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语录》教学设计_第1页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_第2页
《孟子语录》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3 页 孟子语录孟子语录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 掌握理解 舍生取义 的意思 学习重点 全文字 词含义 全文大意 学习难点 对 舍生取义 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情况 提问有关孟子的资料和字词 孟子 名轲 字子舆 鲁国邹人人 战国时期思 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 散文家 著作有 孟子 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大师 史称 亚圣 二 展示目标 三 学习新知 1 师范读课文 2 生自读课文 3 结合译文理解内容 课文分析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选自 孟子 告子上 孟子 一书共收 入七篇文章 每篇又分 上篇 和 下篇 先讲解字 词 所 不译 欲 想要得到 也 句末加强判断的 语气词 不译 亦 也 可 能 得兼 应为 兼得 的倒装 同时得到 舍 舍弃 者也 连用时 加强 判断语气 生 生命 也可以理解为 活着 义 可以理解为最高尚的思想 行为 道德 译文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 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 如果 二者不能同时得到 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 命是我想要的 义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二者不能同时 得到 那么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全文共四句话 有两层意思 第 一层是一个设喻 用 鱼 和 熊掌 两种事物 来假设比喻 让作者对二者做的一个取舍 结论是舍 鱼取熊掌 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 这样 自然引出 生 和 义 及对二者的取舍 作者最后得出结论 舍生取义 选择了 义 也就是选择了真理 正义 信仰 有益于大众的思想和行为 表明了孟子的高尚 情操 第 3 页 共 3 页 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 和孔子提倡的 杀身成 仁 在内容上基本接近 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 这种思想道德在近 当代革 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 为国捐躯 慷 慨赴国难 抛头颅 洒热血 今天 对于广大的中学 生的道德建设来说 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孟子是讲道理的高手 能用通俗 形象 生动的 比喻 阐述深奥的哲学道理 这样便于读者的理解 这种写法也为同学们今后写议论文提供了经验 4 学生思考 舍生取义 这个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