚 辑 1868 年刊本 其节奏较自由 曲终前的转调令人耳目一新 乐曲的引子部分亲切优美 节奏则具有平稳舒缓和跌宕起伏的对比因素 精练地概括 了全曲的基本特征 第一段是古琴在低音区出现的旋律 冷峻肃穆 构画出一幅霜晨雪夜 草木凋零 只有梅花傲骨静静开放的画面 前十二小节以五度 六度的上下行跳进音程为 特征的旋律 结合稳健 有力的节奏 富有 庄重的色彩 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 后十四 小节多用同音重复 符点节奏的运用使旋律富于推动力 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 动起来 接着便是乐曲 音乐主题的第一次重现 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轻巧 跳跃地在这 部分音乐中三次循环出现 表现出 风荡梅花 舞玉翻银 的意境 仿佛使人看到 含苞 待放的花蕊 迎风摇曳 生机勃勃 8 主旋律的三次出现 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 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 其 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 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 第二部分用一系列急促的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用户服务合同样式
- 地块开发合作合同范本解析
- 2025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合同
- 2025年土地承包权转让合同 标准版范本全
- 门面房转让合同5篇
- 保护黑土地合同范本10篇
- 矿山修复委托合同
- 劳务合同简单电子版5篇
- 2025年城市供用水合同(GF-199-0501)水费减免协议
- 202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招聘18人(第三次)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机加工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班组级)(精)
- 电梯从业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武汉商学院公开招聘辅导员笔试题含答案
- 钢结构厂房装修施工方案报告
- DB32-T 5156-2025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层作业设计
- 2024年国庆中秋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欢度双节 安全护航》主题安全教育【课件】
-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2.1力(第2课时)课件
- 中国外卖大战报告(中英)-高盛-202507
- 咖啡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