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六、七单元阶段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六、七单元阶段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六、七单元阶段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六、七单元阶段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4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六、七单元阶段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 六 七单元阶段检测第五 六 七单元阶段检测 时间 150 分钟 分值 150 分 一 基础巩固 25 分 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若是中人之资质 须大段著力 大段 仔细 B 圣贤教人 都提切己说话 切己 切身 C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丑 厌恶 憎恨 D 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 自文 自己写文章 解析 D 项 自文 自然成文 答案 D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 若读之数过 随其所见 笔之于书 B 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 然纵不读书 C 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 木受绳则直 D 变而为院本 化而为鸟 解析 第一个 则 表示判断 那么 第二个 则 是连词 表顺承关系 A 项 代词 B 项 连词 表转折 D 项 动词 成为 答案 C 3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例句 夫童心者 真心也 A 乃为人欲引去 B 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 C 君子喻于义 D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解析 例句与 D 项为判断句 A 项 被动句 B 项 状语后置句 C 项 状语后置句 答案 D 4 下列各句中 与 决定目之为经矣 中的 目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 B 笔之于书 C 吾妻之美我者 D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解析 B 项 名词作动词 A 项 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C 项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D 项 名词 作状语 答案 B 2 5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Error B Error C Error D Error 解析 D 项 竟 竟然 A 项 因为 用 拿 B 项 还是 大概 C 项 句末语气词 兼词 于此 答案 D 6 翻译下列句子 10 分 1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多有怖慑 言语致失次第 求谏 5 分 译文 2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 好逸恶劳 亦犹夫人之情也 原君 5 分 译文 答案 1 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 大都心怀恐惧 以致语无伦次 2 难道这些古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其实贪图安逸 厌恶劳苦 也还是一般人的思想感 情 二 阅读鉴赏 50 分 一 课内阅读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7 11 题 求谏 节选 吴 兢 太宗威容俨肃 百僚进见者 皆失其举措 太宗知其若此 每见人奏事 必假颜色 冀闻谏 诤 知政教得失 贞观初 尝谓公卿曰 人欲自照 必须明镜 主欲知过 必藉忠臣 主 若自贤 臣不匡正 欲不危败 岂可得乎 故君失其国 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 虐 臣下钳口 卒令不闻其过 遂至灭亡 虞世基等 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 公等每看事有 不利于人 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 太宗谓侍臣曰 正主任邪臣 不能致理 正臣事邪主 亦不能致理 惟君臣相 遇 有同鱼水 则海内可安 朕虽不明 幸诸公数相匡救 冀凭直言鲠议 致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珪对曰 臣闻 木从绳则正 后从谏则圣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 言而 不用 则相继以死 陛下开圣虑 纳刍荛 愚臣处不讳之朝 实愿罄其狂瞽 太宗称善 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 必使谏官随入 预闻政事 有所开说 必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 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 喜则滥赏无功 怒则滥杀无罪 是 3 以天下丧乱 莫不由此 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公等亦须受人谏语 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 便即护短不纳 若不能受谏 安能谏人 节选自 贞观政要 求谏 7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主欲知过 必藉忠臣 藉 借助 B 冀凭直言鲠议 冀 希望 C 实愿罄其狂瞽 罄 竭尽 D 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 任 使用 解析 D 项 任 的意思是 由着 听凭 答案 D 8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 分 A Error B Error C Error D Error 解析 A 项 代词 他们 语气词 表婉商语气 还是 B 项 偏指一方 我 副 词 互相 C 项 都是助词 的 D 项 介词 因 介词 把 答案 C 9 下列语句编成四组 均能表现太宗 求谏 的一项是 4 分 欲自照 必须明镜 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 必须极言规谏 冀凭直言鲠议 致天下 太平 木从绳则正 后从谏则圣 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之心 公等亦须受人谏语 A B C D 解析 是比喻句 体现不出 求谏 精神 是大臣王珪的话 是太宗希望大臣们也勇 于纳谏 排除这三句即可 答案 B 10 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唐太宗用比喻的方式 指出就像必须照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面容一样 皇帝要知道自己 的过失 也必须依靠忠正之臣的谏诤 B 唐太宗以隋朝灭亡的史实为例 指出隋朝的灭亡虽然是隋炀帝的暴虐所致 但是臣子不 能极言规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C 唐太宗把君臣比之为鱼和水的关系 在他看来 君臣都有正邪两类 正主和邪臣的组合 正臣和邪主的组合 都不能使国家太平 D 唐太宗认为帝王都有 任情喜怒 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最后结果只能导致 天下丧乱 为避免这种情况 大臣们应该 尽情极谏 解析 D 项 帝王都有 任情喜怒 的现象 理解错误 原文是 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 答案 D 4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 1 主若自贤 臣不匡正 欲不危败 岂可得乎 4 分 译文 2 公等亦须受人谏语 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 便即护短不纳 若不能受谏 安能谏人 5 分 译文 解析 第 1 句翻译的重点是 自贤 的 贤 和反问句式 第 2 句翻译的重点是两个反问 句式 答案 1 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 臣子又不匡正 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 怎么可能呢 2 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规谏 怎能因为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 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 处而不采纳呢 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 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二 课外阅读 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2 16 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 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 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 先之启事 及门而 贽 田秀才西来 辱书 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 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 人所共弃 而足下 见礼如此 何以当之 当之未暇答 宜遂绝 而再辱书 再而未答 益宜绝 而又辱之 何 其勤之甚也 如修者 天下穷贱之人尔 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盖足下力学好问 急于 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 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 学为诗赋 以备程试 凡三举而得第 与士君子相识者多 故往 往能道仆名字 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 或过称其文字 故使足下闻仆虚名 而欲见其所为者 由此也 仆少孤贫 贪禄仕以养亲 不暇就师穷经 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 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然有 司过采 屡以先多士 及得第已来 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 始大改其 为 庶几有立 然言出而罪至 学成而身辱 为彼则获誉 为此则受祸 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 然其为功 亦不易也 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 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 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 顺时故也 先辈 少年志盛 方欲取荣誉于世 则莫若顺时 天圣中 天子下诏书 敕学者去浮华 其后风俗大变 今时之士大夫所为 彬彬有两汉之风 矣 先辈往学之 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 如其至之 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 若仆者 其 前所为既不足学 其后所为慎不可学 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 为此也 在 易 之 困 曰 有言不信 谓夫人方困时 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今可谓困矣 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 辱书既多且切 不敢不答 幸察 注 先辈 对乐秀才的尊称 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及门而贽 贽 拿着礼物求见 B 而又辱之 辱 辜负 5 C 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 过分称赞 D 不暇就师穷经 就 跟从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 辱 谦词 表示承蒙 答案 B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 分 Error Error Error Error 解析 本题考查 以 而 其 所 四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A 项 两个 以 都 是介词 因为 B 项 连词 表承接 连词 表转折 C 项 代词 自己 副词 表商量的语 气 还是 D 项 助词 和介词 为 一起表被动 代词 与 托 构成所字结构 答案 A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 颇有微词 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 所以只能建议他 顺时 而为 B 作者认为要作文 就应该学习古人 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 才能达到两汉那 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 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 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 效仿 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 字的请求 D 本文语言朴实 感情真挚 表达委婉 通过现身说法 运用对比 巧妙地表明了作 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解析 本题从颠倒事实的角度设误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作者并非因写时文而遭毁 誉 相反 以前因写时文而遭到赏识和荐举 答案 C 15 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4 分 而 涉 猎 书 史 姑 随 世 俗 作 所 谓 时 文 者 皆 穿 蠹 经 传 移 此 俪 彼 以 为 浮 薄 惟 恐 不 悦 于 时 人 非 有 卓 然 自 立 之 言 如 古 人 者 解析 联系前后文 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 抓住其中的某些标志词 如 者 等 必要时可以直接凭意思和修辞等断句 答案 而涉猎书史 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 皆穿蠹经传 移此俪彼 以为浮薄 惟恐不悦 于时人 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1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如修者 天下穷贱之人尔 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5 分 译文 2 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 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 顺时故也 5 分 译文 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 同义词连用和判断句 第一句 穷贱 指不得志且身份低 微 安 是 怎么 哪里 之意 切切 形容恳切的样子 第二句 故 是 因此 之意 比 比较 相比 工 指 工巧 者 也 是判断句的标志 同时 要注意句子翻译的正确与通顺 答案 1 像我欧阳修这样的 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 哪里值得让您恳切 到如此地步呢 6 2 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 更加不工巧 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 是 顺应时俗的缘故 参考译文 欧阳修叩首禀告秀才足下 前些时候 我乘船从江上往来 多次让您屈尊过访 又劳您 送自己所作的诗文一编 并先以书信通报 作为登门访我的见面礼 田秀才从西边来 承蒙 您寄信问候 后来 我家仆人从江陵府回夷陵县 又带来您的信 我是个获罪的人 大家都 厌弃我 而您却如此以礼相待 我怎么担当得起 您来了信 我没来得及回复 本应因此断 绝往来 可是又劳您再次给我写信 再次来信又没有答复 就可以绝交了 可您还是来信 这是何等辛苦劳累呵 像我这样的人 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罢了 怎能值得您恳切 到这种程度呢 大概因为您勤学好问 急于为自己谋求进取才这样的吧 然而承蒙您索取我 所作的诗文 这恐怕是您误听了有关我的言过其实的传闻了 我年少的时候 决心从进士的途径被举荐于官府 学习写诗作赋 准备参加按规程举 行的科举考试 共考了三次才中进士 因为与各方面的士人君子相识的很多 所以他们往往 能说出我的名字 又因为大家相从游学 私人交情很好 有的人便过分夸赞我的文章 因此 使您听到我的虚名 便想看看我写的诗文 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 我年幼时 父亲死了 家里贫困 贪求俸禄以供养母亲 没有时间跟随老师穷究经书 来学习圣人留传下来的文化遗产 只是泛泛地浏览些书史 姑且追随时俗作些所谓 时文 那都是在经传中穿凿剽窃 东拼西凑的 我认为这些时文轻浮浅薄 只担心不受时人的欢迎 并不能像古人那样 有卓越而自成一家的言论 然而官府误加采纳 多次列名在众人的前面 直到考中进士以来 自认为以前所写的文章实在当不起官府的荐举和长辈的赏识 这才开始 大力改变过去的文风 希望在文章学问上有所建树 然而文章一出便招来罪过 学问有成就 了 自身却蒙受羞辱 写以前那样的时文会得到荣誉 写现在这种有独立见解的文章却遭受 祸害 这真是效果鲜明呀 时文虽说轻浮纤巧 但要写得好 也是不容易的 我天性不喜欢时文而勉强去写这种东 西 因此 与同时代的人所写的相比 更加不工巧 然而已经足够用来谋取官位俸禄和窃取 名誉了 这都是因为能顺应时俗的缘故 您现在正值少年之时 志气远大 正想在社会上博 取荣誉 那么还不如顺应时俗为好 天圣年间 天子下了诏书 告诫学者要去掉浮华的文风 从那以后风气大变 现在士大夫所写的文章 已文质彬彬 有两汉文章的遗风了 您去向他 们学习 不仅足以顺应时俗 博取荣誉 如果达到最佳境界 还能与两汉名家比肩呢 像我 这样 以前所写的东西已经不值得学习 以后所写的东西却又千万不能学 所以我迟疑着不 敢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 就是这个原因啊 易经 的 困 卦说 有言不信 这是说 人在困境中 他说的话就不被人信任 我现在可以说是处在困境中了 怎么能够被您所取信呢 承蒙您多次来信 态度又是那样的 恳切 我不敢不予答复 希望明察 三 语言运用 15 分 17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 用一个精练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 5 分 一只蛋壳里的鸡 正准备顶破蛋壳 忽听外面的同伴说 下雨了 快躲 刮风了 快逃 猫来了 快藏 蛋壳里的鸡一阵紧张 多亏我没有出去 原来外面如此烦恼 我何不舒 舒服服地蹲在壳内呢 不久 这只小鸡未出世便憋死在蛋壳内 答 解析 材料内容虽然浅显 却有大智慧 就如 百喻经 里的小故事 耐人寻味 很明显 蛋壳里的小鸡因为害怕外面的风雨 选择了一味逃避 以致最后死在蛋壳里 是要告诉我们 7 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难免 我们要勇于面对 答案 面对困难 要勇于迎难而上 不能一味逃避 18 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处续写句子 要求 1 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 与下文衔接自然 文意贯通 2 处的句子要与它前面画横线的句式相同 3 句要从正反两方面对整段 文字作总结 5 分 历史是一面镜子 假如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 察纳忠言 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 葬身火 海的下场呢 然而 反过来说 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 又怎么能取得 战胜于朝廷 的结果呢 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 解析 此题从内容上看要与 纳谏 有关 句式上 要求是假设句 而且 是反例正设 是正例反设 又是一个对比句 可谓综合性很强 答案 示例 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 虚心听取谋士的劝告 何至于痛失乌巢 兵败 官渡呢 如果当初唐太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 又怎么能出现 贞观之治 的太平盛 世呢 善纳人言者 昌 纳谏者 昌 拒纳人言者 亡 止谤者 亡 19 下列图表是某校高三语文组对学生三次模拟考试主观题得分情况的分项统计结果 请仔 细阅读 用简明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不得出现数字 5 分 项目名称 分值 一模得分二模得分三模得分三次平均 得分比例 古文翻译 10 分 4 575 356 名句名篇 默写 5 分 44 24 786 文学作品 鉴赏 33 分 18222060 语言表达 运用 15 分 11 261060 4 作文 60 分 43454775 1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8 2 针对结论 你给该校同学的复习建议是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