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车间一区安全培训资料_第1页
涂装车间一区安全培训资料_第2页
涂装车间一区安全培训资料_第3页
涂装车间一区安全培训资料_第4页
涂装车间一区安全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制 聂世华编制 聂世华 校对 校对 审核 审核 批准 批准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涂装一组区域 设备知识及相关规定涂装一组区域 设备知识及相关规定 第一节第一节涂装一组区域划分涂装一组区域划分 第二节第二节涂装一组设备划分涂装一组设备划分 第三节第三节涂装一组危险区域涂装一组危险区域 第四节第四节涂装车间安全规定涂装车间安全规定 第二章第二章涂装一组工艺材料安全资料涂装一组工艺材料安全资料 第一节第一节 前处理所用原材料安全资料前处理所用原材料安全资料 第一节第一节电泳材料安全资料电泳材料安全资料 第三章第三章涂装一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涂装一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节第一节前处理白车身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前处理白车身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第二节第二节前处理 电泳 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前处理 电泳 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第三节第三节电泳吹水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电泳吹水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第四节第四节上堵头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上堵头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第五节第五节电泳打磨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电泳打磨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第六节第六节电泳打磨吹灰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电泳打磨吹灰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第七节第七节中涂打磨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中涂打磨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第八节第八节中涂打磨吹灰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中涂打磨吹灰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第四章第四章 安全案例安全案例 第一章第一章 涂装一组区域 设备知识及相关规定涂装一组区域 设备知识及相关规定 第一节第一节 涂装一组区域划分涂装一组区域划分 一 一 白色划线区域白色划线区域 1 特性 此区域用白色油漆覆盖 为人员安全通行通道 2 要求 此区域严禁堆放物品 必须随时保持此区域通畅 二 二 白色区域白色区域 1 特性 此区域用白色油漆覆盖 为操作人员工作区域 但操作人员违章 操作及无关人员在此区域内逗留将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 要求 在此区域内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车间各项规定操作 禁止任何 违纪行为 严禁无关人员在此区域内逗留 三 三 黄色围栏区域黄色围栏区域 1 特性 此区域用黄色围栏围起的区域 为人员危险区 人员穿行 逗留 将引发安全事故 2 要求 未经过车间安全主管领导允许严禁一切人员进入此区域 4 4 前处理 电泳一楼区域前处理 电泳一楼区域 1 1 特性 此区域位于前处理电泳槽体下方一楼平台 槽体底部设备众多 为操作人员点检工作区域 但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及无关人员在此区域内 逗留将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 2 要求 在此区域内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车间各项规定操作 禁止任何 违纪行为 严禁无关人员在此区域内逗留 五 五 前处理 电泳二楼平台区域前处理 电泳二楼平台区域 3 特性 此区域位于前处理电泳槽体上方二楼平台 槽体内溶液众多 槽 体较深 为操作人员跟线工作区域 但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及无关人员在 此区域内逗留将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4 要求 在此区域内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车间各项规定操作 禁止任何 违纪行为 严禁无关人员在此区域内逗留 六 六 前处理电泳三楼平台区域前处理电泳三楼平台区域 1 特性 此区域位于前处理电泳槽体上方三楼平台 平台上设备 抽风架 较多 为危险区域 2 要求 未经领导允许 严禁人员进入 在此区域内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 照车间各项规定操作 七 七 中涂 电泳打磨室内区域中涂 电泳打磨室内区域 1 特性 为操作人员工作区域 但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及无关人员在此区域 内逗留将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 要求 在此区域内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车间各项规定操作 禁止任何违 纪行为 严禁无关人员在此区域内逗留 第二节第二节 涂装一组设备划分涂装一组设备划分 一 一 A A 级设备级设备 1 特性 为关键设备 设备上有 A 字样的标示 此类设备价值巨大 操 作难度大 关联设备多 操作不当将引发严重的后果 2 要求 此类设备必须由设备组人员操作 操作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二 二 B B 级设备级设备 1 特性 为较重要设备 设备上有 B 字样的标示 此类设备价值较大 操作难度较大 关联设备较多 操作不当将引发严重的后果 2 要求 此类设备必须由经过设备组培训认定的人员操作 操作时必须按照操 作规程操作 三 三 C C 级设备级设备 1 特性 为普通设备 设备上有 B 字样的标示 2 要求 此类设备必须由班组指定人员操作 第三节第三节 涂装一组危险区域涂装一组危险区域 一 焊接到涂装叉式转载区域 1 特性 为白车身转载 滑橇输送位置 此区域用黄线标示 叉式移栽机有 可能出现设备故障导致设备 车身翻落 2 要求 未经过车间安全主管领导允许严禁一切人员进入此区域 二 前处理白车身检查区域 1 特性 为白车身检查 上工装区域 滑橇输送到前处理摆杆位置 此区域 用黄色围栏标示 有可能出现设备故障导致设备 车身脱落 2 要求 未经过车间安全主管领导允许严禁一切人员进入此区域 三 电泳转载区域 1 特性 为电泳车身转载区域 摆杆输送滑橇位置 此区域用黄色围栏标示 有可能出现设备故障导致设备 车身脱落 2 要求 未经过车间安全主管领导允许严禁一切人员进入此区域 四 前处理 电泳一楼围堰内区域 1 特性 为前处理电泳设备区域 此区域内空中管网 运转部件 如风机 电机 较多 且其中很多管网为溶剂 高温管网 容易造成人员伤害 2 要求 未经允许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相关人员进入时应穿戴劳保用品 五 前处理 电泳二楼内室 1 特性 为前处理电泳车身生产区域 此区域内药品多 槽液深 2 要求 非操作人员严禁进入 操作人员在区域操作操作时必须按照操作规 程操作 进入此区域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六 前处理 电泳三楼区域 1 特性 为前处理电泳设备区域 此区域内空中管网 运转部件 如风机 电机 较多 2 要求 未经允许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相关人员进入时应穿戴劳保用品 七 地面滑橇区域 1 特性 为车身物流通道 此区域内用黄色油漆标示 车身 滑橇较多 违 规操作将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2 要求 未经允许严禁人员进入 八 烘炉区域 1 特性 高温区域 此区域内设备且多为高温 2 要求 严禁人员触摸 第四节第四节 涂装车间安全规定涂装车间安全规定 一 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好防尘服 防砸皮鞋 进入工位操作必须穿戴好工 位劳保用品 二 人员严禁携带任何烟火进入车间 在车间内动火必须持有动火证 动火保 护措施 三 人员未经允许严禁进入调漆室及喷漆室 进入此区域的人员必须关闭手机 及对讲机 四 人员未经领导批准及所在岗位人员允许严禁串岗 在其他岗位工作时必须 有相应岗位人员指导工作 五 在前处理电泳二楼槽体边缘工作时 如调整喷嘴 清洗槽体 操作人员需 穿戴好保险绳等劳保用品 防止落入槽中 六 电泳打磨及中涂打磨前滑橇中间在生产时严禁人员进入 七 在正常情况下 人员在车间内严禁奔跑 第二章第二章 涂装一组材料安全资料涂装一组材料安全资料 第一节第一节 前处理用原材料安全资料前处理用原材料安全资料 一 商品名 一 商品名 SURCLEANERSURCLEANER L92R 2L92R 2 药品系列 金属表面清洗剂药品系列 金属表面清洗剂 1 产品成分 碳酸钠 Na2CO3 氢氧化钠 NaOH 硅酸钠 Na2SiO3 煤油 2 物理属性 外观及气味 白色粉末 轻微煤油味 3 燃爆危险数据 危险分类 闪点 42 Deg c LEL 爆炸下限 1 4 IMO 等级 8 腐蚀 隔断材料 O 泡沫 O 二氧化碳 O 干燥化学品 O 水雾 非正常起火及爆炸危险 不燃性物质 规定灭火程序 穿戴非渗透性防护服 自带呼吸装备 4 健康危险数据 表现及征兆 皮肤接触有剌激性 灰尘进入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剌激性 摄入危险性 若吞服 危险性极大 吸入危险性 灰尘剌激鼻子和咽喉 皮肤接触 长时间接触灼伤 眼睛接触 灼伤 首要进入人体方式 O 摄入 5 紧急防护措施 摄入之后 饮用大量水 促使呕吐 有必要去医院接受治疗 吸入之后 移动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碰到皮肤的场合 有大量水冲洗 碰到眼睛的场合 马上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 15 分钟 6 意外泄漏措施 药品泄漏时的处理方法 若药品没有被污染 重新放回容器中 把污染的药品装进塑 料容器中 用水冲洗污染的地方 废品处理方式 废品必须在环保规定范围内统一处理 7 人员保护措施 呼吸保护 通风换气防止粉尘暴露 建议用 NOISH 防尘面具 通风要求 保持成分在 TLV 浓度以下 皮肤保护 穿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眼睛保护 使用保护眼镜和防护屏 卫生措施 减少皮肤接触 在吃饭 饮水 抽烟 上洗手间之前用肥皂水清洗重新使 用之前清洗被污染的流水槽 8 特殊预防要求 在处理和储存时的预防 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其它预防 仅仅为工业使用 保持容器紧闭仅仅工业上使用 二 商品名 二 商品名 SURFCLEANERSURFCLEANER L92L 1L92L 1 药品系列 金属脱脂剂药品系列 金属脱脂剂 1 产品成份 水 H2O 高级醇系表面活性剂 2 物理属性 PH 7 8 水溶解性 可溶 外观及气味 淡黄色液体 无味 3 燃爆危险数据 危险分类 LEL 爆炸下限 N A 隔断材料 用适当材料 非正常起火及爆炸危险 封闭容器在高热下因蒸汽压力的提高会引起爆炸或裂开 规定灭火程序 穿戴非渗透性防护服 自带呼吸装备 4 健康危险数据 摄入危险性 若吞服 危险性极大 吸入危险性 若吸入 危险性极大 皮肤接触 轻微刺激性 眼睛接触 轻微刺激性 首要进入人体方式 O 皮肤 O 摄入 O 吸入 5 紧急防护措施 摄入之后 饮用大量水并且马上到医院治疗 吸入之后 移动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碰到皮肤的场合 用肥皂或皮肤洗涤剂洗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碰到眼睛的场合 马上用清洁的流水冲洗 6 反应性数据 稳定性 O 稳定 不稳定 聚合危险反应 O 不发生 发生 产品分解危害 当受剧热后产生烟雾和气体 防治措施 远离火源 不相容性 药品 避免与强酸 强碱接触 7 意外泄漏措施 药品泄漏时的处理方法 用吸尘器打扫进容器里 在药品散尽之前用水冲洗 废品处理方式 废物必须在环保规定范围内统一处理 8 人员保护措施 呼吸保护 通风控制 大量新鲜空气进入 通风要求 无 皮肤保护 穿戴好防护手套 眼睛保护 使用保护眼镜 卫生措施 减少皮肤接触 在吃饭 饮水 抽烟之前用肥皂水清洗重新使用之前清洗 被污染的流水槽 9 特殊预防要求 在处理和储存时的预防 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其它预防 仅仅为工业使用 三 商品名 三 商品名 PRIMERPRIMER 4040 药品系列 药品系列 NaOHNaOH 溶液溶液 1 产品成份 水 H2O 氢氧化钠 NaOH 2 物理属性 PH 13 水溶解性 溶液 外观及气味 透明液体 无味 3 燃爆危险数据 危险分类 LEL 爆炸下限 N A 闪点 无 IMO 等级 8 腐蚀 隔断材料 用适当材料 非正常起火及爆炸危险 无 规定灭火程序 穿戴非渗透性防护服 自带呼吸装备 4 健康危险数据 表现及征兆 与皮肤接触导致灼伤 薄雾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摄入危险性 若吞服 危险性极大 吸入危险性 若吸入 危险性极大 皮肤接触 导致灼伤 眼睛接触 导致灼伤 首要进入人体方式 O 皮肤 O 摄入 O 吸入 5 紧急防护措施 摄入之后 饮用大量水并且马上到医院治疗 吸入之后 移动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碰到皮肤的场合 用流水冲洗与皮肤接触的地方 碰到眼睛的场合 马上用清洁的流水冲洗 6 反应性数据 稳定性 O 稳定 不稳定 聚合危险反应 O 不发生 发生 产品分解危害 当受剧热后产生烟雾和气体 防治措施 远离火源和潮湿的地方 不相容性 药品 避免与酸接触 7 意外泄漏措施 药品泄漏时的处理方法 没有防护装置和防护服应该限制溢流 直到完全清洗干净 剩余的移入聚乙烯容器中 用弱酸稀释到 pH 为 7 8 在药品散尽之前 用水冲洗污染的地 方 废品处理方式 废品必须在环保规定范围内统一处理 8 人员保护措施 呼吸保护 确保通风控制 空气对流 防止形成薄雾 建议使用 NIOSH 防毒面具 通风要求 保持成分在 TLV 浓度以下 皮肤保护 穿戴好氯丁橡胶或聚乙烯防护手套和防护服装 眼睛保护 使用保护眼镜或脸部防护屏 卫生措施 减少皮肤接触 在吃饭 饮水 抽烟 上洗手间之前用肥皂水清洗 重新使用之前清洗被污染的流水槽 9 特殊预防要求 在处理和储存时的预防 防止腐蚀和氧化 其它 工作区域应设眼睛清洗的场所 保持容器紧闭 仅工业上使用 四 商品名 四 商品名 TONERTONER 3030 药品系列 亚硝酸钠溶液药品系列 亚硝酸钠溶液 1 产品成份 水 H2O 亚硝酸钠 NaNO2 2 物理属性 挥发量 78 PH 8 水溶解性 溶液 外观及气味 淡黄色液体 无味 3 燃爆危险数据 危险分类 闪点 无 LEL 爆炸下限 N A IMO 等级 6 腐蚀 隔断材料 用适当材料 非正常起火及爆炸危险 封闭容器在高热下因蒸汽压力的提高会引起爆炸或裂开 规定灭火程序 穿戴非渗透性防护服 自带呼吸装备 4 健康危险数据 表现及征兆 皮肤接触导致灼伤感觉器官 薄雾剌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摄入危险性 若吞服 危险性极大 吸入危险性 若吸入 危险性极大 皮肤接触 刺激性 眼睛接触 严重刺激性 首要进入人体方式 O 皮肤 O 摄入 O 吸入 5 紧急防护措施 摄入之后 饮用大量水并且马上到医院治疗 吸入之后 移动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碰到皮肤的场合 马上用水冲洗曝露的地方 碰到眼睛的场合 马上用大量水冲洗 6 反应性数据 稳定性 O 稳定 不稳定 聚合危险反应 O 不发生 发生 产品分解危害 当受剧热后产生烟雾和气体 防治措施 远离火源 不相容性 药品 避免与固体或粉状燃料接触 7 意外泄漏措施 药品泄漏时的处理方法 没有防护装置和防护服应该限制溢流 直到完全清洗干净 剩余的移入聚乙烯容器中 中和残液至 pH 为 7 8 在药品散尽之前 用水冲洗污染的地方 废品处理方式 废品必须在环保规定范围内统一处理 8 人员保护措施 呼吸保护 通风控制 空气对流 建议使用 NIOSH 防毒面具 通风要求 保持成分在 TLV 浓度以下 皮肤保护 穿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眼睛保护 使用保护眼镜和防护屏 卫生措施 减少皮肤接触 在吃饭 饮水 抽烟 上洗手间之前用肥皂水清洗 重新使用之前清洗被污染的流水槽 9 特殊预防要求 在处理和储存时的预防 避免氧化 其它 工作区域应设眼睛清洗的场所 保持容器紧闭 仅仅工业上使用 五 商品名 五 商品名 SURFDINESURFDINE L5350R 2L5350R 2 药品系列 磷酸锌处理剂药品系列 磷酸锌处理剂 1 产品成份 氧化锌 ZnO 碳酸锰 MnCO3 氢氧化镍 Ni OH 2 其它添加剂 水 H2O 磷酸 H3PO0 硝酸 HNO3 其它添加剂 2 物理属性 挥发量 69 PH 1 5 水溶解性 溶液 外观及气味 绿色液体 无味 3 燃爆危险数据 危险分类 闪点 无 LEL 爆炸下限 N A IMO 等级 8 腐蚀 隔断材料 用适当材料 非正常起火及爆炸危险 封闭容器在高热下因蒸汽压力的提高会引起爆炸或裂开 规定灭火程序 穿戴非渗透性防护服 自带呼吸装备 4 健康危险数据 表现及征兆 皮肤接触导致灼伤感觉器官 薄雾剌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摄入危险性 若吞服 危险性极大 吸入危险性 若吸入 危险性极大 皮肤接触 灼伤 眼睛接触 灼伤 首要进入人体方式 O 皮肤 O 摄入 O 吸入 5 紧急防护措施 摄入之后 饮用大量水并且马上到医院治疗 吸入之后 移动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碰到皮肤的场合 马上用水冲洗曝露的地方 碰到眼睛的场合 马上用大量水冲洗 6 反应性数据 稳定性 O 稳定 不稳定 聚合危险反应 O 不发生 发生 产品分解危害 当受剧热后产生烟雾和气体 防治措施 远离过热的地方 不相容性 药品 避免与碱性物质接触 7 意外泄漏措施 药品泄漏时的处理方法 没有防护装置和防护服应该限制溢流 直到完全清洗干净 剩余的移入聚乙烯容器中 中和残液至 pH 为 7 8 在药品散尽之前 用水冲洗污染的地方 废品处理方式 废品必须在环保规定范围内统一处理 8 保护措施和使用方法 呼吸保护 通风控制 空气对流 建议使用 NIOSH 防尘面具防止酸性物质 通风要求 保持成分在 TLV 浓度以下 皮肤保护 穿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眼睛保护 使用保护眼镜和防护屏 卫生措施 减少皮肤接触 在吃饭 饮水 抽烟 上洗手间之前用肥皂水清洗 重新使用之前清洗被污染的流水槽 9 特殊预防要求 在处理和储存时的预防 防止腐蚀和产品危害 其它 工作区域应设眼睛清洗的场所 保持容器紧闭 仅仅工业上使用 六 商品名 六 商品名 SURFFINESURFFINE 5N 105N 10 药品系列 无机酸性盐混合物药品系列 无机酸性盐混合物 1 产品成份 无水磷酸氢二钠 Na2HPO4 三聚磷酸钠 Na5P3O11 碳酸钠 Na2CO3 磷酸钛 Tin PO4 m 硫酸钠 Na2SO4 硫酸氢钠 NaHSO4 无水磷酸三钠 Na3PO4 焦磷酸钠 Na2P2O7 无水磷酸二氢钠 NaH2PO4 2 物理属性 挥发量 2 PH 9 0 水溶解性 溶液 外观及气味 白色粉末 无味 3 燃爆危险数据 危险分类 闪点 无 LEL 爆炸下限 N A 隔断材料 O 泡沫 O 二氧化碳 O 干燥化学品 O 水雾 非正常起火及爆炸危险 不燃性物质 规定灭火程序 穿戴非渗透性防护服 自带呼吸装备 4 健康危险数据 表现及征兆 皮肤接触有剌激性 灰尘进入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剌激性 摄入危险性 若吞服 危险性极大 吸入危险性 灰尘剌激鼻子和咽喉 皮肤接触 长时间接触有剌激性 眼睛接触 剌激性 倾向于加速爆炸的药品条件 无相关信息 首要进入人体方式 皮肤 O 摄入 吸入 5 紧急防护措施 摄入之后 饮用大量水 促使呕吐 有必要去医院接受治疗 吸入之后 移动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碰到皮肤的场合 有大量水冲洗 碰到眼睛的场合 马上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 15 分钟 6 反应性数据 稳定性 O 稳定 不稳定 聚合危险反应 O 不发生 发生 产品分解危害 当受剧热后产生烟雾和气体 防治措施 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与水接触 不相容性 药品 无 7 意外泄漏措施 药品泄漏时的处理方法 若药品没有被污染 重新放回容器中 把污染的药品装进塑 料容器中 用水冲洗污染的地方 废品处理方式 废品必须在环保规定范围内统一处理 8 保护措施和使用方法 呼吸保护 通风换气防止粉尘暴露 建议用 NOISH 防尘面具 通风要求 保持成分在 TLV 浓度以下 皮肤保护 穿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眼睛保护 使用保护眼镜和防护屏 卫生措施 减少皮肤接触 在吃饭 饮水 抽烟 上洗手间之前用肥皂水清洗 重新 使用之前清洗被污染的流水槽 9 特殊预防要求 在处理和储存时的预防 贮存在凉爽和干燥的地方 其它 工作区域应设眼睛清洗的场所 保持容器紧闭 仅仅工业上使用 七 商品名 七 商品名 SURCLEANERSURCLEANER L92ML92M 药品系列 金属表面清洗剂药品系列 金属表面清洗剂 1 产品成份 碳酸钠 Na2CO3 氢氧化钠 NaOH 硅酸钠 Na2SiO3 煤油 2 物理属性 挥发量 4 PH 9 0 水溶解性 溶液 外观及气味 白色粉末 轻微煤油味 3 燃爆危险数据 危险分类 闪点 42 Deg c LEL 爆炸下限 1 4 IMO 等级 8 腐蚀 隔断材料 O 泡沫 O 二氧化碳 O 干燥化学品 O 水雾 其它 非正常起火及爆炸危险 不燃性物质 规定灭火程序 穿戴非渗透性防护服 自带呼吸装备 4 健康危险数据 表现及征兆 皮肤接触有剌激性 灰尘进入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剌激性 摄入危险性 若吞服 危险性极大 吸入危险性 灰尘剌激鼻子和咽喉 皮肤接触 长时间接触灼伤 眼睛接触 灼伤 倾向于加速爆炸的药品条件 无相关信息 首要进入人体方式 皮肤 O 摄入 吸入 5 紧急防护措施 摄入之后 饮用大量水 促使呕吐 有必要去医院接受治疗 吸入之后 移动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碰到皮肤的场合 有大量水冲洗 碰到眼睛的场合 马上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 15 分钟 6 反应性数据 稳定性 O 稳定 不稳定 聚合危险反应 O 不发生 发生 产品分解危害 当受剧热后产生烟雾和气体 防治措施 在运输过程中避免与水接触 不相容性 药品 无 7 意外泄漏措施 药品泄漏时的处理方法 若药品没有被污染 重新放回容器中 把污染的药品装进塑 料容器中 用水冲洗污染的地方 废品处理方式 废品必须在环保规定范围内统一处理 8 保护措施和使用方法 呼吸保护 通风换气防止粉尘暴露 建议用 NOISH 防尘面具 通风要求 保持成分在 TLV 浓度以下 皮肤保护 穿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眼睛保护 使用保护眼镜和防护屏 卫生措施 减少皮肤接触 在吃饭 饮水 抽烟 上洗手间之前用肥皂水清洗 重新 使用之前清洗被污染的流水槽 9 特殊预防要求 在处理和储存时的预防 贮存在凉爽和干燥的地方 其它 工作区域应设清洗眼睛的场所 保持容器紧闭 仅仅工业上使用 八 商品名 八 商品名 SURFDINESURFDINE L5350L5350 MAKEMAKE UPUP 药品系列 磷酸锌处理剂药品系列 磷酸锌处理剂 1 产品成份 氧化锌 ZnO 碳酸锰 MnCO3 氢氧化镍 Ni OH 2 其它添加剂 水 H2O 磷酸 H3PO0 硝酸 HNO3 2 物理属性 挥发量 69 PH 1 5 水溶解性 溶液 外观及气味 绿色液体 无味 3 燃爆危险数据 危险分类 闪点 无 LEL 爆炸下限 N A IMO 等级 8 腐蚀 隔断材料 用适当材料 非正常起火及爆炸危险 封闭容器在高热下因蒸汽压力的提高会引起爆炸或裂开 规定灭火程序 穿戴非渗透性防护服 自带呼吸装备 4 健康危险数据 表现及征兆 皮肤接触导致灼伤感觉器官 薄雾剌激眼睛和呼吸系统 摄入危险性 若吞服 危险性极大 吸入危险性 若吸入 危险性极大 皮肤接触 灼伤 眼睛接触 灼伤 倾向于加速爆炸的药品条件 无相关信息 首要进入人体方式 O 皮肤 O 摄入 O 吸入 5 紧急防护措施 摄入之后 饮用大量水并且马上到医院治疗 吸入之后 移动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碰到皮肤的场合 马上用水冲洗曝露的地方 碰到眼睛的场合 马上用大量水冲洗 6 反应性数据 稳定性 O 稳定 不稳定 聚合危险反应 O 不发生 发生 产品分解危害 当受剧热后产生烟雾和气体 防治措施 远离过热的地方 不相容性 药品 避免与碱性物质接触 7 意外泄漏措施 药品泄漏时的处理方法 没有防护装置和防护服应该限制溢流 直到完全清洗干净 剩余的移入聚乙烯容器中 中和残液至 pH 为 7 8 在药品散尽之前 用水冲洗污染的地方 废品处理方式 废品必须在环保规定范围内统一处理 8 保护措施和使用方法 呼吸保护 通风控制 空气对流 建议使用 NIOSH 防尘面具防止酸性物质 通风要求 保持成分在 TLV 浓度以下 皮肤保护 穿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眼睛保护 使用保护眼镜和防护屏 卫生措施 减少皮肤接触 在吃饭 饮水 抽烟 上洗手间之前用肥皂水清洗 重新使用之前清洗被污染的流水槽 9 特殊预防要求 在处理和储存时的预防 防止腐蚀和产品危害 其它 工作区域应设眼睛清洗的场所 保持容器紧闭 仅仅工业上使用 第二节第二节 电泳用原材料安全资料电泳用原材料安全资料 1 阴极电泳涂料 EED 060M 2 化学成分 乙二醇单丁醚 BCS 糊状环氧树脂 3 危害资料 健康危害效应 会抑制中枢神精系统 吞食或呕吐时可能倒吸肺部 高浓度曝露可能 导致意识丧失 环境影响 蒸气释放至大气中会与氢氧自由基作用而快速分解掉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 其蒸气比空气重 易传播至远处 主要症状 头痛 呕吐 晕眩 疲劳 食欲不振 皮肤干裂且灼热 红肿 角膜灼伤 心律不整 呼吸困难 头昏眼花 物品危害分类 6 毒性物质 4 急救措施 吸入 移除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 以水及肥皂冲洗受污染部位 5 分钟 或直到污染物除去 眼睛接触 尽快擦掉或吸掉多余的化学品 立即将眼皮撑开 用流动的温水缓和冲洗 15 分钟 或直到污染物除去 食入 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或已无意识或痉栾时 不可喂食任何东西 给患者喝下 240 300 毫升的水以稀释胃中的化合物 若患者有自发性的呕吐时 应使患者身体向前倾 以减低吸入的危险 并让其漱口以及反复给水 立即就医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 蒸气会刺激眼睛 粘膜 和皮肤 高浓度会引起麻醉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 应穿著 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5 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 化学干粉 高效环保灭火器 水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 灭火前先停止泄漏 否则空气中有毒气体浓度过高 容 易危害人体 特殊灭火程序 退至上风处之安全距离地点进行灭火程序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 空气呼吸器 消防衣 防护手套 6 泄漏处理方法 个人应注意事项 限制人员出入 直至外溢区完全清理干净为止 由受过训之人员负 责清理之工作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环境注意事项 将火源与存放区隔离 并对泄漏区通风换气 立即通知政府职业安全 卫生及环保相关单位 清理方法 不要碰触外泄物 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或狭隘的空间内 在安全许可的 情形下 设法阻止或减少溢漏 少量泄漏时 用不会和外泄物反应的泥土 沙或类似稳定 且不可燃的物质围堵外泄物 大量溢漏时 联络消防 紧急处理单位以及供货商以寻求协 助 7 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 使用时注意勿有外力导致倾斜泄漏 在通风良好的指定场所最小量使用 须备 有处理泄漏的紧急应变装置 储存 储存在阴凉 干燥 通风良好以及阳光无法直射的地方 远离火源及不兼容处 8 暴露预防措施 工程控制 使用时 以不产生火花及接地的通风系统并与一般排气系统分开 废气直 接排至户外并对环境保护采取适当措施 大量操作时 使用局部排气和密闭制程 提供充 份新鲜空气以补充排气系统排出之空气 呼吸防护 700pp 以下 含有机滤毒罐之呼吸防护具 未知浓度 正压自携式呼吸防护具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材质乙聚乙烯醇 VITON 4H BARRICADE 为佳 眼睛防护 防护面罩 化学安全护目镜 皮肤及身体防护 上述采胶材质防护衣 连身工作服 工作靴 卫生措施 工作后尽速脱掉污染之衣物 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丢弃 且须告知洗衣人 员污染物之危害性 工作场所严禁止抽烟或饮食 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 9 物理及化学性质 物质状态 液体 形状 乳状物 颜色 白色 气味 臭味 pH 值 6 5 闪火点 难燃 自燃温度 不自燃 溶解度 完全溶于水 10 安定性及反应性 安定性 正常状态下安定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 过氧化物 强环原剂 剧烈反应 增加火灾和爆裂危险 应避免之状况 泄漏 火焰和其它引火源 应避免之物质 强氧化剂 强还原剂 酸碱化合物 与水反应聚烈物质 11 毒性资料 急毒性 液体 蒸气会刺激眼睛 粘膜和皮肤 吸入 短暂的暴露于 200ppm 浓度会刺激鼻和喉咙 暴露于 700ppm 浓度会引起恶心 呕吐 暴露于高浓度 大约 1000ppm 会引起动作不协调 失去意识 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曝露于高浓度会引起肝脏和肾脏损害 皮肤 接触会引起红斑 干燥和脱脂 长期接触会引起皮肤炎 蒸气会刺激皮肤 眼睛 蒸气会造成刺激 其液体对眼睛具严重刺激 食入 刺激咽 食道和胃 大量食入之症状与吸入之症状类似 若到吸入肺部会引起 致命的肺部伤害 慢毒性或长期毒性 反复或长期暴露可能引起皮肤炎 干燥 龟裂 肝脏和肾脏损害 12 生态资料 可能之环境影响 环境流布 释放至大气中会与氢氧自由基反应而快速分解掉 释放至 水中最主要由蒸发作用排除掉 释放至土壤中会挥发及渗入地下 13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处置方法 参考相关法规处理 依照仓储条件储存待处理的废弃物 可采用特定 的变货衍生掩埋法处理 第三章第三章 重点岗位的安全操作事项重点岗位的安全操作事项 第一节第一节 前处理白车身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前处理白车身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1 工作前必须检查有关设备是否完好 如 滑橇 移行机 自动锁紧装置 等 相关设备是否开启 如 焊接滑橇输送系统 前处理摆杆系统 2 在操作过程中 人员必须在滑橇滚床外操作 3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异常 立即按下急停按钮 并及时通知设备维修组 4 工作前必须穿戴好相应劳保用品 如 防护袖套 防护手套 防护围腰 等 5 转载后确认滑橇与车身是否锁紧 前处理摆杆与滑橇是否挂稳 第二节第二节 前处理 电泳 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前处理 电泳 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1 工作前检查有关设备的各部件 如阀门 电源 是否完好 各槽体内是否有人操 作 开启 A B 级设备时须通知设备组开启 2 添加前处理电泳药品时 必须穿戴好规定的防护用品 如防护眼罩 防护手套 防护口罩等 3 配料时要注意料箱内的水位 以免药液溅出伤人 4 进入各槽内工作时 应在相关按钮上挂有警告牌 以防他人随意打开造成意外事 故 5 检查相关药液时 不准用手直接接触药液 以免引起皮肤损伤 第三节第三节 电泳吹水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电泳吹水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1 作前必须检查有关设备是否完好 如 灯箱 吹水枪等 2 在操作过程中 人员严禁在滑橇上停留 操作 注意防止吹水枪伤人 3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异常 立即按下急停按钮 并及时通知设备维修组 4 工作前必须穿戴好相应劳保用品 如 防护袖套 防护手套 雨衣 5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打开锁紧装置 第四节第四节 上堵头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上堵头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1 作业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完好 如 橡胶堵头 2 作业过程中必须在指定工位操作 严禁在积放链安装堵头 3 操作完成后必须卡上车门工装及行李箱工装 第五节第五节 电泳打磨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电泳打磨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1 作业前必须检查有关设备是否完好 如 格栅 打磨机 PVC 气管等 相关 设备是否开启 如 地面滑橇系统 照明系统 压缩空气气筏 2 作业过程中严禁在滑橇上跨越 严禁在滑橇上停留 3 上下高工位时需注意安全 防止踩空 刮伤等事故 4 作业过程中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5 人员在室体应注意格栅板是否完好 严禁无关人员移动格栅板 相关人 员移动格栅板后必须通知该区域人员并作好相应标示 第六节第六节 电泳打磨吹灰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电泳打磨吹灰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1 作业前必须检查有关设备是否完好 如 格栅 吹灰枪 PVC 气管等 相关 设备是否开启 如 地面滑橇系统 照明系统 压缩空气气筏 2 作业过程中严禁在滑橇上跨越 严禁在滑橇上停留 3 在手动放车操作过程中 必须等所放车辆完全通过后恢复到自动状态后 才能离开操作平台 4 人员在室体应注意格栅板是否完好 严禁无关人员移动格栅板 相关人 员移动格栅板后必须通知该区域人员并作好相应标示 第七节第七节 中涂打磨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中涂打磨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1 作业前必须检查有关设备是否完好 如 格栅 打磨机 PVC 气管等 相关 设备是否开启 如 地面滑橇系统 照明系统 压缩空气气筏 2 业过程中严禁在滑橇上跨越 严禁在滑橇上停留 3 上下高工位时需注意安全 防止踩空 刮伤等事故 4 作业过程中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5 人员在室体应注意格栅板是否完好 严禁无关人员移动格栅板 相关人 员移动格栅板后必须通知该区域人员并作好相应标示 第八节第八节 中涂打磨吹灰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中涂打磨吹灰操作工安全操作事项 1 业前必须检查有关设备是否完好 如 格栅 吹灰枪 PVC 气管等 相关设 备是否开启 如 地面滑橇系统 照明系统 压缩空气气筏 2 作业过程中严禁在滑橇上跨越 严禁在滑橇上停留 3 在手动放车操作过程中 必须等所放车辆完全通过后恢复到自动状态后 才能离开操作平台 4 4 人员在室体应注意格栅板是否完好 严禁无关人员移动格栅板 相关人 员移动格栅板后必须通知该区域人员并作好相应标示 第四章第四章 安全案例安全案例 柳州某汽车厂涂装车间发生火灾柳州某汽车厂涂装车间发生火灾 事故概况 1999 年 5 月 16 日上午 柳州 W 汽车厂涂装车间违章动火 发生火灾 由于未能实 施火灾初期的灭火措施 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 过火面积 278 平方米 直接财产损失 900 39 万元 是一起责任事故 事故责任单位为柳州 W 汽车厂 事故经过 1999 年 5 月 16 日上午 柳州 W 汽车厂 以下简称 W 厂 涂装车间 应 W 厂涂装车间工 程师孟某的要求 车身面漆返修线的生产线涂装设备制造厂家江苏省 N 涂装设备厂 以下简 称 N 厂 副厂长奚某 工人单某 对返修线喷漆室的铁门脱落铰链进行修理 用电焊方式焊 接喷漆室的脱落铰链 违章动火作业 致使焊渣从未遮挡好的空隙溅落到喷漆室内门下方 的地沟内 引燃地沟内积漆 导致一起涂装生产场所火灾事故发生 其间 涂装车间消防值班人员张某玩忽职守 擅离值守 从而未能及时发现车间内违 章动火事实和火灾发生 导致未能实施火灾初期的灭火措施 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 W 厂消防队 9 时 45 分接到火灾报警后 即出动 2 台消防车 7 名专职消防人员赶赴现 场灭火 柳州市消防支队 9 时 54 分接到报警后 即调派 12 台消防车 40 名消防队员先后 赶到现场灭火 10 时 15 分火势得到控制 10 时 20 分大火基本扑灭 据查证核实 电焊作业在没有得到批准动火通知的情况下进行 现场未采取有效的防 火 灭火及其它防护措施 也未安排安全监护人员现场监护 而且现场电焊作业人员中无 人持有特种作业证 该起火灾事故过火面积 278 平方米 直接财产损失 900 39 万元 专家点评 一 事故原因分析 1 直接原因 据查证 涂装车间车身面漆返修线金属漆喷涂工段手工喷漆室已经试运行一段时间 喷漆室为底抽风设计 栅格板下面地沟不可避免由于漆雾排放而存在积漆 积漆为易燃物 质 混有有机溶剂 起火原因是由于 N 厂奚某 单某在涂装车间车身面漆返修线手工喷漆 室西北方向工作门违章动火 进行电焊作业时 焊渣溅落到喷漆室门内的栅格板下面地沟 的积漆上 引燃积漆造成火灾发生 2 间接原因 W 厂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制落实不力 各级安全管理松懈 未严 格执行在火灾 爆炸危险场所的动火制度 未落实防火安全防范措施 二 事故责任分析 经调查核实 W 厂 5 1 6 特大火灾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事故责任单位为柳州 W 汽车厂 一 W 厂涂装车间的车身面漆返修线手工喷漆室为江苏省 N 涂装设备厂制造 奚某 单某系江苏省 N 涂装设备厂职工 均无特种作业证 奚 单两人修理本厂为 W 厂制造的喷 漆室门 得到 W 厂涂装车间工程师孟某的擅自安排 在没有看到批准动火的通知 没有安 全监护人员在场监护的情况下 又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违章动火作业 严重违反了 中 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以下简称 消防法 第十八条规定 导致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是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二 孟某 W 厂涂装车间工程师 1997 年 11 月至事故发生 受车间委派 为涂装车 间负责返修线设备维修工作的工程师 工厂规定 技改项目在未验收移交车间使用前 其 主管部门是厂技安部 返修线的整改维修工作 应由车间方提出 经技安部同意并组织施 工 5 月 16 日喷漆室门维修 若需动火 应由技安部申办动火审批手续 并派人在现场监 护 安排持证人员施工作业 动火前的事故当天 孟某在动火现场目睹安全防护措施不落 实 监护人员不到位 不具备动火条件的情况 仅对正在进行电焊作业准备工作的单某就 安全措施作了简单交代后就离开了动火现场 在 5 1 6 火灾事故中 孟某擅自安排无 证人员奚某 单某进行电焊作业 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孟某负有重要责任 三 张某 W 厂保卫人武部消防队人员 涂装车间是重点防火单位 工厂规定实行 2 4 小时消防值班制 事发当日 7 时 3 0 分至 12 时 涂装车间消防值班应由张某在值 但其 玩忽职守 擅离岗位 从而未能及时发现车间内的违章动火事实 导致 5 1 6 特大火灾 事故发生 张某负有重要责任 四 孔某 W 厂涂装车间安全员 孔某在办理 5 月 1 6 日维修喷漆室门的动火手续时 对申请报告中的作业时间 作业地点 作业主要内容 均未按规定要求填写 就申请办理 了动火手续 并且未向车间领导报告 便擅自代替车间领导粟某在 申请单位负责人 栏 中签字 违反了工厂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同时没有认真履行动火现场监护人员职责 对无 安全操作证的电焊工奚某 单某在车间内违章动焊的问题严重失察 导致了 5 1 6 特大 火灾事故的发生 孔某负有重要责任 五 胡某 W 厂保卫人武部消防干事 1999 年 5 月 1 4 日下午 胡某在审批涂装车间 安全员孔某送来的临时动火申请报告时 对申请报告中所填写内容不符合要求的问题没有 进行认真审查 不按工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到申请动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