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扫荡狂练_第1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扫荡狂练_第2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扫荡狂练_第3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扫荡狂练_第4页
2014年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扫荡狂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42014 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扫荡狂练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扫荡狂练 专题八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 天津市 2013 年高三联考 已知 2SO2 g O2 g 2SO3 g H 196 6kJ mol 1 向 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 SO2和 1mol O2 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 在 t2和 t4时刻分别只改变一个 条件 温度或压强 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 t1 t2 t3 t4 t5之后各时间段表示达到平衡状态 A t2 t3时间段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状态 和 平衡常数 K 值相同 C 平衡状态 和 SO2转化率相同 D 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2 天津市 2013 年高三联考 向恒温 恒容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 X 和一定量的 Y 发生 反应 2X g Y g 2Z g H Q Q 197 74kJ mol 4min后达到平衡 这时 c X 0 2 mol L 1 且 X 与 Y 的转化率相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时 再充入 1molX 该反应的 Q 变大 B 用 Y 表示 4min 内的反应速率为 0 1mol L min C 再向容器中充入 1molZ 达到新平衡 v X v Y 2 1 D 4min 后 若升高温度 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平衡常数 K 减小 3 四川成都 2013 年高三毕业诊断 在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A g B g 2C g H v逆 B 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催化剂 C 两过程达到反应限度时 A 的体积分数 D 两过程达到反应限度时 平衡常数 I 4 江苏南通 2013 高三调研 T 向 5 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 0 molSO3气体 发生反应 2SO3 g 2SO2 g O2 g H 196 kJ mol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测得此过程中从外界共吸收了 19 6 kJ 的热量 当温 度变时 改变某一条件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2 5 江苏南通 2013 高三调研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 I 可表示 N2 3H2 2NH3的速率时间图像 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B 图 可表示用 0 1 000 mol L 醋酸滴定 40 00 mL0 1000 mol LNaOH 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 C 图 可表示 NO2平衡转化率与温度 压强的变化关系 由图可知 H 0 P1 P2 D 图 可表示 pH 相同的 NaOH 溶液与氨水稀释过程的 pH 变化 其中曲线 a 对应氨水 6 江苏南通 2013 高三调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铅蓄电池充电时 标有 一 的电极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 温度保持不变 向水中加入钠盐对水的电离一定没有影响 D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时 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 7 湖北省 7 市 2013 年期末联考 一定条件下 分别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A 和足量 B 发生反应如下 2A g B s 2D g H 0 测得相关数据如下 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实验 实验 实验 反应温度 800800850 c A 起始 mol L 1 121 c A 平衡 mol L 1 0 510 85 放出的热量 kJ abc A 实验 III 的化学平衡常数 K 2a C 实验 III 在 30min 达到平衡时的速率 v A 为 0 005mol L 1 min 1 D 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时上述反应达到平衡 8 2013 年湖南长沙高考模拟 下列叙述中一定能判断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B 正 逆反应速率改变 C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改变 D 混合体系的压强发生改变 9 2013 年湖南长沙高考模拟 2SO2 g O2 g 2SO3 g 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一 定温度下 在甲 乙 丙三个容积均为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SO2 g 和 O2 g 其起始物质 3 的量及 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甲乙丙 n SO2 mol 0 4 0 80 8 起始物质的量 n O2 mol0 240 240 48 SO2的平衡转化率 80 1 2 下列判断中 正确的是 A 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 该温度下 平衡常数值为 400 C 平衡时 丙中 c SO3 是甲中的 2 倍 D 平衡时 甲中 O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 O2的转化率 10 2013 年北京西城一模化学试题 12 已知 CO g H2O g CO2 g H2 g H 41 kJ mol 相同温度下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恒温密闭容器中 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 相关数据如下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 mol 达平衡过程体系 能量的变化 容器编 号 COH2OCO2H2 1400 放出热量 32 8 kJ 0014 热量变化 Q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容器 中反应达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为 80 B 容器 中 CO 的转化率等于容器 中 CO2的转化率 C 平衡时 两容器中 CO2的浓度相等 D 容器 中 CO 反应速率等于 H2O 的反应速率 11 2013 年黑龙江哈三中二模 12 化工生产中含 Cu2 的废水常用 MnS s 作沉淀剂 其反应原 理为 Cu2 aq MnS s CuS s Mn2 aq 一定温度下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正确的 是 A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 c Cu2 c Mn2 B 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CuS s 后 c Mn2 变小 C 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Cu NO3 2 s 后 c Mn2 变大 D 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 K Ksp CuS Ksp MnS 12 北京海淀 2013 届高三期末考试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A g 3B g 2C g 有关下 列图像说法的不正确的是 A 依据图 a 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在图 b 中 虚线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 4 C 若正反应的 H0 13 福建厦门 2013 届高三期末考试 一定条件下 Cu2 Mn2 Fe3 的浓度对乙酸在光照下催化 降解速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方案的缺陷之一是未做空白对照实验 B Cu2 Mn2 提高乙酸降解速率的最佳浓度为 0 1 mmol L l C Fe3 不能提高乙酸降解速率 D 相同条件下 乙酸在 Cu2 Mn2 Fe3 作用下的降解速率依次减小 14 江苏无锡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向甲 乙 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A 和 B 发生反应 xA g B g 2C g 各容器的反应温度 反应物起始量 反应过程中 C 的浓度随 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甲乙丙 容积 0 5L 0 5L 1 0L 温度 T1T2T3 反应物 起始量 0 5molA 1 5 molB0 5 molA 1 5 molB2 0 molA 6 0 mol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 T12 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0 8 C l0min 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 v B 0 025mol L min 1 D T1 若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 1 5molA 0 5molB 平衡时 B 的转化率为 25 15 江苏无锡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 2CO g 2NO g N2 g 2CO2 g 在温度为 298K 时能自发进行 则它的 H 0 5 B 0 1mol L 1 Na2CO3溶液加蒸馏水稀释 CO32 的水解程度变大 溶液的 pH 不断增大 C 电解精炼铜过程中 阳极质量的减少量与阴极质量的增加量一定相等 D C s CO2 g 2CO g H 0 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 反应速率 v CO2 和 CO2的平衡 转化率均增大 16 2013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月考 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 有关下列四 个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图 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 曲线图 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时 pH 变化 C 曲线图 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铝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沉 淀的物 质的量变化 D 曲线图 可以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17 2013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月考 化学平衡常数 K 电离常数 Ka Kb 溶度积常数 Ksp 等常数是表示 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 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当温度升高时 弱酸 弱碱的电离常数 Ka Kb 变大 B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 浓度 压强有关 与催化剂无关 C Ka HCN Ka CH3COOH 说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 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D 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 先产生 BaSO4沉淀 则 Ksp BaSO4 Ksp BaCO3 18 2013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月考 温度为T0时 在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反应 各物质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 其他条件相同 温度分别为T1 T2时发生反应 Z 的浓度随 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T0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 3 C 图a中反应达到平衡时 Y 的转化率为 37 5 D 反应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关系为 2v X 2v Y v Z 19 2013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月考 五氧化二氮是白色固体 熔点为 30 升温时易液化 和气化 并发生以下两个相互联系的反应 N2O5 g N2O3 g O2 g N2O3 g N2O g O2 g 在 0 5L 密闭容器中 将 2 5 mol N2O5加热气化 并按上述 两式分解 在某温 度下达到平衡 测得 O2的平衡浓度为 4 4mol L N2O3的平衡浓度 1 6mol L 则下列各项判断正确 的是 A N2O5的转化率为 60 6 B 平衡时 N2O3的物质的量为 0 7mol C N2O5的平衡浓度为 3 0mol L D N2O 的平衡浓度为 4 4mol L 20 2013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月考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 生变化时 表明反应 A s 3B g 2C g D 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混合气体的压强 混合气体的密度 B 的物质的量浓度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混合气体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B C D 21 2013 届江苏苏南四校高三月考 光气 COCl2 的分解反应为 COCl2 g Cl2 g CO g H 108kJ mol 1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 10 14 min 的 COCl2浓度变化未标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Cl2在 5 6 min 和 15 16 min 时平均反应速率 v 5 6 v 逆 C 第 12 min 时 反应重新达到平衡 c COCl2 0 03 mol L 1 D 第 14 min 时 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 随着平衡的移动 COCl2的转化率减小 22 2013 届江苏苏南四校高三月考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 表示盐酸滴加到 0 1mol L 某碱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 用已知浓度盐酸滴定未知浓度该碱 时最好选取酚酞作指示剂 B 图 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 2SO2 O22SO3 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 t2时刻改变的条 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 C 图 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 Ba OH 2溶液 沉淀的质量与加入 Ba OH 2溶液体积的关系 在加 入 20 mL Ba OH 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D 图 表示 pH 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 pH 的变化 其中曲线 a 对应的是盐酸 23 2012 年浙江省温州八校联考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100 mL 2 mol L 的盐酸与锌反应时 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 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C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 所以升高温度 反应速率减慢 D 汽车尾气中的 CO 和 NO 可以缓慢反应生成 N2和 CO2 减小压强 反应速率减慢 24 2013 届安徽省亳州市高三摸底考试 已知 CO2 g 3H2 g CH3OH g H2O g H 49 0kJ mol 1一定条件下 向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lmolCO2和 3mo1H2 测得 CO2 和 CH3OH g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7 A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K 增大 B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 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75 C 3min 时 用 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 CH3OH 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 D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 H2的平均反应速率 v H2 0 075 mol L 1 min 1 25 2013 年山西省高三模拟 将 4mol A 和 2mol B 放入 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 g B g 2C g H 0 4 s 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此时测得 C 的浓度为 0 6 mol L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达到平衡状态后 若温度不变 缩小容器的体积 则 A 的转化率增大 平衡常数增大 B 当 c A c B c C 2 1 2 时 该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C 达到平衡状态后 若只升高温度 则 C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D 4 s 内 B 0 075 mol L s 26 2012 湖北七市州联考 在密闭容器中 反应 X2 g Y2 g 2XY g H 0 达到甲平衡 在仅 改变某一条件后 达到乙平衡 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 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B 图 是扩大容器体积的变化情况 C 图 是增大压强的变化情况 D 图 是升高温度的变化情况 27 2012 河北石家庄二模 下述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编 号 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常温下 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 BaSO4粉末 过滤 向洗 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说明常温下 Ksp BaCO3 v 逆 D T 时 平衡常数 K 1 27 CO2与 H2的转化率相等 33 2012 年河北唐山三模 恒温下 将 1 6 mol N2与 2 4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 积为 4 L 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如下反应 N2 g 3H2 g 2NH3 g 10 min 后反应达平衡时 NH3的体积分数为 2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时 N2和 H2的转化率之比为 1 1 B 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12 4 g L C 10 min 内 v H2 0 35 mol L min D 平衡混合气体中 n N2 n H2 n NH3 1 3 2 34 2012 年河北衡水中学三模 炼铁的还原剂 CO 是由焦炭和 CO2反应而得的 现将焦炭和 CO2放 入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 高温下进行下列反应 C s CO2 g 2CO g H Q kJ mol 下 图为 CO2 CO 的物质的量 n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 1 min v CO 1 mol L min 1 3 min 内 v正 CO v逆 CO2 B 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 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且0 重新平衡时 14 3 D 5 min 时再充入一定量的 CO a d 曲线分别表示 n CO n CO2 的变化 35 2010 江苏 8 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 负极质量减小 正极质量增加 B 常温下 反应 C s CO2 g 2CO g 不能自发进行 则该反应的 H 0 C 一定条件下 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 相同条件下 溶液中 Fe3 Cu2 Zn2 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36 2012 浙江 10 难 以铬酸钾为原料 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阴极室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2O 2e 2OH H2 B 在阳极室 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 是因为阳极区 H 浓度增大 使平衡 2Cr 2H Cr2 H2O 向右移动 C 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2CrO4 4H2O 2K2Cr2O7 4KOH 2H2 O2 10 D 测定阳极液中 K 和 Cr 的含量 若 K 与 Cr 的物质的量之比 nK nCr 为 d 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 率为 1 37 2009 北京 9 中 已知 H2 g I2 g 2HI g Hc3 B a b 92 4 C 2p23 D 1 3丙 甲 B 乙 丁 甲 丙 C 丁 乙 丙 甲 D 丁 丙 乙 甲 40 2010 北京 12 易 某温度下 H2 g CO2 g H2O g CO g 的平衡常数 K 该温度下在 甲 乙 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 投入 H2 g 和 CO2 g 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起始浓度甲乙丙 c H2 mol L 0 0100 0200 020 c CO2 mol 0 0100 0100 020 11 L A 平衡时 乙中 CO2的转化率大于 60 B 平衡时 甲中和丙中 H2的转化率均是 60 C 平衡时 丙中 c CO2 是甲中的 2 倍 是 0 012 mol L D 反应开始时 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 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41 2012 天津 6 难 已知 2SO2 g O2 g 2SO3 g H 197 kJ mol 1 向同温 同体积 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 甲 2 mol SO2和 1 mol O2 乙 1 mol SO2和 0 5 mol O2 丙 2 mol SO3 恒温 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 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容器内压强 p p甲 p丙 2p乙 B SO3的质量 m m甲 m丙 2m乙 C c SO2 与 c O2 之比 k k甲 k丙 k乙 D 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 Q Q甲 Q丙 2Q乙 42 2011 四川 13 难 可逆反应 X g 2Y g 2Z g 2M g N g P g 分别在密闭 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 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 可滑动的密封隔板 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 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A 反应 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达平衡 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 14 15 C 达平衡 时 X 的转化率为 D 在平衡 和平衡 中 M 的体积分数相等 43 2008 宁夏 12 中 将固体 NH4I 置于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 s NH3 g HI g 2HI g H2 g I2 g 达到平衡时 c H2 0 5 mol L 1 c HI 4 mol L 1 则此温度下反应 的平衡常数为 A 9 B 16 C 20 D 25 44 2011 北京 12 中 已知反应 2CH3COCH3 l CH3COCH2COH CH3 2 l 取等量 CH3COCH3 分别在 0 和 20 下 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Y t 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b 代表 0 下 CH3COCH3的 Y t 曲线 B 反应进行到 20 min 末 CH3COCH3的 1 C 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 从 Y 0 到 Y 0 113 CH3COCH2COH CH3 2的 1 12 45 2008 海南 10 易 X Y Z 三种气体 取 X 和 Y 按 1 1 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 放入密闭容 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 2Y2Z 达到平衡后 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 物质的量之比为 3 2 则 Y 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 33 B 40 C 50 D 66 46 2009 宁夏 13 易 在一定温度下 反应 H2 g X2 g HX g 的平衡常数为 10 若将 1 0 mol 的 HX g 通入体积为 1 0 L 的密闭容器中 在该温度时 HX g 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A 5 B 17 C 25 D 33 47 2011 全国 8 易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 2 mol N2和 8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达到平衡时 H2的转化率为 25 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 A 5 B 10 C 15 D 20 48 2012 江苏 14 难 温度为 T 时 向 2 0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 0 mol PCl5 反应 PCl5 g PCl3 g Cl2 g 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 s050150250350 n PCl3 mo l 00 16 0 19 0 20 0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前 50 s 的平均速率 v PCl3 0 003 2 mol L 1 s 1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升高温度 平衡时 c PCl3 0 11 mol L 1 则反应的 Hv 逆 D 相同温度下 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 0 mol PCl3和 2 0 mol Cl2 达到平衡时 PCl3的转化 率小于 80 49 2010 四川 13 难 反应 aM g bN g cP g dQ g 达到平衡时 M 的体积分数 y M 与反 应条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 z 表示反应开始时 N 的物质的量与 M 的物质的量之比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平衡时 M 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图 A 同温同压同 z 时 加入催化剂 平衡时 Q 的体积分数增加 B 同压同 z 时 升高温度 平衡时 Q 的体积分数增加 C 同温同 z 时 增加压强 平衡时 Q 的体积分数增加 D 同温同压时 增加 z 平衡时 Q 的体积分数增加 50 2008 全国 11 中 已知 4NH3 g 5O2 g 4NO g 6H2O g H 1 025 kJ mol 1 13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51 2009 重庆 13 中 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 改变反应条件 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52 2009 江苏 14 中 I2在 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I2 aq I aq aq 某 I2 KI 混合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 c 与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 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 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 I2 aq I aq aq 的 H 0 B 若温度为 T1 T2 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1 K2 则 K1 K2 C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 D 时 一定有 v正 v逆 D 状态 A 与状态 B 相比 状态 A 的 c I2 大 53 2010 天津 6 中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14 A 图 表示 25 时 用 0 1 mol L 1盐酸滴定 20 mL 0 1 mol L 1 NaOH 溶液 溶液的 pH 随 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图 中曲线表示反应 2SO2 g O2 g 2SO3 g H 0 正 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K 随温度的变化 C 图 表示 10 mL 0 01 mol L 1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 0 1 mol L 1 H2C2O4溶液混合时 n Mn2 随时间的变化 D 图 中 a b 曲线分别表示反应 CH2 CH2 g H2 g CH3CH3 g HT2 H 0 B T1 T2 H0 D T12 H 0 55 2009 安徽 11 易 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NO g CO g N2 g CO2 g H 373 4 kJ mol 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 反应达平衡后 改变某一条件 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56 2009 全国 13 易 下图表示反应 X g 4Y g Z g H0 D 25 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2 2 58 2008 广东 8 中 将 H2 g 和 Br2 g 充入恒容密闭容器 恒温下发生反应 H2 g Br2 g 2HBr g Hb B a b C a D 无法确定 59 2008 山东 14 中 高温下 某反应达平衡 平衡常数 K 恒容时 温度升高 H2浓度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 增大压强 H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 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O H2O CO2 H2 60 2009 广东 15 中 取五等份 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 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 应 2NO2 g N2O4 g H 0 反应相同时间后 分别测定体系中 NO2的百分含量 NO2 并作出 其随反应温度 T 变化的关系图 下列示意图中 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61 2011 安徽 9 中 电镀废液中 Cr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 PbCrO4 Cr2 aq 2Pb2 aq H2O l 2PbCrO4 s 2H aq Hn B Q 0 C 温度不变 压强增大 Y 的质量分数减少 D 体积不变 温度升高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65 2010 上海 17 易 据报道 在 300 70 MPa 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2 g 6H2 g CH3CH2OH g 3H2O g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用 Cu Zn Fe 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17 B 反应需在 300 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 充入大量 CO2气体可提高 H2的转化率 D 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 CH3CH2OH 和 H2O 可提高 CO2和 H2的利用率 66 2010 上海 13 易 1913 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 从而大大满 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 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 的措施是 A B C D 67 2012 重庆 13 难 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 只发生两个反应 a g b g 2c g H1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 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等压时 通入惰性气体 c 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时 通入 z 气体 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 等容时 通入惰性气体 各反应速率不变 D 等容时 通入 z 气体 y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68 2012 安徽 9 中 一定条件下 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前 随着反应的进行 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 平衡时 其他条件不变 分离出硫 正反应速率加快 C 平衡时 其他条件不变 升高温度可提高 SO2的转化率 D 其他条件不变 使用不同催化剂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69 2012 全国 8 易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 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反应达到平衡后 为提高 CO 的转化率 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 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 CO 的浓度 D 更换催化剂 70 2012 山东 29 偏二甲肼与 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 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CH3 2NNH2 l 2N2O4 l 2CO2 g 3N2 g 4H2O g 1 易 反应 中氧化剂是 2 易 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 原因为 N2O4 g 2NO2 g 当温度升高时 气体颜色变深 则反应 为 填 吸热 或 放热 反应 3 中 一定温度下 反应 的焓变为 H 现将 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 下列示意 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18 若在相同温度下 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 1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 平衡常数 填 增大 不变 或 减小 反应 3 s 后 NO2的物质的量为 0 6 mol 则 0 3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 N2O4 mol L 1 s 1 4 难 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 NH4NO3 25 时 将 a mol NH4NO3溶于水 溶液显酸性 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向该溶液滴加 b L 氨水后溶液呈中性 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 将 填 正向 不 或 逆向 移动 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 mol L 1 NH3 H2O 的电离平衡常数取 Kb 2 10 5 mol L 1 71 2010 安徽 10 易 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 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NH3 g NO g NO2 g 2N2 g 3H2O g H0 S 0 B 水解反应 N H2O NH3 H2O H 达到平衡后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C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D 对于反应 2H2O2 2H2O O2 加入 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 O2的生成速率 73 2008 上海 21 中 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 测定在不同时间 t 产生氢气体积 V 的数据 根据数据绘制得到下图 则曲线 a b c d 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c HCl 组别 mol L 1 温度 状态 12 025 块状 22 530 块状 32 550 块状 42 530 粉末状 A 4 3 2 1 B 1 2 3 4 C 3 4 2 1 D 1 2 4 3 74 2009 福建 12 中 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 CH3COCH3 Br2 CH3COCH2Br HBr 来研 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反应速率 v Br2 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 在 一定温度下 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19 实验 初始浓度 c mol L 1溴颜色消失 序号CH3COCH3 HClBr2 所需时间 t s 0 800 20 0 001 0 290 1 600 20 0 001 0 145 0 800 40 0 001 0 145 0 800 20 0 002 0 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增大 c CH3COCH3 v Br2 增大 B 实验 和 的 v Br2 相等 C 增大 c HCl v Br2 增大 D 增大 c Br2 v Br2 增大 75 2010 福建 12 中 化合物 Bilirubin 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 反应物浓度随 反应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计算反应 4 8 min 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 16 min 时反应物的浓 度 结果应是 A 2 5 mol L 1 min 1和 2 0 mol L 1 B 2 5 mol L 1 min 1和 2 5 mol L 1 C 3 0 mol L 1 min 1和 3 0 mol L 1 D 5 0 mol L 1 min 1和 3 0 mol L 1 76 2009 宁夏 10 易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 H2SO4Na2SO4 SO2 S H2O 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 反应Na2S2O3溶液稀 H2SO4 H2O 验 温度 V mL c mol L 1 V mL c mol L 1 V mL A2550 1100 15 B2550 250 210 C3550 1100 15 D3550 250 210 77 2009 山东 14 易 2SO2 g O2 g 2SO3 g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催化剂 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 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 在 t1 t2时刻 SO3 g 的浓度分别是 c1 c2 则时间间隔 t1 t2内 SO3 g 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20 v 78 2010 海南 3 易 对于化学反应 3W g 2X g 4Y g 3Z g 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 正 确的是 A v W 3v Z B 2v X 3v Z C 2v X v Y D 3v W 2v X 79 2012 福建 12 难 一定条件下 溶液的酸碱性对 TiO2光催化染料 R 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 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 0 50 min 之间 pH 2 和 pH 7 时 R 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 溶液酸性越强 R 的降解速率越小 C R 的起始浓度越小 降解速率越大 D 在 20 25 min 之间 pH 10 时 R 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0 04 mol L 1 min 1 80 2012 上海 18 难 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以 v H2 表示 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 物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加入 NH4HSO4固体 v H2 不变 B 加入少量水 v H2 减小 C 加入 CH3COONa 固体 v H2 减小 D 滴加少量 CuSO4溶液 v H2 减小 81 2009 天津 5 中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 Hb 易与 O2结合生成 HbO2 因此具有输氧能力 CO 吸入肺中发生反应 CO HbO2 O2 HbCO 37 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220 HbCO 的浓度达到 HbO2浓度的 0 02 倍 会使人智力受损 据此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CO 与 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 K B 人体吸入的 CO 越多 与血红蛋白结合的 O2越少 C 当吸入的 CO 与 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0 02 时 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D 把 CO 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 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82 2013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月考 12 分 1 碳酸铵溶液显碱性 原因是 一定浓度碳酸铵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如果将该碳酸铵溶液加入到相同浓度的稀 BaCl2和 ZnCl2混合液中 首先析 出的沉淀是 已知Ksp BaCO3 5 1 10 9 Ksp ZnCO3 1 4 10 11 2 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 有关反应为 C s 2NO g N2 g CO2 g H 某研究小组 向某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 NO 恒温 T1 条件下反应 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 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 mol L 1 时间 min NON2CO2 00 10000 100 0580 0210 021 200 0400 0300 030 21 300 0400 0300 030 400 0320 0340 017 500 0320 0340 017 T1 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保留两位小数 30min 后 改变某一条件 反应重新达到平衡 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若 30min 后升高温度至 T2 达到平衡时 容器中 NO N2 CO2的浓度之比为 5 3 3 则该反 应的 H 0 填 或 减排是各个国家都在努力而为之的事 CO2和 SO2的处理是许多科学家都在着力研究的重点 有学者想以下图所示装置用原电池原理将 CO2 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A C B H2O H2SO4 质子膜 只允许 H 通过 H2O 若 A 为 CO2 B 为 H2 C 为 CH3OH 电池总反应式为 CO2 3H2 CH3OH H2O 则正极反应式为 若 A 为 SO2 B 为 O2 C 为 H2SO4 则负极反应式为 电池总反应式为 83 2013 届江苏苏南四校高三月考 14 分 研究 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 意义 1 已知石墨的标准燃烧热为 y kJ mol 1 1 2g 石墨在 1 68L 标准状况 氧气中燃烧 至反 应物耗尽 放出 x kJ 热量 则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 C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高温时 用 CO 还原 MgSO4可制备高纯 MgO 750 时 测得气体中含等物质的量 SO2和 SO3 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由 MgO 可制成 镁 次氯酸盐 燃料电池 其装置示意图如图 1 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图 1 图 2 图 3 3 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 将 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 g 3H2 g CH3OH g H2O g H 22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取五份等体积 CO2和 H2的混合气体 物质的量之比均为 1 3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 容积相同的 恒容密闭容器中 发生上述反应 反应相同时间后 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 CH3OH 与反应温度 T 的关系曲线如图 2 所示 则上述 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 H 填 或 一定温度下 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 按如下方式投入反应物 一段时间后达到 平衡 容 器甲乙 反应物 投入量 1molCO2 3molH2 a molCO2 b molH2 c molCH3OH g c molH2O 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 0 8 倍 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 且 起始时维持反应逆向进行 则 c 的取值范围为 84 2013 届广东省六校高三月考 16 分 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 性质 1 工业上一般以 CO 和 H2 为原料合成甲醇 在恒容容器中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 g 2H2 g CH3OH g H1 116 kJ mol 1 下列措施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编号 A 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 CO 与 H2的浓度之比为 1 2 D 单位时间内 消耗 2molH2的同时消耗 1mol CH3OH 在恒容容器中合成甲醇 当温度分别为 230 250 和 270 时 CO 的转化率与n H2 n CO 的 起始组成比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容器体积 1L 起始时 CO 的物质的量均为 1mol 据此判断在上 述三种温度中 曲线 Z 对应的温度是 利用图中 a 点对应的数据 计算该反应在 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 写出计算过程 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画出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 减小体系压强至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 正逆 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并标注 23 2 已知 H2 283 kJ mol 1 H3 242 kJ mol 1 则表示 1mol 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 CO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85 2013 届北京东城高三月考 12 分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有关 NO2气体的系列实 验 如图所示 烧瓶中放有少量铜片 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加入过量浓硝酸 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颜色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 体变色的原因是 将烧瓶浸入冰水中 烧瓶内气体颜色 填 变深 不变 或 变浅 颜色变化的原因是 用化学用语和必要文字说明 2 合成氨工业在现代农业 国防工业中 有着重要的地位 已知 N2 g 3H2 g 2NH3 g H 92 kJ mol 1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温度升高 其平衡常数的值 填 增大 或 减小 对于合成氨反应 下列有关图像一定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b c d 传统的合成氨工业需要高温高压催化剂的反应条件 近年有资料表明在常压下可用电解法合成 氨 转化率高达 78 已知新法合成氨中所用的电解质能传导 H 则其阳极反应式是 阴极反应式是 86 2012 年浙江省温州八校联考 12 分 一定温度下 2L 的恒容容器甲中 加入 2moL 碳和 2moLCO2发生如下反应 C s CO2 g 2CO g H 0 24 测得容器中 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 该反应的 S 0 填 或 在 填 较高 或 较低 温度下 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2 列式并计算上述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CO2 则 CO2的转化率 填增大 减小 不变 无法确定 4 相同温度下 2L 的恒容容器乙中加入 4moL 碳和 4moLCO2 达到平衡 请在图中画出乙容器中 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t 变化关系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注明平衡时 CO2的物质的量 5 相同温度下 2L 的恒容容器丙中加入 4moL 碳 4moLCO2和 4moLCO 开始反应时 v 正 v 逆 填 87 2012 四川 12 难 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 一定量的 SO2与 1 100 mol O2在催化剂作用 下加热到 600 发生反应 2SO2 O2 2SO3 H 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 0 315 mol 时反 应达到平衡 在相同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 82 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当 SO3的生成速率与 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 降低温度 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C 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 BaCl2溶液中 得到沉淀的质量为 161 980 g D 达到平衡时 SO2的转化率为 90 88 天津市 2013 年高三联考 I 已知 反应4HCl g O2 g 2Cl2 g 2H2O g H 115 6 kJ mol H2 g Cl2 g 2HCl g H 184 kJ mol 请回答 1 H2与 O2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 断开 1 mol H O 键所需能量约为 kJ II 实施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 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 建 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 试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下列问题 1 已知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 它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已知在 400 时 N2 g 3H2 g 2NH3 g H 或 或 2 在右图中画出并标明此反应中 N2O4和 N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 在上述条件下 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化学平衡时 四氧化二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4 若起始时充入 NO2气体 0 200mol 则达到平衡时 NO2气体的转化率为 其它条件不变时 下列措施能提高 NO2转化率的是 填字母 A 减小 NO2的浓度 B 降低温度 C 增加 NO2的浓度 D 升高温度 E 再充入一定量的 He 5 向容积相同 温度分别为 T1和 T2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等量 NO2 发生反应 2NO2 g N2O4 g H 57 20kJ mol 1 恒温恒容下反应相同时间后 分别测得体系中 NO2的百分含量分别为 a1和 a2 巳知 T1 0 若在一定条件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HI g n H2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该温度下 反应平衡常数K 若升高温度 K值将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使用膜反应器及时分离出 H2的目的是 3 电渗析装置如下图所示 结合电极反应式解释阴极区 HIx转化为 HI 的原理是 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上述工艺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97 2013 年湖北黄冈质检化学试题 26 14 分 铁元素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单质铁在工业和生 活中使用得最为广泛 铁还有很多重要的化合物及其化学反应 如铁与水反应 3Fe s 4H2O g Fe3O4 s 4H2 g H 1 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2 已知 3Fe s 2O2 g Fe3O4 s H1 1118 4 kJ mol 1 2H2 g O2 g 2H2O g H2 483 8 kJ mol 1 2H2 g O2 g 2H2O 1 H3 571 8 kJ mol 1 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