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B卷_第1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B卷_第2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B卷_第3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B卷_第4页
苏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二)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苏教版苏教版 20202020 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 二 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 二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1 2 分 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凝成 n ng 炽热 ch 痴想 ch 心惊肉跳 y u B 恬静 ti n 耸立 s ng 卑微 b 中流砥柱 d C 簇新 c 芳馨 x n 解剖 p u 苦心孤诣 zh D 恻隐 c 谦逊 x n 伫立 zh 长途跋涉 b 2 2 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堕落 斑谰 翻来覆去 怡然自得 B 山巅 臆测 粗制滥造 断章取义 C 吞噬 伫立 相辅相乘 妇孺皆知 D 驱除 葱笼 来势汹汹 大庭广众 3 2 分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西南地区遭遇了 60 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 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 又是捐物 真可谓大方之家 B 有人以为 细节无关紧要 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 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C 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 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 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D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 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 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4 2 分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咱俩约定在明天上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里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参考书 B 这个城市的住房是否抗震 成了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 第 2 页 共 13 页 C 像小牛犊一样的邓亚萍 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 付出超人的代价 就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D 如果说他们已经真正掌握了理论 就可以在干训班结业了 不如说他们只是仅仅记住了书本上的一些空话 公式和材料 5 2 分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句子 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的建筑 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左边怎么样 右边也怎么样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 两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我想 用图画来比方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不是美术画 而园林是美术画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是不 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这是为什么 A B C D 6 2 分 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我们大家都认为 吃鸡蛋前 原始的方法是打破鸡蛋较大的一端 可是当今皇帝的祖父小时候吃鸡蛋 一次 按古法打鸡蛋时碰巧将一个手指弄破了 因此他的父亲 当时的皇帝 就下了一道敕令 命全体臣民吃鸡蛋前打 破鸡蛋较小的一端 违者重罚 人民对此法极为反感 A 国内根据 怎样打破鸡蛋 分成了大端派和小端派 为此引发了多次战争 B 这个国家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 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 C 这段话节选自斯威夫特的 格列佛游记 故事发生在大人国 D 这部名著的灵魂在于辛辣 尖锐而深刻的讽刺 二 二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第 3 页 共 13 页 7 25 分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冬眠的奥秘 张劲硕 严寒的冬天 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 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 然而我们大都不知 道 那些冬眠的动物身上隐藏着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 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 科学上叫 蛰伏 有人会问 冬天里睡得多 睡得久 不就是冬眠 吗 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 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 拿鱼来说 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 包括我们熟悉的 鲤鱼 每当冬天来临 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 不吃 不喝 不游动 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 但请 注意它们的鳃 鱼类靠鳃呼吸 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 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 而进入冬眠的鱼 鳃几乎不动 完全处于麻痹状态 除了呼吸 冬眠动物的体温 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水平 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 慢 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 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冬眠的意义在于 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 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 以适应严酷的环境 动物冬眠时 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 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 冬眠时心脏 5 10 分钟才跳 1 次 实在让人惊叹 更 夸张的是 它们几乎不呼吸 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科学家还发现 冬眠不是 习惯养成 的问题 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 天赋 这种 天赋 还与寿命的长 短有联系 一般来讲 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 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 寿命短 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 寿命 长 比如大象能活 80 年 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 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 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不冬眠的老鼠 相比 前者可以活到 30 多岁 后者却只能活到三四岁 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 如蝙蝠或者棕熊 依然是冬眠的 寿命要长很多 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 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 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 也许 还能长生不老 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 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 差太远 不过 在 2004 年 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 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 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 基 因相似性很高 如果猴子能冬眠 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 到那时 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 800 岁 选自 博物 总第 146 期 有删减 1 第 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阅读第 段 指出动物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 第 4 页 共 13 页 3 第 段划线词语 几乎 能否删去 为什么 更夸张的是 它们几乎不呼吸 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 4 第 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5 作者说 我们的寿命说不定能达到 800 岁 其推测依据有哪些 请结合 两段简要概括 三 三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323 分分 8 23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甲 太行 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 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 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 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 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 曰 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 子又有 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 自此 冀 之南 汉之阴 无陇断焉 乙 鲁公治国 欲凿池 父曰 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 土可垒山 公善之 欲行 妻曰 不畏小儿 女颠踬 耶 公复止 或曰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公从之 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 园成必 添仆妇 下房不足 甚可虑也 公犹夷 不能决 事又寝 注 颠踬 被东西绊倒 犹夷 迟疑不决的样子 寝 停止 1 请用 为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第 5 页 共 13 页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固不可彻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鲁公治国 公犹夷不能决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惧其不已也 其真无马邪 B 汝心之固 公善之 C 以残年余力 以君为长者 D 而山不加增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园成必添仆妇 下房不足 甚可虑也 5 甲 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6 结合 甲 乙 两文内容 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四 四 鉴赏与默写鉴赏与默写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616 分分 9 6 分 诗歌鉴赏 根据要求答题 陇西行 其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第 6 页 共 13 页 犹是深闺梦里人 1 本诗与李贺 雁门太守行 中 提携玉龙为君死 语意最相近的一句是 2 联系诗歌内容 简析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的表达效果 10 10 分 请在下列横线上面填写相应的句子 1 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2 岂不罹凝寒 刘祯 赠从弟 3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赤壁 4 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 采桑子 5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吴均 与朱元思书 6 古代诗人常借 落日 抒发内心的情感 如崔颢在 黄鹤楼 中 烟波江上使人愁 寄托 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王绩 野望 中 抒发了惆怅 孤寂的情怀 王维在 使至塞上 中以 给人以亲切温 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五 五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11 12 分 阅读下面文章并完成下面的题 害怕回乡 回乡不是回家 回家是亲切的 记得母亲在世时 回家是那样的温馨 是那样顺理成章 一踏上故土 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 烟 望见屋顶下的竹篱 竹篱后 有慈母倚门而望 未进家门 早有乡邻 用真诚而纯朴的目光迎接你 哇 回家开看母亲了 匆匆推开柴门 扑进母亲怀里 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 母亲去世后 家就变得飘渺了 回归是必然的 只是先人已渺 旧居不存 算不了回家 就算回乡吧 但回乡的路是艰难的 第 7 页 共 13 页 当我踏上那弯曲的乡路时 山还是那座山 村还是那个村 乡邻依旧友好 迎候你的目光也依旧真诚 但语 意里有了陌生 啊 回来看看 是的 回来看看 看什么呢 到乡翻似烂柯人 一棵系念故乡的心 顿时被悬了起来 于是无可挽回地要坠入从前 黯然地走进童年的记忆 很悲壮地站到昨日已远 来日无多的路口 踟躇复踟 躇 在乡邻目光的探询下 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 回乡之路 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故乡 是生命的根 在抚摸生命之树的须根时 如果没有结出丰厚的果实来回报 那么你可曾以你树冠的绿 阴 给故乡送来一丝一缕的清凉 你会想到自己没有做官 不是荣归故里 你不很富有 不是衣锦还乡 你也不是明星 不为故乡增色 也许 这并不重要 故乡无意苛求于你 只是你对你的人生之路 回乡之路 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想到此 你会明白前人为什么会有 近乡情更怯 的感喟了 当你倦游知还 鸟归林 鱼归渊 回到了生命的源头 你不得不回望一下自己的漫漫长途 也不得不反 躬自问 你留在山外世界的行踪 足迹是否歪斜 面对依旧贫瘠的土地 你是否无愧于心 无愧于乡呢 所以回乡 不只是回到记忆 而是回到生活的始发站 去审读自己的生命行程 回乡 面对养育你的土地 你想到故乡的厚恩 未有寸功的回报 你会悚然而惊 所以 我害怕回乡 1 作者一开始就说 回家不是回乡 从文中可以看出 回家的感觉是 回乡的感觉是 各用文中的一个词填空 2 第二段说 一踏上故土 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 望见炊烟下的竹篱 竹篱后 有慈母依门而望 游 子 是多么激动啊 请你发挥想象 描述一下 游子 的心理活动 要求 字数 50 左右 3 细读短文 概括 我害怕回乡 的原因 六 六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323 分分 12 10 分 学校开展了以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请你积极参加 1 你会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南通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平台 至少写两种 第 8 页 共 13 页 2 开展 爱国主义朗诵会 时 一位同学刚朗诵完 枣核 另一位同学接着朗诵 最后一课 请你为二 者写一段串连词 13 13 分 某中学初三年级以 名胜古迹中的对联 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 1 为渲染活动氛围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 九年级 4 班准备出一本 名胜古迹对联集 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 下面是一则征文启 事 请你根据要求修改 征文启事 九年级 4 班准备出版一本对联集 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对联 对联内容要章显名胜特色 稿件交 到九年级 4 班班委会 截止日期 10 月 20 日 请同学们务必投稿 九年级 4 班班委会 启事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的写法是 画线句有语病 请提出修改意见 征文启事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 请提出修改意见 3 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 下面是故宫中的一副对联 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 将其抄写在下面 上联 下联 第 9 页 共 13 页 很多古诗文都与名胜古迹有关 请写出下列诗文涉及的名胜古迹 A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B 黄鹤飞去且飞去 白云可留不可留 七 七 写作写作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14 5 分 少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成长的过程中 既有大量含笑的瞬间值得记住 也有接连不断的困难需要 我们去从容面对 请以 含笑奔跑的少年 为题 写一篇文章 说明 要有自己的经历 体验和感悟 不得抄袭 除诗歌 戏剧外 文体不限 不少于 600 字 请 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二 二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7 1 7 2 7 3 7 4 7 5 三 三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323 分分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