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C卷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部编版部编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 2020 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基础运用基础运用 共共 8 8 题 共题 共 2121 分分 1 2 分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A 这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 全词以 壮 语贯穿始终 B 上阕有对沙场点兵军容的描绘 并用 秋 字给整个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 下阕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 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D 全词采用写实的手法 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善战的将军形象 2 2 分 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 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 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从 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 故将其称之为 壮词 十分妥帖 B 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 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这 些表明 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 建立功业 第 2 页 共 9 页 C 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 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 身后的美名 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 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 D 可怜白发生 表明自己年纪已大 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 体现出报国无门 壮志未酬的 抑郁 愤慨之情 可怜 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3 2 分 阅读下面两首清代诗歌 选出对这两首诗的分析评价不恰当的一项 黄天荡咏粱氏 柴静仪 玉面云鬟拂战尘 芙蓉小队簇江滨 不操井臼操桴鼓 谁信英雄是美人 出塞 徐德音 六奇枉说汉君臣 此后和戎是妇人 能使边庭无牧马 蛾眉亦合画麒麟 注 柴静仪 字季娴 清代钱塘 今杭州 人 徐德音 字淑则 清代钱塘人 A 这两首诗都是清代妇女写的歌颂女子伟大功绩的诗 B 梁红玉是宋代的一位杰出的抗金爱国的巾帼英雄 而 和戎 的女子则都是皇室的公主 如刘细君 王 昭君 C 柴诗热情讴歌梁红玉这位女英雄的爱国热情和尚武豪迈的气概 徐诗则充分肯定和热情歌颂王昭君等女 子出塞和戎为民族团结 人民安定 国家巩固所起的历史作用 D 柴诗主要以白描手法描叙梁红玉在黄天荡一战英勇抗击金兀术一事 而徐诗则采用衬托手法 即以汉代 君臣的六出奇计改朝开国来陪衬女子 和戎 的丰功伟绩 4 2 分 下面是对龚自珍的 己亥杂诗 的理解品析 有误的一项是 A 前两句诗抒情叙事 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第 3 页 共 9 页 B 后两句诗以 落红 为喻 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C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 通过抒情 叙事 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 5 6 分 浩荡离愁白日斜 这里的 离愁 不仅是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 之情 更是离别京城 离别 离别自己赖以报国的岗位的那种悲苦心绪 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 6 2 分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 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 个强盗 一个叫法兰西 另一个叫英吉利 不过 我要抗议 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 治人者的罪行 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 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 治人者 指 治于人者 指 7 3 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何所营 黄衣使者 驱将 系向牛头充炭直 长夜沾湿何由彻 俄顷风定云墨色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归来倚杖自叹息 8 2 分 对 游山西村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 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 水好 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 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 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 颈联写乡俗民事 从村民的服饰 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 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 拜神 求佛保佑的陋习 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 叙事 抒情有机结合 充满生活气息 语言自然质朴 意境清新 二 二 古诗文理解古诗文理解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6969 分分 9 8 分 根据语境 填写适合的古诗文名句 第 4 页 共 9 页 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离别之际 诗人内心难免感伤 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 看似平静闲淡 却也借夕阳青山表达自己的不舍 浓浓感伤之外 往往还有其他寄寓 或表达眷恋 如元稹以水 云喻人 吟唱 除却巫山不是云 或寄托抱负 如李白饯别李云时 高歌 俱怀逸兴壮思飞 或用以劝勉 如诸葛亮在出师离朝之际 劝勉刘禅 亲贤远佞之意 送别诗也不乏气象雄浑之声 王勃送杜少府时 两句就意境开阔 尽显豁达豪迈 10 7 分 阅读下面的元曲 回答小题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人名 2 下列各句中 与 断肠人在天涯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B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C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D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3 简要分析 夕阳西下 一句的表达作用 11 7 分 诗歌鉴赏 望岳 第 5 页 共 9 页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1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一联中的 割 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2 这首诗的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2 10 分 诗歌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 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 王安石 登飞来峰 中 两句诗与苏轼 题西林壁 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 山中两句异曲同工 写法极为相似 3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13 22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字 高处不胜寒 起舞 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眼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围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睛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 人长久 千里共蝉娟 1 丙辰中秋 交代了写词的 大醉 兼怀子由 交代了 第 6 页 共 9 页 2 起舞弄清影 中 弄 字用得好 好在哪里 3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包含了什么哲理 试简要分析 14 15 分 完成下列题目 甲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乙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 从两首诗的感情基调上看 甲诗着眼于 字 乙诗则着眼于 字 从两诗景物描写中表现 的季节来看 甲诗写的是 春之景 乙诗写的是 春之景 从两诗涉及的历史名城来看 甲诗涉及 的是成都 乙诗涉及的是北京 2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将甲乙两诗中你最欣赏的一联诗句画上横线 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甲诗的末两句是作者想像 试用自己的话把作者想象情景表达出来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基础运用基础运用 共共 8 8 题 共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