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步练习B卷_第4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2课《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步练习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 1212 课课 生于忧患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死于安乐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B B 卷卷 一 一 基础积累基础积累 共共 2323 题 共题 共 9393 分分 1 2 分 有的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孟子的名句写毕业赠言 下列赠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A 初中三年 你始终坚持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的原则 这让我十分敬佩 B 希望你时时记住孔子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劝诫 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C 铭记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 地利 勿强求 人和 不能丢 D 困难是暂时的 切记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2 2 分 下面是对文章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 如何造就人才 如何治理国家 B 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 第三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 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 舜 发于 畎亩之中 傅说 举于 版筑之间 此句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3 2 分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因此要增长才干 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 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 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 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 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 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 本文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4 1 分 文学常识填空 利哈乔夫 国籍 学者 作家 5 3 分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的作者是 朝代 的 这首诗的体裁是 6 11 分 理解课文 完成填空 第 2 页 共 10 页 1 富贵不能淫 一文探讨的是 的问题 景春提出观点 孟子反驳 景春认为 公孙衍 张 仪是大丈夫 因为他们具有 的威力 而孟子则针锋相对 首先用一个反问句 否定景春 的观点 紧接着用 作比 指出公孙衍 张仪的本质 接下来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第一 第二 第三 这三条都做到了 才有资格叫大丈夫 2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 二是 得出的结论 是 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 论证 死于安乐 的道理的句子是 7 7 分 一词多义 虚词 虽 虽然 受地于先王 虽千里不敢易也 以 以头抢地耳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与 轻寡人与 与臣而将四矣 8 4 分 默写 然后回答问题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战必胜矣 此段中能够解释 人和 含义的词句是 作者只从反面指出了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不应当怎样 那么作者认为应当怎样做呢 为什么说 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9 6 分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第 3 页 共 10 页 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 日 信 2 道 食 3 固 以 10 3 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管夷吾举于士 举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 所以动心忍性 所以 11 4 分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译文 2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 译文 3 是亦不可以已乎 译文 4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译文 12 2 分 解释词语的意思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13 8 分 解释下面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舜发于畎亩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第 4 页 共 10 页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虽有嘉肴 虽有至道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然后能自强也 14 4 分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 行拂乱其所为 衡于虑 然后知生于忧患 15 2 分 用 孟子 两章 中的名句填写 日本政府审议通过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 肆意篡改历史 美化侵略 遭到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 责 真是 16 5 分 本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的论证方式是立论还是驳论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 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 17 5 分 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18 5 分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 行路难 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 桃花源记 孟子在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文中揭示 国恒亡 的原因的句子是 第 5 页 共 10 页 江山代有才人出 19 5 分 请写出至少一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20 5 分 如果将文章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前两段与后两段的顺序互换行不行 为什么 21 1 分 短文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由个人说到国家 提出 的论断 22 1 分 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23 5 分 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二 二 课内阅读课内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7 7 分分 24 7 分 比较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 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别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困于心衡于虑 B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 同舍生皆被绮绣 D 食之不能尽其材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 三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25 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各题 唐太宗谓侍臣 曰 往昔初平京师 宫中美女珍玩 无院不满 炀帝 意犹不足 征求不已 兼东征 第 6 页 共 10 页 西讨 穷兵黩武 百姓不堪 遂致灭亡 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 惟欲清净 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 兴 年谷丰稔 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 本根不摇 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 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 贞观政要 注 侍臣 周围的大臣 京师 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 今陕西西安市 炀帝 指隋朝末代皇 帝杨广 孜孜 勤恳的样子 稔 r n 丰收 1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征求不已 惟欲清净 2 翻译下列句子 夫治国犹栽树 本根不摇 则枝叶茂盛 译文 3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基础积累基础积累 共共 2323 题 共题 共 9393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6 2 7 1 第 8 页 共 10 页 8 1 9 1 10 1 11 1 11 2 11 3 11 4 12 1 第 9 页 共 10 页 13 1 14 1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